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momo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中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谈几点看法:
  一、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驱力。数学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征。 决定了数学的难度。 往往使学生望而怯步。 中学学生大多数学基础差,更对学数学视如畏途。如果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倦的情绪。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将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确信生产生活离不开数学,便可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讲课时。 应深入浅出地举一些常见的、通俗生动的事例。 说明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幕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恩想方法去思考解决,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如使用一张薄纸对折若干次后,“可与珠峰试比高”来引起学生对指数函数的兴趣,“星期天之后的210000天是星期几”也可引起学生对二项式定理的兴趣等。又如利息、股票、企业成本、利润核算、人口、测量、市场调查等,把学数学与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
  二、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知识形成过程以及参与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许多中学生在初中时因为成绩不好,不被重视,被放到“冷板凳”上。 但其内心渴望着参与,可又因为能力的原因,老师提出的问题不会答,留的习题不会做,久而久之,失去了参与的热情。所以要多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充分展示他们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把他们积极回答问题的热情引导到正常的教学内容当中。比如,找些简单的问题让学习稍差一些的学生回答,或偶尔到黑板前讲解,当一次“小老师”等,使其有成就感。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适当开展分组竞赛的方式,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在每节课最后进行各种总结时,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放给学生,如总结一个问题,总结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一次讨论的结果等,每次总结,可多找几位学生发言,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构建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和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亲疏冷暖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心态,决定着课堂教学功能的实现程度。常看到,师生关系好,学生便爱听敦师的课,乐于接受他的观点。 对这门课便有浓厚的兴趣,反之则效果相反。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尊重。 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从而能融入到课堂中。教师要摒除“高高在上”的形象,提高亲和力,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 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作学生的知心朋友。 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上你的数学课了。
  四、强化训练,精心设计练习
   学生学习数学,不但必须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而且要求获得数学的基本技能,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最大限度的收获,需对课堂练习进行精心设计,难度要层层递进,合理搭配。
  1、操作练习:例如在教学“对数函数”时,让学生在白纸上先描出直角坐标系Oxy和指数函数Y=2x的图象,并且画出直线Y=X,把纸沿着直线 y=x对折,在纸的背面描下另一半纸下面的图象,展平白纸,在纸上描下背面的曲线,它就是y=log2x的图象。通过描、画、折等操作手段,使学生对于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对称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发展了形象思维。
  2、基本练习:这种练习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新授知识的基本概念。如:讲授完对数函数的性质后,所作的基本练习:比较数的大小、求函数的定义域等,分别是对对数函数在区间上的单调性和定义域的巩固。
  3、针对练习:对授课内容具有针对性较强的单项练习,围绕如何突破难点来进行。
  4、巩固练习:对已学知识的进-步加强提高,使学生把知识加深理解并转化为技能技巧。
  五、及进鼓励,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感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要创造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教师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已成功的希望。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各方面表现突出或有独到见解的学生。 耍当众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于进步显著的学生也不要忽视。 应使尽可能多的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器重、信任和鼓舞。感受到发现与创造的快乐,感受到被老师认识其价值的愉悦。这种快乐和愉悦的心境无疑又会转化为他们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根据学生实际,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学有所获,为将来顺利就业和继续求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
期刊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笔者认为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趣味”是教学的侧重点。什么是音乐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是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才能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由此可见审美趣味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在小学音
期刊
【摘要】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在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数学是做出来的,学生只有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 课堂教学;有效;方法    如何增强操作学习的有效性,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精心选择有价值的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动手操作学习,并不是每节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进程中,恰当、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学生智力、能力等的开发,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长短情况,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但多媒体计算机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对学生形成刺激,迅速吸引其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多
期刊
新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学习方式的变革问题,而创新精神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显著特征。实现数学教学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是数学素质教育的重心。如果把教育比做一个体魄健壮的人,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培育具有独立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学生,数学素质教育才具有了灵魂和活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这就是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结论,还要让学生清楚知识的形成过
期刊
【摘要】 小学数学竞赛活动和素质教育本来不是一对矛盾,但随着素质教育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的活动不断开展,就出现了把小数竞赛活动和素质教育对立起来的倾向,认为既然搞素质教育,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竞赛活动是少数学生参和的活动,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所以不能再搞面向少数学生的竞赛活动了。我认为这些观点有失偏颇。下面就这个新问题谈点个人肤浅的熟悉。  【关键词】 小学数学;素质教学
期刊
【摘要】 新课程标准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的学科教学标准。体现了在政治、文化、科学、道德、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建设的整体思想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要。要搞好数学教学,应在全面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研究教材教法进行数学教学。  【关键词】 数学教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教法    一、加强教材教法的研究  1、把握教材深度和广度,适当引入生活中的素材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
期刊
【摘要】 当今社会已进入一个知识激增和科技竞争的时代,培养适应时代的科技人才就成了当务之急。创造是应用创新思维,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分析,最后组合出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对学生而言,虽然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某些发现并不处于科学研究的最前列或是前人已经发现的成果,但对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却是十分有意义的。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能够敢于突
期刊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训练学生的交际表达能力,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常常借助语言思考和分析问题,表达思维,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倘若思维不清晰,则语言就不明确,表达上的不贴切和含糊就说明思想的混乱。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
期刊
背诵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种优良方法。古人云“熟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80篇)的名篇”,并在附录中推荐了一批古诗文背诵篇目,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语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