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化,借助旅游业发展地区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经济的重要内容。而偏远地区位于经济建设中心外,受交通和基础设施限制,旅游资源和景区开发不对等,尤其是自然风景区同质化严重、缺乏地区特色和发展规划,对当地特色文化造成了冲击。文章关注偏远地区自然风景区发展,通过实地考察深入观察了巴中市九寨山景区,分析了自然风景区开发对偏远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对偏远地区自然风景区开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偏远地区;自然风景区;旅游文化资源;九寨山
决胜全面小康的时期背景下,纵观国内对偏远地区旅游发展建设的各项研究,从经济和社会效应上分析了旅游产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带来的影响。近年来,按照发展不能让一个人掉队的原则,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扶持偏远地区发展,不仅出资为偏远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运输问题,还提供技术支持和宣传推广,针对建设相对落后的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区等偏远地区进行政策扶持性建设。
旅游业作为绿色朝阳产业,与“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但是在庞大的机遇下,偏远地区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盲目的跟风建设自然风景区缺乏规划给当地特色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也极大的浪费了相关资源,导致了开发力度和利益收入不对等。本文实地调研了巴中市九寨山景区,观察了九寨山景区建设的不足,从实地入手,发现偏远地区自然风景区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深度挖掘上的不足,探索偏远地区自然风景区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为同类风景区的建设提出了有关意见,为相关政策的推进提供参考。
1.文献综述
1.1偏远地区
偏远在《现代汉语辞典》中解释为“偏僻而遥远”。偏远地区一般指远离经济中心的地区,在我国主要体现在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区以及部分城市郊区。通常具有交通不便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的特点,国内分布与贫困乡村高度重合。随着政策的不断重视和全面小康建设的推进,偏远地区逐渐走出了盲目发展的怪圈,而旅游产业建设也成为了偏远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部分。
1.2自然风景区开发路径研究现状
自然风景区由纯自然景观或带有少量人工景观的自然景观组成,包括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郊野公园等等,一般建设有可供游客使用的基础设施。国外相对应的研究主要有针对国家公园的研究,极大的注重生态在国家公园开发建设中的重要性。国内针对自然风景区的研究主要从生态和文化两方面着手。一是生态,自然风景区是旅游资源,但同时也有着巨大的生态环境意义,在对其进行旅游开发时必须兼顾旅游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即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前提。多数研究都关注到了自然风景区建设和生态之间的冲突和解决方式。即风景区建设必须考虑其环境承载力,不能超过生态承受范围,同时对风景区进行科学有效的功能分区,充分考虑自然风景区建设对生态的影响。二是文化,作为文化大国,中国各地的自然风景区建设和人文风景区建设都离不开背后庞大的文化,多种旅游文化项目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将增强偏远地区历史文化氛围,创造更加和谐的人文历史环境,增强文化认同感。但同时也有自然风景区文化开发的不足,全国各地自然风景区盲目趋向网络数据较高的景区建设方式,同质化严重无法突显当地文化的特殊性,导致对游客吸引力下降,尤其是作为相对不够发达的偏远地区,文化开发不足极大地限制的景区发展和经济建设。
