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孩子和别人发生摩擦、碰撞后,总一口咬定“对方是故意的”,即使对方道歉也不行。结果,许多孩子离他远远的。一段时间后,他就成了“孤家寡人”,在班里没有朋友,每次分组都找不到同学愿意和他一组,他自己郁郁寡欢不说,还认为一切都是别人的错。请问,我该怎么教孩子学会判断别人是故意的还是无心的呢?
李虹
答:像这样的人际关系困扰,可以从社会心理学领域对“人际归因”的看法当中得到一些灵感与启发。社会心理学认为,当一件事情发生时,人们自然会对自己及别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并推断引发此行为的原因,这个推断过程就叫归因。归因决定了我们对行为与所处环境的解释及预测,并影响我们后续的反应方式。
我们可以将一个行为归因为外在的情境因素,也可以归因为内在的特质因素。举个例子,孩子被别人撞倒,如果他把对方的行为归因为不小心,那么就比较能体谅对方。如果孩子认为对方是故意的,即使疼痛的程度一样,但愤怒的情绪却会比较强烈,并会以负向的态度回应对方,甚至反击对方。
社会心理学还发现,人们的归因过程往往不如自己认为的那么理性,有些常见的归因偏差深深烙印在人们的反射性思考中,如对自己做错的事倾向于外在归因,而别人犯错时却容易做内在归因。“我当然是不小心,而别人肯定是故意的”,这样的归因普遍存在于人际关系中,在抽象思考能力还不成熟的儿童与青少年身上尤其明显。
“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固然是人的习性,但是如果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未能发展出相对理性客观的归因习惯,这就可能成为人际交往的致命伤。相反,过度的“以德报怨”也会带来人际困扰。事实上,一味要孩子接受“对方不是故意的”的说法,可能导致两种不理想的结果,一是孩子的情绪得不到疏解,反而更加怨恨对方;二是孩子认同大人的归因,相信对方的不当行为都是因为不小心,结果招致更多的恶意欺负。
那么,我们怎么教孩子对别人的社交意图做准确的归因呢?其实,只要根据以下三原则来思考,就可以大大提升归因的准确性:
1.特殊性:这个行为在一般情境中经常发生,还是在特殊情境中发生?
2.一致性:这个人是否在类似情境中都会出现这样的行为?
3.共同性:在这种情境中,大家是不是都会这么做?
简单地说,越懂得搜集客观信息的人,越能够跳出一时的负向情绪,做出准确的人际归因,并以此调整后续行为,做出最佳反应。
在帮助孩子发展人际归因能力时,家长需要注意三大原则:
1.接纳孩子的负向情绪。受到他人的行为干扰而感觉不舒服是人之常情,接纳、聆听孩子的感受,会让孩子更具同理心,也更愿意原谅别人的无心之过。
2.鼓励孩子延迟归因。当孩子的情绪得到缓解后,父母可以进一步鼓励孩子搜集相关的信息,以提升人际归因的准确性,并养成不断下定语的习惯。
3.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当孩子做出相对客观的人际归因后,就可以引导他思考如何应对,并鼓励孩子原谅他人的无心之过,避开恶意的欺负。
李虹
答:像这样的人际关系困扰,可以从社会心理学领域对“人际归因”的看法当中得到一些灵感与启发。社会心理学认为,当一件事情发生时,人们自然会对自己及别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并推断引发此行为的原因,这个推断过程就叫归因。归因决定了我们对行为与所处环境的解释及预测,并影响我们后续的反应方式。
我们可以将一个行为归因为外在的情境因素,也可以归因为内在的特质因素。举个例子,孩子被别人撞倒,如果他把对方的行为归因为不小心,那么就比较能体谅对方。如果孩子认为对方是故意的,即使疼痛的程度一样,但愤怒的情绪却会比较强烈,并会以负向的态度回应对方,甚至反击对方。
社会心理学还发现,人们的归因过程往往不如自己认为的那么理性,有些常见的归因偏差深深烙印在人们的反射性思考中,如对自己做错的事倾向于外在归因,而别人犯错时却容易做内在归因。“我当然是不小心,而别人肯定是故意的”,这样的归因普遍存在于人际关系中,在抽象思考能力还不成熟的儿童与青少年身上尤其明显。
“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固然是人的习性,但是如果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未能发展出相对理性客观的归因习惯,这就可能成为人际交往的致命伤。相反,过度的“以德报怨”也会带来人际困扰。事实上,一味要孩子接受“对方不是故意的”的说法,可能导致两种不理想的结果,一是孩子的情绪得不到疏解,反而更加怨恨对方;二是孩子认同大人的归因,相信对方的不当行为都是因为不小心,结果招致更多的恶意欺负。
那么,我们怎么教孩子对别人的社交意图做准确的归因呢?其实,只要根据以下三原则来思考,就可以大大提升归因的准确性:
1.特殊性:这个行为在一般情境中经常发生,还是在特殊情境中发生?
2.一致性:这个人是否在类似情境中都会出现这样的行为?
3.共同性:在这种情境中,大家是不是都会这么做?
简单地说,越懂得搜集客观信息的人,越能够跳出一时的负向情绪,做出准确的人际归因,并以此调整后续行为,做出最佳反应。
在帮助孩子发展人际归因能力时,家长需要注意三大原则:
1.接纳孩子的负向情绪。受到他人的行为干扰而感觉不舒服是人之常情,接纳、聆听孩子的感受,会让孩子更具同理心,也更愿意原谅别人的无心之过。
2.鼓励孩子延迟归因。当孩子的情绪得到缓解后,父母可以进一步鼓励孩子搜集相关的信息,以提升人际归因的准确性,并养成不断下定语的习惯。
3.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当孩子做出相对客观的人际归因后,就可以引导他思考如何应对,并鼓励孩子原谅他人的无心之过,避开恶意的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