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的自主创新之路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yy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创新,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也不僅仅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自主创新是一国之根本,也是一个企业生命之源。自主创新,对于中国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自主创新,是方正集团与生俱来的一种远大使命,是方正人坚定不移的一种现实信念。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方正集团的一种战略导向,已经积淀为方正人的一种文化。正因如此,方正集团才能持续创新20余年。
  通过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对创新的总结归纳,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中国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的跃升历程。
  
  划分三次创新浪潮
  2004年11月,方正集团发起了“第三次创新浪潮”首届中国企业创新年会。其间,董事长魏新提出了关于“三次创新浪潮”划分的论断,得到与会经济学家与产业领袖的高度认同。这一论断不是来自纸上谈兵,而是源于方正的实践真知。
  
  第一次浪潮:封闭状态下的自主创新
  中国经历过两次创新浪潮。第一次是在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以“封闭状态下自主创新”为特征:国家是这次创新浪潮的主体,集合一国之力实现技术突破,从组织研发到技术转化,从定点生产到计划供给,均由行政力量主宰操控,企业是指令性计划的被动接受者,也是技术创新成果的无偿享有者。
  方正从创立之初就选择了一条“技工贸”道路,之所以没有像大多数企业那样选择“贸工技”道路,是因为方正真正拥有原创的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王选教授的激光照排技术源于国家的“748工程”,是国家主导的“在封闭状态下的自主创新”,而这项原创技术是在方正实现了商品化、市场化及产业化。
  一项原创性核心技术托起了一个企业,开创了一个市场,改变了一个行业。但激光照排技术的产生,具有“第一次创新浪潮”的典型特征,完全是在封闭状态下由国家主导的自主研发,证明中国企业通过一定的技术能力积累,在部分高技术领域的特殊环节也有进入机会,处于全球技术发展前沿,通过技术创新推出新产品和服务。
  
  第二次浪潮:开放状态下的全面引进
  第二次浪潮是改革开放至今,以“开放状态下的全面引进”为特征:企业是此次创新浪潮的真正主体。中国企业依靠外商投资,以全套设备输入和技术引进等方式获取生产技术,经过装配型劳动密集生产,凭借低成本的要素供给和巨大的本土市场,完成原始积累与能力提升。进而以技术许可方式进口技术并进行部分改造,大规模投资生产设施获得规模效应,以较高的生产效率与较低的生产成本,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
  纵观第二次创新浪潮,以市场换技术的全面引进虽然使中国企业因走捷径而缩短了技术与能力的差距,但并未使其真正获取自主开发的创新能力,中国企业所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凤毛麟角。
  在这一阶段,方正是一个特例。方正从一开始就是技术创新驱动,在国家帮助下获得了原创性技术,通过市场化手段完成了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由此积累了自主研发、技术转化以及规模生产与营销的能力与经验。
  
  第三次浪潮:开放状态下的自主创新
  现在,以中国加入WTO为大背景,中国企业悄悄开始了第三次创新浪潮,这次浪潮以“开放状态下的自主创新”为特征:一部分优秀的中国企业在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后,获取了对产业发展方向深刻的洞察力,面对全球产业格局大调整的重大机遇,努力抢占“战略制高点”,通过掌握“建构性”软技术整合全球资源,以资产重组和购并能力完成产业整合。
  开放状态下的自主创新,既不同于“闭门造车”式的独立研发,也不是“照抄照搬”的全盘引进,而是在“自主创新”的主导意识下,充分利用全球开放市场条件,借助多样性手段实现关键技术来源的多元化,以原创性的“产品与服务概念”切入全球产业链上较高增值环节,通过国际合作寻求“为己所用”的技术和资源,形成“自主品牌”的创新产品。
  方正集团发起的以数字出版技术为核心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即是“开放状态下的自主创新”。它是由方正主导整合各方资源,开发出原创性核心技术。这与“封闭状态下的自主创新”的本质区别有二:一是创新主体不同,二是创新方式不同。
  经过20年的磨砺,尤其是在自主创新及产业整合方面的能力积淀,方正依托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广阔的产业纵深,正在循序渐进,拾级而上。方正集团将利用发达国家向中国加速技术转移之机,凭借在中国拥有的得天独厚资源,成为第三次创新浪潮的先行者和探索者。
  
