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的说与不说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yak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90年代初,张学良被解除软禁,重获自由。无数记者蜂拥而去,希望能从他的口中得到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在张学良传奇一生中,有两件事最值得关注,一件是九一八事变,另一件是西安事变。然而对这两件事,张学良的态度却大相径庭。
  国人的认知中,九一八事变时下达不抵抗命令的是蒋介石,蒋介石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大罪人。然而张学良却道出了实情——当时下令不准抵抗的,不是蒋介石,而是他自己,因为他错判了形势,低估了日本人的野心。
  这个消息一出,无数人都惊呆了,甚至在不少人心里,张学良的爱国形象也轰然倒塌。
  张学良并非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但他还是说了,因为他要还历史一个真相,一个公道。在历史的真相和公道面前,自己的声誉实在微不足道。
  不过,在另一件大事——西安事变上,张学良却始终拒绝说话,任凭各路采访高手轮番轰炸,他也只是挑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敷衍一下,从未涉及真正的内幕。
  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西安事变是张学良与杨虎城两个人策划的,张学良甚至是第一主角,多少年来受到了数不清的赞美与诋毁。功与过,几乎都被他一人承担了。
  但是,随着各方历史资料的相继问世,人们才渐渐发现,其实西安事变远远没有那么简单,无论是张学良还是杨虎城,都只是被推在前面的小棋子,真正在幕后主导的,既有桂系、川系,又有晋系、东北系,甚至还有中央内部的不同派系……各方势力的纵横捭阖,才最终酿成了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
  直到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张学良之所以对西安事变闭口不言,是因为他在保护一些人。虽然历史的烟云早已散去,但这些人的后人还在,为了他们的声誉,他们的地位,甚至他们的安全,张学良选择了沉默。
  他当然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但他还是不说。历史的真相固然重要,但人更加重要,他不想因为他而再起波澜。至于历史的真相,等到该出来的时候,自然就出来了,并没有那么着急。
  张学良自西安事变后即被软禁,从一个风光无限的风云人物,一下子沦为孤单寂寞的阶下囚,所有的光荣与梦想从此跟他绝缘。很多人都以为他将郁郁而终,然而他却足足活了100周岁,将与他同时代的所有人都熬过去了,他才微笑着闭上了眼睛。
  很多人都在探讨他的长寿秘诀,其实,从这两件事中我们已经得到了答案:不管是“说”,还是“不说”,都体现了张学良包容一切的达观心态。这种心态,胜过了所有的灵丹妙药。
  在功业上,他或许是一个失败者,但在人生上,他绝对是一个胜利者。
其他文献
集团曾经提出:“全力以赴,实现目标。再创新高,不留遗憾”。经过集团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产销量又创历史新高,集团上下一片欢腾,都自豪地说:我们没有留下遗憾!笔者也为此而感到欣慰,这是太阳雨团队上下同欲、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企业整个管理体系运行的结果。笔者认为归根结底,更是每一位“太阳雨人”个人目标完成的结果。为此,笔者有三点感悟愿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团结就是力量,团队中每一个人都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期刊
编者按: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中心论的不断衰落和文化多元论的普遍流行,许多思想家开始考虑如何借鉴世界各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从而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到人们安身立命的内在依据。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与现实世界的紧张关系,变得更加突出。前者表现为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表现为社会竞争加剧并趋于残酷无情。
