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究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deng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自媒体时代到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坚实阵地。自媒体媒介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良好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一定的障碍,对此各高校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构建成熟的交互式自媒体队伍,建立健全网络管理制度,加强校园特色品牌建设。
  【关键词】自媒体;校园文化建设;媒介;微博;微信
  随着手机网络的迅速发展,自媒体因其操作便捷、自主交互、传播及时的特点深受年轻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青睐。高校已成为使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最活跃的场所之一,各大高校也纷纷创建了官方微博。自媒体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迅速上升,既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挑战,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力。
  本文以自媒体时代为背景就如何正确利用自媒体建设校园文化进行思考和措施研究,旨在利用校园自媒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和浓郁的学术氛围。
  一、自媒体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1.能拓展校园文化的建设空间,丰富校园文化的形式和内容。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移动网络的支持,微博、微信、QQ空间等形式丰富、入门低易操作的自媒体开始出现。这类自媒体媒介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打破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以一种“细胞裂变”般的模式迅速进行信息传播,使多样的信息更迅速的呈现在受众的面前,为校园文化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更加多彩的传播载体。
  一方面,校园文化的形式更加多样。借助自媒体媒介校园文化得到了更迅速的传播。同时自媒体信息形式丰富,除文字外还可附加图片、视频、音频等,校园文化能够得到更全面的诠释、更精彩的展示。另一方面,由于自媒体信息的裂变传播校园文化建设能够突破校内的局限,与社会文化对接,校园文化的内容随之不断深化、与时俱进。
  2.能提升师生的参与度,加强校园文化的覆盖影响,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
  自媒体能够充分满足青年人追求个性、表达自我、宣泄情感、寻求发展的需求。依靠自媒体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主人翁意识,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活力。
  同时如果教师能够借助自媒体与学生进行积极平等的互动交流,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能够完善德育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深化,强化校园文化对师生精神、情感的正面投射,最终形成全校师生友好交流、积极向上、力争上游的文化氛围。
  二、自媒体对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一定的挑战
  1.负面信息的传播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冲击,不利于弘扬主旋律
  在自媒体平台中大学生浏览的信息来源多样,容易鱼龙混杂。例如信息中夹杂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社会问题刻意放大等等,“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容易产生偏移,出现价值目标模糊化、价值实现手段功利化、行为评价多元化等倾向”[1],动摇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
  同时因为自媒体存在隐匿性,人生经历浅薄、意志力不坚定的大学生容易受到消极有害的信息和腐朽的价值观的冲击,产生精神困惑、价值标准混乱,逐渐在虚拟网络世界中摆脱伦理道德的束缚、忘记社会责任,最终造成道德失范,引发犯罪。
  1.大学生使用自媒体重娱乐功能,不利于批判思维能力发展。
  据统计,大学生使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主要出于情感交流、表达个性、休闲娱乐、增长见识等四大目的,其中增长见识处于最次要的位置。大学生在面对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的消息内容时容易受吸引人眼球的娱乐化信息影响,往往不辨别真假就盲目评价,所作的评价往往缺乏理性、偏向主观;评价时缺乏一定的独立思考,容易人云亦云,缺少自己的思维判断,最终抑制批判思维能力的发展。
  2.过度沉溺于自媒体不利于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人际交流、参加校园活动
  生活中大学生沉溺于刷朋友圈、刷微博,对参加校园文体活动的热情不高的现象屡见不鲜。自媒体给大学生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导致很多大学生逐步沉湎于自媒体的虚拟世界中,成为一个个“手机瘾君子”。在此方面自媒体的发展一定程度抑制了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三、自媒体视阈下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思考
  1.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流文化为指导方向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弘扬高尚的社会风气和民族气节,塑造崇高的个人品质和人文精神,在全社会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共同意志。“当前社会是一个利益关系复杂,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多变的社会,坚持并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现阶段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与发展趋势。”[2]
  高校文化建设只有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以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积极投射,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自觉的认同和接受,形成始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维护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帮助大学生抵制负面信息的诱导,把握住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就具体措施而言,高校可以在官方微博、微信中专设红色版块,不断推送有关的新闻资讯和正能量故事,在情感中引发共鸣,在道德上实现升华。
  2.构建层次丰富、相互协作的交互式自媒体队伍
  如今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大大小小不同层次的微博、微信平台,以江苏大学微博开设情况为例,江苏大学除了开设了官方微博外,同时开设了江苏大学团委、江苏大学学生会、江苏大学图书馆、江苏大学校友会、江大那些事儿等二级平台,同时许多院系、班级团支部也都开设了相应的微博平台。然而,从关注学生的反馈来看,尽管学校设立了许多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但各个平台内容和功能建设并不完善,彼此之间相对独立,仍缺乏专门的人力、物力支撑运行。   因此,首先学校各层次自媒体平台应配备专业教师的技术指导和专门的学生负责人团队来支持运行,以此提高平台推送内容的质量,吸引更多师生的关注。其次各层次平台应正确定位,各司其职。学校官方自媒体平台应统筹宣传工作、政治思想工作、教务管理工作等几大版块,对外建立一个综合的信息发布和交流服务平台;学生部门和学生社团应在各自自媒体平台上宣传特色活动吸引师生参与,展示工作成果和取得的成绩,接收校内外广大师生的评价和建议;学院和班级团支部自媒体平台建设应紧密围绕本院动态、学术成果、学生生活等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联的内容,给学生更多人文关怀。
  最后,各层次自媒体平台应统一标识,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建立一条主线鲜明、层次丰富、落点众多的交互式自媒体队伍。
  3.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机制,实现有效引导、规范、过滤和控制
  为减少自媒体平台中来源多样、内容纷杂的信息对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学校应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应对和管理机制。
  ①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控、收集和反应机制
  首先,运行自媒体平台要对内容进行适当筛选,有效抑制不良信息、负面信息的传播,保留对大学生有意义的内容。其次,要对网络舆情进行合理监控,对信息流通的各个环节有所把握,了解信息传播的动态。再次,在虚假信息或负面信息传播等“脱轨”情况出现时应反应迅速,快速定位,掐断不良信息的源头,维护网络环境的稳定。最后,可以组建一支自媒体技术过硬的德育教师队伍,改变德育工作者给学生的刻板印象,在各大自媒体平台与学生积极互动,不断进行信息采集,为严肃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一丝亲和力。
  ②培养意见领袖,引导正确舆论方向
