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数字化生存的网络世界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教育和学习方式,冲击和改变着人类几千年来凝结而成的道德体系,使道德教育呈现出开放、自由、多元等特点,从而更加合乎人性,更能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也会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如有的学生由于长期沉湎于淫秽色情信息之中,有学不上、有书不读、荒废了青春、迷失了人性,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所以,网络时代,网络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网络道德教育对教师的呼唤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向社会各个领域和角落延伸,接受网络最多、受其影响最深的是学生。可见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正在呼唤教师。
1.网络为学生的自主选择提供了可能。网络信息资源异常丰富,人们可以在网上无拘无束地制造信息,也可以毫无节制地传播信息;学生也能对各种信息、观点、价值取向做出自主性选择和吸收。
2.网络道德呼唤自主选择能力的发展。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造成了对网络的难以监控,会使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为使网络能正常运行和有利于人的发展,网络人必须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主选择各种信息。
3.网络道德需教师教会学生自主选择。网络是一个多元价值共存的社会,如果缺乏道德自律,就会放纵自己,偏离道德轨迹。因此,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自主选择信息。否则,在鱼龙混杂的网络情景中,难免会陷入道德的茫区。
二、教师对网络道德教育需更新观念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基本上是一种教会顺从式教育,把学生从未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也从未允许对各种道德进行自主选择。而网络却为人的全面发展和道德的自由选择创造了条件,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既要做网络的主人,又不能沉湎于网络。为适应网络道德教育,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改变方式。
1.从他律式教育转向自律式教育。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网络是人机对话,主体行为是在“虚拟实在”的情形上进行的。所以,网络道德教育必须从教师教育的他律式转向人机对话的自律式,方可面对网络社会。
2.从封闭式教育转向开放式教育。传统道德教育表现为封闭性和一元性,与网络社会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不相兼容。因此,网络道德教育必须从信息隔绝的封闭式转向直面网络世界的开放式,让学生去接受各种信息的冲击和洗礼。
3.从说教式教育转向亲近式教育。过去的道德教育是以说教为主,缺少学生的内心体验。网络道德教育要把体现社会要求的网络道德规范和释疑解惑结合起来,给予学生及时的网络指导,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4.从接受式教育转向批判式教育。以往道德教育只是强调学生全盘接受现成的思想和经验。网络时代必须教会学生,自主选择媒介、选择信息,并对其内容进行反省、批判和处理,这是必备的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只有做到以上“四个转变”,才能指导学生对各种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社会价值进行分析、比较。在鉴别的基础上,自主地、合理地选择个人所应确立的道德取向以及所应遵从的道德规范,并形成真正符合网络时代要求的道德品质。
三、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的提高离不开其他道德和素质的提高。所以,要提高网络道德,必须加强以下教育。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一个人的文化素质与其政治觉悟、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有着密切联系,文化素质低,就会影响网络道德水平的提高,就容易受不良信息的诱惑。因此,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对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利用网络学习中外优秀文化,加强道德品质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2.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网络已成为人们学习、娱乐和了解社会的工具,也是传播各种政治思想的舞台。若没有正确的政治观念和信仰,就不会有较高的网络道德,难免在网络中迷失方向。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从而提高他们在网络化生存条件下的政治觉悟和敏锐力。
3.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学生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要求他们有较高的网络道德和守法水平是不现实的。只有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才能自我控制、调整和矫正网络失范行为;才能明辨是非,抵制网络信息诱惑、预防网络犯罪。
4.加强道德意志教育。道德意志薄弱的个体,网络道德一般比较低,极易受不良信息的干扰,而道德意志坚强的个体,能够克服不良信息的诱惑。因此,加强道德意志教育有利于网络道德的提高。
5. 加强成功意识教育。透过成功意识的培养,让成功意识扎根学生的心灵;通过成功潜力的挖掘,唤起成功的强烈欲望,激活教育主体,使其获得积极发展的活力,就能达到自我激励、自我鞭策、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目的。
