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最热门?这事儿也可以反着看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ss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一家互联网公司离职一个月后,王萌萌在猎头的推荐下加入了万达旗下的飞凡网,这是万达集团为了实现线上线下结合做的一次互联网尝试。从互联网行业转到传统行业,王萌萌的薪酬涨了50%。
  她的工作内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做销售出身的她,在加入飞凡网后得到了自己一直想尝试的运营岗位。在公司BD谈好一个广场之后,她和团队就要立即跟进,搜索商家信息,谈妥折扣及补贴,再教商家使用飞凡的后台系统。“在整个广场已经谈好的情况下,跟商家的合作几乎没什么阻力。”王萌萌觉得虽然换了行业,但新工作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难适应。



  互联网行业已经逐渐趋于稳定,但这个行业的余热仍然对一大批人才有很强的吸引力。与此同时,一个更有趣的现象是,像王萌萌这样从互联网行业出来的人,却做了另一种讨巧的逆向选择—回到传统行业。
  北京跃科人才服务有限公司IT &互联网团队的经理赵健观察到,这种逆向流动的人才趋势从2014年年底就开始明显起来。
  一方面,随着互联网行业给用户带来消费、生活、工作习惯的改变,很多传统行业意识到,通过互联网手段保持用户黏性、提高用户体验是眼下很必要的转型—它们缺人、缺技术、缺资源。
  另一方面,互联网行业中很多同质化公司互相合并,重复竞争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这些动荡对身处其中的互联网人才来说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当传统行业为他们打开一扇门的时候,这群带着技术、资源,并且懂互联网的人回到了传统行业,尽管他们做的还是互联网的事,但所处的环境却变得不同,甚至更具价值。“互联网公司没那么稳定,一些互联网人要寻找更可靠的发展。”智联招聘首席人力资源专家郝健分析道。王萌萌之所以选择飞凡网,看重的也是万达的品牌。
  选择从互联网行业转型到传统行业的,往往是一群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从领英的调研数据来看,这群人的平均从业年龄接近7年,这很好理解,因为到了这个阶段,在职业发展上,他们或许在互联网行业中遇到了瓶颈,而从心理需求来说,他们也想获得更稳定的职业发展。
  不过传统公司的做事节奏、思维方式,和互联网公司比起来还是有点“老一套”,当它们增加互联网方面的业务时,很多问题就出现了。“流程跟不上,节奏太慢。”这是王萌萌最不适应的地方之一,尽管企业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优化和改进都需要时间。
  你看,这就是风险。与此类似的,比如一些公司只是想要扩充互联网功能但并没有真正想好要怎么做,或是加入团队以后你发现你的领导根本不懂互联网……这些都会让你的新工作不太顺利。
  当互联网红利逐渐褪去,转到传统行业也许是一种讨巧的职业选择,我们列举了6个目前最需要互联网人才的传统行业,并帮你梳理了一下机会在哪里。同时,我们也整理了3个你在转型之前要做好的心理建设,一些建议或许可以帮你规避风险。
  A
  机会在哪里?这6个传统行业需要你
  1 金融行业最需要技术开发类人才
  从五六年前开始,金融行业已经在尝试使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平台,“比如基金公司原本通过银行销售,需要向银行付费,但现在它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接触到用户,销售成本降低,产品也更加标准化。”华德士的资深经理沈嘉举了这个例子。业务不变,但要开发出更人性化、服务体验更好的互联网平台,金融行业最需要技术开发类人才,占到转型人才的60%,他们最好熟练掌握Java、SQL、JavaScript语言和Linux操作系统。
  随着金融行业的互联网化,很多互联网公司成为金融机构的投资标的。这个时候投资方需要懂互联网的人才来帮助他们理解、分析这个行业及投资对象,因此除开技术人才,原本从事互联网战略投资、产品经理等职位的公司人也会受到青睐。


从互联网行业转到传统行业,谁的机会更多?

