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全球金融市场来说,2007年可谓是多事之秋。在过去数年相对稳定的全球增长中,一些潜移默化的暗流不断积聚,终于在2007年爆发 如山洪决堤,汹涌澎湃。此中可评可议之事颇多,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其中有些事关乎各局部力量的消长,有些事关乎整体趋势的演变,而局部与整体,更有盘根错结的联系。我们去繁就简,谈谈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话题。
次贷危机:问题不仅仅是次贷
在亚洲金融风暴十年之后的2007年,全球金融市场面临一场新的危机——次贷危机。与亚洲金融风暴不同的是,这场新的金融危机源于美国,受冲击最严重的也是美国和其它西方发达国家。
次贷危机的导火索是次贷风波。次贷(次级按揭贷款)是美国住房按揭贷款中信用质量最低,违约风险最高的一类。所谓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拖欠还款或无力还款的风险。2001年~2006年泡沫形成,2007年上半年风波凸显,2007年下半年危机扩散。房市继续恶化,按揭拖欠的增长蔓延到次贷以外,许多人失去或将要失去他们以按揭购买的住房。主要按揭商和政府扶植的按揭巨头损失惨重,以融资缓解困境。大量浮动利率按揭的借款人,已经或将要面临利率大幅上调。按揭还款负担的进一步加重,势必进一步恶化按揭违约率,并造成更多房主失去以按揭购买的住房,进一步恶化房市和按揭市场。
次贷危机的波及范围已远远超出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其原因在于,这场危机的背景远比次贷问题本身复杂和深远。金融市场的全球化,金融产品和技术的革新,信贷扩张以及低风险成本等诸多因素的相互交织和正反馈,支撑了泡沫的膨胀,延缓了泡沫的破裂,因而加剧了系统的失衡,扩大了危机的影响。
亚洲金融风暴十年祭:亚洲新兴经济新愿景
亚洲金融风暴中的货币贬值和资本外逃,对所殃及的国家以至整个亚洲,是个挥之不去的惨痛记忆。十年后的2007年,亚洲新兴经济欣欣向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现在亚洲新兴经济大多有贸易盈余,并积累了可观的外汇储备,防范货币贬值和资本外逃的能力今非昔比。
外汇储备的传统功能是“以备不时之需”。为满足这个要求,外汇储备传统上多投资于风险较低、市场流动性好的固定收益资产,如美国国债。与风险较高的资产(如股权或高收益债券等)相比,这类低风险资产美中不足的是收益率较低。另外,若资产组合集中于美国国债,则风险得不到分散。若外汇储备量应对“不时之需”绰绰有余,则多余部分可投资于风险较高,收益率也较高的资产。国际市场上有丰富的资产种类,根据对风险特点的具体要求,可以构建合适的资产组合,既可以分散风险,又可以优化预期收益率。
2007年中国成立中投公司是在优化外汇储备资产配置方面迈出的一大步,其它一些中国的金融机构也在对外投资方面有长足进展。
美元恐慌:崩溃在即还是杞人忧天
2007年美元继续走低。从年初到11月底美元的跌幅相对于欧元约11%,相对于英磅约5%。另外一种较常用的尺度是以贸易为权重的一篮子货币组合,我们不妨简称之为贸易加权币组。从年初到11月底,美元相对于贸易加权币组的跌幅约8%。从一个更长的时间段看,美元在2002年初左右达到近几年的顶峰,我们不妨看看从2001年底到2007年11月底这近6年中美元的跌幅相对于欧元约65%,相对于英磅约41%,相对于贸易加权币组约22%。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总额增长显著,而美元一直保持着首选储备货币的桂冠,美元的贬值给各国的外汇储备带来巨额亏损。另外,次贷危机的扩散增大了美国陷入衰退和美元继续下跌的风险。一个令人恐慌的可能性,是各国为避免由美元继续下跌而带来的进一步亏损,而争先恐后地抛售美元储备,造成美元崩溃,这将使全球经济陷入混乱。