总体而言,现有研究都认为自然风景区的建设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开发过程中必须做到生态与发展的平衡和文化与发展的平衡。
1.3巴中市九寨山风景区研究现状
九寨山位于巴中市城区东面,地处秦巴山脉,是米仓古道重要节点和川甘陕红色旅游区环线驿站,景区面积11.68平方公里,因山峰险要之处有莲花寨、青冈寨、贺灯寨等九座山寨而得名。现有的九寨山风景区研究从其自然特色入手,关注景区内自然景观的色彩景观,试图从风景区自然环境的开发寻找提高吸引力的方法。但是现有的研究没有深入解析九寨山的文化开发,没有从深层探索风景区对游客吸引力的来源,更是没有关注到景区人工景观建设的逐渐趋同。本文从实地调研出发,将文化与发展相融合,探索九寨山风景区开发路径,能更好的补充相关研究的不足,为偏远地区自然风景区开发路径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2.自然风景区开发存在问题——以巴中市九寨山自然风景区為例
2.1九寨山风景区游玩项目单一,与国内各城市公园趋同
巴中市九寨山风景区内设数项游玩项目,以园区内秋池为中心,开发设立了画舫游湖、游船快艇、喊泉等项目。九寨山是中国西部首个“城市新区、产业园区和旅游景区”三区同建的实验性项目,创造了许多巴中市第一,当前建设情况可以满足作为当地人民休憩游玩点的需求。而游玩项目价格较低也做到了九寨山景区作为城市公园的职能。但作为面向旅游者的自然风景区则项目单一,与国内各地相同景区趋同。画舫游湖知名于江南尤其是苏杭一带,其当地多水的环境和温婉的历史原因赋予了画舫游船这一项目文化特色和宣传要点,而巴中市九寨山景区位于西南地区,游湖文化尚未得到开发,作为景区主要项目缺乏竞争力和游客吸引力。同时,园区主体秋池未能达到如杭州西湖、武汉东湖等的占地面积,忽视了园区内广大的山区面积,单湖面承载能力小,无法适应未来大规模接待游客。
2.2景区建设同质化严重,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
偏远地区自然风景区开发模式大多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九寨山风景区有其自然环境景观的巨大优势和当地政府建设规划的扶持,却出现了景观资源与开发规划不对等的情况。实地调研发现,九寨山景区在发展规划中主打文人风采、巴人文化和寨文化,各功能区分区和景点分区都以诗词命名,在游览主路线也设有文人雕像,从人为建设上加强景区的文人文化建设。在面积广大的山区中也保留有寨门,从遗址直观地展现九寨山景区的寨文化,而巴人文化多是以园区内建筑和讲解体现相关内容。随着偏远地区旅游开发热的出现,尤其是偏远地区自然风景区陷入盲目跟风的尴尬处境, 尽管规划中对文化开发十分重视,但实际设施缺乏建设,文化浮于表面,无论是巴人文化或是寨文化,没有相应的设施和体验活动体现其巴人文化中蕴含的神话传说、巴国符号文字、巴人诗作、青铜文化、图腾文化、渔猎农耕文化等文化内涵,缺乏深入,过度依靠讲解员讲解,游客感受方式缺乏,文化体验感较低。
2.3九寨山景区周围尚未形成景点群,游玩路线单一,基础设施尚不完善
(1)外部未形成景点群
自然风景区由于其环境特殊性往往远离城市地处相对偏远位置,交通方式相對简单,通常由公路连接。本次调查中不难发现九寨山景区亦位于山区中,暂时远离城市已开发地带,前往只有公路交通一种方式,而与之最近的大型风景区路程超过半小时,且调研期间仍处于道路建设中,外部设施不完备。游客可游览景点只有九寨山景区一项,沿路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游览路线,导致单个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小,游客前往意愿收到影响。
(2)内部游玩路线单一,针对游客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善
九寨山景区内峰岭交错,沟壑纵横,自然景观独特,是巴山丘陵过渡地带的典型代表,七嘴、六梁、五山与北庙柳岗诸山、化城老君山、兴文龙池山、南阳鼓楼山遥相呼应,山水自然环境资源丰富,景观秀美,建设有观光车道和行人道,可供观光车单向行驶,建设环山公路通往各寨门景点。景区正门建设有游客服务中心。简单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齐全,缺乏更深层次的设施建设。调查期间正逢下雨,能明显感受到建设缺失带来的不变,游览体验不足。而单一的公路环绕导致游客被动选择游览路线,缺少与景区互动和自主选择空间,沿途如垃圾桶、游客服务点和公厕建设尚且不完善,极大地影响了游客对景区的满意程度。
2.4地域影响力小,外地游客少,处境尴尬