  总结持续创新三要素
  创新难,自主创新更难,持续创新难上加难。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已经从“仿造阶段”过渡到“制造阶段”,但只有少数企业能够走到“创造阶段”。并不是中国企业不清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品牌,能够创造更高附加值。也不是中国企业不知道,自主创新主要体现在技术研发与品牌塑造上。关键在于中国企业目前的创新能力与综合实力还不足,很难在核心技术上有重大突破,也难一夜之间打造出国际品牌。因此,在自主创新的前提下,以积小胜而成大胜的“持续创新”最为现实。
  魏新以方正集团持续创新20年的实践真知,总结了“持续创新”的三大要素——
  一是使命与信念。方正是由富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北大人创办的,以国家天下为己任是北大的文化,正是这种使命感让方正人敢为天下先,别人不敢干或干不了的大事难事,方正人挺身而出迎难而上;更重要的是将一种使命感转化为一种信念,坚信自主创新与持续创新这条路能走通能走成。没有远大使命不可能做大事,没有坚定信念也做不成大事。
  二是冒险与价值。创新需要勇气和胆识,因为任何创新都要冒风险,一个创新型企业一定要具备冒险精神,勇于创新与敢于实践。但一个靠创新而成功的企业又是风险控制能力较强的企业,冒险又能控制风险至关重要,愿赌服输绝非滥赌赔光,赔尽输光也就没了创新的基础。同时,如果企业无法不断地得到创新的回报和利益,也不可能持续创新。只有在创新中不断获益才能不断去冒险,最终形成持续创新的良性循环。方正从创新中备尝甜头,通过创新获得了巨大价值。以激光照排技术的研发与转化为例,方正不仅依此获得十几亿元利润,同时获得品牌价值。如果创新带来价值,而且创造价值巨大,企业就会坚定创新的信念,并形成创新的文化。
  三是战略与文化。以创新为战略导向是确保持续创新的关键因素,企业不确立创新战略,不可能目光远大,不可能高瞻远瞻,不可能调动企业内外所有资源去创新;同时创新的文化也在营造一种氛围,更易于全体员工对创新达成共识,形成整体一致的创新行动。方正有史以来就是一个自主创新型企业,创新不仅是方正的生存之本,更以此获得长足发展,这就形成了一种创新文化,这种企业氛围会给不思创新的领导人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谁不创新谁就坐不稳位子。
  
