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是值得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也是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通过这几年的语文教学,我个人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转变教与学的观念。
一直以来,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传统的方法就是老师教,学生学。教师不管学生是否真的学到知识,只管满堂灌;学生也认为课堂就是老师的,与自己无关。这样的观念根深蒂固,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摄取,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必须转换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这里的“转换观念”,不仅指老师,也指学生。在新课程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立足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善于引导,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敢于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要主动去学习,积极和老师配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做课堂的主人。
二、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教师、教材、板书“三点一线”的教学模式弊端日益显现。其实,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从社会学习、吸纳新知识、新思维的能力,比如电脑等多媒体,他们甚至比老师更了解、更感兴趣。很多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教师和家长因此视网络为洪水猛兽,一味打压。但任何东西都有利有弊,网络能否成为教师的辅助教学工具?美国的中学教育有这样的办法:老师布置一个课题后,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工具查资料、做调查,自行完成一篇长达几万字的论文,质量堪比我们国内大学生的毕业论文——我们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能否适当布置此类题目,让学生通过网络等媒体工具,自己完成一个题目的调查写作?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家乡一条河(或一个池塘)的变化》,为何从清澈见底到污黑发臭甚至干涸枯竭,这个题目中有学生双眼的见证,还需要他们进行相关环境知识、历史知识、人文知识的查阅,甚至需要实地考察,其中很多他不能弄明白的事情,语文老师也无法解释的,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再让他们对照所学过的课文如《秋水》《边城》《荷塘月色》中描写水的段落,探讨为什么水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也可顺便让他们探讨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这样创新性的教学实践,即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让学生对网络有了全新认识(不再一味玩网络游戏),岂不是一箭三雕?这种新的教学方式里,融合了“自主、合作、探究”三元素。当然,这“三元素”的融合并非易事,我分享一下我的教学经验:
1、需要营造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找准学生的兴趣点。
一个功底扎实、广泛涉猎的学生才会才思敏捷、能说会写,才能较好的掌握方法,运用知识,形成较强的迁移能力。必修四《雷雨》节选部分的学习很能体现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学到这一课时,我并没有讲,而是给同学们布置一个额外任务——分角色表演。同学们热情高涨,开始分工合作搜集整理材料,我又带着他们一起看了几个不同版本的《雷雨》,有话剧、电影、电视剧节选。一段时间的揣摩之后,学生们演出了一幕独具特色的学生剧。这种学习方式既丰富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也激发了他们的表演才能,实现了从课内到课外的知识迁移、从课堂环境到课外生活能力的迁移。
2、需要运用开放性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过程中,应多借助多媒体教学进一步开放课堂,提高学生兴趣,进行创新教育。必修四第一单元是剧本,一共有三课:《窦娥冤》、《雷雨》和《哈姆雷特》。我以欣赏为主,让他们通过网络查阅关于莎士比亚、曹禺、关汉卿的资料、故事以及历史背景,还组织学生观看戏剧、电影选段。通过这三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古今中外的戏剧有了深刻的理解,欣赏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转变作文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作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作文教学内容脱离生活;作文教学注重模式训练,过于程式化;作文评改呈现“统一标准”、单一评价模式。针对当前作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如何使作文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必须与时俱进,实现中学写作教与学的现代化,具体方法如下:
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拓展学生发散思维。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注重作文的批改,实现教师批改与学生自改,互改相结合。
教师评改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作文的评改方式,变教师评改为师生共评、生生互评。为顾及自己的形象,学生就要为自己的作文负责。更重要的是,在相互展示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共同探讨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一同享受写作的乐趣。让学生自己在写作和讲评中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自觉主动地改掉不足。教师则应多从宏观上去把握、调控、引导,多做评选、启发、鼓劲工作。在开放的评价氛围中,学生的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以及创作能力都将得到提高。
总之,语文课程要想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师生共同转变观念,转变课堂的教学模式,转变作文的教学模式:变“满堂灌”为“引导学”,变教师“主宰”为教师“主导”,变学生“模仿”为学生“探索”,变注重教师的“教”为注重学生的“学”,变教师批改为师生互改,从而实现“教”与“学”的互动、互转、互化。
