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管“进村”到房产“绑架”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xin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民为本”谈何容易
  
  在我们2009年11月召开的第18届官产学恳谈会上,嘉宾们围绕“2010决胜复苏期”谈了方方面面的看法。会后,我反复想:什么是当今社会和企业管理的核心?
  
  “小摊贩”反映“大民生”
  
  每天早晨,我上班都经过一个路边摊贩市场。摊贩们一年四季站在那里,天寒地冻、风吹雨打……但他们总是笑脸迎人,因为他们要生活。可是他们总是心惊肉跳地睁大眼睛四处看——有没有城管来。一发现踪迹,立即推车落荒逃走。十几年来,城管一旦抓到,通常就对水果蔬菜脚踩车碾,或连人带货用车拉走,狼藉一地,号哭一片。围观百姓纷纷说:这些城管巡逻很像过去“鬼子进村”!
  至今情况似稍有好转。据报载,外地城管开始“文明”了——城管不砸不抢,而围着摊贩行“注目礼”,迫其离开。我回忆起1979年去西德,看到早晨五点多摊贩开车来,九点开车走,地面收拾干净,大家购物方便,摊贩也满意而归,并没有看到一个城管。我在日本工作时,发现他们的警察与摊贩协会一起,建了有透明屋顶的摊贩亭并免费提供,这样既保证了摊贩的安定,大家购物也方便。
  资本主义国家能做到的事,我们就做不到?可是,我们城管多少年来坚持与摊贩“为敌”,就是不改。我对此困惑不解。最近,我看到几位赶跑摊贩后仍在那里留守东张西望的城管,就问:“你们长年这么赶,觉得有必要吗?”他们无奈回答:“这不是我们愿意做的,可是领导就让我们出来!有什么办法?”此时,我无语,只想到一位政府秘书曾感慨:“如果我们的公务员减一半,工作可能做得更好。”
  最近中央领导经常号召“执政为民”,可是我们的城管却“与民为敌”,不为“民”解决问题。上下形成强烈对比。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特别强调放宽户口限制,缩小城乡差别,解决农民在城镇的就业问题。可如果连农民入城卖菜都面临“扫荡”,再奢谈让他们在城市落户就业,不是太难了吗?我想归根结底,管理是个对“执政为民”的认识问题。只要解决了工作“为民”的意识,什么好办法都会有的。反过来,一切落到执行上,恐怕不过是重复“进村”而已。
  
