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丰富、更多元、更跨界、更有价值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t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已经到来,只不过还没有分布均匀。
  ——【美】威廉·吉布森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是以人的视角看花,若以花的视角看人,恐怕就是“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了。同样,对于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在有的老师眼中,可以说是极少有变化,一个经验管用多年;而在有的老师那里,却感觉变化迅速,需要不断学习、成长。视角不同、立场不同、成长阶段不同,看到的风景也不同。对多数教师而言,坚守岗位、兢兢业业完成工作已经相当劳累,我们怎么能要求大家一定要仰望星空呢?但年初时节,从俗务中抽身,想一想未来,看一看方向,兴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前行。
  在此,笔者基于自己近几年来对小学数学界的接触给出一些展望,视野所限,不免以偏概全,甚至多有谬误,权当抛砖引玉。
  一、课标核心词从多变少
  2001年版课标提出的六大核心词是: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这是在原来教学大纲“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四大能力的基础上,删减计算能力,补充数感、符号感、统计观念而形成的。从“四个”到“六个”核心词的变更中,我们可以看到2001年之后数学课程改革的侧重。
  2011年版课标则将核心词扩充为十个: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从“六个”到“十个”,“运算能力”被找回,只是不再提“准确而迅速”的要求了,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几何直观、模型思想和创新意识。其中,“创新意识”是泛学科的,并不限于数学学科,而是体现了课改的整体价值取向。
  单独地看,每个核心词都是重要的,但试想一下,在只有六个核心词的时候,我们在教学中是否也会有几何直观、模型思想的渗透呢?而“双基”一直是我们的传统,即便不将“计算能力”作为核心词,在实践中,计算恐怕还是广大教师的核心关注。是的,实践是综合在一起的,但为了专业化,我们不得不分而述之。其优势是凸显每一方面的重要性,其劣势是可能带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而核心词变更过程中体现的“什么重要加什么”的“加法思维”,其实是不可持续的。试想,十大核心词是否也意味着“去核心”了呢?因此,不管是从指导实践还是从学理的角度,都不宜增加核心词,而是要重构核心词的结构,从而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曹培英老师提出,核心词可分两个层面、六大核心:空间观念、运算能力、数据分析;推理、抽象、数学建模。其中,空间观念可以包含几何直观,运算能力包含数感,而数学建模包含符号意识、应用意识。聚类合并的可行,其实基于这样的逻辑:在实践层面,一种实践是可以整体实现多种目标的。笔者认为,曹老师的研究,删繁就简,便于教师把握,也提醒一线教师要用联系的、融通的思维来看待核心词。
  二、从“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转变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且将之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一时间,关于“核心素养”的各类文章如雨后春笋,市场反应最为灵敏,无数教育培训都冠以“核心素养”之名。虽有喧嚣之叹,但无疑培养“核心素养”正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
  其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何尝没有“核心素养”的基因?只是,三维目标在落实中,常常变成逐级递减的情况:知识与技能是核心,过程与方法稍稍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虚无缥缈。究其原因,首先是评价——分数至上。其次,是思维方式。比如:斯腾豪斯等人当年提出过程模式、实践模式正是为了反对泰勒的目标模式,但我们却是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写下来去落实的,这恰恰是斯腾豪斯等人反对的。第三,有三维目标本身表述的原因。试问:三维目标谁是核心,彼此关系如何?在实践中,因为知识与技能最可操作,就变成了核心,其他成为补充。而课改设计的初衷恰恰是要避免这种单一。从这一层面而言,三维目标看似面面俱到,却因为对目标的割裂化认识,导致了实践中的厚此薄彼。核心素养的提出,可以认为是一种矫正。
