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丰年:今世惟此苦吟才

来源 :阅读(书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2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之上的文人
  1987年1月,三联书店推出辛丰年先生第一本书《乐迷闲话》,副题为“欧洲古典乐坛侧影”。此书小小巧巧,十万余字,内分十章,含闲话钢琴、闲话小提琴、闲话唱片音乐文化、闲话乐谱,等等。这是很好读的书,叙述清浅生动,充满西方音乐故事。此书印数不低,初版印了一万,当时一般图书印数早已急转直下。严格地说,这是一位大文化人听乐和读书的笔记,它的准确身份,应属“书话”。但时人多看成一般的普及音乐知识的书,未引起特别关注。
  真正让人注意这位作者奇特价值的,是他从1989年7月起在《读书》开设的专栏:门外读乐。虽说“门外”,但一下笔,就显得十分专业,而且中西兼通,娓娓而谈,跌宕有致,兴味盎然。第一篇《读曲听心声》,说自己是西乐迷,但在小小的藏书中可以找出三本《梅庵琴谱》,第一本印于六十年前,第二本是1958年重印本,第三本是近年出版的;此外,在“文革”劫难中还损失了两本,所以,这一琴谱他共有过五本。这开场白十分抓人。随后他写了四十多年前的往事,那时他二十多岁,原本是乐盲,忽然发现了西洋音乐的美好天地,又被古琴所吸引,他不信“古琴最难学”,也不信“梅庵”天书难解,就凭着王光祈一本《翻译琴谱之研究》,硬把书中一些小品翻译成五线谱,并借来一张“声如木石”的旧琴,开始自弹自赏。这以后没再接触古琴,主要兴趣也在西方古典乐,可每逢爱乐知己,总要怂恿人家听琴,因为他发现:不听古琴,就不会相信世上还有西方管弦乐所不可取代的奇妙乐器。接着写了他听《平沙落雁》和《潇湘水云》的亲身感受,尤其是后者,写得惊心动魄,结合了他在上海“孤岛”时期观史剧《正气歌》的体验,点出了音乐中的巨大内涵。他的文章是真正的美文,通篇是有情的叙述,几乎找不到抽象的概念,但其实包含着深刻的理论,只不过如盐之在水,自然消融于骨子里了。他说,听乐而能引起“共振”,正如读画能感受到“湿闷空气”或“觉有暗香袭来”,这心理效应可以得到解释,并不玄虚。古乐产生于历史,“历史感犹如电击”,这是“乐中之史”,是它能打动人的深层原因。作者在这第一篇专栏文中写下的话,透露了他一生思考的大问题,这在他晚年又有重要发挥,可惜未能做成更大的文章。后文对古琴曲的逸佚与琴师的“手传心授”,以及古琴的生产制造以至“壮胆革新”,也谈了很内行的意见(他认为古琴上弦是麻烦事,似可改弦更法),这些意见显然经过深思熟虑。下面这段文字,在他笔下是颇具代表性的:
  我之所以说琴有特殊功能,别的乐器不能及,根据在于:它虽然靠弹拨来发音,却能在不设品、柱的指板上通过移指、滑指的办法来变动其音高,从而取得完美的“圆滑奏”(legato)效果(但又不像“单弦拉戏”之类的单纯模拟唱腔与语调),向歌吟之声靠拢,有利于发挥歌唱性。再加上它能运用“散、实、泛”音不乏音响的对比与衔接,变幻其音色与浓淡。而“吟、猱、绰、注”等多种指法的应用,既强化了歌唱性,又形成了特殊韵味。初听古琴,会觉得它的音响并无耀眼的光彩(竖琴则相反);熟听,便像水墨画的“墨分五彩”,色调复杂微妙。种种特色,综合成了古琴的语言……
  这种文字,没有大量听乐感受不行,没有对琴的亲手操作,没有对音乐原理的深入了解,也不可能写出。
  第二篇专栏文是两个月以后,发在1989年第9期《读书》上的《如是我闻贝多芬》,从四十多年前自己初听《月光曲》展开全文。他在“文革”中被发配充军时,还斗胆夹带了两本九首交响乐的钢琴谱,以及一部俄文版“贝传”。从这样的传奇经历写到长期“听贝”“读贝”的感想和思考,此文同样引人入胜。第三篇《一花一世界》,发表于同年12月号,写一组迷人的音乐小品,其中有《回想》,有《少女的祈祷》,有舒伯特《音乐的瞬间》、贝多芬《致爱丽丝》、门德尔松《春之歌》、圣桑《天鹅》……文章和这些小品一样可爱。到这时,辛丰年当真抓住了大批有心的读者。
