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与住庵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i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云姑,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二代玄裔弟子。凡出家者,先须投庵。庵者舍也,一身依倚。身有依倚,心渐得安。炁神和畅,入真道矣。凡有动作,不可过劳,过劳则损气;不可不动,不动则气血凝滞。须要动静得其中,然后可以守常安分。此是住庵之法。——《重阳立教十五论》第一论 住庵


  立教十五论开篇讲的是投庵,庵在这里泛指的是道场。虽然道教历史悠久,但最初修行的人都是散修,各修各的,没有集中的地方,我们熟知的老子、庄子,玄门把他们奉为祖师,历史上他们并没有住在道观里,给人印象更接近于一个得道的隐士,是后世才逐渐有了给出家人提供修行的场所。例如《七真传》里写,马丹阳真人和孙不二元君礼请重阳祖师,要向祖师学道,就在家里修了一个庵,请祖师来说法,如此一来,向道之人都可以在这里探讨学习。近来读王安忆《天香》,发现里面也有个类似的桥段,镇海后来基本是出家的状态,虽然他并没有出家门,还是住在园子里,但他并不和家人住在一个,住的是之前申家供养一个和尚的莲庵,当然这个莲庵的环境实则是很豪华的。古时候有条件的家族会供奉自己的家庙,因为这些大家族生老死葬的事情很多,临时去外面请僧道不方便,自己有家庙就方便许多,《红楼梦》里有类似的描写。从这几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庵其实就是一个道场,用来辅助修道之人修行的,同时它也体现出,道俗有别,僧俗有别,所以镇海要住在庵里不住在以前的房间里。基督教有教堂,佛教有寺,道教有道观,民间现在一般提到“庙”则是一个泛指的词,可以是佛教庙,也可以是道教庙,老百姓通常把僧道居住的地方都叫“庙子”,这样的例子有许多,又如各个教的供奉的神其实不一样,但老百姓多年来形成习惯,进庙烧香,看到什么,都叫“菩萨”。
  曹文逸真人《灵源大道歌》里有一句说得好:“只道行禅坐亦禅,圣可如斯凡不然。”这句话也可以侧面解释,为何祖师会说,出家者,必须要投庵住庙。道是不分内外的,然而凡人在未得道前,身上还有许多的俗气染著没有脱落,单靠一己之力是很难有提升的,此时就要许多助缘,道场则能更好的满足学道之人的这些要求。学道之人,“法财侣地”四者缺一不可,修道没有正确的方法,如南辕北辙,同样,以凡夫之躯修行,衣食住行样样都要具备,这就要财,再者,良师益友可以督促自己,而场地更是不可缺少。因此,欲出家,要住庵。
  这里可以说的还有许多,譬如有些福报具足的人,在家也可以修行,那么为什么祖师还要说“须”投庵呢。除了以上四个原因以外,我自己也有一些想法。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古来修行之人都喜欢在洞天福地,因这些地方钟灵毓秀,是出过仙人的地方,灵气具足,这是俗尘无法比的。更重要的是,凡人的自制力是有限的,出家在家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私以为,是戒律。道观寺庙都有一套他们自己的规矩,这就是清规戒律,从行走坐卧上严格地要求了修行的人,或许我们常听人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我仍是那句话,圣人如斯凡不可,从我自身来说,还没有达到那样的心性,所以必须从戒律上严格要求自己。
  人在红尘中,就会身不由己,酒色财气四景之好天天围绕者,一个人的心再清静,也不免受到许多不必要的干扰,即使这些干扰对这个人本身没有摧残之力,但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为什么不把一株仙草养在灵山中,而要落在俗世呢。小时候看过一个故事,说是本已得道的仙子,来到红尘里,渐渐地她的灵力会耗散。修道之人,没有证到不生不死之身时,必须要一片良好的土壤滋养,否则身心会亏损。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来说,对比一下出家在家的区别,我未出家以前,家里的环境算是衣食无缺,然而一个想学道的人,他的生活方式和旁人是会有一些区别的,此时就会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例如出家人看淡男女情爱生儿育女,世俗人却大多以为这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家修行,会有许多的解释、推辞、争执,而一个普通人无法理解的生活方式,在道场里则是认同的,因为道场自有一套宗教仪式,如我们熟悉的晨钟暮鼓、念经拜忏,在道场里,宗教仪式其实就体现在生活方式上,在这里面生活的人会觉得很自然,而不像在红尘,被视为异类。
