《家》教学设计

来源 :求学·教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333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设计遵循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整体感受不同时期和地区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情感倾向,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人生体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家国情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家》这篇散文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一“何以为家”版块,与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月是故乡明”版块对应。“月是故乡明”板块主要描写精神上的思家与归家;而“何以为家”板块,苏雪林的《家》,旨在因地制宜构建理想中的家。
  作者写这篇散文时所处的特殊时期和境地,使“家”具有深刻内涵与丰富意蕴。在战争的炮火和生活的磨难中,苏雪林能够以苦为乐,安时處顺。在拥有小家的同时,不忘大家。她强烈的“家国情怀”在文章中得以彰显。
  二、学情分析
  《家》这篇文章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语文课本必修一“月是故乡明”板块中的《我心归去》《想北平》《前方》等文章,学生结合自身求学、外出经历,对故乡、对家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苏雪林的这篇《家》,从新的视角来激发他们对“家”的思考和体悟,走进特殊背景下的“家”,感受作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传递的强烈的爱国意识。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中的相关语句、段落,感受作者对于“家”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目标
  1.找到文中和“家”有关的关键语句,理清散文的层次结构、写作脉络。
  2.赏析文中重要语段,了解苏雪林的语言特点。
  3.联系时代背景,结合全篇,体会作者强烈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找到文中和“家”有关的关键语句,理清散文的层次结构、写作脉络。
  (2)通过赏析文中重要语段,了解苏雪林的语言特点。
  2.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结合全篇,体会作者强烈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五、教法分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式导入,引导学生积极讨论,通过任务驱动法让学生感受作品艺术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形成学生个性化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设置导向性问题,进行比较阅读,理解作者创作意图,体会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作者强烈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六、课前准备
  苏雪林《家》文本阅读,了解作家、作品相关的背景资料。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一——导入
  (师板书:家苏雪林)
  师:苏雪林说过:“家的观念也许是从人类天性带来的。”所以每个人对于家的渴望也是与生俱来的,就连大家平时聚在一起,谈论的话题也少不了家长里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作家苏雪林的散文《家》,一起感受她笔下的“家”,以及她关于“家”的特别的情怀。
  【设计意图】引用苏雪林的话“家的观念也许是从人类天性带来的”,说明人们对于家的渴望与追求是骨子里就有的,从而导入苏雪林的《家》。
  教学环节二——教师让学生结合实际,谈一谈对家的理解
  (师板书:何以为家)
  师:“家”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请谈一谈你对“家”的理解。
  生1:家是居住的地方。
  生2:它的地址在城市或者农村。
  生3:家里有爸爸、妈妈等成员,家是我们休憩和休闲的自由空间,也为我们提供了遮风避雨的处所。
  师:总之,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家。
  【设计意图】教师和同学们聊一聊“家”,让学生打开话匣子,敞开心扉,从而拉近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为下文师生共同学习苏雪林的《家》作一定的铺垫。
  教学环节三——找出散文中包含“家”的字眼,以及在文章层次、结构上起到重要作用的语句
  生(集体):①家的观念也许是从人类天性带来的。
  生(集体):②家,我并不是没有。
  生(集体):③但一个人没有家的时候就想家,有了家的时候,又感到家的累赘。
  生(集体):④理想世界一天不能实现,当然我们每人一天少不了一个家。但是我们莫忘记现在中国处的是什么时代?
  ……
  【设计意图】这些语句或在段落开头,或在中间,或在结尾,让学生找出这些句子,锻炼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理清作者写作思路,使文章结构、层次变得更加清晰,便于学生理解文章意蕴。
  教学环节四——结合教学环节三中找出的和家有关的语句,分析“家的构想”
  师:“家,我并不是没有”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生4:有的是物质形态的家——安徽、南昌、苏州各有三处房产(安徽的老屋没有了我的份,南昌的老屋不打算去住,苏州的住得不舒服,加之战争原因,两处消息阻隔)。
  师:共同点是什么?
  生5:这三个住处虽然都真实存在,但都不是“我”心目中理想的家。
  生6:难的是拥有意识形态中理想的家。
  (师板书:家的构想)
  师:作者心中理想的“家”是什么样的?