  人们这才由这个陌生的名字,由这个神秘的作者,反观他前几年出版的那本《乐迷闲话》,也才发现了它和普通的音乐知识普及读物的不同。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人傳统,进入现代社会后,专家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但“五四”后那些大知识分子,包括鲁迅、胡适、周作人、钱锺书等,既是专家又是大文化人,这是“专家之上的文人”,他们的存在,对保持一个时代的高尚的文化氛围,至关重要。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读书》杂志周围那批优秀作者,如吕叔湘、费孝通、张中行、金克木、舒芜、黄裳等,无一不是专家之上的文人——辛丰年也是其一。后来《读书》改弦更张,有一段时间努力突出“社会科学”,强调“专家化”,让年轻一代“专家”挤走“文人”,致使销路渐跌,刊物也没以前好看了,直到十年后才发现缺失并再作变更。其中如有失误,也就是看差了一点:专家之上的文人,事实上高于专家——那是须专家们修炼多年才可能(不是都能)达到的境界!
  奇特经历,低调为人
  在人们只知辛丰年之文而不知其人时,在复旦大学发生过一件趣事。中文系的吴中杰教授听说在读的博士生严锋的父亲从南通来,住在校内,这位老人很懂音乐。吴正愁找不到行家给自己的研究生谈谈音乐,就让严锋去请他父亲讲课。不料两天后严锋来报,其父不善交际,怕见生人,已逃回南通去了。到这时,吴教授才知这位老人就是辛丰年,他也因《读书》而迷上了辛丰年的文章,还向学生们推荐过辛丰年的书。不久后,吴教授由严锋陪同,专程到南通拜访了辛丰年,写出了《市嚣声中听雅乐》,发表在《文学报》。
  辛丰年本名严格,他的笔名取自英语单词交响乐(symphony)的音译。1945年4月,他从上海乘小船到苏中解放区,参加了新四军。他先做文化教员,后又到文工团工作。他是个老而不大的干部,建国后实行行政级别制时,就一劳永逸地被定为十五级。几乎所有的老战友都说他对工作极为勤勉认真,对理想和事业也无限热忱。然而在“文革”中,因为说了几句关于林彪集团的话,便被打倒,开除党籍军籍,押送回乡,在砖瓦厂接受监督劳动。到了晚上,他就读鲁迅和《英语学习》等书。看书累了,就拿出小提琴拉几段,经常拉的是萨拉萨蒂的《流浪》和马斯南的《沉思》。林彪倒台后,得以平反,复员改转业。本可官复原职,但53岁的他提出提前退休,他要把过去的损失夺回来—这损失就是时间,自己的时间!退休手续办完,他拿一根扁担,用补发的工资到新华书店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鲁迅全集》《资治通鉴》《艺苑掇英》《文物》杂志……全买回来。要看的书实在太多,连吃饭时间他都在看书。还有就是听音乐。先是听韩国短波台的古典音乐,以后买了盘式录音机,又买了夏普四喇叭“立体声”,接着每天大录特录上海调频广播台的古典音乐。到1994年,有了CD唱机。因许多唱片买不起,他买了大量乐谱。读乐谱,可以演绎最新最美的演奏—那是在自己头脑中;当然最好能用乐器摆弄一番,1986年他买来一台钢琴,63岁的他开始学琴,一上来就弹舒伯特,弹肖邦。他学琴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增进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也就是在读书、听乐和练琴时,他开始酝酿一篇篇“门外读乐”的美文。   关于他的读书,有一点不得不说。他学历只有初中二年级,一切靠自学。他能通读俄文,精于英文。就在办好退休后,有朋友从远方寄来一部厚达1187页的原版《牛津乐友》,书是从图书馆借的,限期归还。