九寨山景区和众多国内偏远地区自然风景区开放基本选择专家建议开发规划的方式,可旅游的建议并没有给这些地方带来人们所期望的种种结果。相当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地域限制和实施程度不足,巴中市影响力辐射半径小,在四川省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地域品牌建设落后,导致九寨山景区只能吸引当地的部分居民前往,针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较小,导致九寨山景区的建设处于难以前进的尴尬状态。
3.九寨山自然风景区开发路径的政策建议
3.1开发特色游玩活动,突破景区建设同质化
各地背景不同,环境的、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尤其是偏远地区碍于地理和文化影响力的相对落后,自然风景区规划和地方特色的开发难度上升。景区内游玩活动是景点特色的来源之一,将巴人神话和和巴人雕塑融入进游玩活动开发,跳出模仿的怪圈,突破景区建设不断同质化,建设有意义的特色游玩活动。
3.2重视巴人文化和寨文化的开发挖掘,注重九寨山风景区品牌建设
巴人文化作为当地独有的特色文化,完全能够融合近如九寨山等景区建设中。结合VR等先进技术实现智慧旅游和文化旅游融合,在发展旅游的同时看到偏远地区推动人工智能建设的可能性,通过科技提升游客体验感。寨文化作为九寨山的独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对寨文化的挖掘和其中优秀内容的宣传使九寨山能区别于四川地区的同类景区。同时通过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而推动九寨山风景区品牌建设,用文旅产品带动旅游,继而带动整个地域相关产业的发展。
3.3完善景区内外基础设施建设
九寨沟风景区作为城市公园和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其良性持续发展不仅能够带来经济刺激更能提高附近居民的生活水平,但目前周边尚没有实现配套设施完善,公共交通方式和景区内游客服务中心的深入建设仍相对欠缺,同时旅游活动让旅游者大规模的介入偏远地区人们的生活当中,通过自然风景区的建设推动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落实以人为本回归人民的发展理念。
3.4加强景区宣传,提升知名度,吸引地区内外游客
当前国际赛事如马拉松和极限运动比赛等世界性比赛不断兴起,在世界上引起广泛关注。九寨山风景区占地面积广,空气清新,且景区内主路建设齐全,可以有效利用景区现有资源,举办如世界马拉松,登山等比赛,结合当地巴人文化登高节,甚至推广通江县银耳节等特色节日,以此作为宣传点,向外宣传当地特色文化和产品,利用互联网平台对当地文化进行宣传推广,用文化影响力带动旅游影响力,扩大景区吸引力,提升整体形象。
4.总结
旅游业发展作为不同于一二产业需要大量经济科技资源积累的绿色产业,正确开发能有效调节当前生态和发展的矛盾。有文化留存同时又缺乏经济刺激的偏远地区成为旅游开发的热门地区。这使旅游开发模式下偏远地区的自然风景区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对于建设者需要做合理规划开发,而对于周边居民,旅游开发带来的文化冲击也亟待解决。本文通过调研巴中市九寨山风景区分析偏远地区自然风景区建设的不足,展望未来景区建设,通过一个点的观察对类似偏远地区景区建设提出意见。
文章主要的创新点在关注了偏远地区景区建设的热点问题,针对开发路径提出了相关建议,注重文化在偏远地区自然风景区建设的重要作用,从旅游地文化上发现其吸引力来源从而发现可供参考的建设方式。没有一种模式适用于所有地区,而偏远地区的特殊性导致其在景区建设中常常遇到规划不够和相似程度过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如何实现发展与保护并存仍有相当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唐学军,陈晓霞.秦巴山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四川省巴中市20个行政村数据[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05):70-78.
[2]田雅娟,刘强.中国旅游业发展对农村贫困减缓的效应及其影响因素[J].旅游学刊,2020,35(06):40-49.
[3]李羽佳,赵长轶.精准扶贫背景下四川偏远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决策咨询,2018(02):39-41+46.
[4]许雅丽.巴中市九寨山森林公园色彩景观设计[J].城乡建设,2017(13):37-39.
[5]雷洋,谢泽氡.包容性增长理念下的偏远地区旅游扶贫研究——以四川平武虎牙藏族乡为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4(12):58-61+99.
[6]吴丹丹.偏远地区乡土建筑风貌维护与社区旅游[D].湖南大学,2004.