  生7:以水为家——受诗人程垓《满江红》中描绘“葺屋为舟”场景的启发,作者也萌生造舟为屋的想法,想要以水为家,逐水而居。
  师:但这一想法,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行不通(诗情画意、精神寄托,符合作者罗曼蒂克气质,少时性格的变动)。
  生8:以陆为家——这在做工、结构、布置、选址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需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
  师:在陆地上理想的家有何特点?找出文中相关语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生集体讨论:
  ①工料节省——花费少。
  ②一个人整天在杌陧不安的环境里度日,精神最感痛苦不是?——地板装置要坚固。
  ③雕花门扇——美观而且工价不贵、便利。
  ④一段游廊——淡雅、闲适、有趣——“风雨时可以给你少许回旋之地,夏夜陈列藤椅竹榻,可与朋友煮茗清谈;或与家人谈狐说鬼,讲讲井市琐闻,或有趣味的小故事,豆棚瓜架的味儿,是最值得人怀恋的”。
  ⑤靠近图书馆——物力维艰,方便借阅书籍,补充精神食粮。
  ⑥屋旁空地——闲情、自给自足——“屋旁要有二亩空旷之地,一半莳花,一半种菜,养几只鸡生蛋,一只可爱的小猫,晚上赶老鼠,白昼给我做伴”。
  师(引导):这些语言文字清丽典雅、文白夹杂、骈散结合。
  师(总结):这些房屋的构造以及日常生活的点滴,构成了作者心目中理想的家的样子。符合特殊战时需要,不仅接近自然,坚固、美观,而且住着舒适、安稳、温馨、有情趣。更重要的是,这里不仅是身体的栖息地,同时也是精神的家园。家就是自我的整个世界,自己可以随意发挥,恣意享受。在动荡不安局势中力图开辟一个温暖的窝,这可以看成是作者对于一种相对安稳、和谐的环境的寻求。
  PPT:抗战爆发后,人民的生活极其艰苦。作为知识分子的苏雪林也是住在老式的民房里,晚上与老鼠、跳蚤为伴。艰苦的生活使她不得不在屋边两亩的空地上种菜。她自己买锄头、镰刀,身体力行,开辟了一片菜园。在一片熊熊的抗日战火中,她守着自己的一方天地,在萧索、伤痛中,努力营造一抹田园风光。
  师(总结):国(战火纷飞、物资匮乏)——家(直面时艰、以苦为乐)。这些反映出作者在国内的战火、硝烟之中,对于家的呼唤、追寻。在恶劣的条件下,在生活磨难之中,在千疮百孔之中,依然希望能建造理想中温情、诗意的小家。
  【设计意图】①让学生依据原文,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作者心中理想的“家”的特点,培养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②在赏析这些语段时,能够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③使学生理解在特殊时期作者想要构建一个理想的家的原因。
  教学环节五——结合教学环节三中找出的和家有关的语句,分析“家的好处”
  师:家的好处有哪些?朗读并体味文中相关语句。
  生(集体):一个是“在家里,你的统治意识非常明显,可以自由支配,自由管理”,另一个是“生活的自由和随便”。
  (师板书:家的自由)
  师:朗诵这一段(个别朗诵和集体朗诵相结合,段落为下文段落①),分析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
  师(提示):朗诵时,语气舒缓欢快,语调适中,这与作者能够自由布置自己的家的那种愉悦、舒畅的情感相吻合。
  师: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
  ①“这小小区域便是你的封邑,你的国家……你添造一间屋,好似建立一个藩邦;开辟一畦草菜,好似展拓几千里的疆土;筑一道墙,又算增加一重城堡;种一棵将来足为荫庇的树,等于造就无数人才;栽一株色香俱美的花,等于提倡文学艺术。家里几桌床榻的位置,日久不变,每易使人厌倦,你可以同你的谋臣——你的先生或太太——商议,重新布置一番。”
  ②“这小小区域便是你的封邑,你的国家……你添造一间屋,开辟一畦草菜,筑一道墙,种一棵将来足为荫庇的树,栽一株色香俱美的花。家里几桌床榻的位置,日久不变,每易使人厌倦,你可以同你的先生或太太商议,重新布置一番。”
  师:通过阅读比较,你认为哪段文字更妙?说说理由。
  生9:从修辞角度来说,运用夸张、排比、比喻、联想和想象(生自由选取任意一种或两种修辞手法,进行描述。比如排比的作用:对家的一物一件,进行铺陈和渲染,使得行文层次更加清晰)。
  师(引导):将家想象成封邑、国家,一间屋想象成一个藩邦,一畦草菜想象成辽阔疆土,一道墙想象成一重城堡,先生或太太想象成是谋臣。这不禁让我们想起《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大人国”中的情景。
  师(总结):苏雪林强调“修辞立其诚”。这样写家,更加有趣、新颖,富有童话色彩,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家是任主人自由发挥、布置的地方,主人对家拥有绝对的主权和尊严性。毕淑敏说过“纵观家庭,是大千世界的缩影,人们在家中卸去重要角色的面具,露出天然嘴脸,最坦率,最赤裸”。在家中的自己最真实、自然。
  师:谈谈文学作品中或者你们自己外出旅游、住旅馆、在外租房生活的经历。
  生(讨论):“饭店不是躲雨处”,林妹妹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在外旅居有困难(有求于人),有痛苦(需忍耐)。
  PPT:客人(被动、可怜)——主人(主动、自由)。
  师(总结):这些都反映出作者对于家的渴望、热爱,以及对于家的强烈的归属感和掌控感。
  【设计意图】赏析语句时,通过删改原文段落,让学生将其与原文进行比较阅读,结合作者写作中强调“修辞立其诚”的主张,使学生发现原段文字中修辞手法运用的妙处。结合学生生活或文学作品中的例子进行赏析。总体来说,通过选段让学生理解作者恋家的原因和对家的情感,并且让学生了解苏雪林的散文写作风格。
