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石刑:以生命的名义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19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古老而残酷的刑罚,石刑早已与世界潮流相悖,但它却真实地存在于伊朗等国。今年7月,一名伊朗寡妇的命运引起全球关注。人们最关心的,不是国际政治博弈和抽象的文化冲突,而是那个无辜女性的生命。
  在一段依稀可辨的视频中,一名男子双手被绑,另一名男子用皮鞭狠狠地抽打他的臀部。接下来,4名男子用白布拖着一个人到了空地上,把那个人用白布裹成了木乃伊状。其后“木乃伊”如塑像般被直立着插入已经挖好的坑中,坑深及腰。几名动作麻利的男子开始用铲子填土,坑填平后,只露那人的上身。周边乌压压的人群已经站成一圈,人人手持石块,跃跃欲试。一名男子向坑里人掷了第一块石头,接着石块就如雨点般从四面八方砸来。不一会儿,坑里人的上身倒下了,白布已破,露出血肉模糊的头部。
  之后又一个被同样包裹的人,遭受了同样的命运。人群愈加躁动,于是两个人被同时放入两个坑中,人群叫骂着,用石块砸着,那两人拼命挣扎,直到一动不能动了。视频上显示的时间是1991年,展现的是发生在伊朗的石刑。人权团体冒着危险,把这些录像带出了伊朗。这种刑罚的血腥和残忍,促使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伊朗的同类案件。在今年7月,亟待拯救的就是伊朗妇女莫罕麦迪·阿什蒂亚妮。
  
  伊朗的立场摇摆不定
  
  关于寡妇阿什蒂亚妮,不同的消息源说法各异。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现年45岁,是两个孩子的妈妈。2006年,她曾被伊朗法院判以“不正当的性行为”,从而遭受了99下鞭笞的惩罚。此后她竟因同一事件被判“通奸”,而根据伊朗法律,针对“通奸”的刑罚就是最残酷的石刑。英国现任外交大臣黑格说:“石刑作为中世纪的刑.罚,在现代世界中不应该有任何位置。”在联合国大会多项决议中,石刑均已被列为酷刑,包括中国在内的140多个国家签署了《禁止酷刑公约》,而伊朗并未签署。
  回溯历史,石刑最早见于《旧约》和《犹太法典》。在《圣经》中,石刑是可见的三种死刑处罚之一。有学者认为,巴勒斯坦多石的地理环境,促成了石刑的出现。在《旧约》中,对谋杀、诽谤、叛教等罪名的刑罚都是石刑。在希腊、罗马文化中,石刑也同样被用作对谋杀、通奸等犯罪的刑罚。在基督教中,基督教会首位殉道者圣司提反即死于石刑。虽然现在石刑只存在于伊斯兰社会中,但《古兰经》却未见记载,只可于记录先知穆罕默德言行的《圣训》中。据《圣训》记载:“当一名已婚男性与一名已婚女性通奸,他们将被鞭笞100下,并以石刑处死。”这即是后世伊斯兰政权针对通奸立法的依据,通奸罪也就成了伊斯兰教刑法中无从商榷的一项。只是由于《古兰经》中关于通奸并未提及石刑,长期以来伊斯兰教学者之间针对《圣训》一直有不同的解释。
  在现代的沙特阿拉伯、卡塔尔、苏丹、阿联酋、巴基斯坦和也门等国,都有过执行石刑的报道。在阿富汗,塔利班曾将石刑写入法律,美国占领阿富汗后,一些部落又重新回到了地下私刑的时代。在尼日利亚,1999年后北方12个省采用了伊斯兰教法,石刑被写入刑法,已有多起在地方法院被判石刑的案例。不过,由于这与尼日利亚联邦宪法有冲突,加之国际社会的压力,所有石刑判决均被联邦高等法院驳回,所以迄今为止,尼日利亚尚无执行石刑的案例。全球由石刑引起的风波,中心仍然在伊朗。
  在对待石刑的态度上,伊朗的国家政权长期存在着极度的矛盾。实际上,在1980年代之前,石刑并未在伊朗的司法记录中出现过。1979年,霍梅尼领导的伊朗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世俗王朝,伊朗从此进入政教合一的时代,石刑作为对通奸罪的惩罚,被写入1983年的伊朗刑法中。
  关于如何行刑,伊朗刑法中有着详尽的规定,例如第102条写道:“男性受刑者应被埋至腰部,女性受刑者应被埋至胸部。”第104条甚至规定了石刑所用石块的大小:“不应太大,以至于一两下就可以致人于死地;也不应太小,以至于称不上石头。”同时按照宗教传统,伊朗刑法中对认定通奸罪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证据要求:必须有4名男性(或3名男性以及两名女性)亲眼目睹那性交过程,通奸罪才能成立。但是,伊朗刑法也允许法官采用心证,这也为地方法官的草率判决提供了依据。