  台湾作家简媜有一篇短篇小说叫《解发夫妻》,说的是一对都有修行志向的男女,他们结婚了,起初也都是很好的,然而在具体的俗世生活中矛盾来了,女的要修行,而且戒律还行持得很好,不吃荤腥,丈夫倒是很理解,婆婆就火了,这怎么可以呢。还有,女的不想要孩子,从信仰的角度来说,女子觉得孩子来世上是受苦,男的起初也同意,婆婆又急了,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后来丈夫自然向母亲妥协,当然更有他自身的一些原因。矛盾在生活中越来越激化,有一天,婆婆把媳妇供的神像搬来扔了。至此,女子万念俱灰,知道婚姻和修行有太多不可调和的矛盾,选择了出家。
  我一直怀疑女作家是自己身边真实故事取材的,因为这个故事的细节太生动,写一对想修行的夫妻在俗世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磨难,最终也隐含了一个结论,男女情爱和修行根本无法两全,所以《七真传》里写马丹阳真人和孙不二元君,他们本来是夫妻,但由于想修道,后来是断了夫妻情分的,结为清静同修,以道友之礼相待。
  讲了个故事,就说得远了。
  有了这些助缘,心就慢慢地安稳,因为各方面因缘具足了,修行才能起步,否则一切只是空话。“炁神和畅,入真道矣。”这句话已经很直接地讲明白了,入道的体现是什么,就是炁神和畅。此处我不多讲这句话的意思,丹经万卷,不离此宗,有意者可自行翻阅。后面一句讲的很具体,祖师说,我们住庵,要动静相宜。人不能不动,不动气血就凝滞,这一点大家应该都有很切身的感悟,人吃饱喝足如果不运动,身体就会出现许多问题。然而如果运动过量,身体同样会亏损。这些都是极其平常的道理,实在太平常,所以一般人难以相信。
  动静得中后,祖师说了最后一条,守常安分。这里的常,我理解的,是常清常静的常,前面所作的一切,包括心安,都不是目的,只是方式,如果一个修道的人在道场里只是做到了安心,那和一个饱食终日就得到满足的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安心之后是要清心寡欲,这是道俗的重大区别。
  清心寡欲四个字,看似简单,实则对出家人从心性和命功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了解一些全真道的人或许听过“性命双修”这个词组,这里我拈出来,有意者也可多去了解。守常后面还有安分二字,这是道法和世间法的结合,说一个人即使修到了常清常静的境界,仍旧还要住世,住世是因为自己还有责任,因此要安分,尽好自己应尽的责任,在可行的范围内顺缘助人,不强求也不刻意,此时已经是个圆润自然的境界。
其他文献
上世纪90年代初,张学良被解除软禁,重获自由。无数记者蜂拥而去,希望能从他的口中得到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在张学良传奇一生中,有两件事最值得关注,一件是九一八事变,另一件是西安事变。然而对这两件事,张学良的态度却大相径庭。  国人的认知中,九一八事变时下达不抵抗命令的是蒋介石,蒋介石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大罪人。然而张学良却道出了实情——当时下令不准抵抗的,不是蒋介石,而是他自己,因为他错判了形势,
期刊
先天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最初接触这句话的时候,是一个初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的养成,但是丝毫不能影响它对于我的感染 。就说这句话的是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年少时,勤学刻苦,长大后在朝廷为官,敢于进言,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曾因敢于进谏而遭贬谪。他曾亲临前线视察,和边塞将
期刊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学·第一章》  这恐怕是《大学》中最为人熟知的一段文字了,“修齐治平”是一种人生理想,更是一种人生境界。在儒家看来,想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都要从修身开始,我们所熟知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正是这个道理。修身,必须要从正心