  教学环节六——结合教学环节三中找出的和家有关的语句,理解“家的情怀”
  (师板书:家的情怀)
  师(引导学生讨论):请同学思考并讨论“理想世界一天不能实现,当然我们每人一天少不了一个家。但是我们莫忘记现在中国处的是什么时代?”这句话的含义,以及作者在特殊时期写“家”的目的。
  PPT:(特殊时期历史背景)1941年正值抗战时期,苏雪林将自己多年积蓄的钱悉数拿出,捐献给危难中的国家。这个时期,她的作品内容也从过去女性的“小我”中跳脱出来,更多关注严峻的社会现实。她亲历乐山轰炸事件,这令她悲愤交加,她拿起笔,记录战时所见所闻,控诉侵略者的深重罪行,抒写爱国情怀。
  师(总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话引用的言外之意就是“敌人未灭,国未安定,何以为家?”。因为有国才有家。
  【设计意图】我们将这句话和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变化相结合,感受作者对于家国的担忧,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环节七——欣赏关于家的艺术表现手法
  PPT:家是什么?家很小很小,螺蛳壳是蜗牛的家。家会很大很大,宇宙是星星的家。家会很轻很轻,像一粒浮尘,被人一掸掉,不留一丝痕迹。家会很重很重,像一座铅山,压在脊上,寸步难行。家会很快乐很幸福,像一眼不老的喜泉。家会很凄楚很悲凉,像一汪深不可测的泪潭。
  ——毕淑敏《家问》
  【设计意图】教师以毕淑敏的《家问》中关于“家”的问诘来结束本堂课的教学部分,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虽然这堂课的教学部分已经结束,但学生关于“家”的思考仍在延续。
  教学环节八——领会家与国的关系
  (师板书:以国为家)
  通过师生高效对话的方式,教师启发诱导,激发学生思考,加深其对文本的理解,师生从这篇散文中共同得到关于“家与国”的启发。
  师(布置学生课后练习):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我的家,国是我的国,如何构想我的家?怎样表达我的家国情怀?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设计意图】深刻领会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有心里装满国,用手撑起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八、教学反思
  家外战火纷飞,喊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可谓振聋发聩,这是那个时期一代爱国人士的真实写照。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深刻解读,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理解,进行分析,进行探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有利于提高作品对学生的感染力,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深刻领会战争年代的家与国,根本目的是要理解新时代家与国的关系,培养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這些,课堂教学虽然难以突出体现,课后教师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写观后感,教师召开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学生进行家与国主题演讲。通过举行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新时代同学们的家国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其他文献
摘要:考察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尚存在诸多问题,而课堂作业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一是作业设计缺乏学生主体意识;二是作业设计缺乏生活意识和创新意识;三是作业设计结构不够完整。总的来说,美术课堂作业本应充满“大美”,现在却失去了“美”。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设计策略的探究与实践。笔者仅就该问题,从“建立作业超市,丰富作业类型”“创新作业形式,定位生活视
期刊
摘要:随着新的高考模式的实施,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也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尤其重要,立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克服当前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所存在的问题。在认识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教师需要阐释立体化教学的概念和特点,分析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針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立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实效性  一、引言  高