一、转变教与学的观念。
一直以来,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传统的方法就是老师教,学生学。教师不管学生是否真的学到知识,只管满堂灌;学生也认为课堂就是老师的,与自己无关。这样的观念根深蒂固,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摄取,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必须转换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这里的“转换观念”,不仅指老师,也指学生。在新课程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立足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善于引导,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敢于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要主动去学习,积极和老师配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做课堂的主人。
二、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教师、教材、板书“三点一线”的教学模式弊端日益显现。其实,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从社会学习、吸纳新知识、新思维的能力,比如电脑等多媒体,他们甚至比老师更了解、更感兴趣。很多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教师和家长因此视网络为洪水猛兽,一味打压。但任何东西都有利有弊,网络能否成为教师的辅助教学工具?美国的中学教育有这样的办法:老师布置一个课题后,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工具查资料、做调查,自行完成一篇长达几万字的论文,质量堪比我们国内大学生的毕业论文——我们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能否适当布置此类题目,让学生通过网络等媒体工具,自己完成一个题目的调查写作?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家乡一条河(或一个池塘)的变化》,为何从清澈见底到污黑发臭甚至干涸枯竭,这个题目中有学生双眼的见证,还需要他们进行相关环境知识、历史知识、人文知识的查阅,甚至需要实地考察,其中很多他不能弄明白的事情,语文老师也无法解释的,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再让他们对照所学过的课文如《秋水》《边城》《荷塘月色》中描写水的段落,探讨为什么水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也可顺便让他们探讨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这样创新性的教学实践,即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让学生对网络有了全新认识(不再一味玩网络游戏),岂不是一箭三雕?这种新的教学方式里,融合了“自主、合作、探究”三元素。当然,这“三元素”的融合并非易事,我分享一下我的教学经验:
1、需要营造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找准学生的兴趣点。
一个功底扎实、广泛涉猎的学生才会才思敏捷、能说会写,才能较好的掌握方法,运用知识,形成较强的迁移能力。必修四《雷雨》节选部分的学习很能体现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学到这一课时,我并没有讲,而是给同学们布置一个额外任务——分角色表演。同学们热情高涨,开始分工合作搜集整理材料,我又带着他们一起看了几个不同版本的《雷雨》,有话剧、电影、电视剧节选。一段时间的揣摩之后,学生们演出了一幕独具特色的学生剧。这种学习方式既丰富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也激发了他们的表演才能,实现了从课内到课外的知识迁移、从课堂环境到课外生活能力的迁移。
2、需要运用开放性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过程中,应多借助多媒体教学进一步开放课堂,提高学生兴趣,进行创新教育。必修四第一单元是剧本,一共有三课:《窦娥冤》、《雷雨》和《哈姆雷特》。我以欣赏为主,让他们通过网络查阅关于莎士比亚、曹禺、关汉卿的资料、故事以及历史背景,还组织学生观看戏剧、电影选段。通过这三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古今中外的戏剧有了深刻的理解,欣赏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转变作文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作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作文教学内容脱离生活;作文教学注重模式训练,过于程式化;作文评改呈现“统一标准”、单一评价模式。针对当前作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如何使作文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必须与时俱进,实现中学写作教与学的现代化,具体方法如下:
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拓展学生发散思维。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注重作文的批改,实现教师批改与学生自改,互改相结合。
教师评改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作文的评改方式,变教师评改为师生共评、生生互评。为顾及自己的形象,学生就要为自己的作文负责。更重要的是,在相互展示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共同探讨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一同享受写作的乐趣。让学生自己在写作和讲评中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自觉主动地改掉不足。教师则应多从宏观上去把握、调控、引导,多做评选、启发、鼓劲工作。在开放的评价氛围中,学生的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以及创作能力都将得到提高。
总之,语文课程要想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师生共同转变观念,转变课堂的教学模式,转变作文的教学模式:变“满堂灌”为“引导学”,变教师“主宰”为教师“主导”,变学生“模仿”为学生“探索”,变注重教师的“教”为注重学生的“学”,变教师批改为师生互改,从而实现“教”与“学”的互动、互转、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