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h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科学家李政道也说:“学问,学问,要学习提问。”可见,“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能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创新精神。”现代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质疑问难,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但是,并非所有学生都敢问、爱问、会问。素质教育倡导调动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获得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展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多年教学中,笔者摸索到让学生参与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体会探究的方法、价值与乐趣。
  一、由思而疑,发现问题,激发探索问题的兴趣
  要使学生善于提问,首先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要注意创设问题的意境,引导学生思而生疑,并允许学生大胆假设,允许不同假设并存,锤炼学生发现问题、追索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1)新课开始,我指导学生复习能被 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为本节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提供了激疑的源头。(2)让学生任意报几个数,老师迅速说出能否被3整除,其他同学用笔算验证。当学生说出的数都能被我判断出是否能被3整除时,学生露出了惊奇、佩服的表情,个个跃跃欲试。(3)学生的求知欲被激起后,我组织学生讨论 “69、4716”这两个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迅速说能被3整除。这两个数确实是能被3整除,但当老师问到为什么时,学生回答说:“我想个位上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所以69、4716能被3整除。”学生这样回答,一是受到了根据个位数来判断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二是错误地认为教师之所以能迅速说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也是以此为依据的。学生的回答在我的意料之中,因此对学生这样的回答,不马上予以纠正。(4)学生回答后,我又出示了这样一组数:43、126、3719、543、5029、3556,并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个位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后发现这些数的个位上都是3、6、9。要求学生算一算,看这些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计算后发现,这些数中有的能被3整除,有的不能被3整除。于是不用说,学生自然对前面的结论产生了怀疑。(5)在学生困惑不解的时候,我再出示另外一组数:42、201、3520、4011、3747、8204,并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个位是不是3、6、9,然后算一算,这些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这些数的个位虽然都不是3、6、9,但其中的有些数却能被3整除。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疑窦丛生,百思不解,教师的激疑又深入了一步。
  通过这样的创设情景教学,探究式的进入新的教学内容,学生虽然疑惑更深,因而产生了探求新方法的强烈欲望,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读懂教材,深挖探究点
  作为教师,在新课题标准的教学中,理清教材知识体系,确立合适的探究问题尤为重要。首先,要着眼教学目标,分析哪些目标是能依靠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哪些目标只需教师讲授即可。如教学“平均分”,其中有一个目标是“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可以提供数量不一的学具,如小棒、本子、小方块等等,要求学生平均分成若干份。探究后通过交流,就可以形成“1个1个分,直至分完;先5个5个分,还有多的再2个2个分,最后再1个1个分”等多种方法。又如一年级教学解决问题“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学生凭直觉就知道用减法,但不理解为什么用减法,于是就可以把这个作为探究点;其次,要着眼教材体系,明确这节课与前后内容的联系,挖掘探究点,促进学生的思考。如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关于“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的计算原理适用于整个计算领域,具有一通百通的地位。学生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后,学生会认识每一种类型都有不同的等法,容易混淆,增加学习负担。因此特别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看似不同的计算方法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在探究式学习中找到一些规律,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三,要着眼学生实际学习状况,确定适合低龄学生探究的问题,培养学习数学的乐趣。如教学“图形的拼组”,有一个环节“用几个平面图形拼成新的图形,同桌之间相互介绍”,在汇报时出现了“两个三角形是不是一定能拼成正方形”的争论,教师应当当机立断就把这个内容作为新的探究问题。
  三、数形结合直观性,自主交流捉探究
  探究问题确定后,学生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学生会用怎样的方式探究?用什么材料更利于探究?如何表述探究的成果?探究成果怎样分享?这些问题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一切了然于心,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探究式学习。
  1.数形结合为范式,明确探究方向
  遭遇困难,陷入困境是小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常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困难,分析致困原因,也可以提供一点思路,引发思考。如学生对探究任务“用摆一摆、画一画等方法说明等式‘13+2’中的3和2可以直接相加的理由”有些不知道所措,这在教师预料之中。在课堂教学时,引导探究如下:先静等待,发现学生无法从困境中突围,教师提供用方格图表征的思路指点迷津,方格图在探究过程中起到了抛砖引玉作用,最后学生想出不同方式进行理解。实践证明,在众多的探究活动中,数形结合强直观是学生探究和教师指导问题解决的重要策略。
  2.组织互动交流,促进探究深度
  探究式学习可以是个体独立思考,也可以分组合作。不管何种形式,探究过程都会出现不同的认识。教师要善于有序反馈,由低及高,让学生阐明方法或思路,在充分的互动交流后可以提升整个集体的认识水平面。
  总之,让学生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求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在探究教学中,我们老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兴趣。作为教师,我们也应当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每一次反思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对自己而言,将是一次心灵感悟,更将是下一次自我尝试和飞跃的新起点,我们要立足新课程,积极思考,要在长期的新课改教学中,放飞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其他文献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数学教学不只是给学生传授数学理论知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要促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2013年8月22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50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土地流转实践”.江苏省人大资源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夏呜介绍了在江苏万顷良田建设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与默读。”通过朗读,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实现从“读文”到“写文”的真正还原。本文从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抓住重点词句指导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加强朗读要领指导,使学生逐步提高;读中想象,培养语感;读中求异,培养创新精神几方面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
期刊
2013年8月22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50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土地流转实践”.重庆市土地交易所执行总裁童代志介绍了重庆地票制度的设计理念、
阅读专项复习应从兰个方面人手:①研读。②归纳、分析。③精练。  一、研读  一读考试说明,使学生明确高考对阅读理解的考查要求。“阅读理解一部分要求考生能够读懂符合高中生认知理解特点的各类体裁的简短文字材料,包括记叙、:描写、说明及议论等主要文体,以达到检测学生实际运用语言和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口阅读理解考查的主要内容为:①理解主旨大意;②理解文中具体信息;③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④做出简单
语文阅读的教学对于整个语文教学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进行语文教学的非常重要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语文阅读正是为学生打基础的时候,因此如何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实现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充分理解新课程理念及课程目标,并实施于课堂教学之中新课程理念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出现一些误区。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教学要以实现高效性为目标,即要让教师用最少的时间、讲解调动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