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体育新课改的助推器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ply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讲解、示范,具有强烈的真实性、针对性、即时性、灵活性、可学性和人文性,这是任何业外人士与现代教育技术都无法取代的。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等于一切独揽。如果体育教师能够摆正教师与学生的位置,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够有力地推动体育新课改。
  体育教学以实践课为主,教师和学生的联系非常紧密。师生由于所处位置和所起作用不同,常会出现一些矛盾。体育教师相对其他科目教师而言,性子较急,脾气较躁。不少教师面对矛盾,往往还未分析学生错误的内在原因,也未从自身找师生矛盾的原因,就指责甚至体罚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反感,教师就会失去威信,导致教学失败。
  小学生接触体育课不久,对体育课充满好奇、渴望,对体育教师充满期待。作为教育的主导者,教师如果不能先端正思想,热情地关心每个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耐心、冷静、合理、公正地处理,就会大大打击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一个善于自省的体育教师,本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原则处理师生关系,就会得到学生的信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师生关系中,情感因素具有重要调解作用。教育不能没有爱,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该具有广博的、无私的爱。对学生的爱可以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心情舒畅,积极主动,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育,服从指挥,态度认真,充分信任和尊重教师,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这就是体育教育最佳的教育情境。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体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注意加强师生间的交往,主要体现在师生间心理上的交流和交往。交流和交往,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了解与信任,建立起真诚的、友好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题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份理解生命的活动、专业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体育教学中师生的心理交往,意味着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注重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要注意保护和帮助学生。保护与帮助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手段。可以想象,学生在学习一个很难的动作时,如果他不信任教师,就躲避教师,或者因为害怕而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学生信任教师,虽然学生同样害怕,但有了教师的鼓励和帮助,积极尝试,发现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学会动作就容易了。
  保护和帮助学生,实际就是让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信任教师。体育教学中,教师的精湛示范与耐心指导,特别能保护和帮助学生。教师的每一个示范动作和每一次讲解指导,都是特殊的无声语言,都凝结着体育教师的心血、辛劳与汗水,说出了教师对学生全部的“爱”。它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主动地配合教师上好每节体育课及课外活动课。
  保护和帮助学生,还意味着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与独特见解,鼓励学生对教材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学习过程是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否定到肯定的过程,是一个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是受教育规律制约的,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从事学习活动,必须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学校的有关规定与所开设的课程进行学习。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运动兴趣,但不是一味地迎合和迁就。教师让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充分体验,自然会逐渐消除学生不成熟的“个性”,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指导。
  小学生掌握的体育知识、技能还不多,运动经验还很有限,对体育的认知水平不高,对自身的体育需要也缺乏深刻的理解。体育教师采取先放后收的教学方法,肯定比采取先收不放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好。而某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素质,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这是学生发展也是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是体育新课改的要求。
  体育教师如果能认清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尽力营造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但能使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还能有力地推进体育新课程改革。
其他文献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主动获取知识呢?我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充分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成为学生探索数学的过程。”为此,在教学中,我尽量创设机会,让学生“做”数学。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先让学生测量一个任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再要求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较小三角形,测量、计算其中一个小三角形的内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注入人文精神,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探索的问题。    一、结合数学知识进行人文知识教育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如果能结合数学知识的学习渗透人文知识的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而且犹如给数学教学添加了润滑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学生在掌握了圆的基本特征后,把直径为2∶1的两
年初,邻居刘大娘隐约感觉到耳边有蝉鸣的声音.而且越来越清晰,弄得她寝食难安。起初,她以为是幻听,去看了精神科大夫.可是吃了几瓶抗焦虑药后,也没见好转。最近,因脑卒中住院.才知道那
Kirchhoff偏移成像是一种能有效提升探地雷达方位分辨率的算法,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复杂多变的探测环境使得波速参数很难预先获知,成像效果难以得到保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下面就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改革的今天
本文讨论了方程Uu-△u-v△Ut=F(u,xu,△ut)的初值问题,幂性非线性项F()=a>1为整数,及空间维数的条件下,论证了小初值问题在时间大范围的可解性、唯一性,方法基于线性方程解的衰减估计和能量估计所设计的某种
尽管该项实验已经在老鼠身上获得了成功,但在人类身上实验结果将会如何,相信很多人也同样感到担忧。对此,DePinho教授说:“将来是会在人类身上进行应用的,然而这一技术可能会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