  面对国际社会的压力,伊朗1990年代的改革派政府一直对外宣称,该国没有执行石刑的案例。1994年,伊朗时任总统拉夫桑贾尼断然否认伊朗存在石刑,称那是“假新闻”。(人权团体带出来的录影带,算是最好的反驳。在录影中,德黑兰的司法机构首长就在石刑现场。)而在以改革而闻名的哈塔米总统在任期间,伊朗的文化部长却是另一种口气:“在国际关系中,我们应该把国家利益放在心中。将石刑拍摄下来或传播至海外,符合我们的利益吗?如果不,就应该考虑只当着一小群信仰者的面执行(石刑)。”
  到2002年,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伊朗司法部宣布,伊朗将不再执行石刑。不过由于伊朗地方法官不受高等法院管辖,石刑案例在地方上无法被禁止。在2005年艾哈迈迪内贾德当选伊朗总统后,石刑案例又不断浮出水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阿什蒂亚妮一案。
    求救信号传遍四海
  
  如果不是阿什蒂亚妮的律师把她即将面临石刑的消息贴到博客上,她或许早巳和其他受刑者一样,在伊朗某个街头广场接受了残酷的命运。
  她膝下22岁的儿子和17岁的女儿,也在奔走呼救。她的儿子萨哈德在给伊朗司法部门的公开信中写道:“我,一个无法进入你们办公室的伊朗公民,对你们说,司法部门的首长整天在电视上宣称正义会胜利,不法的官员会受到惩处,但是这个国家没有正义。”萨哈德多次试图向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和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陈情,但没有人接见他。所幸他的声音能传到国外——他对英国《卫报》的记者说,自己17岁那年曾目睹母亲遭受鞭刑,那个记忆一直深深地刻在他心中。
  在伊朗国内外人权团体的响应下,萨哈德的求救信号传遍四海。远在挪威奥斯陆的穆斯林、社会工作者纳雅布·塔希尔在Facebook上为阿什蒂亚妮建了一个群,瞬间就吸引了上千名跟随者。加拿大最大连锁书店“indigo Books&Mu-sic”创办人蕾丝曼女士看到新闻后,向北美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们发出了电子邮件。她和10名女性朋友——包括“Huffi ngtonpost”创办人和小布什的政治顾问——建立了请愿网站WWW.freesakineh.org,募集网友签名,向伊朗领袖们传达反对石刑的声音,签名以每小时上千个的速度在增加。
  在政界,英国、美国、加拿大、挪威等40多个国家的政府已向伊朗表达了抗议和谴责。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亲自前往德黑兰,与阿什蒂亚妮的律师商讨对策。事实上,她的命运早已与国际政治纠结在一起。在联合国针对伊朗核计划而实施新一轮制裁后一个月,恰恰发生了这场石刑风波,对此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萨希米对《时代》杂志说:“(伊朗激进派)想表达的是,他们可以做他们想做的事。他们不怕西方的批评,根本不在乎。”
  暂时的好消息是,伊朗政府宣布,阿什蒂亚妮一时不会被处以石刑。但是,外界无法确定她的刑罚会不会被改为绞刑。另据《卫报》调查,目前共有12名女性和3名男性仍在伊朗“石刑犯”的名单之上。
其他文献
1950年至1953年的朝鲜战争,是二战后的第一场现代局部战争。在狭窄的半岛上。美军使用了330万吨弹药.相当于二战弹药总耗量的一半及后来海湾战争的30倍。  不过较少有人提及的是。美军依仗着物质生活优势。在“硬摧毁”的同时也施展了“软拉拢”。曾出现过世界战争史上罕见的一些画面。    用巧克力诱惑志愿军    从二战起,美军的各集团军都设有“心理作战”处、科、组,并配备专门的宣传部队。朝鲜战争一
期刊
不需要乔装打扮,因为他们总会认出你;手枪通常只会帮倒忙,还不如和老年人坐在一起喝茶来得有用;最需要记住的一点是“保住脑袋,给家人一个交代”。这就是“9·11”事件后一名意大利“007”在阿富汗的真实特工生活,远不像电影里演得那般刺激和浪漫。  传说伊斯兰教的真主阿拉在七天之内创造了完美的世界。但是在他手上还有一小块土地,他把它扔到地球上,于是就诞生了阿富汗。这个古老的传说被阿富汗人不断传颂。在“9
期刊
