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泥土,仰望星空”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piao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顺城记》是当代中国的一部奇书。这部著作仿照司马迁《史记》体例,为贵州山城安顺一地作史。全书七卷两百万字,始自新石器时代,迄于二十世纪中期,融文学、方志学、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哲学为一炉。撰写者以散文笔调书写地方沧海桑田、风土人物,各卷标题从年表、史前纪、传说纪、城前纪、城建纪、民族纪、移民纪等,已经可以一窥编纂者的视野和愿景。
  《安顺城记》由钱理群教授发起,集合贵州文史工作者戴明贤、袁本良、顾久先生等合力主编,并由杜应国先生担任总撰稿人,从发想到完成耗时十七年之久。贵州僻处传统中国版图一隅,历来不以人杰地灵著称,反而每每招致夜郎自大、黔驴技穷等贬义描述。然而参与《安顺城记》的诸君子却不做此想。他们恰恰理解安顺地方虽小,但在千百年时间流变中一样能从平凡中见不凡。更何况中国西南历经近现代洗礼,从调北征南到民国抗战,从屯堡文化到多元民族,安顺的特殊意义早已浮出地表。
  在此之前, 类似以国史格局为地方修史的尝试, 仅见连横(连雅堂,一八七八至一九三六)于一九二0年出版的《台湾通史》。其时台湾已经被日据多年,雅堂先生唯恐子弟忘其华夏根本, 于是穷十年之力( 一九0八至一九一八)著成《通史》, 起自隋炀帝大业元年(六0五),终于清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台湾割让于日本。全书仿《史记》规模分为表、纪、志、列传, 共三十六卷約六十万字。连横序中写道:“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龟鉴也。代之兴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虚,均于是乎在。故凡文化之国,未有不重其史者也。”《台湾通史》以地方历史投射家国块垒,《安顺城记》可谓与之相互呼应。
  目前所见对《安顺城记》的描述,无不强调编者对地方的关怀、对土地的眷顾、对民间世界的珍惜。这当然是此书最令人重视之处。但在此之上,我们可以探问,中国可以大书特书的地方所在多有,何以安顺值得一记?当代以土地民间为念的地方书写不乏先例,何以《安顺城记》仍然独树一帜?《史记》与《安顺城记》的关联岂仅止于形式体例的相似?我以为这不仅关乎《安顺城记》所承载的地区意识和历史视野,更关乎书写者、编者所自觉或不自觉透露的精神面貌和思维轨迹。换句话说,《安顺城记》记叙安顺风土人物固然洋洋洒洒,但字里行间另有动人之处,而这动人之处来自情感,更来自思想。
   这促使我们对构思、编纂《安顺城记》的两位灵魂人物,钱理群、杜应国先生,多做了解。钱理群名满中国及华语世界,他生于南京, 于北京完成大学教育,但青壮岁月(一九六0至一九七八)都在贵州度过;安顺不啻他的第二故乡。杜应国则是地道的安顺子弟。就其自家考证,祖先为来自中原的汉人,可能随明代调北征南制度迁居至此,世世代代后,异乡成为故乡。杜先生成长于“文革” 时期, 很早辍学成为工人,但与锅炉车床为伍的日子没有影响他好学深思的决心。一九七一年钱、杜两人偶然相识,从而有了以后五十年亦师亦友的关系。
  《安顺城记》目前版本的终结点是一九四九年。我们不妨拟想,多少年后,如果该书有了续编,列传部分是否会为钱、杜两位先生记上一笔?不仅描述二十一世纪初他们与其他编纂者共同完成的《城记》壮举,也必须回溯他们相知而相交的七十年代;不仅着重他们对贵州山水的深情,也更着墨他们还有心意相投的师友所歌哭、思辨、奔走于斯的岁月—这是属于他们时代的“史记”。
  钱理群北大毕业后虽然成绩优秀,但因出身问题失去深造机会。他被派至底层工作,来到贵州安顺的一个卫生学校担任语文教师。对一个二十一岁的青年而言,这是艰难的考验,而钱先生选择坦然以对。他亲近学生,成为最受欢迎的老师,从中获得巨大回馈。与此同时,他也亲近自然, 以赤子之心审视贵州人情、风土之美。这样的美感带来诗意:他“写了无数的诗,红色的本子写红色的诗,绿色的本子写绿色的诗”。他“发现贵州大自然的美,一大早我就跑到学校对面的山上去,去迎接黎明的曙光,一边吟诗,一边画画”。
