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认知、培养正确价值观的基础,对于以后阶段的学习和个人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对价值取向的教学实施,转变语文教育中过于关注工具性的观念,进一步改变教学方式,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价值取向 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61-0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成为众多语文教师日益关注的课题。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学生意识尚未成熟,尚未形成对社会成熟的认知,是培养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阶段。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这就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更要注重对价值取向的渗透。然而,受当前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教师更注重教授“应试”价值,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价值取向偏差,因而导致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放在应试知识上,忽略了对自身价值取向的树立和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价值取向偏差的主要原因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对学生具有重大影响,而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对于社会的观点和看法,反映着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1]因此要从教师的教学过程入手,探寻价值取向偏差的主要原因。
(一)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影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把这一阶段的语文教学简单地理解为教授学生使用语言和文字工具,掌握应试应知应会知识,比如认字、组词、造句、阅读和写作,突出对语文能力的练习,把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然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人思想认识,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对学生自身的学习意愿和价值取向缺乏足够的尊重和引导。
(二)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方式。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基本上还是以考试分数来作为评判教学质量的标准,因而导致教师在教学上以“应试”为目标,通过死记硬背,大量的练习来巩固知识点,导致学生机械地学习,沉溺在题海之中,学习主动性不足,甚至会有厌学的情绪,更谈不上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对文化内涵教育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缺乏对词语的深入解释,对句子的有效赏析,对文章的深入剖析。“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对文化内涵的教学内容缺失,很多时候,学生在上完一节课后,只记住了几个词语,然而对文章的理解,却依然不明所以,没有对文章的情境产生共鸣。
(四)教师自身经历和素质的制约。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学历不高,很多是本科学历以下,专业素质不够,教育观念跟不上改革的步伐,同时受教育环境的影响,没有形成对教学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另外,很多教师在刚开始从事职业之后,就形成了固化的教学模式,之后缺乏深入的琢磨和研究,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引导不够。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价值取向的建议
(一)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就意味着,在今后的教育中,国家将会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价值取向的教育和培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培养其对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一方面是要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引入绩效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包括课题研究、教学质量、课堂氛围、学生培养、家长评价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改变过去单一呆板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改进课堂实践,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加强对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另一方面是改革学生评价制度。目前对学生的评价以考试成绩为纲,带来很大的弊端,因此需要转变评价方式,探索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在当前情况,可以对现行考试制度进行改革,弱化考试的评价作用,重点要通过考试查找学生掌握知识不足、查找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方向,而不是一味以分取人。在命题过程中,要注意减少记忆性考试内容,加大主观题的占比,增强知识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人文素养教育。教育的目的是树人,因此必须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对人产生积极影响。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不仅要加强读写能力的训练,发挥语文工具性的作用,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别是语文课程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要深入去探寻字、词、句、段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加强学生的人文熏陶,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和自身观念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教师是具有示范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学校也要加强教师培训,强化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要重视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对教育事业的热情,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价值取向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敏.小学语文价值取向研究[M].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06
[2]李长吉. 教学价值观念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价值取向 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61-0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成为众多语文教师日益关注的课题。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学生意识尚未成熟,尚未形成对社会成熟的认知,是培养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阶段。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这就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更要注重对价值取向的渗透。然而,受当前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教师更注重教授“应试”价值,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价值取向偏差,因而导致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放在应试知识上,忽略了对自身价值取向的树立和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价值取向偏差的主要原因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对学生具有重大影响,而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对于社会的观点和看法,反映着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1]因此要从教师的教学过程入手,探寻价值取向偏差的主要原因。
(一)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影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把这一阶段的语文教学简单地理解为教授学生使用语言和文字工具,掌握应试应知应会知识,比如认字、组词、造句、阅读和写作,突出对语文能力的练习,把课本知识灌输给学生。然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人思想认识,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对学生自身的学习意愿和价值取向缺乏足够的尊重和引导。
(二)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方式。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基本上还是以考试分数来作为评判教学质量的标准,因而导致教师在教学上以“应试”为目标,通过死记硬背,大量的练习来巩固知识点,导致学生机械地学习,沉溺在题海之中,学习主动性不足,甚至会有厌学的情绪,更谈不上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对文化内涵教育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缺乏对词语的深入解释,对句子的有效赏析,对文章的深入剖析。“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对文化内涵的教学内容缺失,很多时候,学生在上完一节课后,只记住了几个词语,然而对文章的理解,却依然不明所以,没有对文章的情境产生共鸣。
(四)教师自身经历和素质的制约。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学历不高,很多是本科学历以下,专业素质不够,教育观念跟不上改革的步伐,同时受教育环境的影响,没有形成对教学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另外,很多教师在刚开始从事职业之后,就形成了固化的教学模式,之后缺乏深入的琢磨和研究,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引导不够。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价值取向的建议
(一)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就意味着,在今后的教育中,国家将会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价值取向的教育和培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培养其对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一方面是要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引入绩效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包括课题研究、教学质量、课堂氛围、学生培养、家长评价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改变过去单一呆板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改进课堂实践,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加强对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另一方面是改革学生评价制度。目前对学生的评价以考试成绩为纲,带来很大的弊端,因此需要转变评价方式,探索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在当前情况,可以对现行考试制度进行改革,弱化考试的评价作用,重点要通过考试查找学生掌握知识不足、查找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方向,而不是一味以分取人。在命题过程中,要注意减少记忆性考试内容,加大主观题的占比,增强知识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人文素养教育。教育的目的是树人,因此必须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对人产生积极影响。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不仅要加强读写能力的训练,发挥语文工具性的作用,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别是语文课程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要深入去探寻字、词、句、段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加强学生的人文熏陶,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和自身观念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教师是具有示范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学校也要加强教师培训,强化教师的教学能力,尤其要重视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对教育事业的热情,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价值取向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敏.小学语文价值取向研究[M].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06
[2]李长吉. 教学价值观念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