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基本原则之探讨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u_lf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在基本教学论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这些教学论原则主要包括:教学的目的性,理论与实际结合,直观性与抽象思维结合,高要求与量力性结合,教学的情感性,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结合,教学向自学过度等原则。这些原则指导所有学科的教学,而本文主要从初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出发,结合笔者从事十多年一线教学的经验,就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些基本原则作简单阐述。
  1 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知道,数学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空间和数量的关系,它表面上脱离了对象的具体内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数学的抽象性还表现为大量使用数学符号,使表述具有简洁性和准确性。例如“垂直”这个词,其意义是表示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以及平面与平面的一种位置关系,而在数学中仅用符号“⊥”就可准确呈现。当然,数学的抽象性又是以具体的素材为基础,任何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都有具体的现实原型。例如,“绝对值”是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但它是以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现实原型的。
   所以,数学中的具体与抽象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以互相转化。在教学中我们应贯彻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遵循人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感知出发,以现实例子为基础,由具体到抽象,形成数学概念,上升为理论,再由抽象到具体,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注意从实例引入数学概念。②注意从特例引入一般性的规律。③注意运用有关理论,解决具体问题。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任何数学理论都来源于实际,同一数学理论可以来源于不同的生产和生活实际,例如方程:x+(1/2x+2)=32可以反映“足球的表皮是由一些呈多边形的黑、白皮块缝合而成的,共计32快,已知黑色皮块数比白色皮块数的一半多2,问两种皮块各有多少?”的实际问题;也可以反映“七年级一班共有学生32人,其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一半多2,问该班男女生各多少人?”的实际问题。反过来,数学理论又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只有这样理论才会不断的完善起来。
  3 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严谨性是数学区别于其它学科最基本的特性,它主要表现为语言的精确性、推理的严密性和结论的确定性。语言类学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词——句子——段落——篇章;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正因如此,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数学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数学的严谨性,一般是首先提出完备的公理体系,由此逻辑地推出一系列的定理。
   数学的严谨性是一个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提高的过程。学生开始学习数学时,往往都是不严谨的,理解停留在直观上。例如,将点理解为很小的球,相似理解为相像等,只有在系统的学习这些概念,明确其含义,进入理性认知阶段后,才能达到严谨的要求。
   教学的量力行,就是要求教学内容能被学生所接受。由于学生在各年龄阶段思维的发展水平、理解程度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安排课程、处理教材、设计教法等都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如在“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一章中,只要求学生能够发现通过平移和旋转重合的图形就行了,如果硬要学生给出严密的推理,则要求过高,欲速而不达。
   贯彻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数学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①教学要求应恰当,明确。②教学中要思路清晰、语言准确。③教学中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4 数与形相结合的原则
   数与形相结合的原则在数学教学和数学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直观与抽象相结合,感知与思维相结合的体现,它能有效地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从表面上来看,初中数学内容可分为数与形两部分,即代数和几何。实际上,在很多章节中都渗透了数与形相结合的内容。例如,实数与数轴、函数与其图像、解直角三角形、直线与圆和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在解题教学中,要注意把数和形结合起来考察,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形,把图形性质的问题转化成数量关系的问题,或是把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成图形性质的问题,力求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例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确定两条直线交点的问题;反之,求函数图像交点的问题可以转化为解方程组的问题。
  5 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知识和能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数学知识是学生对数学内容认识的总和,它包括基本概念、法则、定理等;数学能力是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它表现为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知识的获得是无止境的,发展相对要快些;能力的发展是有限度的,发展相对要慢些,不能机械地用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能力的大小,而能力通常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已经形成的能力,反过来又影响着掌握知识的速度、广度和深度。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贯彻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课标对有关技能的内容和要求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如:要求能熟练地进行计算;能进行一般的推理论证;能正确地使用数学工具等。针对具体的要求进行适量的训练,达到熟能生巧。②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合作探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起到引导和纠正的作用。要注意数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综合运用,达到融会贯通。③在教学活动中,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先后有序,又相互影响,彼此促进。例如,在幂的运算的教学过程中,就其知识而言,是要求学生理解运算法则的意义,知道法则的推导过程,并能够进行有关计算。而对于运算法则的逆用,则是能力的提升。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以上有关的原则必须灵活的加以运用,防止产生决对化、片面化。不能强调抽象性而忽视具体性,强调理论性而忽视实践性,强调严谨性而忽视量力性,重视“数”而忽视“性”、强调基础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反之亦然。
  参考文献
  1 赵振威.《中学数学教材教法》
  2 陈琦.《教育心理学》
  3 班华.《中学教育学》
其他文献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这是南宋大教育家朱熹的关于朗读方面的名言。语文课是孩子们的母语课,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加强对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1 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期刊
鲁迅有言:“不满是向上的车轮。”此话无非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诠释。若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对自己的“不满足”或是“经常的反思”自我,实为有效,便捷的途径。  记得我教五年级音乐课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至今还记忆犹新。刚刚打过上课铃,师生问好,我布置了这节课的复习任务,让学生把上一节课学习的歌曲唱一唱,一会儿进行歌唱比赛。刚刚说完,后面的一个男生用书打了一下桌子,力气很大。啪的一声,把我吓了一跳,全班同学
期刊
【摘 要】 笔者在近五年的英语教学中,通过对英语学困生进行长期探索后,总结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词汇教学策略。即教师应该从教与学两方面同时入手,及时地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词汇策略指导,在教学中探究出能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热情的方法,以便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学困生 词汇教学 策略  1 诊断英语学困生英语学习的困境   据笔者调查,造成英语学困生的因素诸多,在这些因素中,有
期刊
【摘 要】 自学能力是人们应具备的科学的接受知识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培养学生自我提问、自主参与、自我感悟、自我创新等能力方面加以正确的引导。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学习的乐趣,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增长了能力。教师能够体验教学的愉悦,教学的成就感不在于教学课时的多少,而在于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具备高效的自学能力,从而,能够坦然地面对任何难以吸收的学习对象。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诗歌教学应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整体阅读,用心灵、情感去交流对话,用联想、想像去体悟诗韵。然而,在诗歌阅读教学中,有些脍炙人口的佳作,教师的分析讲解,却让学生无法体会到它的光彩和神韵。那么如何避免诗歌阅读教学的低效或无效提问以提高诗歌阅读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课堂提问的设计,尤其是能使课堂教学中的阅读与互动活动都围绕它展开,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不言而喻,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必须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前提。那么,既然想象力如此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教学中我做了如下尝试:  1 通过良好的朗读和语言描述,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具有丰富表现力和强烈感染力的文质兼
期刊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语文老师都感到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书本上的、很有局限的语文知识,很少有广泛的自我吸收和创造的空间,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机会严重不足,学习的兴趣不浓,学习的效率也不高。   要解决这些问题,语文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担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其次,要找到语文教学与自学能力的最佳结合点,即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潜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化学实验则是化学学科的灵魂,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获取直观信息、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而且是帮助学生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化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本人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运用化学史实中的
期刊
数学是逻辑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是学生掌握数学算术和空间基础知识,并为中学学习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而小学生所处的年龄决定了他们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的思维模式。纯粹的知识教授会把数学课变得枯燥乏味。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想起很久以前曾在书上看到过的一句话:“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数学教学就是要点燃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火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
期刊
高中物理新课程今年已经全面推开,与原来课程体系相比变化最大的是新开设的研究性学习,已被公认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物理学科是一个和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它注重实验和研究,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它既有利于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可以使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得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