  2 零售消费业最需要懂互联网的销售和公关
  互联网改变了零售渠道和消费方式,让很多消费品制造公司可以直接通过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接触到消费者,甚至可以自建网站和开发移动端应用。因此在零售消费品行业中,技术开发人员的需求是次要的,懂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有电商经验的人才最被需要。
  有互联网背景的销售和市场公关类人才变得紧俏。“他们要对线上营销有深刻的理解,并且能给传统零售和消费品行业带来线上经验的补充。”领英商业分析总监王昱尧告诉《第一财经周刊》。除了要懂线上营销,掌握项目管理、商务拓展、市场战略及跨团队管理能力也很有必要。
  3 工业制造行业最需要懂数据的人实现智能升级
  老牌的工业制造商希望通过互联网人才实现运营提效。
  “它们希望聘请大数据、工业网络漏洞专家、云计算、数据挖掘、系统架构方面的人才,其实是为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来提升现有设备或工业解决方案的效能,实现智能升级。”科锐国际工业行业高级经理王磊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比如某大型国有新能源企业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就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提升风场的运营维护效率,以此来解决很多风电场建设完毕后过度保养的问题—通过互联网技术将风场的实时数据输送到云端,由云端实时分析,后台就能做到实时监控维修的时间
  点,并依此做出维护方案。
  从互联网行业进入工业制造业的人中,约45%左右是互联网技术人才,他们需要掌握数据挖掘、算法以及云计算等技能。还有45%的人是互联网应用人才,他们需要向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4 车联网和智能驾驶让互联网人进入汽车业
  就在刚刚结束的CES Asia展会上,我们看到了互联网时代下诞生的诸多新款概念车,它们大多结合互联网思维,将智能化、电子化和信息化融入到汽车中,最终实现人工智能汽车。
  “2013年开始,汽车行业就不是很景气,一般卖一辆车获得的价值是20%左右,大家希望能够找到另外80%的价值,所以开始想办法做利益的延伸,于是有了车联网、智能驾驶,以及汽车后市场等。”科锐国际汽车行业经理汪红虹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人工智能汽车让传统的汽车厂商需要很多技术人才,其中最紧俏的就是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方面的研究人才。而车联网需要很多产品人才,具体的职位包括产品经理、产品规划师以及用户体验设计师。当然有了产品之后,相关的懂互联网的运营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
  5 细分服务业最需要有互联网背景的HR
  从领英的调查数据来看,由互联网转入传统行业的人中,20%进入了专业服务业,数量最多。
  其中占比最高的是之前在互联网公司从事人力资源职能的公司人,比例达到了25%,主要去向是第三方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以及猎头公司,从甲方进入乙方。“互联网行业经验和之前在互联网中积累的资源成为他们服务互联网客户的优势。”王昱尧分析道。
  除此之外,细分服务业中的市场公关职位以及咨询职位也是需求量很高的,需要曾经在互联网公司中从事战略投资以及市场公关的公司人,若掌握项目管理、英语、市场推广、招聘以及商务拓展等技能会更有优势。
  6 运营类人才在文化传媒行业更受青睐
  传统的文化传媒行业如今都在试水互联网,建立网站,设计移动端应用,尝试更多渠道的内容发布,希望通过更快速的信息更新来满足用户获取内容的方式,因此产品和开发人才必不可少,但理解用户体验又会设计的人才是文化传媒行业在考虑吸纳互联网人才时最先选择的对象。
  此外,文化传媒行业还需要懂得社群运营、数字营销、用户体验以及项目管理的互联网人才。
  B
