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三重境界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lo1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说过:“诵读全文,在知道文章大概;可是要能够通读下去没有错误,非先把每一个生字生语弄清楚不可。”可见,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识字教学是他们学习语言文字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操场上》是一篇识字课文,以体育运动为主题。教师应借助图片、词语和儿歌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和感受汉字的构字特色;还要结合插图和语境,加深对生字的记忆;更要关注词语中的生字偏旁,认识归纳带有提手旁和足字旁的字。
  一、文本语境:“梯田式”抽丝剥茧
  1.认读字音,扫清障碍。通读一篇文章,首先要明确字音;字音通,再是字形与字义通。以教学词语“操场”为例,教师需基于文本,分层次递进,才能帮学生一步步牢记生字。
  师:“在学校里,你觉得哪里是锻炼身体的好地方呢?”(出示词语“操场”,指名学生读)引导学生关注“场”字的翘舌音和后鼻音。用评价的方式,把教师想要重点关注的字音内容输出给学生。
  识字最基础的要求就是清楚地读准字音,而后才能继续辨析字义,运用文字。最初印象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在第一次遇见这个字时就要喊准它的名字。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每认识一个生字,就多一份积累。
  2.巧记字形,自主辨析。在扫清生字字音的障碍后,教师需要让学生对字形有进一步的记忆。低年级学生对文字的感知能力较弱,对图片和声音的感知能力较强。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在识字教学环节中应适时利用图片和音频,从视觉和听觉上提高学生们的识字兴趣。例如识记生字“操”——
  (出示学生们早晨做操的图片)
  师:“操”是个生字,你能联系我们做操的样子,来记住这个字吗?
  生:做早操的时候会用到手,所以“操”的左边是个提手旁。
  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做操的姿势,记住字形。
  师:“木”就像小朋友伸平的手臂和笔直的站姿。“操”字右上方的“三个口”表示什么呢?(播放音频: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生:像三张小嘴巴在喊响亮的口令。
  和图片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记忆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字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识记,教师需要花时间去揣摩字形,注意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片,发现字形中隐藏的规律。教师此时只需要给他们一个具体的提示,指导他们自己思考,自主辨析字形。
  3.理解字义,应用于生活。识字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教师在设计识字教学时,还要注意和学生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师:“场”一般指适应某种需要的比较大的的地方。(出示生活场景图)城市里大家休息、娱乐的地方叫——
  生:广场。
  师:买菜的地方叫——
  生:菜场。
  师:看电影或戏剧的地方叫——
  生:剧场。
  师:学校里同学们做操的地方叫——
  生:操场。
  把“场”字同生活中熟悉的场景结合在一起,学生很快就能根据图片和解释,大声说出对应场景的词语名称。学生看着图片,直观地感受到每个词语,并且在脑海中形成词串。像这样联系实际,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感性地帮助学生增加了对生字的印象,才能深刻理解字义。识字的目的在于运用,只有在生活真实场景中运用得当,才能算真正掌握了这个字。
  二、趣味境界:“多态式”妙趣横生
  1.静态观察。低年段学生对图片感知能力较强,教师在识字教学环节中,适当地插入图片,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识字充满期待。
  例如识记“踢”字时——
  (出示踢足球图片)
  师:踢足球要用到什么?
  生:脚!
  师:所以“踢”的左邊是什么旁?
  生:足字旁。
  师:右上方这个“日”表示?
  生:太阳。
  师:同学们都喜欢在明媚的阳光下踢足球。足球运动员要有灵活有力的双腿,仔细看这个字,那有力的两条腿藏在哪儿呢?你能在字里找到这双腿吗?