他一看真是好书,便如饥似渴地边读边抄(那时还没条件复印),因写中文比写英文快,他就读英文,写中文,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这部厚书完整摘译了一遍,从而大大提高了阅读和翻译的水平。据杨燕迪说,辛丰年还曾借了保罗·亨利·朗的英文原版《西方文明中的音乐》,全本复印(复印件重达十几公斤),细細研读。此书后由杨燕迪等译成中文,有120万字。这位低调的老人,在南通尽其可能寻找全世界最好的音乐和书,用自学的英语读、抄、译……并将其中最好的内容,拌和着自己的艺术体验与生命体验,精心结构,反复推敲,奉献给天南海北从未谋面的同好。所以,他的文章,虽不离乐,却都是广义的“书话”。
  “历史中的声音”
  自2006年起,我有幸成为对晚年辛丰年来说比较重要的一位编辑。他作文之认真、艰苦,到这时我才有真切体会。
  其实这时,他已经不再听乐,对自己一生中花那么多时间听音乐,他有点后悔。他不止一次对我说:“听音乐把读历史的时间占掉了,我有那么多书来不及读!盛世听乐,乱世读史,我应该读史。”他晚年的文章,集中于一个题目:历史中的声音。他写梁启超,写李叔同,写丘吉尔,写梁武帝,写夏丏尊,写陈歌辛,写苏东坡和张岱,看起来题材分散,其实都是写历史的关键时刻,所留下的让人难以忘怀的几句话,那是人的心声,也是历史的刻痕。他以自己听音乐的敏锐耳朵,在史书中寻觅这心声和刻痕。
  辛丰年下笔极慢,文章不到最好,决不拿出来。看他发表的文字绚烂流畅,其实是一字一字抠出来的,只是不留痕迹罢了。他每一文至少改三遍,每一遍都要一笔一画恭正抄齐,这是他的写作习惯,他就在这样的抄写中推敲文意,抹去生硬痕迹。晚年手抖,抄写更难,但仍坚持这么写。唐代苦吟诗人有“郊寒岛瘦”之说,《读书》的作者群中则惟有他和谷林先生有此“苦吟”之风。但谷林为文所取题目较小,读书极细却以趣味为主,不似辛丰年心怀“大志”而又逐字苦吟。如此看来,辛丰年是最“苦”的一位。但他苦而充实,毕生有追求,眼光一直看着远处。正如严锋所言:“他这一生过得很苦,也过得很好。”
  因为他的情感、思想和他的“苦吟”,他留下的文章有独一无二之美,这是无可取代的。
   (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前辈们的秘密》一书)
其他文献
作 者:〔法〕亨利·马蒂斯  作品尺寸:46×38 cm  作品年代:1900年  作品材質:布面油画
期刊
香港岛渣甸山有一幢三层高的洋楼,金庸在这里住了将近十年。洋楼环境清幽,门前有个大花园,外墙都是浅色,与左邻右舍的豪华别墅相比,外表显得十分朴实,在富贵气味袭人的渣甸山上显得尤为特別。  金庸喜欢看书。初三和他同学的沈宝新说:“他从小到大就喜欢看书,跟他做同学时,每天都见他看书,一看就好几小时,而且看得很专心、很认真。”他到香港后,尤其20世纪60年代初深感自己英文程度不够,下决心把英文学好。他家有
期刊
《年方六千:文物的故事》  作者: 郑岩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7月   本书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教授郑岩父女默契合作的极简中国美术史。   一页页手绘水彩文物,一页页镜头般优美的文字,描绘了近一百件具有代表性的国宝级文物,直观、准确地表现了国宝级文物的气韵之美与细部之美,勾勒出六千年来中国文明发展的迷人图景。   它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美术考古著作,重点不在对古物面
期刊
(一)  作家要担负的沉重十字架之一是一大群配不上他们的读者。说这话有点令人不快,不过确是实情。向来都有“您才明白呐”的事例。  艾萨克·迪斯累里的文坛趣闻中有一篇《视虚构为现实》。开头是这样的:  但丁发表《地狱》时,头脑简单的当代人以为是他堕入地狱的真实的叙述。托马斯·莫尔爵士的《乌托邦》初版发行时,引发了一场“愉快”的误会。这个浪漫的政治幻想描绘了一个完美的、具有远见的共和体,据说是在一座刚
