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阶段,语文逐渐被边缘化,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学方法不当。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一直沿袭着高校教学式的“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弊端在于抹煞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完全处于被灌输的地位,违背了“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从而无法很好地完成新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授学生以“渔”,这样的教学会让人受益终生。
关键词:高中语文;改进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语文训练
在大多数学生看来,语文课上专心不专心并不重要。每次语文考试,大家的成绩也拉不开距离。高三语文复习一年,学生的成绩并不会像数学英语等科目一样,普遍提高几十分。久而久之,语文课就被边缘化,不要光去指责学生功利主义,老师、家长、学校,有谁不看重成绩呢?在“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高中时代,如果学而无功,那么这个学科自然会被冷落。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光辉的文化传统,例如,《诗经》朴素美丽,唐诗宋词华美灿烂,明清小说包罗万象,这些文化遗产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也闪耀着文人学者的才华。孔子、屈原已经列入世界文化名人的行列,他们不仅备受中国人的推崇,而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如果谁将他们丢弃,那将成为中华民族的最不肖的子孙。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将会源远流长,这是毋庸置疑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也是自然存在的。可是,语文课堂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那么我们首先该反思的是语文教学到底怎么了。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发展奠定基础。”《标准》的关键词是培养能力和提升素质,只有在尝试与磨练中才有可能增强能力;只有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下和自我反思中才能提高素质。而这些都只有学生的自主参与才能完成,单调的说教实在收效甚微。然而几十年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一直沿袭着高校教学式的“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弊端在于抹煞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完全处于被灌输的地位,违背了“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从而无法很好地完成新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叶圣陶说:“要改进教学方法,必须废止现在通行的主句讲解的方法。这是私塾时代的遗传,这方法的最大毛病在于学生太少运用心力的机会。”
中学语文到底该怎么上,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诸位语文教育家一贯主张语文教学必须进行“语文训练”。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道。”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如果要追问两者(指讲解和练习)之间的关系,恐怕只能说是讲为练服务,不能说是练为讲服务。”著名教育家上海育才中学校长段力佩先生提出了“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八字教学法。这些专家学者以他们成功的教学和自身学习经验提醒我们,改革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非常必要。
高二第二学期,语文课以选修为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的序言中强调:“这套教材只是提供了一些资源,几个平台,大家完全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享受语文。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为你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以他的成就证明了重视阅读在语文领域的成功。他每学期只用三十多节课教完教材,剩下的时间则让学生自主阅读,博览群书,并写大量的读书笔记。在进行讲读课的教学时,他也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完成学习,从不代替学生学习。在他的引导下,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得到了全面锻炼,掌握了自学方法,他每年大部分时间在外讲学,而学生的语文学习依然有序进行。他真正授学生以“渔”,这样的教学会让人受益终生。
通过这些名家的示范,我们该明白教师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一是在于组织好课堂的训练和教学。教师的讲析要少而精,要为学生的训练服务,一堂课的主要活动在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语文训练,教师在指导学生“训练”中完成教学任务。 二是充分重视个性化阅读,让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写作。具备了独立阅读和写作能力,才是真正学到了语文。
语文应是一门富有情感的、充满生命力的,洋溢着人间大美的一门学科,我们作为教师,应该还原他本来的面貌,应该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情感。如果因我们教法不当,而让学生从此厌恶读书,那真是不可原諒的失误。
参考文献:
[1]张玉莲.高中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学周刊,2016(17):141-142.
[2]汪咏国,郭治锋.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症结何在[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83-86.
关键词:高中语文;改进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语文训练
在大多数学生看来,语文课上专心不专心并不重要。每次语文考试,大家的成绩也拉不开距离。高三语文复习一年,学生的成绩并不会像数学英语等科目一样,普遍提高几十分。久而久之,语文课就被边缘化,不要光去指责学生功利主义,老师、家长、学校,有谁不看重成绩呢?在“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高中时代,如果学而无功,那么这个学科自然会被冷落。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光辉的文化传统,例如,《诗经》朴素美丽,唐诗宋词华美灿烂,明清小说包罗万象,这些文化遗产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也闪耀着文人学者的才华。孔子、屈原已经列入世界文化名人的行列,他们不仅备受中国人的推崇,而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如果谁将他们丢弃,那将成为中华民族的最不肖的子孙。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将会源远流长,这是毋庸置疑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也是自然存在的。可是,语文课堂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那么我们首先该反思的是语文教学到底怎么了。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发展奠定基础。”《标准》的关键词是培养能力和提升素质,只有在尝试与磨练中才有可能增强能力;只有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下和自我反思中才能提高素质。而这些都只有学生的自主参与才能完成,单调的说教实在收效甚微。然而几十年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一直沿袭着高校教学式的“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弊端在于抹煞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完全处于被灌输的地位,违背了“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从而无法很好地完成新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叶圣陶说:“要改进教学方法,必须废止现在通行的主句讲解的方法。这是私塾时代的遗传,这方法的最大毛病在于学生太少运用心力的机会。”
中学语文到底该怎么上,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诸位语文教育家一贯主张语文教学必须进行“语文训练”。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道。”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如果要追问两者(指讲解和练习)之间的关系,恐怕只能说是讲为练服务,不能说是练为讲服务。”著名教育家上海育才中学校长段力佩先生提出了“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八字教学法。这些专家学者以他们成功的教学和自身学习经验提醒我们,改革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非常必要。
高二第二学期,语文课以选修为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的序言中强调:“这套教材只是提供了一些资源,几个平台,大家完全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享受语文。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为你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以他的成就证明了重视阅读在语文领域的成功。他每学期只用三十多节课教完教材,剩下的时间则让学生自主阅读,博览群书,并写大量的读书笔记。在进行讲读课的教学时,他也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完成学习,从不代替学生学习。在他的引导下,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得到了全面锻炼,掌握了自学方法,他每年大部分时间在外讲学,而学生的语文学习依然有序进行。他真正授学生以“渔”,这样的教学会让人受益终生。
通过这些名家的示范,我们该明白教师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一是在于组织好课堂的训练和教学。教师的讲析要少而精,要为学生的训练服务,一堂课的主要活动在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语文训练,教师在指导学生“训练”中完成教学任务。 二是充分重视个性化阅读,让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写作。具备了独立阅读和写作能力,才是真正学到了语文。
语文应是一门富有情感的、充满生命力的,洋溢着人间大美的一门学科,我们作为教师,应该还原他本来的面貌,应该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情感。如果因我们教法不当,而让学生从此厌恶读书,那真是不可原諒的失误。
参考文献:
[1]张玉莲.高中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学周刊,2016(17):141-142.
[2]汪咏国,郭治锋.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症结何在[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