  “人在大自然中”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理想的生存和教育状态。“脚踏泥土,仰望星空”,这样的生命存在方式,对人的精神发展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我要说是贵州的真山真水,养育了我的赤子之心。(《我的贵州经验》)
  钱理群曾在不同场合总结他的贵州经验为“脚踏泥土,仰望星空”。“脚踏泥土”指的当是贵州土地,但站在土地上“仰望星空”同样意味深长,不禁令人联想到康德的名言:“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星空之所以灿烂,因为超越一时一地的羁绊,体现无垠的真理,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但钱先生又或不必仅受到康德的启发。反观中国人文传统,太史公应更为可亲可感。《报任少卿书》中,司马迁自述平生著史目的无他,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另一种“仰望星空”的抱负,但又是何其沉重的悲愿。《史记》成书的艰辛众所皆知,司马迁是在无尽的屈辱、创伤和困厄中,俯仰天人,纵观今古。他勉力跳脱现实痛苦,将眼光投向广袤天际、时空的纵深,在那里,理想迸然勃发,星斗成为文章。然而他又理解生命的局限,不敢奢望一己所思所学见知于当世。所谓“藏诸名山,传之其人”,这里所蕴含对际遇的无奈, 对机遇的期待,千百年后仍然让读者心有戚戚焉。
  如果钱、杜先生以《史记》作为《安顺城记》的蓝本,他们也是在后之来者的地位上,不断摩挲太史公这一悲愿吧。但他们所处的位置毕竟有所不同。《史记》出自一人之手,《安顺城记》则如钱先生所说,“集众人之手,成一家之言”。参与写作者多达六十八人,横贯老中青三代,不仅突出“乡贤世家的历史贡献,也为平民世家立传”。这样有志一同的壮举,毕竟见证了时代的变化。尽管如此, 钱、杜先生回顾来时之路,可还有不足为外人道的感触?所谓“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发愤著书,所为何来?为的是“思垂空文以自见”!
  杜应国在“ 文革” 中辍学。那年他还只是个初中二年级的少年,运动初期也曾被造反运动席卷,参加过红卫兵组织,后来上山下乡当知青,几年后被抽调到安顺电机厂做工人。那已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 上山的上山,下乡的下乡, 未来依然不可知。青年杜应国着手创作,阅读马列,但心中尚觉不足。就在此时,他认识一群同龄朋友, 或已就业,或甫退伍, 或就学中。彭显武、杨德光、杨印江、孙长福……这些人因缘际会走到一块,共享求知渴望。其中彭显武正好单身居于一座小院:   那小院是最后一进,很幽深也很背静,还有一个很仄促的天井,可以见到阳光,白云,仰望满天星斗,而不似我那低矮的小楼难见天日,且光线暗淡。(《奔突的地火》)
  就这样,几个青年开始聚会聊天,“谈梦想,谈未来,谈各自喜欢的书,当然也谈政治,谈现实”。他们对文学都有兴趣,正好杜应国手边有一套游国恩编《中国文学史》,于是商定一起研读,而且请到卫校的钱理群老师引领。一九七一年,钱理群初见这群青年,此后他们的关系越走越近,“久而久之,便逐渐形成了一个往来密切、联系日紧,且相对稳定的青年读书圈,其核心人物就是钱先生—那时,我们都叫他‘钱老师’”。
  青年的聚会有如蜉蝣群落,不久大家各奔东西,而“钱老师”却号召一批又一批青年追随者。他们高谈阔论,在极有限的知识资源中深耕细掘,期望为自己也为国家找到出路。“少年说剑气横斗, 长夜读书声满天。” 多少年后,杜应国回顾那充满悸动的日子,俨然是此生最为难忘的启蒙时代。对钱理群而言,“在这最困难的时期,饥饿的年代,荒唐的年代,我活得诗意而神圣。……慢慢地……我的周围团结了一大批年轻人,一直到今天,我还和他们保持联系,那里成了我的一个精神基地”(《如果不幸身处黑暗,请永远活出诗意和尊严》)。
