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课堂:小学中段学生学习技巧探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dy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器乐教学,是在课堂里用乐器演奏和表现音乐的一种形式,陶笛作为课堂乐器进入小学中段的音乐课堂,用于帮助学生提高音准,提高音乐素养。本文从陶笛学习习惯的培养、陶笛练习方法、课堂实例等进行研究,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和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关键词: 陶笛 小学中段 音乐学习
  一、引言
  美国当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地体验的桥梁。”陶笛作为民族乐器是器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乐器教学面对的群体是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角,在演奏器乐的实践中感受和体验音乐带来的美。
  二、选题缘由
  笔者是任教在教学一线的小学音乐教师,任教的年级是小学中低段,所任教的407班(原307班)是比较活泼的班级,学生音乐素养差,甚至把do re mi fa sol la si do唱成忽上忽下的音高,音准较乱。在一次音乐课上,我问学生:“你们谁会乐器?都会些什么乐器呢?”班里的大多数学生边摇头边说:“不会。”不仅如此,学生识谱能力弱,对音乐感知能力也弱,对于他们而言选择一个合适的乐器进入音乐课堂是必要的。
  基于以上考虑,选择学习陶笛帮助学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帮助教学,可以提高音乐教学效率。一方面陶笛作为民族乐器,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让学生更了解中国的传统音乐。另一方面,六孔陶笛指法简单,学生较容易掌握吹奏方法,学习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易拿易学,且陶笛价格相对较低,普通家庭都能接受。
  三、小学中段学生陶笛学习策略
  小学中段学生经过两年的音乐学习,对音乐的基本要素例如节奏、速度、节拍等还是有一些了解的,而且相对于低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强,比较适合开展课堂乐器的学习。
  (一)陶笛
  1.陶笛的选择。陶笛是陶土制成的乐器,按音区分为低音陶笛、中音陶笛和高音陶笛三种,陶笛有十二孔与六孔两种形制。基于音色柔和、吹奏指法简单易操作等因素,笔者认为六孔AC陶笛(即六孔中音C调陶笛)更适合进入小学中段音乐课堂。
  2.陶笛的携带。陶笛的材质是陶土比较易碎,小学中段的学生是比较活泼好动的,经常会发生不小心把陶笛弄破的现象。因此,如何携带陶笛是急需解决的事情,经过实践摸索出了解决方式:其一,和学生讲述陶笛乐器的养护知识;其二,经过和家长们的商议,为学生定制携带陶笛的夹棉布袋,方便陶笛的携带。
  (二)小学中段学生陶笛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学习吹奏陶笛的过程,是一步一步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陶笛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学习音乐是终身有益的。
  1.听。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学生每天接受不同的音乐信息。聆听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之一,学习陶笛,首先要聆听老师的范奏,聆听同学的演奏,从中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从听觉上感知。
  2.唱。唱是指唱乐谱。演奏一首乐曲,首先要唱乐谱,熟悉旋律,在演唱乐谱的过程中,提高识谱能力和音准。对于小学中段的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音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陶笛学习中,视唱乐谱可以利用钢琴帮助学生演唱乐谱,熟悉旋律后,更好地进行陶笛吹奏的学习。
  3.复习。陶笛作为一门乐器,需要反复练习才能熟练和巩固演奏技法,让孩子养成复习的习惯,才能掌握陶笛的演奏方法。
  4.展示。音乐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过程,在小学中段学生的班级音乐会中设置陶笛专场,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展示体验到陶笛演奏带来的成功感。