  很快,有同学就发现:这双腿藏在‘易’字的两撇里。
  在“踢”字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充分利用图片和文字之间的联系,把“踢”字拆成三个部分,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分析字的结构和每个部分的含义。“找腿”环节,把字形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加深学生对字义的理解,增加识字的趣味性。
  2.动态识记。低年段识字课中,最好能穿插一些游戏或表演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这些辅助,能让学生得到更多愉快的学习体验。
  例如识记“拔”字时让学生做做拔河的动作,想一想,怎么记住“拔”这个字。学生都能想到拔河要用手,所以“拔”的左边是提手旁。结合生活解释:“是呀,拔河也离不开好朋友的帮助呢!所以‘拔’字中还藏着一个‘友’字。”教师结合拔河的运动特点,只有朋友们团结在一起,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这时再出示最后一笔“点”:“大家一起使劲拔呀拔呀——右上方的这一点像什么?”学生自然能回答出:“像小朋友们流的汗!”既记住了字形,又理解了拔河这项运动的精髓。
  3.拟态联想。有些较为复杂的生词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直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生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可先用字理识字的方法解释文字的本义,再把文字放入文本中,通过思考和联想,揭示其在文本特定语境下所代表的含义。这一过程也向学生展示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让他们感受到汉字的魅力。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往往喜欢了解生字的字理,并乐于去探索它在文本中的含义,更有甚者会联想到生活中还有哪些其他场景会遇到这个字词。
  比如“锻炼”一词。在教学时,教师结合字理识字。(出示锻造刀剑图片)解释“锻炼”原来表示在火中不断敲打刀剑,使它们更锋利。所以“锻”是金字旁,“炼”是火字旁。再拓展到文本中,这里“锻炼”表示通过体育运动,使人们的身体更强壮。学生通过对字词本义的理解,加上对经验认知的联想来理解文本,就能简单地明白生词的意思并记住它。   三、依循规律:“螺旋式”触类旁通
  1.抓住偏旁识字。教师对识字环节的设计还需要有整体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学得有规律,最好能举一反三。考虑到本课生字大多可依偏旁分成两类,因此,在读熟词语后可让学生尝试将词语分类。
  师:仔细观察,如果要把这些体育活动分成两类,可以怎么分?(让学生重新排列词卡,说明理由。)
  生:打球、拔河、拍皮球都是手上的运动,所以分成一类;跳高、跑步、踢足球都是脚上运动,所以分成一类。
  分类结束后试着让学生们自己评判对错,并说明理由。
  生:打球、拔河、拍皮球都要用到手,跳高、跑步、踢足球都要用到脚,所以他分得是对的。
  (相机板书:扌)引导学生掌握偏旁识字的记字方法,鼓励以后当遇到不认识的字时,看看它的偏旁去猜测汉字的意思。教学时要善用字中的共同点,帮助学生形成记忆点,集中识字、串联识字。
  2.利用情境识字。教师要有指向性地制订朗读目标,提纲挈领,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按规律识字。
  第一遍听读课文,注意听准字音,听清节奏。明确学生的听读目标:关注老师范读时的字音和节奏。听清生字的字音,初步识字。第二遍自读课文,注意读清字音和节奏。明确学生自读的目标:疏通难读的字音,仿照老师的节奏。让学生在自读中辨识生字,强化字音。第三遍个别读,请准备好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学生在展示的同时,教师要仔细听他是否达到之前提出的两个自读目标。在指名朗读的过程中相机正音,再让学生找出含有后鼻音的生字,領读。在充分消化后,全班齐读,让学生把生字代入儿歌中,读好儿歌。
  教师在每一次朗读中,需要明确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认读情境儿歌。让学生学会后鼻音字连贯记忆、轻声词特别记忆等方法。
  3.根据结构识字。在写字教学中也要贯彻识字的规律意识。如:“打”“拍”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且偏旁相同,可放在一起书写。根据书法书写规则,写左右结构的字时要注意比宽窄高低。教师在范写前可引导学生观察,说出此处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跑”就是把“足”变成了偏旁,教师在指导书写时,应该把这两个字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讨论“足”变成偏旁后,哪些笔画发生了变化。重点提示学生书写要点:撇变成竖,捺变成提。系统性、结构性地识记和书写生字,让识字教学变得更加有规律,让学生识记时更加有方法。
  (作者单位:南京市梅山第一小学)
其他文献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的童话作品,人们曾经将他和安徒生相提并论,赞誉他这篇童话作品为“完美之作”。这篇童话的结构很清晰:“巨人外出,孩子嬉戏,花园美丽”—“巨人回来,赶走孩子,花园入冬”—“巨人醒悟,孩子共玩,春回花园”。读者不难读出这篇童话的立意:自私永远是孤独的,分享才会带来快乐。《巨人的花园》是王尔德的童话作品中篇幅最短,却最具戏剧化也最富有诗意的一篇。让我们走进课文,好好品味童