  要逆向跳槽,你要做好这几个心理准备
  从一家公司跳槽到另一家公司都会有很大的成本,需要3到6个月的磨合,更别说从一个行业跳到另一个行业,风险是必然的。
  就我们这次讨论的话题,公司人从互联网行业跳到传统行业,工作内容上的变化并不是最主要的,更大的转换成本可能是“心累”。
  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天然存在着差异,前者讲究快速迭代、结果导向、企业文化开放平等、组织结构扁平……这些和传统行业都是相悖的。所以既然回到传统行业,你就要做好心理建设,这里有3个提醒。
  企业文化的差异最让人心累
  互联网公司组织架构扁平,这样才能更快地响应公司决策和市场变化。但传统行业的组织架构更垂直,这会导致你要向更多的人汇报,当一个需求被提上去后,走完流程大概要一周甚至一个月。
  复杂的组织架构很容易产生官僚气息,因为传统企业人员流动相对稳定,所以很多员工已经在这家公司待了很长时间,因此你最好做好心理准备,在你进入公司之前,你的同事已经有固定的圈子和论资排辈的氛围,并且不容易轻易打破。
  传统公司做一个决定很谨慎,往往要基于充分的调研、风险评估和审核,这和互联网公司的工作方式完全不同,后者是通过高频的迭代和试错来调整产品。尽管现在很多传统公司都试图向互联网公司方向靠拢,但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想要改变仍然需要时间。
  传统行业再加薪?没这么简单
  一次跳槽势必会带来一次大幅度的涨薪,但从整个涨薪幅度的变化来看,传统行业还是要比互联网行业保守一些。
  互联网企业在薪酬的制定上比较灵活,不看资历,而更看重你的成绩,也就是结果导向—你给公司带来什么,公司就会予以回报,而且互联网公司的各项激励机制也很灵活且多样化。传统行业的涨薪就没这么容易了,“一般要评估整个公司的平均薪资,另外在平衡薪酬时,也会很看重一个人的资历。”汪红虹告诉《第一财经周刊》。总之,在传统行业谈加薪,没那么容易。
  老板也许真的不懂互联网
  有一部分传统公司在全民互联网的情况下不得不转型,但事实上,它们只知道应该转,却不知道如何转。所以尽管有时这类传统公司会开出很可观的薪酬吸引互联网人才,但真正进入公司后却会发现,面对不懂互联网也没想清楚的老板,你的工作开展起来很难。
  为了规避这种事情,王磊的建议是先了解公司的决策者有没有成功的互联网转型经历。如果没有,那么可以在面试时跟对方聊聊公司未来的发展愿景,它决定了你要从事的互联网业务在公司战略里的分量。
  另外,因为商业模式的特点,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的考核指标也不太一样。“前者会优先考虑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后者即使是去做互联网的事情,也会更看重利润率、盈利周期、投资回报率等。”王磊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如果你是去传统公司做管理,得先确保你和对方处在一个对话频率上。
其他文献
C=CBNweekly S=Andres Sosa  中国的时尚网购消费者比其他市场更挑剔吗?大多数人可能会说“是”,但颇特莱斯THE OUTNET.COM执行副总裁Andres Sosa的回答是“不见得”。不过,中国消费者对商品和品牌信息的要求特别高,他们在购买时总是特别希望清楚自己所买东西的一切细节。随着越来越多的境外时尚品牌同天猫和京东合作,以及一些跨境时尚平台的崛起,来自境外的时尚购物网站
期刊
股神巴菲特又投资技术股了。  据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份最新文件显示,截至3月31日,巴菲特执掌的这家公司已经持有981万股苹果公司股票,价值约10.7亿美元。目前的苹果公司正在从自己的巅峰状态滑落—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苹果的营收同比下跌13%,这是苹果2003年来第一次季度收入下跌,核心产品iPhone销量更是同比下滑16%,而苹果对下个财季的销售预期也远低于市场平均预期
期刊