  (三)小学中段学生陶笛练习法
  陶笛作为一件乐器,需要大量的、长期的练习才可以掌握演奏的技法,练习陶笛的方法很多,由于是小学中段的学生进行学习,结合实践笔者总结了几种练习的方法:
  1.趣味练习法。练习本来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学生很难坚持,那么进行趣味的练习显得十分重要,增强练习的趣味性,例如模仿吹奏练习,手指按着音孔练习指法,默唱旋律,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2.气息训练法。陶笛在吹奏的过程中,用到的气息是腹部的,声音会变得平稳。用到的声音是胸腔的,演奏的声音变得忽高忽低、忽强忽弱难以控制。陶笛音区不同所需的气息用量也不同,低音区要轻吹,中音区要用适中的气流量吹奏,而高音区则要用到较重的气流量吹奏。
  (四)小学中段学生陶笛学习教材的选择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并不是所有乐曲都适合用陶笛演奏,我们按指法区分,用比较简单的两种陶笛演奏指法,配合相应的曲目学习。因此,笔者把适合小学中段音乐课本中适合用葫芦丝演奏的乐曲予以整合。
  指法:C1(C调指法),适合曲目:《小星星》、《划船曲》、《粉刷匠》、《可爱的家》、《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小红帽》、《杨柳青》、《小雨沙沙》、《牧童谣》、《我们大家跳起来》、《美丽的黄昏》。
  指法:C5(F调指法),适合曲目:《我和你》、《新年好》、《生日快乐》、《四季歌》、《嘎达梅林》、《白桦林好地方》、《小纸船的梦》。
  学生在学习陶笛的过程中存在差异,在练习过程中笔者会关注哪一些是演奏较好的学生。学习一定时间后,由演奏较好的学生较多地参与课堂中的吹奏,让另一部分学生唱歌谱。在最初的学习过程中,学习C调指法及C调指法适合吹奏的乐曲,由于学生基础差,学习起来较慢,但也是颇有收获的一个过程。
  在学习吹奏《小雨沙沙》这首音乐作品时,当笔者示范结束后,班里一个学生激动地说道:“这时我们学过的歌曲,用陶笛吹奏出来,感觉好棒啊!”有些学生不自主地哼唱出歌词,学生立刻提起学习的兴趣。
  (五)陶笛在小学中段音乐课《美丽的黄昏》教学实例分析
  《美丽的黄昏》是三年级上册的一首轮唱歌曲,歌曲旋律比较简单,难点在于轮唱这一演唱形式的把握,将陶笛运用于教学,解决轮唱的难点。
  1.导入环节中的运用。教师用陶笛吹奏《美丽的黄昏》的旋律,让学生对这首歌曲进行初步的感受。演奏结束后,问学生听完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歌曲抒情优美的,速度是中速,节拍是三拍子。学生对歌曲的速度、情绪、节拍等音乐要素进行初步的认知。
  2.新课教学中的运用。在导入后,笔者出示了《美丽的黄昏》的单声部旋律,跟钢琴视唱乐谱熟悉旋律后。请学生聆听轮唱曲目《美丽的黄昏》,笔者问学生这种演唱形式是什么?与学生对比轮唱与合唱的不同。
  笔者出示两声部旋律,引导学生一起用陶笛分声部吹奏旋律。首先,分组分声部吹奏旋律,在老师范奏的时候学生边看边听的同时按音孔熟悉指法。其次,分组分声部自主练习两分钟。再次,请学生分组分声部吹奏。在聆听后,请吹奏较好的两名学生和老师进行轮奏吹奏,其他学生分声部轻声轮唱旋律,学生更清晰地明白自己所演唱的声部及轮唱的意思。接下来请学生跟钢琴伴奏一起学唱唱歌词,正式进入轮唱歌曲教学中。
  在小学中段的音乐课堂中器乐教学是服务于歌唱教学的,所以课堂乐器在音乐课中出现的时间要有所控制,不能超过十分钟,切不可主次颠倒。
  3.扩展環节中的运用。在学生学会演唱轮唱歌曲《美丽的黄昏》后,按照之前的分组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声部练习《美丽的黄昏》后,轮奏表演歌曲,对歌曲旋律加深印象的同时,巩固了轮奏(唱)的音乐表现形式。
  四、反思与总结
  陶笛运用于小学中段的音乐课堂中,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加入器乐的演奏可以激发和延续他们对音乐学习的情绪,在丰富音乐课堂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因为陶笛进入课堂,带动了班级的音乐学习氛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了更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更加快乐,对音乐学习益处很多。
  参考文献:
  [1]刘思贝.初探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陶笛教学[J].教育教学论法,2017(5).
  [2]赵亮.我爱吹陶笛(修订版)[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
  [3]王文君.农村小学音乐课程器乐教学研究[J].儿童音乐,2012(4).
