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第四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WU3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的概念,掌握余角、补角的性质.
  能力目标:经历观察、操作、探究、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余角、补角的概念及其性质.
  难点:余角、补角的性质及其探索过程.
  教学过程:拿出一副三角板.
  1.你能说出我们平时所用的三角板的三个内角分别是多少度吗?其中两个锐角各是多少度?
  2.如图所示,这是一只破损的直角三角板,你能求出破损的那个角的度数吗?
  3.任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是多少度?
  【互为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
  注意:(1)互余的两个角成对出现.
  (2)只考虑数量关系,与位置无关.
  【游戏】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请一名同学任意说出一个角的度数,然后其他同学抢答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
  【画一画】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已知∠AOB,利用三角板中的直角画出这个角的余角.
  你能画出几个?它们的大小关系是什么?
  得出结论:同角的余角.
  例1 ∠1与∠2互余,∠3与∠4互余,如果∠1=30°,∠3=30°,那么∠2与∠4分别等于多少度?∠2与∠4有什么关系?
  得出结论:等角的余角.
  【互为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
  注意:(1)互补的两个角成对出现.
  (2)只考虑数量关系,与位置无关.
  类比余角的性质:同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补角是否有类似的性质?
  得出结论:同角的补角;等角的补角.
  例2 已知α=50°17′,求α的余角和补角.
  例3 若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余角的3倍,那么这个角是多少度?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
  2.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
  3.已知α=26°,则α的余角是度,补角是度.
  4.32°28′的余角为,137°45′的补角是.
  5.一个角的补角是36°35′,这个角是.
  6.如果两个角互余且相等,那么这两个角的度数是.
  7.如图所示,O是直线AB上一点,∠BOD=∠COE=90°.
  (1)如果∠1=30°,那么∠2=,∠3=.
  (2)和∠1相等的角是.
  (3)和∠1互为补角的角是.
  (4)和∠1互为余角的角是.
  8.如图所示,O是直线BD上一点,∠BOC=36°,∠AOB=108°,则与∠AOB互补的角有 .
  二、选择题
  9.已知∠1=30°,则∠1的余角度數是( ).
  A.160° B.150° C.70° D.60°
  10.一个角的补角是( ).
  A.锐角B.直角
  C.钝角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1.如果两个角互为补角,那么( ).
  A.这两个角都是锐角
  B.这两个角都是钝角
  C.一个是钝角,一个是锐角或两个都是直角
  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B.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C.两个锐角的余角相等
  D.两个直角的补角相等
  三、解答题
  13.填表:
  α30°49°50°30′80°x°(0  α的余角
  α的补角
  观察表格,我们发现:一个锐角的补角比这个锐角的余角大度.
  14.若一个角的补角等于它的余角4倍,求这个角的度数.
  15.如图所示,AB是过点O的一条直线,∠AOC,∠DOE是直角.
  (1)写出所有与∠BOD互余的角;
  (2)写出所有与∠BOD互补的角.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余角和补角的定义及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自然数的不断增大,素数的个数也在不断增多,而素数的不断增加导致因数数目的不断扩大,这是否意味着自然数、因数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所有的自然数都能够被1和自身以外的因数分解而没有新的素数了呢?借助计算机对自然数中所蕴涵的素数进行计算、统计分析,其规律显示素数个数将随着自然数的增大而增加下去,素数是没有尾的.此次借助计算机算出的最大一个素数是2099999999.  【关键词】素数;自然数;因数
【摘要】数形结合是教育者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和理念,本文立足于初中阶段教育,结合教学实例浅谈数形结合理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初中教育;数形结合;数学教学  为了践行新课标对初中数学的具体要求,教育者在初中阶段数学课堂应积极采用数形结合的理念来指导教学,以此促进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与理解,并同时推动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  一、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中的“
一、思考缘起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版)》中课程总体目标第一条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从“双基”变化到“四基”,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其中的基本思想就是指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博大精深,它蕴涵于数学材料之中,有着丰富的内容.而教材新增的“数学广角”这块内容正是有效渗透数学思想
一、情境:让学生“冲动”起来  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就是要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学习情境,把认知与情感结合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将计算教学与教学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增添计算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颖性,让学生有想计算的冲动.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是这样导入的:  师:小朋友们,你们会背诵古诗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听!
北师大第四版教材对于“图形的运动”这一内容进行了整体的设计.以“轴对称”为例,在第三版教材中,整个小学阶段只在三年级下册安排了一次系统的学习.改动后的第四版教材安排了四次的学习,分别在:二上“折一折,玩一玩”,三下“轴对称(一)”“轴对称(二)”、五上“轴对称再认识(一)”“轴对称再认识(二)”、六下“平移、旋转、轴对称”.教材的编排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编排特点,顺应了儿
【摘要】数学公共课程是农林院校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基于对四所高水平农林院校数学公共课教学情况调研分析,提出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建议与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公共课;教学改革;思考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7CG08532);福建农林大学公共数学教学团队建设项目(111416037);福建农林大学高等数学教学团队建设项目(111416007).  为适应高考招生
目前手机界面基本成型,但用户在界面应用分布设计上大多认为原厂布局不合理,需要重新设计.依据搜狐网对手机质量问题的调查发现,在3 469名被访者中,有719名消费者反映:手机菜单设计不合理,操作烦琐,附加功能不明确,缺乏实用功能等,占调查者的13.97%.可见,手机界面设计不合理,操作烦琐这一问题占有一定比重,而这类问题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是能够解决的.对用户而言,手机界面是否简洁干净、各个功能模块能否
一、引言  研究生期间,我们不止会上传统的理论课,教师时常也会让我们去观摩各类讲课比赛.做点评工作的同时,自己的也会收获很多,在一次以10分钟为限的讲课比赛中.有一位选手(暂称他为A)的表现让我印象深刻.  二、教学过程简介  A同学开始模拟授课前介绍这是基于学习情况较好的学生群体的一堂课,然后进入复习引入环节,在复习了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及它的运用后,开始提出:那如果
几何直观是领悟数学最积极而有效的途径之一.为了更深刻地把握一元二次方程,本文拟从几何角度对x2 px q=0(p≠0,p,q为常数,以下略)的代数内涵作一直观尝试,恳与同行商榷.  一、x2 px q=0的根的模型  已知,如图1,AB为⊙O的直径,直线m交⊙O于M、N,AC⊥m于C,BD⊥m于D,则  ① AC·BD=CN·DN(由△ACN∽△NDB可得);  ② AC·BD=CM·DM(由△A
【摘要】表现性评价,因所更注重的对象为学习个体的学习过程,因而,更能确保评价的客观与公正.也正因此,才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应用于课程评价以及课堂教学评价中.本文具体分析数学表现性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提升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表现性评价;评价方式  表现性评价作为现代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评价方式,其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