期刊
武当山,古名太和山,被世人称为“仙山”“道山”。  据载,唐代吕洞宾曾在武当山修真,此诗即是当时留下的,现南岩存有其碑刻。“武当”之名最早出现在《汉书》中,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此处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至宋代,道经始将传说中的真武神与武当山联系起来,将武当山附会成真武的出生地和飞升处,这为它以后的显荣打下了基础。  千百年来,武当山作为道教福地、神仙居所而名扬天下。历朝历代慕名朝山进香、隐居修道
期刊
如前所说,内的追求是与外的否定联在一起,人的觉醒是在对旧传统旧信仰旧价值旧风习的破坏、对抗和怀疑中取得的。“何不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与儒家教义显然不相容,是对抗着的。曹氏父子破坏了东汉重节操伦常的价值标准,正始名士进一步否定了传统观念和礼俗。但“非汤、武而薄周、孔”,嵇康终于被杀头;阮籍也差一点,维护“名教”的何曾就劝司马氏杀阮,理由是“纵情背礼败俗”。这有刘伶《酒德颂》所说,当时是“贵介公子,
期刊
和孔子比起来,老子更有传奇色彩和神秘意味。孔子只是在汉代很短一段时间内被当作神,说他是黑帝之子。孔庙尽管一直香火旺盛,但坐在里面的孔子一直是个文化人,而不是神,当然是中国最有文化的人,中国文化第一人。老子就不同了。他是道家的创始人,又是道教的教主。最晚从东汉末年开始,老子就被道教徒奉为太上老君。老子姓李,唐朝的皇帝也姓李,为了给自己增加神圣的色彩,唐朝从立国开始就拼命地抬举老子和道教,所谓儒释道三
期刊
在道家鼎盛的年代即有老子、列御寇、庄周……黄发垂髫皆向道的年代,人并不知有道家存在。后世太史公作史记,为叙述便宜,强名为“道”。道者,路也。它本身并无实宰,只是通道而已。  在武当山安住的人——那些真正的得道之士,譬如癫狂的张真人终年不知所踪,往来六合之境,神游太虚之中,哪里在意脚下踩的这块虚土是武当还是襄阳。后世以他为武当所宗,他却隐入浩瀚烟波中。  是以,无论是“道”之一物,还是“道教”一派,
期刊
背景资料:1997年大陆青年学生辩论赛,辩题是“真理越辩越明/真理不会越辩越明”。首都师范大学是正方,马来亚大学是反方。  马来亚大学的二辩说:“对方辩友请您论证我方主辩所提的“上帝爱世人”这个神圣的命题是如何通过您方的辩论辩出来的呢?”  首都师大辩手四顾而言他,大概是国内的教练嘱咐过要注意国外的宗教禁忌吧。马来亚大学穷追不舍:“对方辩友还没有回答刚才我方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上帝爱世人,上帝的存在
期刊
生命对山水的眷恋,很难用言语表达。总之,在特定的时空,置身于某座山川,内心会觉得无比宁静与温暖。  每年春季,身体和念想都会被武当仙山感召,不问因果的奔赴武当。采风也好,采气也罢,置身于蟠踞而延绵的武当,所闻所见诸师、诸友,于大岳之巅观云潮涌动,望山脉支陇,在云外清都燃一炷香,一念清静,人到无求。往南岩照见福寿康宁,一路静默,抚历朝摩崖石刻而行走,无需多言,那些关于武当山的岁月时空,侠骨柔情,还有
期刊
明代是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朱元璋的儿子就因王府超了规制而被诬以谋反之罪,虽然贵为亲王,仍落得全家自焚而死的结局。那时的封建君主专制,平民百姓连自己家的屋顶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建造,因为随时都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而在武当山天柱峰之上的宫殿,却有着和皇帝所居地紫禁城一样的建筑规格。  在道教徒的眼中,天高高在上,神秘莫测。而高耸入云的山峰,是人们能够看到的离天最近的地方。天柱峰,是武当山的最高山峰,如
期刊
我路过过很多山,我却不认识几座山,当然也没有一座山是记得我的。因为觉得相机拍不出我想要的景色,所以我路过的一切景致,都没有证据。尽管用力去记住,却也终究无法看到整座山清晰的模样,亦无法细致入微的记住哪一座山。  因为舍不得改变已经被时间无情刻划的山色,除了脚印,我从来不肯在山上留下稍微大一点的痕迹。毕竟,于山而言,它想展示给我看的东西有很多,而我却不是山唯一的看客。  武当山跟我见过的其他山完全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