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公民人格教育的误区与超越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hj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公民人格教育误区存在的深层原因在于学校教育还停留于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模式之中。走出误区需要从根本上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造,学校教育要将培养适合现代社会的社会主义公民作为目标。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中小学的重要任务。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就将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1]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之一。在健全人格中,以独立、自主为标志的公民人格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将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公民人格教育作为人格教育的组成部分愈发重要。深入分析中小学公民人格教育的现状,充分挖掘有助于公民人格教育的资源是学校德育的应有之义。
  一、公民人格教育的内涵
  探讨公民人格教育的内涵离不开对人格的理解。从词源来看,人格一词最初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意指古希腊戏剧演员所佩戴的面具,它所代表的是戏剧中人物的角色,体现的是不同人物的特征。作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不同的学科领域对人格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作为研究人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心理学的解释有助于我们理解人格的内涵。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2]。根据这一理解,一个人的人格是独立的,是具有个性差异的,不同人的人格具有显著的个性化特征。同时,一个人的人格也是相对稳定的,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之后是很难轻易改变的。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情感与行为等还处于发展过程中,远未成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这一时期正是人格教育的黄金时期,错过这一时期,教育的效果就会事倍功半,“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完善的人格、积极的人格就显得格外重要。按照美国教育家洛克伍德的理解,“人格教育是指任何由学校发起的,通过明确教授可以直接导致良好行为的、非相对主义的价值观,以直接系统地养成年轻人良好行为的教育项目”[3]。人格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行为、培养健康人格的一种教育活动。
  依照上述对人格的理解,公民人格乃是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独特的精神气质,在这种精神气质的引导下,人由独立人成为公共人。具体来看,这种精神气质表现在个体与自我、个体与他人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之中。从个体与自我的关系看,公民人格具有独立性,意味着它不依附其他人或事物而存在。从个体与他人的关系看,公民人格具有主体性,这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个体。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看,公民人格具有公共性,也就是具有公共精神。公民人格教育即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学生具备独立性、主体性、公共性的公民人格特质的教育活动。
  二、中小学公民人格教育的误区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推进,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现代性价值观的公民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4]。这些都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强公民人格教育是中小学义不容辞的使命。然而,通过对中小学的走访调研可以发现,在公民人格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亟须解决。
  (一)学生独立性的偏失
  在一些中小学,出于学生安全的考虑,学校很少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校园环境卫生由保洁人员负责,学校的日常维护由后勤维修人员负责……甚至,在一些社团活动、主题活动中,教师和家长也会提前作好一切准备。总之,学校和教師将学习之外的一切事情都为学生做好,知识的学习成为学生学校生活的主要任务。成人过度干预儿童自己的生活世界,长此以往,儿童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利于独立性的发展。这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今后难以独立生活,当学生步入社会独自面对生活的时候将会因缺少生活能力而手足无措,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巨婴”“啃老族”就是独立性缺失的表现。
  此外,与生活上的不独立相比,思想上的不独立则会直接影响学生公民人格的形成。在强调竞争、以考试成绩为衡量标准的中小学中,为了便于评估、考核与比较,几乎所有的知识都会被设置标准答案。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考试作答都必须向标准答案靠拢,否则就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考试也难以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为了取得理想的成绩,凡事都要考虑所谓的标准答案,不能、不敢、不想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如此一来,儿童从小就丧失了独立人格,依附性人格伴随着儿童一生……它使儿童丧失独立判断能力,事事以他人为依靠,缺乏理性选择能力,在服从他人中丢失了自己。”[5]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隐藏自己的想法,甚至不再思考。当学生走入社会后就无法进行独立思考,乃至人云亦云,独立人格无从谈起。
  (二)学生主体性的偏离
  学生是学校生活的主体,因此,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但是,学校各项工作,特别是课堂教学活动并未从学生出发,导致学生主体性的偏离。一方面表现在学情分析的缺失上。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情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但不少老师的学情分析是形式化的,要么是从网上下载的,要么是随意写的,仅仅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而已。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并未真正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存在的问题等。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也是如此,没有以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活动的出发点。活动往往是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或结合重要节点组织开展。另一方面表现在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与学生之间在个性、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存在。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几乎没有顾及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从学校走出的学生正如从流水线上出来的标准化产品一样。学生主体性的偏离弱化了学生作为学校生活主体的地位,带来了学生的同质化,千人一面,无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学生公共性的偏差