  我们还可以从这样的逻辑去看待这种转变:课程目标规定了课程对教育对象产生的影响;接着,以课标为指导编制不同的教材(8套国标数学教材);最后,以课堂教学落实课程目标。但在现实中,因为有教材的存在,落实教材上的知识、技能就成了“硬目标”,而教材背后的“课程目标”就成了“软目标”。三维目标本是为了让“课程目标”不失真,但“软”不及“硬”,结局可想而知。而“核心素养”的落脚点直接变成了“人”,被遮蔽的育人目标有望得到进一步重视。
  需要追问的是,既然有“核心素养”,那什么是“非核心素养”?不同学生的“核心素养”一样吗?提“核心素养”可能的弊端是什么?这样追问,是为了防止教学中又把核心素养当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以齐步走、一刀切的方式去落实,从而又一次遗忘了“人”。其实,“木桶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不是就提醒我们,不同的人“核心素养”是不一样的呢?我们的教育应该关注差异,在差异的基础上分别促进“具体的人”的核心素养的提升。泡沫必然出现,我们要擦亮眼睛。
  三、“四能”和“四基”逐步在实践中得到落实
  “两能”到“四能”,“双基”到“四基”,被称为“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收获”(孙晓天,2011),此言不虚!我们的课堂上,多的是教师给出题目,学生计算,且给出的题目条件恰好不多不少,都能用上。长此以往,学生缺乏的是经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尝试解决、数学表达的完整过程。正因为如此,20多年前,有人给出船上牛羊的数量问船长年龄,有八成左右的孩子算出答案,而20多年之后,情况依旧(唐彩斌,2008)。同样,学生们在学习列表、画图、倒推、替换等策略及其他知识内容时,都知道用所学的方法或知识来解题,但到了没有课时或单元做提示的时候,学生们却缺少主动、灵活地判断并选择方法和相应知识的意识,不会以旧知识应对新情况。这些,正是只关注解题的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的戕害,正因为如此,“两能”到“四能”,“双基”到“四基”,的确是击中要害,且和“创新意识”的落实息息相关。   2011年版课标颁布之后,各版本教材的修订陆续启动,到2014年修订基本完成,到2015年,试用已一年。这段时间的教学实践,逐步地让“四能”和“四基”的目标落了地。这一点,在2015年10月28日-30日于黄山举行的“全国第十二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上,可见一斑。即便大家对“四能”和“四基”的理解各有差异,但大家都在努力地创生将其落地的实践案例。2015年的这次年会,可以视为落实“四能”和“四基”在实践领域的一个节点,也是一个起点。2016年,这依旧是主流方向,我们期待更多有创意的实践案例的涌现。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发现问题”,要关注学生“自己的”问题,所谓学生“自己的”问题是指让学生认知失衡、不解决难受的问题,这类问题未必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建议对这类问题,即便教师在课堂上因课时目标的限制而不反馈,也要在课后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并在课上给学生分享的机会。对于“分析问题”,则务必让学生“多元表征”,也就是允许学生用自己经验支撑的方法来分析,操作、画图、计算、数形结合等皆可,教师要等量齐观,不要过早聚焦到标准答案(通法),而是要引导学生辨析各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感知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从而形成选择方法的主动意识。
  关于“四基”,须知,虽然都是“基础(基本)”但其意义并不相同。“基础知识”的“基础”可理解为“奠基的”,“基本技能”的“基础”可理解为“初步的”,“基本思想”的基础可理解为“关键的、核心的”,“基本活动经验”的“基本”则是“朴素的、直接的”。由此,我们更能明白教学中的侧重。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数学课上的经验不等于数学活动经验;数学课上有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等数学活动,也不等于学生有了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活动应该是指以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但在过程中对实践材料加以形式化组织的活动。比如:认识长度、角度这类课上,教师直接出示直尺、活动角、量角器告诉学生怎么测量,学生未必都能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相反,因为提供了一个现成的、结构化的工具给学生,所有的操作都可能是在既有规则下的操作,这种操作本质上是模仿。