期刊
学生对写现代诗感兴趣吗?可以写出好诗吗?  作为指导学生进行现代诗创作的倡导者,笔者现代诗的写作经历为学生学写现代诗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和经验。这篇教学案例课堂实录中的现代诗歌除了标明学生作品外,都是笔者的创作。  一、学着用现代诗歌写生活  师: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闻一多的《红烛》、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雪莱的《致云雀》,请同学们读《每一单,你们都懂为什么出发》,并写下
期刊
一、明确单元编排,紧扣核心目标  统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专门设置了习作单元,作为教材的延续,四下第五单元是“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的习作单元。根据陈先云主编的说明,这种全新的单元形式的设计意图,在于“改变传统的完全以阅读为中心的编排体系,在重视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引导语文教学更加关注表达,改变多年来语文教学实践中重阅读轻习作的状况”。这是习作单元教学的价值取向和明确定位。因此,了解和把握构成习作
期刊
六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活动设置为“填写时间轴”“分享难忘回忆”“制作成长纪念册”三个环节。通常,课内活动主要是交流时间轴,分享难忘回忆,讨论成长纪念册的制作,课外活动是学生自主制作成长纪念册。  我将这个综合性学习的预习周期拉长:从开学第一周就布置,贯穿整个学期,直至毕业。我没有按照惯例布置学生们必须阅读整个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我觉得,小学的难忘生活,可以有各自的记忆。  
期刊
前不久的一个早晨,我遇见了从业第一年时的同事陈永厚老师——1981年9月,我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吕良公社双岗学校任教初一语文。  陈老师皮肤黝黑,戴深度近视眼镜,身材偏瘦,笑口一开,看上去精神矍铄……三四十年过去了,已七十六岁的他形象与气质好像就没怎么变。  相互打了招呼,没说几句,陈老师就问我:“记得你那年给我们做书法讲座,讲到一个字,提手旁,右边是‘厌烦’的‘厌’,怎么读啊?”  我一时愣住了:所
期刊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教学内容,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其中,语文要素是单元内容的主线,围绕“阅读”和“表达”安排训练内容,并直接体现在单元导语中。语文要素的编排,从纵向层面看,突出目标的连续性和发展性;从横向层面看,突出能力培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针对语文要素的编排特点,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做到整体把握,使用教材时,要从整体入手。  一、把默读与疏通文义多种方
期刊
语文课程改革不知不觉已经走过20年的路程,有一些老师开始写起回忆的作品。前一阵子山东师大曹明海老师孕育了一个庞大的计划,要组织编写一套《名家论语文》,约我写一本,我因健康的原因无法承担,而且看看这套书的名称,我实在不敢滥竽充数。曹老师知道我健康状况不佳,对此表示理解,便不再劝说。后来,山东教育出版社周红心编辑又来反复动员,表示可以出力帮我收集处理文稿。当时我的身体情况颇为糟糕,不能久坐,也不能久站
期刊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自读课堂问题初现  统编教材将“略读课文”变为“自读课文”,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迁移能力,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利用教师教授的学习方法自主、独立地阅读。在自读课文教学研究领域,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张玉燕老师的“批注法”将自读课文的阅读指导分为批作者及写作背景、批重点字词句的翻译、批章法手法、批思想文化四个步骤;李柃熤老师的“主问题设计法”以问题为核心,借助题目中的形容词、
期刊
统编教材在原有习作训练编排的基础上增加了特殊的习作单元,一改习作教学隐性、模糊、单一,无处落地、无法可循、无序可教的面貌,可谓用心良苦,需要教师用心研读,加以落实。本文就三年级习作训练编排的解读与思考,结合具体实例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精妙的创意让学生乐于表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
期刊
一、综合性学习,我们要把学生带到哪里?  综合性学习与识字、写字、阅读教学一样,它也有它的教学目标,教师该教的、学生该学的一样不能少。吃透教材,定准目标,才能保证教学的方向和落脚点不偏不倚。  《中华传统节日》是统编教材为学生安排的第一次综合性学习,在“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的人文主题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