期刊
摘要:站在教学论层面,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让学生获取信息,习得知识,传承文化,而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学生阅读素养,让学生学会阅读。但当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普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这导致学生阅读能力被架空,最后培养的是抽象的能力观。本文认为教师需要具备阅读能力的分层培养意识,将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具体的言语环境和文体中,通过具体的文本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能力;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最为核心的内容当是文本品读,文本品读是一门细功夫,细研细磨,才能进入文本深处。在文本细读中,除了挖掘文章中的细节外,还可以通过对文章前后表述的细微变化处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深入挖掘文本的价值,进而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好探究、喜思考的文本细读者。基于此,笔者拟从比较文本前后叙述细微变化的角度,围绕人称称谓的变换、似而不同的表述差异等方面做抛砖引玉之论。  关键词:细读;变化;人文深情;幽深
期刊
摘要: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中的UsingLanguage的阅读文章,是一篇与单元话题相关的短文。这篇文章不仅是教的蓝本、读的范文,还是写的样本。教师可以通过“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融为一体,将读和写紧密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带读,避免了将阅读与写作教学相分离、相割裂的问题。  关键词:“以读促写”;高中英语;Usinglanguage;读写结合  一、引言  人教版高中英语
期刊
2018年7月,云南省昆明市第十二中学组织了高一年级学生到丽江进行为期四天的“探寻东巴文化,增强民族自信”主题研学旅行活动。丽江是文明于世界的旅游城市,绚丽清秀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丽江古城、茶马古道要冲束河古镇、古老独特的世界记忆名录东巴文化、朴实独特的纳西族民俗风情、世界自然遗产的“三江并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石鼓镇长江第一湾、纳西神山玉龙雪山等高品质的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其
期刊
摘要:“一题多解”是克服学生思维定式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思维灵活性的有效方法.通过长期“一题多解”的训练,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解题思路,并从多种解法的对比中选择最佳解法,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增强.本文以一道高考试题为载体浅谈“一题多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高考试题;一题多解;必要性;重要性  20
期刊
社会大变革来了  两则新闻——  新闻1:2017年,九寨沟地震发生18分钟后,中国地震台网的机器,写了篇新闻稿,写作用时25秒。稿件用词准确,行文流畅,且地形天气面面俱到,即便专业记者临阵受命,成品也不过如此。  新闻2:2017年在贵州的大数据峰会上,马云再次语出惊人:未来三十年是最佳的超车时代,也是重新定义的变革时代。如果我们继续以前的教学方法,对我们的孩子进行记、背、算这些东西,不让孩子去
期刊
本文围绕两道选择方案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经历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选择方案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多思少算和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  一、教学课堂实录  问题1.某移动公司开设了A,B两种通信业务:  A.“全球通”:月租费50元,每分钟话费是0.4元;  B.“神州行”:无月租费,每分钟话费0.6元(通话均指市内通话).  (1)若每月通话时间为200分钟,哪种方式合算?
期刊
摘要:基于实证的视角观察数据史料,并将之运用于教学,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史料考察,以保证历史教学的科学性。这种基于实证的史料考察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考其来源,谨防“先天不足”;慎重书写,谨防“鲁鱼亥豕”;认识差异,谨防“以今律古”;合乎逻辑,谨防“过度推论”。  关键词:史料实证;数据史料;教学与命题  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和方法[1]。史料实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