期刊
张三丰其人  “见面不如闻名,威震天下的张三丰不过是个貌不惊人的胖子。”  在电影《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中》,王晶导演借着演员之口,留下这样一句台词。事实上,每每谈及张三丰,我们脑海里似乎都会出现这样一个形象:须发皆白而精神矍铄,红光满面且笑口常开,百岁高龄而武功绝高,似乎张三丰从来都是这样一幅慈祥老爷爷的样貌。史载张三丰先生的相貌是“丰神奇异,龟形鹤背,大耳圆睛”,而且两腮长有浓密而茂盛,如戟般
期刊
第八站:咸阳宫遗址博物馆  1月5日上午9时,我和两位咸阳的朋友会齐之后,预约的出租车师傅老张哥来接我们出发了。  秦咸阳宫遗址并不位于现在的咸阳市,而是在咸阳东偏北15公里左右的窑店镇北方,窑店镇以北的路况略有些不好,全城用了20多分钟才到。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孤零零地立在路边,在一片荒野农田中显得异常苍凉冷清,让人很难想到,这里就是大秦时代壮阔的都城,在这里,商鞅完成了奠定秦国强大的变法,在这里
期刊
埃及文化久已堙没了,而金字塔巍然独存。矗立在沙漠中间,使人想起当日的丰功伟烈。——为什么金字塔会建造起来的呢?是因为古代埃及人“认真”的缘故。  但中国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不同,“戏场小天地,天地大戏场”。大家自以为生旦登场,有意无意的在做戏。既在做戏,当然无所谓认真的道理,大家假一通,糊糊涂涂罢了,不是名士郑板桥的横幅到处挂着么?文曰:“难得糊涂。”  然糊涂如不是天生而要装作,也要认真才行,郑板桥
期刊
“惊蛰地门开,虫儿爬出洞。三阳开了泰,桃花满山红。”唱着这欢快的节气谚语,伴随着阵阵春雷声,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如约而至。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其意是,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这概括了惊蛰养生在起居方面的基点要点。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同时却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
期刊
长安,历来是“丝绸之路”上最为耀眼的明珠,来自各国的使节、学者、高僧、艺术家、留学生和商人,摩肩接踵,纷至沓来,不少人就干脆定居在这里,唐代贞观初年,这座政治、经济和文化名城已成为空前繁荣的国际化大都会,人口众多,经济繁荣,房子紧张,这就给商人的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商神窦乂就是其中的幸运儿和佼佼者。  牛刀小试,首战告捷  窦乂本是陕西扶风的一个孤儿,因亲戚关系来到长安城。十三岁那年,他的舅舅从
期刊
古中医有句谚语,“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由于我国前一阶段的独生子女政策,家家只有一个娃,都被宠爱得不行,好吃的好喝的堆积如山,却不知道宠之为下。《德道经》云:“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今年不论大人孩子,感冒的都特别多,医院门庭若市。感冒、发烧、咳嗽、呕吐、腹泻等,都是身体自然排出体内毒素的反应症状,但小孩儿表达不清楚,就被称之为亚科。加之孩子脏腑未发育完善成熟,十分娇嫩,因此病情传遍迅速。
期刊
芒种来时,已是五月。  芒种一词,最早出自《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东汉郑玄说道:“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芒,指壳实尖端的细毛,指稻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为:“五月节,谓有芒之谷可稼种矣。”芒种忙,麦上场。此时正是“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季节,夏熟有芒作物——小麦、大麦等已饱满成熟,只待收割。农人抢晴收麦,收大豆、芝麻、高粱等农作物,其他秋熟有芒作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