当然,在课上量一量、测一测,学生和外在的材料有了互动,有了一些经验,但这些获得不值得过多夸耀。而如果我们有“再创造”(弗赖登塔尔)或“文化历史说”(维果茨基)的视角,让学生经历“有必要测量、测量需要工具、寻找基本工具(获得相对单位)、统一相对单位、单位标准化”的过程,那么学生就能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概言之,数学活动经验是在以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的体验。经验可以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带来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更新。
  四、数学课程的探索进一步走向多元
  如果我们将“课程”视为学生“应该学习的内容”,那么,这个“应该”的标准就未必局限于学科本位,以为数学教材就是全部,而是要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年段特点等因素,拓宽课程边界。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有趣”先于“有用”,“形式”先于“意义”,“真实感”先于“真实”;而中高年级,对数学本身的挑战更应该,也更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之动力。正是跳出学科本位的考虑,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山川丛林,开出了不一样的花朵。
  1.数学阅读
  数学也是可以读的,张景中、李毓佩、谈祥柏三位先生的数学科普作品有广大的读者,而市场上众多的数学科普作品也是重要的数学学习载体,数学绘本更是为学生们所喜爱。阅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学校、家长和社会所认可,在这样的背景下,阅读不再局限于“课外”,而是进入了课程表。
  比如,清华附小就开设了成熟的数学阅读课,不仅为学生遴选读物、建构梯度阅读书目,并开发出阅读指导课、阅读分享课、主题阅读课、三分钟微阅读等不同课型,通过“前置式、融入式、延伸式”的阅读,让儿童亲近数学、喜欢阅读。数学阅读,让学生更整体性而非被学科分割着地接触数学;数学阅读,让数学知识“流经”学生的心灵。
  2.数学绘本
  目前,国内出版的数学绘本已非常丰富,绘本以出色的构图与画面、轻松有趣的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学生天生喜欢听故事,以及其思维与认知的年段特点,运用数学绘本进行教学常常能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比如,同样是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可以有这样不同的选择:(1)PPT出示各种图形,配合纸片,让学生摆一摆、分类,而图形(纸片)只限于教材中某课时涉及的(有的版本第一课时认识圆、长方形、正方形,第二课时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2)教师提供各种积木,让学生把图形描下来,再对描下来的图形进行分类,图形数量打破了课时限制;(3)利用绘本《谁偷走了西瓜》(湖南少儿出版社,2011),给出立体图形王国西瓜被偷,小偷留下脚印的情境,让学生拓下不同的图形,根据脚印和拓下图形的特点,找到了凶手。三者对比,绘本教学胜在丰富、有趣。更有意思的是,学生们在学习了绘本后,主动进行了故事续编的“写绘”,下面是其中一年级学生刘恩泽的作品。
  
  需要注意的是,利用数学绘本教学有别于数学阅读,教师需要根据绘本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如阅读、讨论、分享、动手操作、扮演等。同时,要进行环节的重组或创编。比如,涉及守恒的《双胞胎兄弟》(长春出版社,2011)绘本,关于分数的《保罗大叔分比萨》(湖南少儿出版社,2011)都可以设计一系列操作、验证活动,但未必要完全按照绘本的情节一步步教学。
  3.数学步道
  数学步道不是一条道,而是利用学校、教室的现实环境,设计的一系列数学体验与挑战活动,计算、估算、测量、几何论证,都可以融合其中。比如:学校中有一条鹅卵石小道,可以让学生估测石子的数量;一个圆形的门、花坛或拱桥,让学生测量圆的半径或直径;计算升旗台的体积;提供多元工具,让学生测量操场的周长或学校某一段长廊的长度;估算教学楼一面墙上有多少瓷砖、花坛里有多少朵花,等等。数学步道,还可以走出校园。比如:计算公交站牌的面积,绕公园小道散步一圈需要多长时间,一件现代雕塑作品涉及哪些平面图形和例题图形,等等。学生可以小组合作,以“闯关”的形式完成数学步道的挑战。
  目前,台湾小学数学界对数学步道探索得比较多。比如,台湾“师铎奖”获得者、高雄市博爱小学退休的洪雪芬老师就将数学步道从小学推向了大学、小区和社会。国内,江浙沪等地都有学校在探索,如上海的洵阳路小学和浦东东方小学、江苏常州的花园小学。以下是常州花园小学利用校园环境,设计的“数学步道”(部分)。
  
  雕塑“起飞”有多高?水池直径多长?围着坐,可以坐几个小朋友?
  
  “恐龙长廊”有多长?你是怎么测量的?