  目前,不少学校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公共性的重要意义,通过一系列教育方式促进学生公共性的养成。比如,在学校教育中强调爱护公物、保持公共环境的整洁、遵守交通规则等等,这些做法都有助于学生公共性的培育。但是,在这些具体措施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公共性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学生公共性的实质是公共精神—自觉遵守并捍卫公共生活中的行为准则,这种精神是一种内在的、自发的行为,不能依靠外在的、强制的力量。但是,有些公共精神的教育则具有强烈的功利倾向。比如,在德育课堂上有一节关于遵守交通规则的内容,教师则通过展示没有遵守交通规则所出现的各种交通事故,意图使学生意识到只有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个人生命安全。这种以事件发生的结果作为遵守规则的理由不能使学生真正从内心遵守这一规则。因为一旦事件的后果对个人没有影响,规则就会变得无关紧要。这无益于学生正确理解并真正遵守交通规则。二是对学生公共性教育的私德化。公共性教育也是一种公德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公德意识,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要求。但是,在学校中却存在公德教育私德化的误区,使公德教育沦为私德教育。比如,我们在学校里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标语“学校是我家”“班级是我家”等等。学校设计标语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像爱护自己的家庭一样爱护班级和学校。可是,反过来讲,如果学生到了不是自己家的地方,是不是就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不管不顾?同样,这也是不利于学生公共性养成的。   三、走出中小学公民人格教育误区的路径
  中小学公民人格教育误区存在的深层原因在于学校教育还停留于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模式之中。走出误区需要从根本上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造,学校教育要将培养适合现代社会的社会主义公民作为目标。正如学者所言,“公民教育并非只有工具性的一面,就目的性而言,它乃是全部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公民教育实际上应该是、也必须是全部教育的转型,乃至整体社会的改造”[6]。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回归初心:让学生回到学校的中央
  走出中小学公民人格教育的误区首先要确立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落到实处。新课改以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主流,但在现实中却往往停留在口头上,存在表面化、形式化的现象。让学生回到学校的中央要求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心理状态等,作好学情分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目标,选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班会、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方面,教师要从学生的问题出发,及时解决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问题,比如学习习惯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生活习惯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此外,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要合乎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发展需求,避免不同年级、班级采用同样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
  (二)认清角色: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走出中小学公民人格教育的误区还要教师不断认清角色、摆正位置。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帮助者,而不是代替者。学生的发展是靠自己实现的,教师无法代替学生的发展。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自主发展、独立生活的机会和空间。在学校生活中教师过度干预学生的日常生活往往是由于教师不相信学生能够解决学习上、生活上的问题。实际上,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独立自主的意识,希望能够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而且,外在的干预没有内在的自觉产生的效果好。教师在活动主题的选择、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方面要充分吸纳学生的意见,甚至引导学生自己组织和开展活动,进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这是培养学生独立性的良好举措。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由表达个人的观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要在关键时候对学生予以指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并非意味着教师就完全放任,由学生自我教育。教师要在大的教育方向上面、在学生遇到的焦点问题上及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独立性的发展。
  (三)优化环境:通过公共生活培养学生公共精神
  对于公民人格教育而言,最重要的是创设适宜的环境,通过日常生活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影响。正如学者所言,“我们总觉得人才要架构各种方式,其实生活最重要。人格不是教育出来的,是熏陶出来的”[7]。为此,学校通过公共生活的建构培养学生公共精神成为公民人格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公平、公正、有序的环境。具体来说,在班级生活中,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自觉爱护班级环境,遵守班级规章制度,通过民主方式产生班干部,鼓励学生对班级事务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学校生活中,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和爱好成立各种学生组织,并实行学生自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积极吸纳学生对学校管理、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在校外生活中,教师要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公共交通规则,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的秩序,从小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即今日所应当养成的学生。”[8]公民教育成为中小学必须承担的重要使命,而公民教育要从公民人格教育做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EB/OL].[2019-10-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709/t20170904_313128.html.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5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40.
  [3]洛克伍德.人格教育之辩:一个发展性视角[M].孙彩平,周艳培,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4.
  [4]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9-10-18].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authkey=gwbux.
  [5]程偉.“听话教育”的批判性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96-100.
  [6]檀传宝.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公民教育意义的现代化视角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497-503.