  建设创新型政企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企关系的变革一直以“政企分开”为主旋律,这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独特历史背景所造成。2005年10月,中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又强调“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明确企业为创新主体后,政府不仅要迅速进行推动企业创新的制度创新,更需要建立国家扶持企业创新的支撑体系,政府创新与企业创新与时俱进。
  创新型政企关系的第一关键是政府要界定清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领域与范畴,另一关键是政府扶持企业创新时应当知道“如何为”。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一语中的:抓紧制定切实有效的激励政策,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金融财税政策,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
  企业创新有风险,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政府与企业共担风险。一些创新风险可以通过企业的研发管理与风险控制加以规避,另一些风险却只能共同面对,这是创新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中国人有足够的创造精神与聪明才智,只要国家能够以大投入支持大创新,中国企业就能创出大奇迹。“神六”当数尖端科技,而中国人的研发投入只相当于美国人的1/9。因此,创新型政企关系是政府必须对重点企业的重大创新进行重磅扶持。
  当今中国,许多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仍需大量进口,科技创新的空间巨大。中国多数企业不是不想自主创新,不是不清楚创新所创造的超额价值。但是重大的科技创新需要雄厚的实力,当中国企业自身能力不足,国家必须作为坚实后盾。
  纵观世界各国成功的创新型企业,都经历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思想创新,再到价值创新这几个阶段。在中国,方正等走“技工贸”道路的中国高科技企业无不把自主创新当作创新的灵魂。相信凭借中国人的创造精神与聪明才智,只要国家能够大投入支持大创新,中国企业就能创出大奇迹。
其他文献
第十一届科博会高新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国际论坛暨第二届中国自主创新评选颁奖典礼  主办单位:《中关村》杂志  承办单位:北京金宏昊有限公司北京知本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行者集团  网络直播:新浪网、央视国际、慧聪网、博客网  时间:2008年5月22日  地点:北京稻香湖景大酒店    摄影/毛重渝 刘培恩 白友华 张保旗 范增辉 周明星 郑庆祥    没有创新就没有竞争力,没有创新
期刊
2008年4月底,北辰桥四周依然接踵摩肩,晃动的小国旗,兴奋的脸,急于定格的相机,所有的灿烂都源于他们背后的风景---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2003年当中信国华国际工程承包公司中标“鸟巢”的建设,盟友智能协同管理平台也开始了工程建设的幕后操作。  中信建设国家体育场项目管理全面引入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 “三大管理体系”,并且确定了质量、进度、投资、安全“四大控制”目标,北京盟友软件技术有限公
期刊
著名史学家吴晗先生1943年曾作文《论贪污》,开门见山地提出“内政不修而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内政修明而有敌国外患者国必不亡”!这番发自肺腑的话,当然是说给“蒋家王朝”听的。“内政不修”的涵义甚广,最普遍的现象则是贪污。“贪污这一现象,假如我们肯细心翻读过去每一朝代的历史,不禁令人很痛心的发现‘无代无之’,竟是与史实同寿!我们这个时代,不应该再讳疾忌医了,更不应该蒙在鼓里自欺欺人了。翻翻陳账,看
期刊
可口可乐、爱立信、景德镇、东来顺……一个品牌,就是一段历史,就是一个故事,就是一种创作。做品牌,很象写剧本,要心游万屻,要神与物游,要匠心独运,才能让品牌先声夺人,不胫而走,落地生根。  调度受众的心理,揣摩顾客的心思,打开消费者的心结,品牌联想——没有陌生人的世界。    赔钱赚吆喝:品牌联想的原创机制  做广告,搞赞助,聘明星,这是“天上”的战略策划; 铺市场,搞促销,设网点,这是“地上”的战
期刊
鸡上春晚  在《中关村》杂志俱乐部,第一次见到这位被誉为“画鸡国手,爱心画家”的王子洲先生,或许因名人效应,心里有些微不适,即使知道我们同是广袤淮北大地的乡党。但是当他很随性地喊我“小杨老师”时,我们之间的距离呼啦一下被拉近,采访水到渠成。  说起王子洲这个名字,也许很多人并不熟悉,毕竟隔行如隔山。但是提起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以鸡画为舞台背景的那些镜头,此语如醍醐灌顶,很多人就是从这些
期刊
采訪北京捷通华声语音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连毅颇不容易,这个说话充满思考的企业家似乎只愿意埋头专心打造他的企业成为国内顶级的人机交换技术企业。  在百度搜索“张连毅”,能找到的文章不多,而大多都是几年前的报道。然而就是这个学环保而搞IT、不畏权威为中小企业发展呼吁的老总,其个人彰显出的超凡魅力依然深深打动着记者,关于他和他所从事的事业成了跳跃在眼前的完美字符。固守前沿,力挺创新的《中关村》杂志也不能
期刊
时光倒转,回到2000年,徐井宏被委以清华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总裁重任的年份,清华科技园的故事犹如一部精彩的连续剧,刚刚拉开序幕。那时候,清华科技园只完成了起步区——同方、学研和华业三座大厦的建设,但在启动主体园区全面建设的同时,他们已开始投入力量建设孵化器和技术转移等软环境体系。同年8月20日,清华创业园被批准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我们在最应该赚钱,
期刊
“海归”,别名“海龟”。龟者,“龟兔赛跑”之忍者也;步履蹒跚,目标如一,锲而不舍,志在必得。龟背又是“甲骨文”之载体,这个别有意味的名词,冠在世界最知名的电脑公司前面,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起中华民族的五千年历史。因之,我更喜欢“海龟”这个代名词。在我的案头放着夏颖奇博士主编的中关村“海归”系列丛书。从2004年出版的《海归抢摊中关村》发轫,一发而不可收,每年一部,2005年的《海归创业中关村》,20
期刊
一  已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权益保障委员会委员的书法家黎晶先生,作为文学家,又在文艺界创造了一个奇迹,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他凭借他的“第五脑室”,在不长的业余时间里,吟出了一首又一首脍灸人口的诗或词,写下了一篇又一篇感人肺腑的小说或散文,他用满腔真情创造了美,宣示着奋发与善的理念。  明末的张岱说过两句极为深刻的话:“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蓝翎编《中
期刊
作为中关村第三代创业者的代表人物,严望佳深谙“以柔克刚”之道。实际上,在“海归”回游的大潮中,他们已经成为中关村新一代创业者的中坚力量,严望佳和她的“启明星辰”便是其中之一。   很多人曾经这么描绘过这位典型的“江南女子”:“脸庞瘦削,长发披肩,小巧玲珑,眼神温婉柔和。”可是熟识她的人都知道在这外表之后有更多不能一眼看出的秉性:沉穩顽强、坚韧不拔。   严望佳出生在云南,那是一个被许多文学家诗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