值得注意的是,美元储备增长的部分原因是美国的贸易伙伴为稳定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而购买美元的措施。这种措施有利有弊,其利在于保护本国出口业及相关行业的稳定发展,其弊在于造成本国经济中的流动性过剩 以及美元储备近年来的亏损。由于各国情况各异,所以各国政府和央行更可能根据自身的情况,把握美元储备的增减步伐。这就大大减小了美元顷刻崩溃的可能性。
次贷危机:问题不仅仅是次贷
在亚洲金融风暴十年之后的2007年,全球金融市场面临一场新的危机——次贷危机。与亚洲金融风暴不同的是,这场新的金融危机源于美国,受冲击最严重的也是美国和其它西方发达国家。
次贷危机的导火索是次贷风波。次贷(次级按揭贷款)是美国住房按揭贷款中信用质量最低,违约风险最高的一类。所谓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拖欠还款或无力还款的风险。2001年~2006年泡沫形成,2007年上半年风波凸显,2007年下半年危机扩散。房市继续恶化,按揭拖欠的增长蔓延到次贷以外,许多人失去或将要失去他们以按揭购买的住房。主要按揭商和政府扶植的按揭巨头损失惨重,以融资缓解困境。大量浮动利率按揭的借款人,已经或将要面临利率大幅上调。按揭还款负担的进一步加重,势必进一步恶化按揭违约率,并造成更多房主失去以按揭购买的住房,进一步恶化房市和按揭市场。
次贷危机的波及范围已远远超出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其原因在于,这场危机的背景远比次贷问题本身复杂和深远。金融市场的全球化,金融产品和技术的革新,信贷扩张以及低风险成本等诸多因素的相互交织和正反馈,支撑了泡沫的膨胀,延缓了泡沫的破裂,因而加剧了系统的失衡,扩大了危机的影响。
亚洲金融风暴十年祭:亚洲新兴经济新愿景
亚洲金融风暴中的货币贬值和资本外逃,对所殃及的国家以至整个亚洲,是个挥之不去的惨痛记忆。十年后的2007年,亚洲新兴经济欣欣向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现在亚洲新兴经济大多有贸易盈余,并积累了可观的外汇储备,防范货币贬值和资本外逃的能力今非昔比。
外汇储备的传统功能是“以备不时之需”。为满足这个要求,外汇储备传统上多投资于风险较低、市场流动性好的固定收益资产,如美国国债。与风险较高的资产(如股权或高收益债券等)相比,这类低风险资产美中不足的是收益率较低。另外,若资产组合集中于美国国债,则风险得不到分散。若外汇储备量应对“不时之需”绰绰有余,则多余部分可投资于风险较高,收益率也较高的资产。国际市场上有丰富的资产种类,根据对风险特点的具体要求,可以构建合适的资产组合,既可以分散风险,又可以优化预期收益率。
2007年中国成立中投公司是在优化外汇储备资产配置方面迈出的一大步,其它一些中国的金融机构也在对外投资方面有长足进展。
美元恐慌:崩溃在即还是杞人忧天
2007年美元继续走低。从年初到11月底美元的跌幅相对于欧元约11%,相对于英磅约5%。另外一种较常用的尺度是以贸易为权重的一篮子货币组合,我们不妨简称之为贸易加权币组。从年初到11月底,美元相对于贸易加权币组的跌幅约8%。从一个更长的时间段看,美元在2002年初左右达到近几年的顶峰,我们不妨看看从2001年底到2007年11月底这近6年中美元的跌幅相对于欧元约65%,相对于英磅约41%,相对于贸易加权币组约22%。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总额增长显著,而美元一直保持着首选储备货币的桂冠,美元的贬值给各国的外汇储备带来巨额亏损。另外,次贷危机的扩散增大了美国陷入衰退和美元继续下跌的风险。一个令人恐慌的可能性,是各国为避免由美元继续下跌而带来的进一步亏损,而争先恐后地抛售美元储备,造成美元崩溃,这将使全球经济陷入混乱。
值得注意的是,美元储备增长的部分原因是美国的贸易伙伴为稳定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而购买美元的措施。这种措施有利有弊,其利在于保护本国出口业及相关行业的稳定发展,其弊在于造成本国经济中的流动性过剩 以及美元储备近年来的亏损。由于各国情况各异,所以各国政府和央行更可能根据自身的情况,把握美元储备的增减步伐。这就大大减小了美元顷刻崩溃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