[7]蔡伟斌.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自然风景区旅游资源规划[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01):62-64.
[8]吕双,贺立龙,蒋奇杰.国家战略、大企业培植与欠发达地区发展[J].统计与决策,2012,000(024):175-177.
关键词:偏远地区;自然风景区;旅游文化资源;九寨山
决胜全面小康的时期背景下,纵观国内对偏远地区旅游发展建设的各项研究,从经济和社会效应上分析了旅游产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带来的影响。近年来,按照发展不能让一个人掉队的原则,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扶持偏远地区发展,不仅出资为偏远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运输问题,还提供技术支持和宣传推广,针对建设相对落后的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区等偏远地区进行政策扶持性建设。
旅游业作为绿色朝阳产业,与“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但是在庞大的机遇下,偏远地区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盲目的跟风建设自然风景区缺乏规划给当地特色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也极大的浪费了相关资源,导致了开发力度和利益收入不对等。本文实地调研了巴中市九寨山景区,观察了九寨山景区建设的不足,从实地入手,发现偏远地区自然风景区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深度挖掘上的不足,探索偏远地区自然风景区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为同类风景区的建设提出了有关意见,为相关政策的推进提供参考。
1.文献综述
1.1偏远地区
偏远在《现代汉语辞典》中解释为“偏僻而遥远”。偏远地区一般指远离经济中心的地区,在我国主要体现在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区以及部分城市郊区。通常具有交通不便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的特点,国内分布与贫困乡村高度重合。随着政策的不断重视和全面小康建设的推进,偏远地区逐渐走出了盲目发展的怪圈,而旅游产业建设也成为了偏远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部分。
1.2自然风景区开发路径研究现状
自然风景区由纯自然景观或带有少量人工景观的自然景观组成,包括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郊野公园等等,一般建设有可供游客使用的基础设施。国外相对应的研究主要有针对国家公园的研究,极大的注重生态在国家公园开发建设中的重要性。国内针对自然风景区的研究主要从生态和文化两方面着手。一是生态,自然风景区是旅游资源,但同时也有着巨大的生态环境意义,在对其进行旅游开发时必须兼顾旅游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即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前提。多数研究都关注到了自然风景区建设和生态之间的冲突和解决方式。即风景区建设必须考虑其环境承载力,不能超过生态承受范围,同时对风景区进行科学有效的功能分区,充分考虑自然风景区建设对生态的影响。二是文化,作为文化大国,中国各地的自然风景区建设和人文风景区建设都离不开背后庞大的文化,多种旅游文化项目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将增强偏远地区历史文化氛围,创造更加和谐的人文历史环境,增强文化认同感。但同时也有自然风景区文化开发的不足,全国各地自然风景区盲目趋向网络数据较高的景区建设方式,同质化严重无法突显当地文化的特殊性,导致对游客吸引力下降,尤其是作为相对不够发达的偏远地区,文化开发不足极大地限制的景区发展和经济建设。
总体而言,现有研究都认为自然风景区的建设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开发过程中必须做到生态与发展的平衡和文化与发展的平衡。
1.3巴中市九寨山风景区研究现状
