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心理素质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i_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其中包含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与培养。
   一、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奠定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
   自信心是人最宝贵的一种心理品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要运用罗森塔尔效应。这样,学生就会受到鼓舞。实际上,学生往往特别注重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老师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或许就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教师应提倡“赏识”教育,对学生多肯定多鼓励,多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二、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充实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是锻炼其才干的重要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和任务之一。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新世纪,我们更应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和抗挫折能力。语文教学也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本学期,为了让学生适应议论文这种文体,掌握它的论证方法,进而学会说理,我在班上举行了两场辩论比赛。辩论前把题目要求及应准备的材料都告诉了学生,指定八位优等生分成两组作为辩论的正方与反方,把其余同学分成两组,分别为参加辩论的同学找材料。
   同学们在找材料的过程中学会了论据收集的方法,在辩论中懂得了怎样突出论点、说明事理。第一场辩论由于准备不足,学生一时无法适应。第二场辩论大有进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竞争的心理素质。为了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古诗词,我还组织了一场古诗词朗读比赛,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参加。在朗读中要求学生口齿清楚、诗句朗读流畅,读出情感。教师在点评时做到重表彰、重指导,重点赞誉中等生和差生的优点,从而提高了学生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后来搞的名著知识竞赛,采取报名参加的方法,结果大多数学生踊跃报名参赛,连差生也敢于自愿报名,迎难而上,最终,这次活动也获得了成功。经过上述活动,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集体活动的参与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引导情感沟通,健全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我体会到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效应有其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的“情感”教育制约着学生的求知心理,能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使学生沿着教师的情感线索去修养品德,去学习知识。我在语文教学中以讲读启发情感,以朗读激发情感,以写作抒发情感。
   讲读启发情感,就是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内容,设置情感导语和情感线索,并使之贯穿全文。这样既能使学生自觉地进入学习氛围中,也能在情感中求知学知,在情感中陶冶情操。
   朗读激发情感,就是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字是文章思想内容的存在形式,也是作者表达认识与感受的媒介和手段,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教师的范读,再现作品的艺术境界,使学生经过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写作抒发情感。语文学科有着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写日记、作文,教师应结合作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此外,教师还可以从培养心理素质的目的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实际和现实生活状况,有意识地出一些作文题目让学生完成。通过作文,让学生说出心里话,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从中加以引导,及时疏导,以培养他们正确的人才观,引导他们成才。
   当然,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很广,培养心理素质的方法也很多,以上是本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与体会,意在抛砖引玉,与众位同仁共同探讨,使语文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育更上一层楼。
其他文献
学能自得,是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和独立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教师的责任不是给学生“奉送真理”,而是要教给学生如何去“发现真理”,如果我们把达成教学目标比喻过河的话,那么教给学生学能自得的方法就是给学生以过河的舟楫。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自己选定学习目标,自己设疑,自己找到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才真正具备了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了,为此我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激起寻求自得的欲望   如果
期刊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感的人文学科,它可以给学生以真善美的熏陶,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课堂上,老师居高临下教授知识,缺乏对学生真正的尊重;学生则缺乏主动思考的体验,成了知识的被动接收者,成了课堂的旁观者。长此以往,语文课堂失去了活力,失去了语文学科的人文美,学生也失去了学习兴趣,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师,都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我认为,作为一门人文性大于工具性的学科,无论是
期刊
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尝试以下的六种提问方式: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
期刊
个性化教学强调以个别差异为出发点,以学习者兴趣与需要为中心,以班级教学的调适与分化为基本方向,以每个学生能力与个性的最大发展为目标。经过自己多年的摸索实践,我认为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满足不同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需求,才能激发每一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主性、创造性,才能依托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从而使语文学习在学生的人格发展中获得意义。以下是我在语文课上的几点做法,写出
期刊
回首从外出学习到坚定信心要走出一条课改新路的日子,每一幕都历历在目。如今看着学校改革热潮的涌起,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对“四环节教学模式”的优势可谓心领神会。如今,四环节已成为县城二中的主课题,在四环节教学中,融入活动、游戏等,打造精品课成为了我们的主流。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指导下,如今的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活动的主阵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增,在自主学习中学会了思考,在交流中学会了互补,在展示
期刊
一、特殊性学生逆反心理的应对策略   初二的学生,由于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急剧膨胀,而事实上并没有成熟,往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摆在老师、家长的对立面,表现出种种不良倾向。   面对心理逆反期的学生,采取简单急躁的教育方法,只能事与愿违,应以爱心和尊重为前提,注重沟通和交流,以春雨润物的耐心、细心融化学生心中的坚冰。   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关爱
期刊
俗语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情境的创设其实并没有固定的方法。那么,如何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如下几种途径。   1.以“朗读”创设情境   要想让学生动情,教师务必先投入感情,教师充满感情的导语、范读,都能强烈地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刻骨铭心的感情体验中不知不觉喜欢上朗读,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进入文章情境,品味语言文字的味道。教师的范读,应该准确地再现文
期刊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恍惚间,从教已近三十年了。回顾过去走过的教育教学历程,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忧伤。独坐案前,望着窗外璀璨的群星,我不禁思绪万千,感慨良多。记忆的闸门已然打开,曾经的教育往事如一个个镜头在眼前一一闪现:    多少年来,我一直觉得自己尽心尽责、勤勤恳恳地工作,可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工作成果,心惶惶而不安。尽管自己表扬、奖励、竞赛等等激励的方法也采用了不少,但收效却并不怎么乐观
期刊
虽然创新一词并不是陌生的词汇,但在教育界,只是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来它才变成热门的话题。因为创新教育直接关系到未来人才的素质,所以,创新教育便成为新世纪教育的主旋律,也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把创新教育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便产生了创新教学。而语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讨语文阅读创新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是摆在语文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笔者就结
期刊
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语文教学的延伸,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完成情况及时查漏补缺,有助于巩固和完善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的学习素养,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与否关系很大,必须引起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视。   那么怎样布置作业呢?笔者认为语文新课程标准给我们语文作业的布置提供了依据,我从以下几点略谈认识:   一、尊重学生的原则,尊重客观规律   1、尊重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