  4.数学学具
  我们课堂上整体的是以听讲、回答、纸笔练习为学习数学的主要途径,这可以称为是“脖子以上的数学”。而借助学具,学生可以更多地通过动作、直觉、探究等多元途径来学习,这可以称为“指尖上的数学”。上海的葛志军老师开发了数学折纸课程,在折纸过程中形成更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浙江杭州天长小学和新思维教育研究院合作开发“数学实验课”,其“数字天平”“水杯琴”“串珠子的规律”等课,令人耳目一新。台湾“师铎奖”获得者何凤珠老师,利用骰子、棋子、方向牌、坐标方格纸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并开发了其他多堂学具辅助教学的课例。台湾的吴如皓老师则痴迷于数学魔术,利用一副扑克牌就能渗透很多数学知识——吴老师多次受北师大教材编写组之邀,到北京讲学。(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摘要】能否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捕捉课堂教学中的微小细节,并能善加利用,成为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要能敏锐发现、做出迅速反应并很好地应用有价值的细节,抓住教育时机,深入挖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那么英语课堂将会变得更精彩,更具魅力。  【关键词】课堂 细节 智慧  细者,小也;节者,环节或者情节也。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教学细节,顾名思义,就是教学中一些不易察觉的细末之处、关
在一次数学教师骨干班培训活动中,我有幸参加了在江苏海门举办的第二届“学程导航、活力课堂”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令我激动的是,我听到了来自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认识方程》。  《认识方程》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记得一年前自己执教这个内容时,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学生脑中搭建的“方程”这个模型不够全面,导致课后作业一半学生错误。那么,吴老师是怎
【摘要】文本插图,作为英语课本中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占用了文本的大量版面,插图是为教学服务,对文本插图进行微观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拓展学生的思维,更好地为文本服务,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文本插图 微观察 教学资源  文本插图,作为直观的教学资源,通过学生眼睛的仔细观察,有着语言文字无法表达的直观、简洁的特点。图文并茂的教科书为我们教师提供了运用图片教学的第一手素材,
作为一线教师,我对数学活动课的教学有过思考,执教的《观察和测量》一课曾在县内教学展评中荣获一等奖,但纵观我们平时的数学活动课教学,我发现许多时候都是流于形式,怎么转变这一现象,如何让我身边的老师有效开展活动课教学,现就数学活动课低效的原因及转化方法谈谈我的想法。  一、数学实践活动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1.教师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开设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数学实践活动课能让学生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句话落实了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反映了教学要面向全体,体现了基础性、广泛性和发展性合一的总体目标。数学课程应该是顺应“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的课程,而不是凸显优秀学生的筛子,更不应该成为淘汰沙粒的大浪。在同样的教学模式和同样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下,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只有采取不同的教学
【摘要】依据史海寻根——课堂匹配——活动支撑——效果检测——拓展延伸这四大关键环节,让数学史从历史知识形态走向教育教学形态融入小学数学课堂。基于数学史实去琢磨数学家曾经走过的弯路、碰到的认知障碍,才会对数学教育有新的感悟,才能有效实现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融入,有效发展理性思维。  【关键词】数学文化 课堂 探究 抓手 理性思维  数学学科本身有着漫长的发展之路,每一个定理,每一个分支
【摘要】数学学习中的自省是指对数学学习过程、结果、方法的评价与反思。自省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发现错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拓展思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把握本质和规律,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为了培养这一能力,教师应通过设疑,唤醒学生的自省意识;通过引导,让学生的自省更加深刻;适当放手,让学生逐渐养成自觉自省的好习惯。  【关键词】自省 数学思维 策略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教学最根本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猜想不是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而是有根据的想象,所以既要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又要引导学生小心验证。在循序渐进式的猜想中,引导学生发现并概括出规律,从本质上把握规律的本质。  【关键词】猜想 验证 数学模型  近日有幸参加一个培训活动,聆听了一位名师执教的《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一课,对执教者循循善诱,引导学
赵国防 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首批“齐鲁名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无锡市社会事业领军人才,无锡市“教育名家”培养对象,无锡市教育督导工作先进个人,无锡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梁溪区人民政府兼职督学。先后有两百余篇文章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主编参编教师培训用书十余本,应邀赴北京、上海、山西、青岛等地讲课讲座三百余场次。  【关键词】课程资源 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应当凸显“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个核心目标,而标点符号的运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最近,笔者观摩了一些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研读了他们的教学实录,发现不少名师善于发掘标点符号的价值,并巧妙引导学生与文本智慧对话,品味标点符号的精妙,创造标点符号的生命,演绎了别样的精彩。  一、巧妙设疑,引导智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