6. 加强守则规范教育。守则规范教育有利于道德的提高和行为的规范,特别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36条规定:“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范,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营业性网吧。”对学生的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网络道德教育对教师的呼唤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向社会各个领域和角落延伸,接受网络最多、受其影响最深的是学生。可见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正在呼唤教师。
1.网络为学生的自主选择提供了可能。网络信息资源异常丰富,人们可以在网上无拘无束地制造信息,也可以毫无节制地传播信息;学生也能对各种信息、观点、价值取向做出自主性选择和吸收。
2.网络道德呼唤自主选择能力的发展。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造成了对网络的难以监控,会使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为使网络能正常运行和有利于人的发展,网络人必须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主选择各种信息。
3.网络道德需教师教会学生自主选择。网络是一个多元价值共存的社会,如果缺乏道德自律,就会放纵自己,偏离道德轨迹。因此,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自主选择信息。否则,在鱼龙混杂的网络情景中,难免会陷入道德的茫区。
二、教师对网络道德教育需更新观念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基本上是一种教会顺从式教育,把学生从未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也从未允许对各种道德进行自主选择。而网络却为人的全面发展和道德的自由选择创造了条件,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既要做网络的主人,又不能沉湎于网络。为适应网络道德教育,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改变方式。
1.从他律式教育转向自律式教育。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网络是人机对话,主体行为是在“虚拟实在”的情形上进行的。所以,网络道德教育必须从教师教育的他律式转向人机对话的自律式,方可面对网络社会。
2.从封闭式教育转向开放式教育。传统道德教育表现为封闭性和一元性,与网络社会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不相兼容。因此,网络道德教育必须从信息隔绝的封闭式转向直面网络世界的开放式,让学生去接受各种信息的冲击和洗礼。
3.从说教式教育转向亲近式教育。过去的道德教育是以说教为主,缺少学生的内心体验。网络道德教育要把体现社会要求的网络道德规范和释疑解惑结合起来,给予学生及时的网络指导,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4.从接受式教育转向批判式教育。以往道德教育只是强调学生全盘接受现成的思想和经验。网络时代必须教会学生,自主选择媒介、选择信息,并对其内容进行反省、批判和处理,这是必备的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只有做到以上“四个转变”,才能指导学生对各种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社会价值进行分析、比较。在鉴别的基础上,自主地、合理地选择个人所应确立的道德取向以及所应遵从的道德规范,并形成真正符合网络时代要求的道德品质。
三、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的提高离不开其他道德和素质的提高。所以,要提高网络道德,必须加强以下教育。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一个人的文化素质与其政治觉悟、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有着密切联系,文化素质低,就会影响网络道德水平的提高,就容易受不良信息的诱惑。因此,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对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利用网络学习中外优秀文化,加强道德品质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2.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网络已成为人们学习、娱乐和了解社会的工具,也是传播各种政治思想的舞台。若没有正确的政治观念和信仰,就不会有较高的网络道德,难免在网络中迷失方向。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从而提高他们在网络化生存条件下的政治觉悟和敏锐力。
3.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学生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要求他们有较高的网络道德和守法水平是不现实的。只有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才能自我控制、调整和矫正网络失范行为;才能明辨是非,抵制网络信息诱惑、预防网络犯罪。
4.加强道德意志教育。道德意志薄弱的个体,网络道德一般比较低,极易受不良信息的干扰,而道德意志坚强的个体,能够克服不良信息的诱惑。因此,加强道德意志教育有利于网络道德的提高。
5. 加强成功意识教育。透过成功意识的培养,让成功意识扎根学生的心灵;通过成功潜力的挖掘,唤起成功的强烈欲望,激活教育主体,使其获得积极发展的活力,就能达到自我激励、自我鞭策、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目的。
6. 加强守则规范教育。守则规范教育有利于道德的提高和行为的规范,特别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36条规定:“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范,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营业性网吧。”对学生的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