  为了防止部分大学生偏激看法的产生,学校应该培养一批思想觉悟高、理论功底强、表达能力好的学生意见领袖充当“把关人”的角色,帮助广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所谓学生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3]这些学生意见领袖在面对新闻资讯的负面内容时应做到及时分析和正面疏导,在面对敏感话题时应做到有效引导和正确规避,最终在他们的带领下提升学生对不良文化的鉴别力和免疫力。
  ③推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指“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的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4]利用自媒体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高校在完善自媒体建设的同时也应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自媒体媒介,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
  4.加强校园自媒体特色品牌建设
  校园自媒体建设首先要以本校特色为基调,挖掘本校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将自媒体平台建设成为校园文化特色的展示窗。其次要加强自媒体的特色版块建设,除了常规资讯外,可以增设“热点大家谈”、“知乎”式问答专栏、校友专栏、师生创作专栏等等,积极吸引广大师生的参与,在点滴中实现文化浸润。此外,要努力实现自媒体建设和校园活动相结合,在线上对校园活动进行宣传和号召,借助网络鼓励学生做出宿舍、走出网络来参与多彩校园生活。最后,自媒体平台的信息推送要保持质量和活跃度,要积极和学生进行互动,同时要不断提升信息的感染力,运用广受大学生喜爱的文字风格并利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不断提升校园自媒体的魅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杨晓婷,杨丽英.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缺失与应对[J].前沿,2014,Z9:170-172.
  [2]崔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思考[J].人民论坛,2012,14:112-113.
  [3]李莹莹.自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19:211-212.
  [4]江奇艳.“微”元素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运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02:125-126+144.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管理会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的现状和原因,然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管理体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的程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管理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
期刊
【摘要】根据教育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从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需求的基本目的出发进行分层教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合适的指导并取得发展。本文通过对《机械零件数控加工》课程分层教学的分析和尝试,证明在此类课程中进行分层教学更加有利于教学的进行和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分层教学;数控加工;个性差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统一规格教育的弊端不断显露出来,造成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高等教育的普及与不断发展,高职专业的学生的思想逐渐趋于多元化,这就需要高职专业的辅导员群体不断完善自我的素养来应对新的工作形式,本文就高职专业辅导员应该具备的素养问题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剖析与解析,论述了高职专业辅导员应该具备的五种基本素养即:过硬的文化素养,积极的政治素养、良好的心理素养、专业的管理素养、较强的创新素养五个方面。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素养  高职教育工
期刊
【摘要】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是根据高校的培养目标,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让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有着明确的竞争意识和职业意识,并且在社会中取得长足的发展,成为社会必须的人才。然而,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职业指导;职业理想;职业观念  引言  高校职业指导是通过社会组织让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了解职业,选择职业,让学生在社
期刊
【摘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下,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都面临着顶岗实习的情况,大量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季涌入相关实习单位,使得出现一岗难求的尴尬局面,同时,也造成了应届毕业生实习利益受到侵害。而当下信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技能、理念的快速更新,造成了一批有经验的老员工软实力滞后的结果,使得生产力不能最大化。企业单位处在二者交汇的位置,解决这一组问题,必将为企业带来活力,而“置换顶岗”实习模式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独立学院电信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不足,依据作者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本文提出了具有较高适用性的电信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及实施措施。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方案  三本独立院校是区别于传统公办高校,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体现。在就业市场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如何构建区别于学术型本科院校及技能型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摆在独
期刊
【摘要】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即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借助语言工具来反映一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联系。思维本身是不可见的,抽象的。而这个思维的过程却恰恰就是隐藏在结论教育之中的方法教育,隐藏在知识教育之中的能力教育。本文研究室就是思维导图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生物学科;教学  1 引言  2001年6月5日,教育
期刊
一、引言  十八后,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正由劳动密集型向高技能、知识密集型转变。在我国过去对技能人才的培养相对滞后的大背景下,对高等技能人才的需要求越来越紧迫。高等职业教育有开发市场所需技能人才职能,能填补市场的空白,也是高职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体现。  技能是指技术、能力,指撑握并能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技能培养就是培育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而任何一门专业的技能,绝对不
期刊
【摘要】本项目主要研究FSC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以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为例,通过文献查询和实地调查,从社会,大赛主办方,以及参赛车队(学校)自身三个层面对FSC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归纳得出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的初步理论。  【关键词】创新创业;竞赛;三圆环模型  如今,国内大学生竞赛活动日益繁荣。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
期刊
【摘要】走院校与部队一体化育人之路,消除任职教育在院校和部队之间的不一致性是任职教育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部队积极参与,实行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是提升任职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大力加强联教联训活动,可显著提高任职教育院校人才培养效能。  【关键词】联教联训;任职教育  一、引言  能否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取决于是否拥有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联教联训是我军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主要途径,军队院校与部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