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三种策略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p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小学生道德認知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是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每一位道德与法治教师都需要认真研究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知能力。本文以四年级上册《低碳生活每一天》的教学为例,从创设严密的问题情境、围绕教学主线调整教材内容和及时梳理教学内容间的逻辑关系等方面,介绍了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三种策略。
  关键词:道德认知能力;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3-0069-02
  道德认知是个体在已有的道德知识基础上,对道德事实产生感应,从而获取道德新知的心理活动过程。现代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启示我们,道德认知能力的提高可以指导道德行为的发生,而道德行为的养成会提升道德素养,因此,提高道德认知能力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认真研究如何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知能力。下面就以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介绍三种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知能力的教学策略。
  1.创设严密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树立准确的道德认识
  在问题情境中渗透严密的、符合逻辑的思维训练能让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充满信心,并乐于付诸行动。
  《低碳生活每一天》一课的教学包含“感受地球‘发烧’了”、“气候变暖带来灾难”、“地球‘发烧’的原因和后果”和“减少我们的碳排放”等几个环节。在“感受地球发烧了”这个教学环节中,围绕“为什么说地球发烧了?”这个问题,教材呈现了三幅插图和主持人的提问,旨在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了解、感受地球“发烧”的症状,接着教材通过知识窗呈现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全球变暖的具体数据,引导学生从具体数据中进一步感受全球气候在变暖。从教材内容的呈现来看,编者运用了简单枚举法这种逻辑思维方法。简单枚举法是一种初步的归纳推理,它的可靠性完全建筑在枚举的事例的数量上,当枚举事例的数量不断增大时,简单枚举法的可靠性就会有所增加。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遵循这个思路进行教学设计,通过适当增加枚举的事例,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感受地球“发烧”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三幅插图,说说自己发现的当地气候已经悄悄发生变化的情况,联系自己的生活发现,初步感受当地气候在变暖;接着出示昆明市2019年5月份气温统计表(建议选用学校所在地的相关材料),介绍在这个月昆明出现了有记载以来的第一次连续11天气温高达30℃以上的情况,再出示中央气象台在2018年7月14日至8月15日期间连续33天发布高温预警的信息,联系当地和全国的数据图表进一步感受全国气候在变暖;接下来出示全球从1800年至2000年间每年平均气温变化折线统计图,结合教材知识窗中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报告全球气候在变暖的信息,从全球的角度感受到地球“发烧”了。围绕“为什么说地球发烧了?”这个问题,通过增加当地、全国以及全球气温变化的事例,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去感受并形成认知,这样的认知就是有温度、有情感的,再以符合逻辑规律的方式去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开展探究活动,学生就容易树立牢固而且准确的思想认识。
  2.围绕教学主线调整教材内容,促进学生道德思维发展
  教材编者的思考顺序、教师教学设计的步骤和学生学习认知的次序有时是不一致的。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在确保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大胆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使之能更好地为促进学生道德思维发展服务。
  为了引导学生了解大量温室气体的来源,《低碳生活每一天》在第一个二级标题“地球‘发烧’了”中设置了三幅插图,分别从工厂生产、交通运输和过度砍伐树木这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第二个二级标题“减少我们的碳排放”中设置了“算一算”栏目,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家庭在日常生活中都存在大量的碳排放。这两个不同二级标题下的栏目从多个角度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当代人们大量制造和排放温室气体的状况,其中有学生们熟知的,也有很多他们意想不到的被忽略的“碳排放”情况,只有让学生把这些情况都探究清楚了,教师才能更好更准确地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生活,主动减少碳排放,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教材把这个完整的探究活动切分为两个部分,分布到了两个二级标题之中。虽然分开编写可以起到强调认识碳排放与大家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把两个栏目的涉及到的所有元素合并起来,在引导学生探究地球“发烧”的原因时突出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碳排放现象来获得同样的效果,把两部分内容合并起来也符合小学生先明白道理再反思改进行为的学习规律。这样做还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白,不仅是工厂生产和交通运输在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等所有活动同样也会。在形成这样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做大胆推测。“气候经济学之父”尼古拉斯﹒斯特恩指出:如果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一切照旧,那么到21世纪末,地球温度上升幅度有可能超过4℃。如果气温真的再升高4℃,会给地球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什么后果?通过师生共同探讨,认识到如果地球继续变暖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危害到人类的生存。通过这样的系列活动设计,让学生不仅意识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意义,激发起珍爱我们共同生存的地球的情感,也为下面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减少碳排放,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探究地球“发烧”的原因这条线索对教学内容顺序进行调整,把各部分的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有效教学始于对教材充分、全面的解读,落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设计。
  3.重视梳理教学内容间的关系,促进学生提高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
  世间的事物是复杂的,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而且还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学生要学会正确地认识社会,就需要具有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让学生拥有这样的能力是需要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不断创设情境进行培养才能逐步形成的。
