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的教育期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群体,就是学困生,这是每个学校在落实“德育”等相关指标时尤为关键的一点。对教师而言,不仅要将自身能力及修养提升,还要将自身教学观念扭转为正确方向,确保了解学困生的存在缘由及特质,努力寻找方法并处理好这一难题。同时,加大对学困生德育的关注力度,使得学困生的状况能够得以改善。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德育教育;策略
教师经常会因为学困生的种种问题而产生烦恼,对于教育过程中素质教育及面向全体等要求而言,这又是一个亟待完成的任务。只有确保学困生的状况得以明显改善,才能使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得以凸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等,并且针对教育实践及责任感、艺术等落实到位,使得教师及学困生达到“双赢”状态。
一、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一,社会环境对学困生的影响。个人的价值观等会随着其所处的环境而产生变化,这是由于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甚至包括现如今的物质及社会意识、价值观等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例如,“拜金主义”“追星族”“拼爹”等不良思想对学生的负面和消极影响不能低估。第二,家庭环境对学困生的影响。对于孩子而言,父母会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父母在家庭环境中扮演了较为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担任“启蒙老师”,将会对其个性及性格、心理、情感等各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三,学校教育对学困生的影响。学校教育在教师工作及学生学习过程中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学校有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职责。第四,学困生心理生理的特殊性。对于学生而言,小学阶段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这时正是其“三观”形成的关键时刻(“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他们对于外界的判断仍不够准确,较容易受到干扰,且自制力、自控力,甚至包括自我保护等能力均不能达到一定标准,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而言,其学习及品德等方面需要教师们加大关注力度,及时引导,避免产生严重后果。学困生这一群体存在的缘由有许多,包括家庭、社会及学校等相关环境因素及其他等,不过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教师运用正确的思想、态度及方法加以引导。
二、学困生的德育教育策略
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学困生的德育教育方法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做个“有心人”,关爱学生
学困生在有效转化的过程中需要老师的爱与关怀。教育中爱为基础,有爱才有教育的存在。这是马卡连柯曾提出的观点。学生的道德认识将会在情感活动中扎根于其内心,并且演变为其自身观点,通过言行等方面显露出来,使得其道德信念及行为得以升华。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观点。学困生的尊严得以维护,就需要教师给予爱与关怀。
2.做个“有心人”,排除学困生的戒备心理
学困生受到肯定的机会较少,这样的情况使得其对其他人及事、物等都会产生怀疑的态度,教师们应当给予他们体谅及关爱。有的人认为老师给予学生爱与关怀,可能会使得学生对人生的态度得以改变,因而学困生更为需要。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 “如果教育家要从多方面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了解学生。”所以,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必须要针对学困生们的特质等,对其成绩给予肯定并进行口头表扬,对其不足提出诚恳看法,用爱与关怀去卸下他们的防备,让他们与老师之间建立一种信任,进而才能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有效转化。
3.重视常规训练,耐心地疏导教育
小学班主任必须针对班上不同学生的特质进行常规训练,包括知识等方面,并且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方法,不能强硬施行某些措施。另外,班主任还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在学生读书及写字时,应实时提醒其用正确姿势,并且要求大家读书时做到“四到”(“四到”即手、眼、口、心到),并在学生做作业过程中及时纠正其错误姿势。学生课堂发言时,要求其站好并且目视前方,大声并且清晰地回答。要求学生在老师说话时要认真倾听,并且能够将老师所说的内容记下来。例如:上课了,有些学生在闹,还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如果简单地批评,就会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又会伤及学生自尊心,小学班主任要常用表扬某个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消除学困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把批评融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相互之间学习,达到良好的效果。
4.积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学生灵魂塑造的工作有一部分需要靠小学班主任完成,这是初期。小学班主任需要使得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并且帮助其进行全面发展等,其需要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较长,班主任伴随学生的时间也很长,因而学生受到的影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源自班主任处。因而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使得自身能力及素养得以稳步提升,方能使得学生也有一定程度的进步。班主任要有老师的样子,做学生的好榜样。小学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自己应做到所说的每一项;要求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就必须尊重每位学生;希望学生爱劳动,就应每天与学生一起做卫生。除此之外,老师要班级中的学生们紧密团结,自己应和班级任课老师团结协作;班主任要学生有漂亮的字迹,自己在书写时就要时时注意字迹是否按照标准。这样的方式才能使得小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班主任的积极影响。例如,课堂上不要只盯着好学生,应多给那些学困生创造合适的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回答问题,及时给予引导、肯定和表扬,使学困生也能自信地面对学习。班主任要在课外积极辅导他们,多与他们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校联合为学困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也促进自己班级的整体发展。
总之,在针对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下,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求如何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通过观察、研究、實践, 想方设法让学困生排除逆反、戒备心理,抛弃不健康的观念,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逐步完善自我, 健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大鹏.浅谈小学学困生德育教育的缺失和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