  一九七八年钱理群通过高考,回到北大,但他的离开只是新格局的开始。一股“ 奔突的地火”已经点燃,随着改革开放的热情蔓延全中国。钱理群曾呼应朱学勤先生的看法,以“民间思想村落”一词说明一代青年的呐喊与彷徨。他指出, 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毛泽东等组织的“新民学会”,周恩来等领导的“觉悟社”,恽代英等创办的“互助社”等,在一定意义上都可以视为“民间思想村落”。他们身处时代大转变、思想大解放时期,先是在民间进行自由的閱读与思考,后投入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随后的社会革命中,把他们的思考转化为思想文化,以至政经变革实践,最终改变了中国的面貌。钱理群反思:是否在另一个历史转变的时代,同样的由下而上的思想村落也能激起另一波浪潮?“要真正认识与理解一九七九年以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其实是应该溯源到这一时期的民间思考的。当新的历史转机出现时,这些‘民间思想村落’也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民间思想的坚守》)
  恰恰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检视杜应国这一批人日后的作为。他们出身贵州山乡,缺乏像“钱老师” 们那样丰厚的知识训练,以及走入学术体制的能量,但他们同样关心社会、热爱家国,同样企求借思想的锻炼理解现状,寻求突破。他们上下求索,奔走各地,寻找知音却事倍功半,有的半途而废,不知所终;有的鞠躬尽瘁,付出生命代价;有的回到乡里,以有限的资源维持“地火”于不熄。
  与此同时,钱理群依然汲取贵州经验所曾赋予他的养分,拒绝被体制和现状所框架。杜应国一九七九年的日记中这么写着收到钱老师北京来信的感想:
  (钱师)拿我们做精神支柱,而他不又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吗?……有趣的是,我们处在不同的地位,不同的环境中,却有着共同的痛苦、苦闷。这说明了什么呢?还不正说明,在他的血液中,流动着的,正是一个战士的鲜血吗?……这种苦闷不是一种消极因素,而是一种积极因素,是一种前进的动力。(《奔突的地火》)
  基于这一动力,杜应国在几番冲刺无果后, 选择跻身教职,追求薪火相传。新世纪初他写下自传《奔突的地火》( 二0一二年),典出鲁迅《野草》:“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腐朽。”其中部分篇章记录一个山城青年的自我教育过程,读来竟有七十年代版《从文自传》的况味。那一代“民间思想村落”参与者的所思所行,对真理的批判和思考,还有面对种种考验—包括流亡和失踪—的直下承担,令人肃然起敬。
  只有明白了钱、杜先生过去这些年所走过的路,才能体会《安顺城记》的微言大义。这是一部城史,也是一部心史。因为它蕴藏了安顺作为一个“民间思想村落”的前世与今生。钱先生自谓是学界的“漂泊者”,但他更重视地方“困守者”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们“ 以集体的方式,别无选择,无可违拗地进入命运预定的角色”,但他们却在痛苦与失望、庸俗和琐碎的生命中,锻炼沉着与平静。
  《安顺城记》彰显的不再只是一座古城的山川人物,也是一群在地者无中生有、继往开来的传统。他们脚踏土地,默默无闻,却从来没有失去“仰望星空”的能量与想象力。彭显武、杨德光、杨印江、孙长福、田制平……而今安在哉?但因为他们,安顺展露了“无言的伟大,卑俗的崇高”。〔《安顺城记》(全七卷)钱理群、戴明贤、袁本良、顾久主编,杜应国总撰,贵州人民出版社二0二0年版〕
其他文献
魏晋新书风,本于新书体。那时新书体是行书和楷书,乃东汉后期的俗写体。汉魏之际,行书、楷书经过钟繇、胡昭的加工整理,树立规范,流行士大夫间。晋朝时,在士族书家引领下,行书、楷书盛行起来,并与东汉后期业已兴盛的草书合流,成为日常的书写体势,形成新的书风。  新书体之新,在于简。结构简化,无篆书之象形繁复;笔画简省,去隶书之蚕头燕尾。楷、行、草三体虽然抽象简约,却程度不一:楷书端正,行书连笔,草书伪略。
期刊
今天的“中国”是由中原、北方草原、天山南北、青藏高原等亚区域“多元互构”演化而成的体系.所谓“多元”,是因为中华大地上有多种自然生境,其上的人群在历史上造就和分衍出不同形态的政治一经济一文化秩序,这些秩序有着深刻的环境适应性.所谓“互构”,是因为“多元”之间互为条件、相互依赖、相互生成,无法脱离其中一元而完整地理解其他诸元的历史演化机理.同样,在体系史的视野下,衔接各亚区域的走廊地带获得了重要的历史意义,成为“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历史一地理一文化基础.