九寨山位于巴中市城区东面,地处秦巴山脉,是米仓古道重要节点和川甘陕红色旅游区环线驿站,景区面积11.68平方公里,因山峰险要之处有莲花寨、青冈寨、贺灯寨等九座山寨而得名。现有的九寨山风景区研究从其自然特色入手,关注景区内自然景观的色彩景观,试图从风景区自然环境的开发寻找提高吸引力的方法。但是现有的研究没有深入解析九寨山的文化开发,没有从深层探索风景区对游客吸引力的来源,更是没有关注到景区人工景观建设的逐渐趋同。本文从实地调研出发,将文化与发展相融合,探索九寨山风景区开发路径,能更好的补充相关研究的不足,为偏远地区自然风景区开发路径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2.自然风景区开发存在问题——以巴中市九寨山自然风景区為例
2.1九寨山风景区游玩项目单一,与国内各城市公园趋同
巴中市九寨山风景区内设数项游玩项目,以园区内秋池为中心,开发设立了画舫游湖、游船快艇、喊泉等项目。九寨山是中国西部首个“城市新区、产业园区和旅游景区”三区同建的实验性项目,创造了许多巴中市第一,当前建设情况可以满足作为当地人民休憩游玩点的需求。而游玩项目价格较低也做到了九寨山景区作为城市公园的职能。但作为面向旅游者的自然风景区则项目单一,与国内各地相同景区趋同。画舫游湖知名于江南尤其是苏杭一带,其当地多水的环境和温婉的历史原因赋予了画舫游船这一项目文化特色和宣传要点,而巴中市九寨山景区位于西南地区,游湖文化尚未得到开发,作为景区主要项目缺乏竞争力和游客吸引力。同时,园区主体秋池未能达到如杭州西湖、武汉东湖等的占地面积,忽视了园区内广大的山区面积,单湖面承载能力小,无法适应未来大规模接待游客。
2.2景区建设同质化严重,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
偏远地区自然风景区开发模式大多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九寨山风景区有其自然环境景观的巨大优势和当地政府建设规划的扶持,却出现了景观资源与开发规划不对等的情况。实地调研发现,九寨山景区在发展规划中主打文人风采、巴人文化和寨文化,各功能区分区和景点分区都以诗词命名,在游览主路线也设有文人雕像,从人为建设上加强景区的文人文化建设。在面积广大的山区中也保留有寨门,从遗址直观地展现九寨山景区的寨文化,而巴人文化多是以园区内建筑和讲解体现相关内容。随着偏远地区旅游开发热的出现,尤其是偏远地区自然风景区陷入盲目跟风的尴尬处境, 尽管规划中对文化开发十分重视,但实际设施缺乏建设,文化浮于表面,无论是巴人文化或是寨文化,没有相应的设施和体验活动体现其巴人文化中蕴含的神话传说、巴国符号文字、巴人诗作、青铜文化、图腾文化、渔猎农耕文化等文化内涵,缺乏深入,过度依靠讲解员讲解,游客感受方式缺乏,文化体验感较低。
2.3九寨山景区周围尚未形成景点群,游玩路线单一,基础设施尚不完善
(1)外部未形成景点群
自然风景区由于其环境特殊性往往远离城市地处相对偏远位置,交通方式相對简单,通常由公路连接。本次调查中不难发现九寨山景区亦位于山区中,暂时远离城市已开发地带,前往只有公路交通一种方式,而与之最近的大型风景区路程超过半小时,且调研期间仍处于道路建设中,外部设施不完备。游客可游览景点只有九寨山景区一项,沿路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游览路线,导致单个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小,游客前往意愿收到影响。
(2)内部游玩路线单一,针对游客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善
九寨山景区内峰岭交错,沟壑纵横,自然景观独特,是巴山丘陵过渡地带的典型代表,七嘴、六梁、五山与北庙柳岗诸山、化城老君山、兴文龙池山、南阳鼓楼山遥相呼应,山水自然环境资源丰富,景观秀美,建设有观光车道和行人道,可供观光车单向行驶,建设环山公路通往各寨门景点。景区正门建设有游客服务中心。简单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齐全,缺乏更深层次的设施建设。调查期间正逢下雨,能明显感受到建设缺失带来的不变,游览体验不足。而单一的公路环绕导致游客被动选择游览路线,缺少与景区互动和自主选择空间,沿途如垃圾桶、游客服务点和公厕建设尚且不完善,极大地影响了游客对景区的满意程度。
2.4地域影响力小,外地游客少,处境尴尬
九寨山景区和众多国内偏远地区自然风景区开放基本选择专家建议开发规划的方式,可旅游的建议并没有给这些地方带来人们所期望的种种结果。相当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地域限制和实施程度不足,巴中市影响力辐射半径小,在四川省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地域品牌建设落后,导致九寨山景区只能吸引当地的部分居民前往,针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较小,导致九寨山景区的建设处于难以前进的尴尬状态。
3.九寨山自然风景区开发路径的政策建议
3.1开发特色游玩活动,突破景区建设同质化