跟一个男友分手前,他说:“我希望你恨我,你这辈子都没恨过人。”他把我恨他当成奖杯了,可是我说:“我不恨你。”不恨他,把旧事放下便算了。  我是有爱无恨、有恩无仇的人。对我有过恩惠的人,一辈子都记得;仇人倒想不起有谁,不喜欢的人不见面便不会更加不喜欢那人了。  亲友间,有不高兴的事别憋在心里,憋得久了便积怨成仇。一些误会。一些不满,说出来,往往一笑泯恩仇。  有时是自己错,说句“对不起”不是天大的事
期刊
事实上。参与这一交换计划的美俄两国间谍的命运。早在一个月前就被决定了。  7月7日,阿尔汉格尔斯克劳改营。  囚犯伊戈尔·苏佳金正一头大汗地挖灌溉渠。  2004年,因为向美国中央情报局传送秘密文件,这位俄罗斯军控问题专家被判处15年监禁。  6年光阴逝去。  这一天,他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  一辆神秘的轿车,将苏佳金带到了莫斯科。三名美国人和一名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的官员召见了他。  “在那场谈话中
期刊
朗成平,香港著名经济学家。  1983年,已为人父的朗成平申请美国留学。那时候在美国,一般的教授大约10万美元年薪,税后实际到手的只有5.5万美元,折算成每一个月就是不到5000美元,房租2000美元,供车400美元,还要出去旅游,其实开销很大。  “那时候,年轻教授最怕的事情,就是学生找上门来请教问题,因为谈完了教学,到了吃饭时间,出于面子关系,就得请学生吃饭,吃完了就心疼。我因为教学多,还算好
期刊
上世纪30年代。张大千与齐白石齐名。素有“南张北齐”之称。一次,张大千去齐白石居所拜访。齐却闭门而拒。齐白石不招待的原因。是因为张大千造假太过“无耻”。这位“伟大艺术家”的造假水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受害者无数    上世纪20年代,张大千的假画比他的真画更有名气。张大千作假的对象,上自魏晋南北朝,下至明清,各朝各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的画作,他都拿来仿之。因为作假水平极为高超,他甚至赢
期刊
2010年盛夏的记忆。因为非同以往的毕业季而回味悠长。大学校长那些发自内心的“唠叨”。为无数青年点燃了对大学最后一课的集体怀恋,对未来人生路程的美好向往。今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历史,重温在中国教育的百年历程中。前辈校长们是如何谈论教育的宗旨、大学【或中学】的精神、人才的培养、社会的责任、德行的养成。以及学问和人生的关系,或可以看出其中的一脉传承。    今日正诸生立志之时    南开学校校长张伯
期刊
直到现在,研制男用口服避孕药的所有尝试均告失败。目前,科学家们正在致力于研制一种医生允许使用的男用避孕针。  但是,以色列研究人员终于能够发明一种口服避孕药,这种避孕药能使精子在到达子宫之前失去活力。  他们研制的口服避孕药只需每三个月服用一次。  据科学家介绍,这种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口服避孕药在三年内就能面世。与男用避孕针不同的是,这种避孕药不是通过同时使用雄激素睾酮和雌激素孕酮来达到避孕的目的。
期刊
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退还庚子赔款(约1480余万美元)。全数用于中国留学生赴美之费用。3年后中美用这笔款项在北京创办“清华学堂”。这便是北京清华大学的前身。  1956年。行政院敦请在美的北京清大校长梅贻琦返台主持复校,诞生新竹清华大学。两岸分离近60年后。为了共商建校百年校庆。北京清大校长顾秉林与新竹清大校长陈力俊首度聚首台湾,并接受台湾《联合报》邀请,畅谈两校的同与不同。    留洋风气已
期刊
十年前的9月29日,我一下子喜欢上了一个地方,拉孜。人常说不走的路也要走三遍,那次算真应验了。  第一次走近拉孜,是西部长征车队沿雅鲁藏布江顺流而下,在219国道即将结束的时候,突然间马路变规矩了、变平坦了,对一路上在说有似无的沙石路面颠簸的车手来说,真是看到了希望。同车的方英文如此地喜欢这个地方,当他突然看见一个小朋友从一棵绿树下滚着轮胎跑出来玩,竟激动得和朝阳跳起锅庄舞来,因为一路褐黄光秃终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