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课堂 “活力”,促进情感发展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y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最好体现。课堂教学情感的优劣,关系到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创造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要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的个性;要积极挖掘学生的学习资源。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平等的情感环境中学习,从而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效率。
  一、让兴趣引领课堂,激发情感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条件之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它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扬、动听,气势磅礴,就很容易吸引听众,一节课,导入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的不同方式,如“小品表演”、“故事大比拼”、“播放乐曲”、“多媒体课件”等。
  如在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奇的地球》一课中,这是一课有关地理知识的学习,力求让学生整体感知地球是人类的母亲,了解地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是一颗神奇的星球,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地球,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在教学开始,我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茫茫的宇宙中繁星点点,一颗晶莹的包裹著水蓝色纱衣的地球慢慢地从诸多星球中旋转着浮现出来,欣赏地球上壮美的自然风光,随后回答自己对地球了解,而后多媒体出示地球表面的地表状况,在视觉上有全新的认识,再去理解书中为数极少的一句文字:“养育了人类,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这样一导入,把抽象的、离我们遥远的地球呈现在学生眼前,激发了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学生一下子兴趣高涨.接着认识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展示课件图片,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请学生在《世界大陆分布图》上分别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看图片共同回答,用不同的颜色在地图上将它们区分出来。根据相关资料认知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积。并按照面积的大小给大洲和大洋排序,引导学生做游戏。这样在熟悉海洋和陆地名称后,用课件出示地图,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读图能力等综合性学习的指导,体现了《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情境,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了解自然,认识社会。
  二、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交流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地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合作学习的课堂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认知感受与情感流露,是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与环境之间的全新整合,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情感与情感的交流。
  如:三年级上册《家乡的节日》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从多种渠道了解多方信息,让学生收集整理有关家乡的节日故事、传说、来历、诗歌、习俗及过节的照片,把资料整理好后,自由组合,把收集到的各类材料小册子,设计好封面图案,并在小组类推荐一名代表展示本组收集的资料。通过生动形象地介绍习俗,讲精彩的节日故事,声情并茂地朗诵节日诗歌,唱歌谣,展示图片等形式,把一节单调的课变成了一节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课。在师生互动,信息多方面交流,和谐宽松的课堂,自然体现愉快、轻松、民主、自由的氛围。指导学生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充分、深入地了解、探究家乡的节日文化和习俗,感受过节的快乐和节日风俗人情之美,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他们对家乡节日的喜爱之情,进而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三、让生活走进课堂,开启情感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首先应该是一门让学生愿意亲近的课程。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事实说话,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通俗化,进而更好地开启学生的情感。
  四、让课堂更丰富多彩,体验情感
  1.情景体验式
  品社课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但什么知识都要回到真实的现实中,去接触现实,然后得出结论,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我们可以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而晓理,感受而动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2.小品表演
  心里学家皮亚杰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造就能造就新的,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这种人能有所有创造、发明、和发现。”在品社课中,组织学生表演小品,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产生各种情感,教师在表演结束时进行分析。
  如在教二年级品生中《爷爷奶奶,你们好》这一课中,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了解老年人在生活中的种种不便,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帮助老人。借助设计的“老人商店”“老人医院”“老人剧场”等环节的小品表演,体会“敬老爱老”。在小品编排表演中,结合教材,寻找典型素材,在形象生动的表演,有效地调动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也最充分、最合理的发展。
  3.引导探究式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只有充分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并且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教学的高质量。所谓教师的引导作用,应当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去掌握知识技能上,既不能上成“看图说话”课,也不能表现为教师灌输知识要点,品社课的引导探究,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会探索和发现。
  《品德与社会》课内形式是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如:演示童话、故事、小游戏问答、猜谜、辩论、写倡议书、做宣传画、现场演说等形式,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取活动方式,提高教学成效。
  总之,上一节成功的品社课就像品尝一杯醇香的美酒,聆听一首动听的乐曲额,欣赏一幅精美的油画,使人进入艺术的境地:它像快乐的轻喜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开心中受到情感教育,运用多种形式激“活”课堂,促进多种情感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背誦教学对小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拓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也受到背诵教学极大的影响。而背诵的基础是阅读,通过阅读和背诵可以比较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小学语文背诵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做好小学背诵教学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在此,笔者主要针对小学语文背诵教学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背诵教学 培养能力  小
【摘 要】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无话可说,或是有话说却内容混乱,语言干瘪,不能正确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触。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积累到习作素材,不懂如何灵活运用习作素材,只凭无意识的生活经历来凑集作文材料,敷衍成文。本文阐述了我在实际教学中指导学生积累与运用习作素材的一些做法:在追踪观察与体验中积累与运用习作素材;在模仿中积累与运用习作素材;在听、说中积累与运用习作素材。  【关键词】习作素材 积累与运用
当前,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新课程逐步走进课堂。为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深知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懈努力。近年来,我认真研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文章。我着眼于建立高效课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认真抓好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会学习,学会自我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基本的是学会预习。为了做好预习,我坚持做到三点:(1)保证学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农村孩子见到的和听到的都比城市的孩子少,学生感到作文难写,无从下笔,这有学生自身的问题,但更多是老师的问题,老师如果能够正确引导,正确批改作文,逐步引导学生写作的兴趣,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关键词】农村 小学 作文教学 策略  由于农村各种局限性原因,使农村小学生怕上作文课,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
什么是兴趣,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的杰出教育工作者于漪老师对此也有着相同的认识,她认为:“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教育改革家魏书生
期刊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让学生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去追求数学中的乐趣。  一、掌握学生心理,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數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
期刊
本试验分别对鲁山杨、圣山杨、1-69杨和1-72杨的种子和枝条采用0 Gy、50Gy、100 Gy、150 Gy、200 Gy、250 Gy和0 Gy、10 Gy、30 Gy、50 Gy、70 Gy、100Gy剂量60Co-γ射线进行
【摘 要】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作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其声光手段、动画技巧、音响效果,不仅可以极大地强化开放作文的教学效果,刺激学生感官,激發写作兴趣,还可以弥补传统作文教学的拘谨与低效,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作文教学 写作欲望 观察能力 表达能力 表达情境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和交
【摘 要】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成了小学语文学习的难点。由于山区的特殊的地域性,教师教学指导的片面性,学生缺乏写作素材和语言运用技巧,致使学生习作成为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作文既是语言文字的积累,更是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因此,提高山区小学学生习作能力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特别加强对学生习作思维和技巧的指导。  【关键词】山区小学 作文教学 思维和技巧  当前,在山区小学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基础性作用,是培养学生语言意识和语文素养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保证语文教学的高质量,能够为学生将来的语言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教学语言的锤炼,突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形成风格的小学语文语言艺术,其实质是体现教学语言的知识性、趣味性,追求简洁优美而又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语言 语言艺术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要求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