期刊
名不副实的《张伯驹集》  二0一三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了《张伯驹集》,书前的“出版说明”标榜“此次结集收录了张伯驹现存的全部作品”,这基本就等同于全集了。然而,遗憾的是,以我对张伯驹多年的持续关注,可下断言,上古版收录的恐怕远非张氏现存的全部作品。经一番考察,此书只是将坊间已公开出版的张氏著述打包合订,汇为一册,如是而已。不同版本之间的细微差异,编校者并未注意;令人最期待的辑佚,惜付阙如。  像
期刊
在科学幻想小说《石笋行》中,童恩正通过杜甫诗中的成都古迹石笋讲述天籁与我世间的羁绊:“宁静的夜空如同一面黑色的天鹅绒的天幕,覆盖着我们这个孤独的地球,覆盖着我们这些在占有的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十分渺小的人类.闪烁的星星,就像嵌在天幕上的一颗颗晶莹的钻石;若隐若现的银河,仿佛是被从天幕背后射来的神秘的光芒所照亮的微微波动的飘带.”古人通过静穆的观察,在星空中寻找上天的意志.当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天体为地球重力所擒获,倏忽陨落的流星便带来“王者失势,诸侯起伯”的讯息.
期刊
一  一九九一年初夏,我从伦敦希思罗机场飞往北京,接着从北京飞往厦门;从厦门转乘班车,向着泉州方向行进;在家歇息数日后,乘坐一辆挤满了人和行李的破旧中巴,南跨晋江,转向西北,经南安,翻越一连串丘陵,进入安溪;当夜,在安溪宾馆下榻。因为急着“踩点”,次日我搭乘一辆中巴,经城西大桥向西走。出了县城不远,我注意到一组算得上古朴的聚落。怀着找到更为古朴的村社的愿望,我安坐车上,继续西行。沿途观望,发觉不少
期刊
一九六五年的台湾,还笼罩在台海对峙和冷战疑云中,政治空气憋闷得让人透不过气.这一年,早已在香港影视圈闯出了点名堂的胡金铨离开了邵氏,辗转到了台湾联邦电影公司,为了他做导演的抱负,谋一处可施拳脚的地方.倒霉的是,他在台湾写的第一个剧本《阴阳法王》送交审查的时候吃了闭门羹.也难怪,剧中的“法王”歪打正着揭了当局的短儿:“一个地府的阎罗王不承想被人强占了地盘,沦为孤魂野鬼,上告无路,翻身无门,只好找了一块\'三不管\'的地界落草为寇.”所幸胡金铨迁善改过倒还敏捷,立马转变思路拍了一部仁孝忠义的《龙门客栈
期刊
《我的诗篇:当代工人诗典》(以下简称《诗典》)这次新编,大部分诗人都补充了近年来的新作,此外还增加了四十二位诗人。  当年《诗典》也只收录了六十二位诗人,现在一下子增补这么多,反而让我有些疑虑,究竟还有多少遗珠之憾?六年前,我广为搜寻,细加甄选,历时一年,这种艰辛让我误以为,大部分优秀工人诗人已收编在册;现在编选工作貌似更有成效了,而我几乎可以推断,还有不少隐在厂矿车间的行吟诗人,泯然而卓荦,我却
期刊
十多年前,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制作了十集大型纪录片《中国通》,介绍十位与中国有着深厚渊源的国际著名人士,从基辛格、中曾根康弘到顾彬(Wolfgang Kubin)。“顾彬”一集的开场白是我做介绍:“顾彬是三位一体:诗人、学者、翻译家。”我当然知道这一说法只是化约,现在面对为了纪念他七十五华诞而出版的近两百页的《顾彬成果目录》,感觉更是如此。他有多张面孔,不少人恐怕只知道一张:德国汉学家,或德国最著
期刊
一七三五年,法国派往中国的耶稣会士马若瑟(Joseph de Prémare,1666-1736)翻译的中国戏曲剧本—元杂剧《赵氏孤儿》,被杜赫德(Jean- Baptiste Du Halde,1674-1743)神父收入他影响了欧洲至少一个世纪的《中华帝国全志》(Description géographique, historique, chronologique,politique et p
期刊
于省吾,字思泊,晚号夙兴叟,室名未兆庐、双剑誃、泽螺居、四璧琅印室等,在其一生所用过的斋号中,“双剑誃”最为著名,在其生前出版的十三部学术专著中,有十部以“双剑誃”为名.关于这个斋号的由来,主要有两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其一是容庚在《颂斋吉金续录》中的记载“时于君得越王剑,俪以攻敔王夫差剑,以名双剑簃”,即认为“双剑”所指为越王剑和吴王夫差剑,另一种说法以《中国大百科全书·于省吾》为代表,认为“双剑”所指为吴王夫差剑和少虡错金剑:“他收藏过的古器物精品中有吴王夫差剑和少虡错金剑,所以用\'双剑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