其他文献
摘 要: 方方在2013年发表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引起广泛争议,本文以文本细读的方法,用西蒙娜·薇依提出的“拔根状态”与“扎根”概念来分析《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中的乡土情结。乡村青年是乡村的未来,因此对乡村青年的书写可以看作是作家对乡村未来命运的思考,同时,对乡村知识分子进入城市后的个人结局的书写也反映出了当下文学创作者在边缘以外对自己写作意义的追寻。  关键词: “拔根” “扎根” 乡土情
摘 要: 现代高职教育秉承为社会需求服务、为学生需求服务的办学宗旨,本课题系统深入地研究高职生在英语信息化教学学习上的物质与精神困惑,主要包括学习认知系统与学习动力系统中的物质与精神困惑,从形成原因方面进行有效的理论分析,以期从根本上解决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高校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成功铺平道路。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 高职英语 学习困惑  一、高
摘 要: 美国当代作家J.D.塞林格的代表作《麦田里的守望者》是成长小说的经典之作。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从认同理论的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在成长过程中认同感缺失的困惑,进一步探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对青少年认同感的影响,旨在呼吁家庭、学校及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的成长。  关键词: 认同理论 J.D.塞林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  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被
摘 要: 在社会语言学中,“言语社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作为一个可观察、可度量的实体,“言语社区”为语言使用及文化背景等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角度。如何发现和界定一个言语社区是一项社会语言学研究开始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新媒体时代,大量为大学生所使用的新语言变体是否使得“言语社区”这一概念发生了变化呢?本项目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为例,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新语言变体的传播与使用对形
摘 要: 近年来,中国经济腾飞,综合国力增强,中澳两国友好往来频繁,大量中国人、华人华侨在澳大利亚定居和工作,使中文成为澳大利亚除英语外最重要的社区语言,汉语学习需求量大。为适应更多学习者的需求,汉语远程教学应运而生。维多利亚语言学校远程教学部作为澳大利亚中小学远程教学发展的代表,建立起以学生为核心,“中学—远程汉语教师—家长” 紧密配合的一套成熟的运作模式,对我国汉语教学事业的推广和发展具有参考
摘 要: 李雁《新时期小说中的乌托邦想象》抓住乌托邦想象这条主线,借助文化研究和审美研究方法,包括社会历史研究、文化研究、叙事学研究等理论,通过文本细读和比较阅读的方法,对新时期小说进行重新观照和梳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这些小说的重新解读与文学史,其背后流露出作者对乌托邦理想的执著坚守与热切期待。  关键词: 乌托邦 新时期小说研究 理想  古今中外,人们对于理想的向往与追求从未止步。正是它的存
摘 要: 中国古代有各种忌讳,避讳是其中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种,也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其包括国讳、公讳、私讳、官讳和俗讳等。避讳是封建纲常伦理在语言文字上的体现,与封建家长制经济相适应。随着历史的发展,避讳在不同的时代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 避讳 唐代 家讳  避讳,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社会习俗和文化礼仪。《册府元龟》卷863《总录部·名讳部》称:“生而制名,殁而是讳,盖孝子因心之道
摘 要: 实训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是指在学校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实训课程,并对其进行评价,在研究实训课程教学中发现存在管理不规范、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围绕实训课程目标、内容与方式、组织管理、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分析实施与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应对策略。不断完善实训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
摘 要: 文章通过对《西游·降魔篇》和《西游·伏妖篇》的整体把握,着重探讨孙悟空作为意识形态的妖王以及标注孙悟空身份的对抗佛法与践行佛法的妖王之王形象。  关键词: 国产电影 孙悟空 形象建构 妖王之王  凶神恶煞、狰狞狡诈的魑魅魍魉是新世纪国产“西游”作品中各类“妖魔”的形态。在《西游·降魔篇》和《西游·伏妖篇》中,导演把作为意识形态范畴的“妖”自然化,并还原本真的面目,使其成为权威主体
摘 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版高中课程标准颁布,同时新高考改革历程也在迅猛推进。在这“三新”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学该何去何从?答案是培养和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点是翻译,把翻译植入高中英语日常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塑造文化意识,训练思维品质,提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提升。  关键词: 翻译 高中英语 日常教学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1.翻译在培养英语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