  [7]许纪霖.人文教育与人格培养[EB/OL].[2019-08-10].https://mp.weixin.qq.com/s/yRlq1T0kF8dQSmVmwiPYoA.
  [8]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23.
  【程伟,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孙格格
其他文献
柴局长,您好!我们知道山东省是教育部确立的全国省级层面的家庭教育实验区,而平度又是山东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平度开展家校协同育人工作起步较早,早在21世纪初就开始实施了“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近几年又在打造“双进双促”(家长进学校,促群众满意度提升;教师进家庭,促家校融合度提升)模式。平度市还专门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将家校共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一个区域如此重视家校协同育人工作,在全国
摘要:中小学校园欺;麦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天津市中小学校园欺凌预防和应对的现状调查发现:约1/3的参与者专门学习过校园欺凌的相关文件,近1/3的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讨论相关话题,近1/2的学校组织过家长参加相关培训或活动,97.0%的参与者高度重视学生被欺凌问题并作出回应,94.1%的参与者会密切关注表现异常的学生并进行处理。基于调查研究,从教师提高认识、学校落实政策和加强家校合作三方面提出
摘要 集体教育是培养和教育集体,并通过集体教育个人的一种教育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集体教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作为一种教育手段,集体教育具有巨大的潜力,同时又高度兼容于我国学校的实际情况。当代中国教育需要集体教育,我们应当重新继承和发展弥足珍贵的集体教育传统。  关键词 集体教育;班级管理;继承  一、什么是集体教育  在我国传统的德育理论中,集体教育并不是一个足够独立和成熟的概念,而是通常被整合在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8%的受访者觉得同辈人对自己的影响大,其中18.9%的受访者觉得非常大。青少年时期(47.5%)被认为是同辈人影响最大的人生阶段,然后是童年时期(25.7%),接下来依次是青年时期(16.7%)、幼年时期(5.4%)和中年时期(4.1%)。在受访者看来,同辈群体带给自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56.6%)、三观
笔者认为,如果把规训理解为对学生的教训以便实施控制与操纵,那它自然违背了教育真谛。但如果我们能回归规训的本义,从发展性的角度来理解规训,规训其实也可以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性因素。规训作为一种促進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性因素,集中表现为它能促进学生的社会化,通过规训能让学生过上有道德的社会生活。为实现规训的发展性价值,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在实施规训时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避免规训被“工具化”:具体
人的德性的生成和发展不是外界强加的,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由主体自身构建的。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暨阳高中”)主体德育的核心是关注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和体验性”,强调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主动发展,让每位学生都能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成为敢于担当、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实施主体德育的目的就在于唤醒学生成长自觉。我们突出学生发展这一主体,鼓励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自主合作
重庆市巴南区界石小学在“让童年如花绽放”的理念指引下,以儿歌为特色,着力打造梅香、心香、书香“三香校园”。历经多年奋斗,界石小学的办学条件日趋完善,儿歌文化育德特色不断彰显。儿歌文化已经成为孩子们童年记忆里最难忘的回忆。  一、构建儿歌文化体系  2005年,巴南区界石镇党委、政府为加强青少年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积极着手挖掘、保护、发展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提出了打造“儿歌之乡”的文化建设目标。在这
发现一  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中,专职教师偏少,兼职教师偏多。  发现二  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总体上看,业务学习不积极,课前准备不充分,课时经常被挪用。  发现三  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总体上看,专业知识贫乏,授课方式落后,对学生课后实践作业抓得不够,对学生学习评价不够科学。  发现四  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教科研成果和学科荣誉称号偏少,职称晋升受阻。  2017年9月,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全国各地一年
中国德育:王书记,您好!南开区“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一个“南开新优质教育”品牌发展战略。请问,如何理解“南开新优质教育”,您如何看待德育在其中的作为?  王毅:“十二五”期间,我区提出“创办南开优质教育”,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优质教育”已见成效,各级各类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十三五”期间,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有了更高层次、更多元素的要求,对我
提及校长信箱,很多师生、家长并不陌生,在一定时期内,校长信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大多数校长信箱放置在校园里比较明显的地方,很多学生害怕暴露自己,以致对校长信箱望而却步,加之学生对校长与生俱来的神秘感与陌生感,校长信箱所发挥的功效越来越萎缩,校长信箱沦为一种摆设了。虽然网络的发展,使得网上信箱风靡一时,但是囿于时间、空间、网络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受到校长的行政性事务的干扰,校长借助网上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