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刍议

来源 :学习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l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放在突出的地位。高等学校应以培育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忧患和责任意识、生态消费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法治意识、生态道德意识、绿色精神为重点,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思想政治教育
  
  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为了取得高度的物质文明而牺牲了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值得我们总结反思。而我国也在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有着重蹈西方国家走过的道路的趋势。因此,国家提出了珍惜、爱护、保护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这不仅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是我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現代化事业不断推进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他们理论知识水平、文化素养、价值理念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否将影响着我国能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社会,更将影响着我国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为此,我们必须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他们的生态素质。
  一、培育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生态忧患意识是指人类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而萌生的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担忧和防患的一种认识②。生态责任意识是指每个人面对生态危机均负有责任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认识。全球目前面临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消失、大气及水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等环境问题。我国也同样面临着上述不容乐观且严峻的环境问题。然而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推进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还较为淡薄,没有意识到、甚至没听说过生态危机带来的严重性。对此,需要培育他们具有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学校文化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大力普及生态环境知识。
  首先,通过课堂、报纸报刊、网络网站、宣传标语等宣传形式和方式传播生态环境问题,引起学生了解和重视。其次,编辑刊登生态环境的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到我国资源的稀缺、生态环境的恶化、许多物种频临灭绝等,也刊登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与我国的一比较,有异曲同工之妙,促使学生产生对环境问题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心中时刻关心着环境问题,自觉转化为具有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并保持高度警惕自己行为的态度意识,审察自己, 约束欲望。再次,建立或组织与环境有关的各种活动,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忧患感和责任感。如组建生态网站;编辑生态学报;定期举办各种有意义的纪念日,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组建生态绿色协会、生态社团等,讨论研究生态环境问题,以各种形式和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生动活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融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在行动中增长见识、得到锻炼交流,激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关怀,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
  二、培育学生的生态消费意识
  生态消费意识是指科学的消费观和生活观。树立科学的生态消费意识是每一个大学生所应有的素质要求。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继承者和参与者,倡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消费意识,有利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生态文明社会的实现,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进。
  为此,我们必须培养大学生形成一种以生态需要为准则,以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宗旨的可持续消费的生态消费观。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们的消费水平相协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融,构建绿色健康生态的生活方式,抑制贪欲勤俭节约,公平消费的目的,就必须把生态文明教育落实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育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源头上摒弃物质主义、享乐主义,严格要求自己,不铺张浪费、不奢华、珍惜点滴资源;教育他们适度、理性、节约、绿色、生态消费,从自身做起、持之以恒,养成绿色、生态的文明生活方式和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把生态消费理念深入到脑海里,落实在行动上,树立科学的生态消费意识。
   三、培育学生的生态科学意识
  生态科学意识培育是包括自然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以及保持生态平衡等在内的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使人们认识和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要求和价值取向,并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技能③。它着重于培养人们正确地认识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珍惜自然、与自然和平共处、和谐相融。
  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必须从传播生态文明科学知识开始,因为生态科学知识是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的基础和必要的前提条件。只有使大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知识、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界各种能源的相互转化、生命链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形成变化的生态文明科学知识,才能使他们增强对自然界的
  情感体验,深化对生态文明和自然界的认识,逐步树立生态科学意识。
  针对我国大学生生态科学知识比较缺乏的情况,我们应当着重于普及基本的生态文明知识,其主要内容包括:培育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常识;培育净化空气、生态平衡、生态城市、森林保护意识;培育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保护意识;培育噪声污染防治、人力资源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等。
  四、培育学生的生态法治意识
  公民生态法治意识培育是指通过增强生态文明法律意识来提高公民对生态文明的认知程度,从而使公民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同时懂得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自己所享有的环境权④。大学生既是知识分子群体,也是我国公民。因此,大学生生态法治意识的培育是公民生态法治意识培育的重要内容。
  培育大学生生态法治意识,必须从了解和认识国家的法律法规开始。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外,已制定了13部保护自然资源和6部控制环境污染的法律,为国家依法管理环境、公民广泛参与环境资源的保护事业提供了法律基础和依据。如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等等。
  通过普及和宣传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的有关环境保护知识,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有法可依,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和知法守法的自觉性。明白对环境有什么样的权利和义务,解决环境意识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或者“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意识到什么样的行为是对环境友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会破坏环境的,促使他们改变思想观念,增强法律意识,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目的就是培养他们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具有生态法治意识。
   五、培育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
  生态道德意识是指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认识④。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有着重大作用,而生态文明道德意识的培育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注重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道德意识。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未来社会发展中带动全体国民生态道德素质提高的主要力量,不仅要求他们自身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还要寄希望于他们致力于整个社会的道德教育工作,通过他们的努力,以点带面,推动我国公民生态素质的提高和飞跃,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此,培育他们树立生态文明道德意识就显得尤为迫切。
  作为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文化育人高校,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培育他们树立生态道德意识。首先,加大师资力量,组织编写生态道德知识课程教材,列入生态文明课程体系,作为必修课,实施生态课程教学。在课堂上主讲生态道德知识,宣传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让生态知识深入到学生脑海里,引起重视。其次,开展生态文明道德大讨论,使学生进一步地了解和反思;再次,通过横幅、宣传栏、文化长廊等形式,并采取一些典型的不文明不道德的图片或事例来做宣传支撑,做反面教材,引导教育学生哪些行为是可以允许的,哪些是需要抵制的,增强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第四,与当地环保部门协调,建立环保教育基地。开展丰富多样的展览,引导学生参观交流,感受破坏环境的各种不道德行为。最后,塑典型,创作品,树榜样,大力宣传,培育学生具有生态道德观。
  六、培育学生具有绿色精神
  绿色精神是生态文明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生态文明哲学观、价值观、方法论的综合体现⑤,象征着生机、青春、活力,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由于“近代以来的唯科学主义,唯经济主义错误思想作祟”,人们相信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于是导致了对科技的无限盲目崇拜,表现在社会实践上就是试图去驾驭自然,征服自然,其结果必然会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绿色精神相对应的科学成才观要求“学生完成科学技术观的转向, 即实施由把握自然的科学转向理解自然的科学和由征服自然的技术转向保护地球的技术”[1]。为此,我们必须培育大學生具有科学的成才观和发展观,树立起具有时间效益观念、无私奉献的绿色精神。
  培育他们具有绿色精神的目的是在今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社会的实践中,自觉地转化为开展绿色行动,实施绿色创新,进行绿色监督;并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推动绿色文明、绿色家园、绿色世界的建立。在培育学生具有绿色精神的同时,还应该培育学生具有绿色校园意识。将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融入绿色、生态的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营造富有活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生态文化,构建起绿色、和谐、生态的校园环境,使学生置身其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积极地加入到保护校园环境地行动中去,树立起人人心中有生态,人人心中有校园的绿色校园意识。
  