  房产泡沫在绑架全社会
  
  最近,《参考消息》刊载郑永年《中国警惕“社会墙”越筑越高》一文,他指出:“中国地方政府和发展商绑架了整个住房体系,转而又绑架了年轻购房者,接着绑架就业、买房、结婚和养家。大家都感觉不幸福……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信任缺失,法治社会不可能实现……当‘以钱为本’成为社会主导体制,这个社会就解体了。”该文有些偏激观点我不敢苟同,但是它提醒我们要警惕总是件好事。关于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海内外都担心2012年前后将出现大麻烦。近来一位售房者对我言之凿凿:北京房价将涨到5万/平方米!而现在,一套百来平方米的精装房已卖到600多万!即使白领也纷纷望房兴叹。社科院《2010年经济白皮书》提出:“房价飞涨的今天,居民85%买不起房。此问题解决不好会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因为民众的“居住权”,注定是民生的一大问题。
  而很刺眼的是,我家附近一栋大户型商品房以4万/平方米高价全部售空,但每晚大楼却一片黑暗——房子,在暴涨声中已完全成为投资者赚钱的工具。然而天下没有价格永远上涨的产业。前些年美国人就因为忽略了这一点,才酿成了次贷危机。我们如果一直心中无民、唯利是图下去,我们就能逃脱规律的惩罚吗?即便不是今天,那明天呢?后天呢?不管哪天,但总有一天,不是吗?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值此新年前夕,我代表杂志社全体同仁向企业界、学界朋友们致以新年问候。
其他文献
中国的汽车企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与世界老牌车企站在同一起跑线,甚至处于更靠前的位置!  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近期透露:公司将于年内在美国设立销售总部,若市场反应理想,或考虑在美国当地设立车厂。除了美国,比亚迪也开始在欧洲、以色列等市场布局,很明显,比亚迪在着眼于建立国际性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从获得巴菲特的青睐,到如今要在“生活在汽车上的国家”美国开始自己的国际化之旅,即将到来的电动汽车时代,中国车企
期刊
读了《为情所败的商场老将》之后,心情很复杂:真是像摔破了调味罐,甜酸苦辣咸五味俱全!好端端的金大地房产公司濒临倒闭,聪明能干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唐松情感、事业两茫茫,其乐融融的唐氏家族更是四分五裂……除了那位事前就算好了账的“小萌”之外,几乎所有的当事人都感到了郁闷。如果冷静下来分析,到底是什么地方出的问题导致了这场悲剧呢?让我们从情、理、法三方面来剖析一番案例主人公唐松的所做所为。    情感,“道
期刊
许多中层主管,总是热衷于学习业务知识,以期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和业务水平,谓之充电。然而,刚刚逾越了80后员工的管理难题,随即85后的问题又接踵而来;年轻下属的问题刚刚有了转机,老员工的问题又暴露了出来……可谓应接不暇。  管理者积极参与管理培训和系统学习的努力固然可贵,但你很可能忘记了,最轻松的办法,其实是拾取身边的智慧。这些身边的智慧,可能正可以成为你解决问题的捷径。  很多人都认同“21世纪是靠
期刊
孩子有一种符合他们自身需要的学习方式,并且对这种方式运用得非常自然。  这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会体现在孩子的游戏和试验中。  孩子大脑的工作方式,有时并非我们想像的那样……    让孩子去“鼓捣”    家长是不是有这个共识:孩子常常在浪费时间去“瞎鼓捣”。而且,很多孩子很愿意玩儿自己已经很熟悉的游戏,不厌其烦。比方说,前文案例中,父亲认为那个拼图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孩子却在看似没有推理的“鼓捣”之
期刊
在一个开放的环境和全球化的市场里,中国企业显示了超强的学习能力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他们如饥似渴地吸吮着欧美、日本的管理营养,又同时不断地实践着自身的管理创新。  那么我们是否已经形成“中国式管理”了?恐怕还为时尚早。我们还没有出现像福特、丰田那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企业,自然也还没有一套相对成熟的、堪称“体系”的管理“模式”。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我们“人在路上”。  当然,这样的记录、整
期刊
身处困境,有时一句话可能就会让你顿悟真理,让你拨开云雾、豁然开朗。而谚语,就具有这样的力量!  世界各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数不尽的谚语,且色彩缤纷。如今,这些谚语的来源多数都难以追溯,有的也无法揣度创造者的初衷,然而,它们的生命力却依旧蓬勃!而且,各国的谚语居然常有“英雄所见略同”之处。如果你有心收集它们,细细琢磨,将给你的职场生活带来更多智慧,更多的会心一笑。  在此,我
期刊
金融危机之后,人们总会对危机进行反思,由此对经济金融问题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    银行业更需精细管理    2007年春的一个周末,杨柳初绿,微风徐徐,我们假怀柔一角讨论中国银行业的未来发展。其时,中国的主要国有银行已经经过了三年的股份制改革;也经历了法律尽职调查,建立了由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公司治理机制框架,并先后转制为股份制公司;其后又建立风险管理体制,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先后于
期刊
在许多家长看来,孩子只有“教”才能“会”,只有“学”才能“习”。  而事实上,有时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不需要你去教给他的。甚至,如果你强行按着自己的意愿和方法去教,反而会让还没有感性认知的孩子更糊涂和更不理解。同时,还有一种潜在的可能,就是抹杀孩子探索未知的兴趣。事实上,孩子有许多能力是你远远不能想像的,比如:自我学习的能力。  身为职场精英和企业主管,我们总希望让孩子在最快的时间,掌握最多的本事和
期刊
听过一个印象很深的故事:一个人带朋友去自己家里做客。快到家时,经过一个坐在路边的乞丐。这个人拿出点钱给了乞丐,乞丐却一声没吭,并没表达出感激。朋友有点生气,说:“看来以后不能给乞丐施舍了!你难道常给乞丐钱吗?”这个人说:“是的,我常给,包括这个在自己家附近的乞丐也常给。他们表达不表达感激是他们的事儿,给不给人施舍是我的事儿。既然我觉得有些人是应该给的,那给就是了。”  这个故事之所以给人印象深刻,
期刊
中国应急起直追,将减碳经济视为中国新世纪的最大战略机遇。  人类历史的发展,往往有着一些事先完全无从预知的巧合与因缘。    拿什么填补后危机的真空?    21世纪初,人类经历了一个世纪金融经济危机。说到底,危机来自于泡沫的破灭。而这个全球范围长期大泡沫的形成,却源自于上个世纪:1.过度透支的消费行为;2.过度扩张的财政赤字;3.衍生性金融商品高标杆的夸张操作;4.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美元货币纪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