  《低碳生活每一天》一课是为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而设计的,环境保护这个话题对小学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环保话题,经常会提起它,陌生是因为环境保护是一门科学,它有着自己独特的专业语言和研究的方法,普通人对此是不大了解的。针对低碳生活这个话题,多数学生在教学前就有了一些认识,还有一些学生的认识还很精彩,但如果把学生的每个回答单独提取出来看,又会发现学生的这些看法、意见大多是零碎的、无序的。这就好像是一颗一颗散落的珍珠,只有当学生能把它们串成了精美的项链,让这些散落的珍珠之间建立起了联系后,每一颗珍珠的价值才会得到升华。而这里需要一根能连接所有珠子的“线”,在这节课中这根“线”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之间关系的梳理。人类的活动产生过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全球变暖造成大量灾难,这些灾难带给人类巨大的危害,要避免全球变暖带来的灾难,只有依靠每一个人改变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当老师围绕这种逻辑关系展开教学,创设一个个问题情境、案例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学生原有的认识就会由过去的散乱,逐渐变得系统化,由此还可能产生一些新的认识,这就是一次建构,而在这个建构过程中学生的高阶思维也得到了锻炼。及时梳理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学生就能尝试着用全面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事物。如果在长期坚持,认识社会的能力也就能得到迅速地提高。
  参考文献
  [1]沈怡晴.品德与社会学科“思辨明理型”单元活动设计研究[J].现代教学,2018(23)
  [2]董春风.试论多举措推进小学德育有效实施[J].新教师,2017(12)
  [3]许艳玲.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教学与管理,2017(05)
其他文献
摘 要:《指南》中指出: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本文以现在幼儿园小班幼儿绘本阅读习惯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幼儿阅读如班级环境利用不充分,不能有效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不正确等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小班幼儿在绘本阅读中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班幼儿;绘本阅读;良好习惯;培养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幼儿教学显得更为重要了。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能够促进幼儿的各方面成长。然而当前部分幼儿教师在美术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幼儿的美术学习,而陶行知思想作为一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教育孩子们,因此本文就谈谈陶行知思想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具体运用,更好的开展幼儿美术教育。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美术教育;运用  
期刊
摘 要:构建教师教育素养首先通过立足教研,提供个性化菜单;其次搭建平台,建设学习型组织;接着通过活动反思,焕发园本研修的活力;同时利用同伴互助,教师同伴间的对话;最后通过专业引领,让专家与教师进行实质性的对话,最终让教师和学校变得更优秀。  关键词:立足教研;打造优质团队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3-0062-01  在实施
期刊
摘 要:在幼儿教育事业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今天,创新幼儿教育理念,大力开发本土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园区环境是当前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立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视角,就如何有效运用本土资源进行了探讨,以期可以为后续有关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本土资源;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
期刊
摘 要:数学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其中,实现其价值的重要途径是科学投放数学材料。我们可以从材料本身入手,以多种方式投放,并及时调整,支持幼儿实现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经验建构,提高数学思维以及生活中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立足生活;多种方式;及时调整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3-0061
期刊
摘 要:幼儿时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语言教育在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幼儿阶段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能力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但是,一些孩子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在语言表达方面积极性不够,不想或者不敢、不喜欢说,这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激发孩子,促进其语言能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幼儿;语言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
期刊
摘 要:新课标改革的实行要求小学教师要以多元化的方式开展教学,而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科目之一,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进行基础的加、减、乘、除的运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使得学生的思维逻辑有条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从“制作学具”开始去认识数学、去学习数学知识,通过锻炼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小学生智力的发育和良好思维、学习习惯的
期刊
摘 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常常会采取多种教学形式,而绘本阅读教学便是其中之一。为了让幼儿能够通过绘本阅读教学对这个世界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回归到儿童本身,以儿童为核心展开教学工作。本文就针对回归儿童本位的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实践,希望通过文章的探讨能够为其他教师在此方面上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儿童本位;绘本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3-6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早期的语言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幼儿一生的语言发展,并影响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要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不但要组织专门的语言教学活动,还要拓宽幼儿语言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与途径,将语言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幼儿的日常教育与生活中去。  关键词:幼儿;语言发展能力;空间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3
期刊
摘 要:传统文化是在我國的历史发展中逐渐积累形成的,代表着我们国家的精神财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适当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从各方各面入手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小学阶段的孩子能够更加了解传统文化。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传统文化对于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意义,以及将传统文化融入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