[2]陈晔.关于小学德育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8).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德育教育;策略
教师经常会因为学困生的种种问题而产生烦恼,对于教育过程中素质教育及面向全体等要求而言,这又是一个亟待完成的任务。只有确保学困生的状况得以明显改善,才能使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得以凸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等,并且针对教育实践及责任感、艺术等落实到位,使得教师及学困生达到“双赢”状态。
一、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一,社会环境对学困生的影响。个人的价值观等会随着其所处的环境而产生变化,这是由于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甚至包括现如今的物质及社会意识、价值观等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例如,“拜金主义”“追星族”“拼爹”等不良思想对学生的负面和消极影响不能低估。第二,家庭环境对学困生的影响。对于孩子而言,父母会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父母在家庭环境中扮演了较为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担任“启蒙老师”,将会对其个性及性格、心理、情感等各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三,学校教育对学困生的影响。学校教育在教师工作及学生学习过程中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学校有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职责。第四,学困生心理生理的特殊性。对于学生而言,小学阶段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这时正是其“三观”形成的关键时刻(“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他们对于外界的判断仍不够准确,较容易受到干扰,且自制力、自控力,甚至包括自我保护等能力均不能达到一定标准,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而言,其学习及品德等方面需要教师们加大关注力度,及时引导,避免产生严重后果。学困生这一群体存在的缘由有许多,包括家庭、社会及学校等相关环境因素及其他等,不过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教师运用正确的思想、态度及方法加以引导。
二、学困生的德育教育策略
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学困生的德育教育方法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做个“有心人”,关爱学生
学困生在有效转化的过程中需要老师的爱与关怀。教育中爱为基础,有爱才有教育的存在。这是马卡连柯曾提出的观点。学生的道德认识将会在情感活动中扎根于其内心,并且演变为其自身观点,通过言行等方面显露出来,使得其道德信念及行为得以升华。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观点。学困生的尊严得以维护,就需要教师给予爱与关怀。
2.做个“有心人”,排除学困生的戒备心理
学困生受到肯定的机会较少,这样的情况使得其对其他人及事、物等都会产生怀疑的态度,教师们应当给予他们体谅及关爱。有的人认为老师给予学生爱与关怀,可能会使得学生对人生的态度得以改变,因而学困生更为需要。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 “如果教育家要从多方面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了解学生。”所以,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必须要针对学困生们的特质等,对其成绩给予肯定并进行口头表扬,对其不足提出诚恳看法,用爱与关怀去卸下他们的防备,让他们与老师之间建立一种信任,进而才能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有效转化。
3.重视常规训练,耐心地疏导教育
小学班主任必须针对班上不同学生的特质进行常规训练,包括知识等方面,并且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方法,不能强硬施行某些措施。另外,班主任还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在学生读书及写字时,应实时提醒其用正确姿势,并且要求大家读书时做到“四到”(“四到”即手、眼、口、心到),并在学生做作业过程中及时纠正其错误姿势。学生课堂发言时,要求其站好并且目视前方,大声并且清晰地回答。要求学生在老师说话时要认真倾听,并且能够将老师所说的内容记下来。例如:上课了,有些学生在闹,还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如果简单地批评,就会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又会伤及学生自尊心,小学班主任要常用表扬某个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消除学困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把批评融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相互之间学习,达到良好的效果。
4.积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学生灵魂塑造的工作有一部分需要靠小学班主任完成,这是初期。小学班主任需要使得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并且帮助其进行全面发展等,其需要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较长,班主任伴随学生的时间也很长,因而学生受到的影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源自班主任处。因而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使得自身能力及素养得以稳步提升,方能使得学生也有一定程度的进步。班主任要有老师的样子,做学生的好榜样。小学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自己应做到所说的每一项;要求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就必须尊重每位学生;希望学生爱劳动,就应每天与学生一起做卫生。除此之外,老师要班级中的学生们紧密团结,自己应和班级任课老师团结协作;班主任要学生有漂亮的字迹,自己在书写时就要时时注意字迹是否按照标准。这样的方式才能使得小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班主任的积极影响。例如,课堂上不要只盯着好学生,应多给那些学困生创造合适的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回答问题,及时给予引导、肯定和表扬,使学困生也能自信地面对学习。班主任要在课外积极辅导他们,多与他们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校联合为学困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也促进自己班级的整体发展。
总之,在针对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下,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求如何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通过观察、研究、實践, 想方设法让学困生排除逆反、戒备心理,抛弃不健康的观念,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逐步完善自我, 健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大鹏.浅谈小学学困生德育教育的缺失和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
[2]陈晔.关于小学德育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