各地背景不同,环境的、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尤其是偏远地区碍于地理和文化影响力的相对落后,自然风景区规划和地方特色的开发难度上升。景区内游玩活动是景点特色的来源之一,将巴人神话和和巴人雕塑融入进游玩活动开发,跳出模仿的怪圈,突破景区建设不断同质化,建设有意义的特色游玩活动。
3.2重视巴人文化和寨文化的开发挖掘,注重九寨山风景区品牌建设
巴人文化作为当地独有的特色文化,完全能够融合近如九寨山等景区建设中。结合VR等先进技术实现智慧旅游和文化旅游融合,在发展旅游的同时看到偏远地区推动人工智能建设的可能性,通过科技提升游客体验感。寨文化作为九寨山的独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对寨文化的挖掘和其中优秀内容的宣传使九寨山能区别于四川地区的同类景区。同时通过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而推动九寨山风景区品牌建设,用文旅产品带动旅游,继而带动整个地域相关产业的发展。
3.3完善景区内外基础设施建设
九寨沟风景区作为城市公园和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其良性持续发展不仅能够带来经济刺激更能提高附近居民的生活水平,但目前周边尚没有实现配套设施完善,公共交通方式和景区内游客服务中心的深入建设仍相对欠缺,同时旅游活动让旅游者大规模的介入偏远地区人们的生活当中,通过自然风景区的建设推动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落实以人为本回归人民的发展理念。
3.4加强景区宣传,提升知名度,吸引地区内外游客
当前国际赛事如马拉松和极限运动比赛等世界性比赛不断兴起,在世界上引起广泛关注。九寨山风景区占地面积广,空气清新,且景区内主路建设齐全,可以有效利用景区现有资源,举办如世界马拉松,登山等比赛,结合当地巴人文化登高节,甚至推广通江县银耳节等特色节日,以此作为宣传点,向外宣传当地特色文化和产品,利用互联网平台对当地文化进行宣传推广,用文化影响力带动旅游影响力,扩大景区吸引力,提升整体形象。
4.总结
旅游业发展作为不同于一二产业需要大量经济科技资源积累的绿色产业,正确开发能有效调节当前生态和发展的矛盾。有文化留存同时又缺乏经济刺激的偏远地区成为旅游开发的热门地区。这使旅游开发模式下偏远地区的自然风景区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对于建设者需要做合理规划开发,而对于周边居民,旅游开发带来的文化冲击也亟待解决。本文通过调研巴中市九寨山风景区分析偏远地区自然风景区建设的不足,展望未来景区建设,通过一个点的观察对类似偏远地区景区建设提出意见。
文章主要的创新点在关注了偏远地区景区建设的热点问题,针对开发路径提出了相关建议,注重文化在偏远地区自然风景区建设的重要作用,从旅游地文化上发现其吸引力来源从而发现可供参考的建设方式。没有一种模式适用于所有地区,而偏远地区的特殊性导致其在景区建设中常常遇到规划不够和相似程度过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如何实现发展与保护并存仍有相当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唐学军,陈晓霞.秦巴山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四川省巴中市20个行政村数据[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05):70-78.
[2]田雅娟,刘强.中国旅游业发展对农村贫困减缓的效应及其影响因素[J].旅游学刊,2020,35(06):40-49.
[3]李羽佳,赵长轶.精准扶贫背景下四川偏远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决策咨询,2018(02):39-41+46.
[4]许雅丽.巴中市九寨山森林公园色彩景观设计[J].城乡建设,2017(13):37-39.
[5]雷洋,谢泽氡.包容性增长理念下的偏远地区旅游扶贫研究——以四川平武虎牙藏族乡为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4(12):58-61+99.
[6]吴丹丹.偏远地区乡土建筑风貌维护与社区旅游[D].湖南大学,2004.
[7]蔡伟斌.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自然风景区旅游资源规划[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01):62-64.
[8]吕双,贺立龙,蒋奇杰.国家战略、大企业培植与欠发达地区发展[J].统计与决策,2012,000(024):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