我们通常会根据自己的风格与喜好去选择、购买服装—但毛巾呢?尽管每天都会用到,毛巾仍是那种存在感超低的生活消费品之一,人们对毛巾品牌并没有什么强烈认知。  “既没有统一性,也不能反映自己的个性、喜好。即便如此,也没有感到任何不便。毛巾就是这种东西,”日本设计师佐藤可士和说,“不可或缺,但你就是感受不到‘商品’这个属性。”回忆一下,他也只记得自己买过几条浴巾,毛巾几乎都是收到的赠品。  面对眼前这个名
期刊
在深圳柔宇科技(以下简称“柔宇”)的实验室里,一位戴着白色橡胶手套的研究人员拿出一个顶面A4大小的纸盒,纸盒顶面从正中间切割,随后他将一片iPhone 6大小的彩色屏幕放置在切面中,上下挥动手掌,和普通显示屏不同的是,这片彩色屏幕就像塑料薄膜一样随着风力来回摆 动。>> 创始人刘自鸿认为柔宇科技不仅仅创造了一款产品,还创造了一种未来的生活方式。  这款厚度为0.01毫米、收缩卷曲半径小于1毫米的屏
期刊
魏则西的去世,借由社交平台的传播,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发酵。这一事件的价值并不停滞于愤怒那么简单,公众由此开始重新讨论和思考医疗监管以及医疗广告营销。  对任何国家的任何人来说,医疗、教育等行业都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们关乎民众的根本利益。所以,即使一个看起来微小的事件,背后也有着深度探讨的价值。当这些行业逐渐引入市场化力量,一方面行业的效率得以提升,另一方面又与这些行业的公益性质产生冲突。对于所有
期刊
>> 纽约MoMA Store里的HAY Mini Market。  不得不说,许多中国人对设计的理解,最初来自宜家这个北欧品牌。进入中国快20年后,宜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很多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正如设计了苹果手表的Marc Newson所说,我们身边有太多东西值得被重新设计。  这可能是另一个北欧风格的家具品牌HAY的机会。即便和当年的宜家相比,它的步伐也算激进。HAY在欧洲之外只有4家直营店,其
期刊
有位读者在来信中问我,当公司遭遇危机时,我是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惊恐过度,又是如何做到冷静地后退并走出逆境的。  我在整个职业生涯里面对过一次又一次的危机。简单说几个一下子能想起来的例子吧:我曾经被逮捕,曾经差点儿一夜之间就丢掉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公司,也曾经和巨头对簿公堂。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事情听起来简直糟糕透了,但我已经学会了去接受这一类挑战。面对压力的时候,我不会退缩—它让我觉得自己还活着,而
期刊
30岁了,还能喜欢迪士尼乐园吗?肖熙问自己。她在调剂心态,忍不住的歧视好像已经冒出尖尖小角。刚刚的聚会上,一位看起来还没毕业实际已经工作8年的姑娘表达了对迪士尼的向往。她表示要把好几个迪士尼都玩一趟。集邮一般,连上海那个网上骂成狗的也想试一试。  “那种地方有什么好去的?12岁以下一律禁止卖萌。大高个捧毛绒娃娃,简直滑稽。”这是她的直接情绪。但是,碍于正确性和礼仪,内心戏只停留在内心里,并且另一个
期刊
恋人们要过的一个关口是婚礼。他们似乎对婚礼上的仪式安排总是有不同看法。很多情侣还会因为婚礼花费水平吵架。我的一个熟人就是这样,女孩要把婚礼办得更复杂更体面些,而他对此却没有那么大兴趣。最后没有分手而继续办了婚礼的原因是,我这个熟人同学的小孩已经开始准备考高中了,他刚初婚,而且新娘比他小15岁。为此他让步了。  为什么男女在婚礼花费的看法上会有很大差异?我觉得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很多情感学家走错了方向
期刊
第三季能否保持前两季的影响力?这是《奇葩说》制片人李楠楠开始做这季节目时最大的顾虑。  在结束了前两季的《奇葩说》之后,主持人马东带着原制片人牟頔成立了新公司米未传媒。他们不再满足于做一个小而美的节目制作团队,而是要成为一个互联网视频内容的生产平台。牟頔的角色也变了,她从《奇葩说》的总制片人变成了米未传媒的联合创始人和首席内容官(CCO)。  李楠楠成了第三季的节目制片人,而在第一季时,她还只是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