  注释:
  ①本书编写组.生态文明建设基础知识问答[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115.
  ②③④王学俭,宫长瑞.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87,189-190、
  92.
  ⑤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48.
  
  参考文献:
   [1]程爱民.《试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J].《人才与教育•科协论坛》第(下),2008(9):140.
  
  
  
  
其他文献
【摘要】“改革”可以说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一大“热词”,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强大动力”“首要任务”“壮士断腕”“背水一战”等浓重词汇说明全面深化改革的極端重要与非常迫切。教育同其它领域一样,改革势在必行,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关系到“中国梦”的早日实现。本文就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一些弊端,及其改革方向和意义,作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基础教育 改革 意义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期刊
摘要:本文从地方新建医学类院校选修课的现状出发,以辽宁何氏医学院为例,分析目前地方新建医学院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学分设置不合理、课源不足、教学效果不佳、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探讨地方医学院校选修课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地方医学院校公共选修课改进措施    当前,将医学和人文融为一体已成为医学院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医科生提升自身素质的需求,公共选修课则是践行这一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辽宁何氏医学院作
期刊
摘要:本文以问卷形式调查了全国35所各类型、各层次的高等院校信息检索课程的开设情况。  包括课程名称及学时,教学内容,教材与教学大纲,教师队伍等情况。旨在探索当前信息检索课程的开设及发展情况,为高等院校信息检索课程教学的完善与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素质,信息检索,高等院校    高校的文献检索课从无到有,从尝试到成熟,经历了近30年的历程。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文献信息载体越来越多样
期刊
【摘要】:在公路建设中,档案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时代,人们对公路建设中的档案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关键词】: 公路建设 档案管理现代化 信息化 档案管理工作 电子文件   0.前言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档案工作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升档案工作为社会服务能力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档案部门大力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图使档案工作与社会发展同步。尤其现在计算机管理广
期刊
摘要:体育训练和体育教学是同属于体育范畴的两种不同的体育模式,二者既有本质的区别,又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具体情况下,一定要分清两者的区别。但同时又要努力寻求两者的相通之处,以便使体育训练和体育教学能够达到互补。   关键词:体育训练;中职体育教学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素质教学的逐步实施和把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指导思想的提出,中职体育的改革要求从教育观念、教学的课程、教学的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展
期刊
内容摘要: 手风琴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由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是中等学校的音乐教师,因此这门课的教学不同于钢琴专业的教学。在培养学生一定的演奏能力的同时,其伴奏能力的培养也格外重要。     关键词:技巧方法  众所周知,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基础都是至关重要的。学习本身也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由于教学课时有限、再加上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在教学中有很多需要克服的困难。在多年来的
期刊
从事班主任工作已经有十几个年头,在这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感受到做好班主任工作主要有两条:一是用心:有爱心、有耐心、有信心。二是得法:第一是有规章制度约束,第二是榜样引领,第三是奖惩激励。  一、班主任工作要用心。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这就决定了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学生的身心发展要靠班主任用心管理与呵护,需要班主任对每个学生都充满有爱心,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耐心,对学生的塑造和进步有信心。 
期刊
【摘要】基于中职学生自身特点和学习内容,我们必须构建有效、新型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及人文情感等方面,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评价体系、立体化、学习质量    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是中职教育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对整个教育教学质量的最终反馈。构建立体化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是对中职学生在校期间的德育、人文素质及学习活动和效果形成价值判断,进一
期刊
摘要:李白《早发白帝城》历来脍炙人口,但透过纸背,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悲愤莫名诗人,抱着一片爱国的赤诚之心。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激情突然迸发,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  关键词:李白早发白帝城分析柔肠寸断悲愤莫名赤诚之心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李白所有辞文中,唯是首《早发白帝城》喜欢之至。每次读到它就仿佛
期刊
摘要:TPBA既是一种评估方法,也是干预过程。本文介绍了TPBA的评价主体、评价环境、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实施,分析了TPBA的适应性、整体性和动态性特征。指出TPBA在创设真实的评价环境,家长是重要的评价主体,以游戏为评价载体以及跨学科的解释框架四个方面对传统特殊儿童评估的超越。  关键词: 特殊儿童基于游戏的评价跨学科评价   一、TPBA简介  基于游戏的跨学科儿童评价法(Transd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