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几点做法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q4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既要重视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又要重视提高学生学法,做到相互促进。
  1 尊重学生,培养自主意识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才是教育上的以人为本。优秀的教师之所以受学生欢迎,首先是因为他尊重学生,尊重人才培养的规律,人的才能、兴趣不同,而社会的需求也多种多样,“天生我材必有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是对人材的最大尊重。
  大家都知道,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有共同的特点,又有各自的差异,他们的身体素质、发育状况、认知能力、意识倾向、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才能等等都各不相同。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文学,具有文艺创作能力;有的学生喜欢数学,能迅速准确地解答数学方面的习题;而有的学生则喜欢文体活动,在文体比赛中能拿到名次。因此,每一位教育者都要尊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做新时代的伯乐。其次,播撒爱心,多激励表扬,少指责批评。我们倡导教师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组织老师对特殊困难孤儿、及离异、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儿童,开展亲情结对“一帮三”关怀活动,给予其生活上的关心,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树立学习信心,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习惯,健康成长,成人成才。“亲其师,信其道”。情感教育是差异学生转化教育的前提,关爱学生是进行转化教育的基础,习惯养成是学生转化的保障,自尊、自信、自控、自强是差异学生转化的归宿,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学生的人格及身心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2 因势利导,培养特长
  俗语说:“指有长短,树有高低”,此话常用来形容人的才能差异,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个个都能成为天才,我们也不可能将每个孩子都培养成天才,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适合他生存和发展的潜质,而我们教师就要发现、诱导、培养他们的这些潜能,并使其大放异彩。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一技之长,给予极大的关注,因势利导,有意识地培养其特长,为孩子的未来奠好基,铺好路。时代要求我们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品质,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独立人格。有人说,学校有多少个班主任,就有多少模样的学生,甚至说,什么样的校长造就什么样的学校。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基于此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巧妙地设计有吸引力、开放性的问题,开发学生的智力,鼓励创新思维,允许学生“想入非非,异想天开”。要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解除束缚学生的有形或无形的枷锁,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让学生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张扬。就一个同样的问题,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鼓励学生勇敢地讲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给学生自我发展的机会,还学生真实自我。学生不仅要成为课堂文化学习的主人,而且应当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校园文化建设,事实上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因为它是课堂文化学习的延伸,它又可以反过来对课堂文化学习进行促进。要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活动组织;参与宣传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由学生直接参与,使广大同学进一步意识到自己在学校中的地位。随着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能力就会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3 精心设计活动,张扬学生个性
  利用画廊、板报、校园网站、定期举办体育运动会,文化艺术节、科技技能节,开展合唱、舞蹈、征文、演讲、书画展等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品尝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学科学、学知识、学技能的热情和求知欲。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学生在曲径廊亭中看书,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4 深化艺术教育,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平台
  只有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方向,努力兴办艺术特色学校,积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艺术,才能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与特长的舞台。人的智力结构主要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活动力等因素组成,其中观察力是人们全面、深入、正确认识事物的一种能力。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观察是思维的先导。它又是视觉艺术最基本的活动,我们面对年龄小的中学生,由于他们的知觉处在无意识性、情绪性比较明显时期,还具有好奇心、好胜心的特点,对他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获得艺术美的享受,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如我校就开展了各类兴趣小组教学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素质。实施新课程以来,学校成立了绘画、书法、乐器等等兴趣小组;举办校内各种特长大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审美与表现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总之,学生个性发展培养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矫正和引导,要努力拓展社会教育空间,形成以学校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优良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少吃苦耐劳、不怕挫折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正因为这样,老师们便遇到了诸如此类的问题:为什么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为什么
期刊
【摘 要】 长期以来,课堂学习大多是讲解式,较单一地对话,线性地组织课堂,学生被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没有活力,教学效果不理想。本人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探索,探索出课堂展示学习的若干思路、策略,搞活了课堂,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 展示学习 细节 生成 机会均等 互动  近年来,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成为众多教师的努力方向,许多地方在中小学生语文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比如“山东杜郎口中
期刊
【摘 要】 立体主义的作品打破了传统的审美方式,强调了绘画的平面性,着重形式和内在的关系,以多视点、多角度去观察和表现对象。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立体主义 平面性 多视点 透视法  立体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称立方派。代表作品有巴勃罗·毕加索《亚维农少女》《格尔尼卡》。费尔南·莱热《三个女子》《地铁岔道口的缩写》。乔治·布拉克《埃斯塔克的
期刊
《芦花荡》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它是孙犁的一篇著名小说。作品通过描写白洋淀地区抗日时期的人民,在残酷的环境下同鬼子展开艰苦卓绝斗争的故事,塑造了一位自信自尊、爱憎分明、智勇双全的老英雄。这篇小说像一座丰碑,镌刻了慷慨义士不朽精神;它像一首赞歌,唱出了英勇不屈的意志;它像一块宝石,点缀了爱憎自信的境界。结合我教授本课的实践看,要想较全面、准确的把握其内涵,我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分析它:  1 把握极
期刊
培根曾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让人事半功倍,受益一生。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道出了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的教师,深深感到养成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是其学好数学的保证。结合自己多年实际教学,向大家浅谈一下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1 小学数学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1.1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
期刊
充满激情的老师永远怀有一颗童心。他始终睁大好奇的眼睛看着外部世界,一花一世界,一草一菩提。在他看来,眼前不断进步、成长、完美的学生,就像一朵朵不断凝粉、吐蕊、绽放的花儿;一篇篇教过多遍但是常教常新富有丰富意蕴的文章,就像一个个永远也挖掘不尽的宝藏;一次次永远也达不到尽善尽美的文本解读,就像春天里带着学生登高揽胜的远足。他眼里的世界,时时刻刻都是鲜活的。  1 课堂教学的美感展示来自于教师的语言美 
期刊
“三究四学”教学模式是深化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新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景“导”学,是“三究四学”教学模式的一部分,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感悟,让学生逐步达到借助语感把眼前的文字在大脑中描绘成一幅幅多彩生动的画面,使之“融情入景,景中寓情,情景交融”的教学过程,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理解
期刊
【摘 要】 语文教师恰当的语言设计,不仅可以展示个人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风度,也会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氛围,而且对学生行为及语言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中分别从导入语、评价语、体态语等方面去精心设计课堂语言,使自己的课堂语言充满魅力,从而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语文教师 课堂语言 设计  风度仪表是一个人气质性格、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的外部表现,是美好心灵的表露。教师优雅
期刊
俗话说得好:人生识字聪明始。的确,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渠道和主动阅读的坚实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汉语言教学的基础工程。语文教材中,要求低年级识字量明显大了,要完成这样大的识字任务必须教给学生科学的识字方法,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为学生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认字能力  1
期刊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成人后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养成性教育,去形成一种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人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处世,它都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生。毫不夸张地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终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