期刊
黄旭华,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于2019年荣获“共和国勋章”,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作为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在当时技术缺乏和人才匮乏的情况下,他硬是“骑驴找马”,攻坚克难,研制出核潜艇核心技术。为了确保国家机密不被泄露,他选择隐姓埋名30年,从未与父母兄弟相见,为核潜艇事业无悔地奉献了自己全部的青春。  从学医到造船  黄旭华小时候的志愿是学
期刊
切斯瓦夫·米沃什(1911-2004),美籍波兰裔诗人、散文家、文学史家。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被禁锢的头脑》《伊斯河谷》《个人的义务》《务尔罗的土地》等。米沃什的风格朴素而强烈,他并不过分追求形式和外在的诗意,但他的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米沃什的思想明晰、沉郁,甚至忧伤。晚年的米沃什在诗歌中重拾古希腊和拉丁诗歌的传统。就精神气质讲,米沃什属于古典主义,代表着欧洲文化的传统。  树木
期刊
《炖马靴》  作者:迟子建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迟子建是当下文坛深具影响力的作家,她曾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一次“冰心散文奖”、一次“庄重文文学奖”、一次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一次“茅盾文学奖”。  作家总是免不了被人们担心是否会才思枯竭,而迟子建此次携新作《炖马靴》归来,正是宣告北国的雪地与生命中获得的温暖与爱,一直是她不竭灵感的永恒来源。就如同
期刊
一项匪夷所思的临床试验  2014年10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斯坦福大学将要进行一项前所未有的临床试验。实验对象是患有阿尔茨海默症也就是俗称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实验方法是抽取年轻人的血,提取血浆后输给这些老人。试验的目的是看通过输入年轻人的血,这些老人的认知障碍是否可以缓解,甚至能部分恢复。  这个不可思议的临床试验可不是鬼怪电影里的吸血故事,而是真的正在进行中的严肃科研课题。之前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
期刊
故乡的夏天闷热难耐,尤其是晚上,芭蕉扇是当时唯一行之有效的纳凉设备。舍不得点灯的屋里,黑乎乎的,更待不住。不过,记忆中,我的童年的夏天并不如此灰色。相反,那是充满色彩的快乐童年。  这一切,都与夏夜的门板有关。  夏天傍晚是我们这些小孩快乐的开始。  我们开始纠缠家里的大人,要“搁门”。  所谓搁门,就是卸下大门,把门板擦洗干净,在场上摆上两张长凳,把门架在长凳上。  搁门也常有用竹床的。我家也有
期刊
吴冠中先生是融贯中西的繪画大师。吴冠中先生之所以如此出名,是因为他的绘画作品确实很精彩,他将西方表现主义精神同东方古典水墨思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开创了中国艺术新局面。我们比较熟悉的是他的水墨下的江南风情,其实他在油画领域,也有着惊人的成就,特别是在画面形式上的开拓创新,让中国美术焕然一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