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体验 激活思维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y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可见,注重感悟、注重体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实施方法,而“换位法”则是通往体验和感悟的一座神奇的桥梁。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遇到事情要学会“换位思考”。所谓的“换位思考”就是指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去体会当事人心境的心理历程。如果把这种“换位”的思想引入语文阅读教学,让学生以文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想象、去思考,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换位思考”,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换位思考”,可以使学生和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换位思考”,可以把学生领进一个远比文章本身内涵更丰富、更广阔的新天地。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应用中,促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和课文中的人或物“换位”的方式有很多种:
  
  一、换位想象,巧补空白
  
  课文作者的思想大多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但也可能隐蔽于文字的空白处,这些空白或者是言外存意,或者是言此意彼,或者是委婉的曲笔……文本中有形无形的省略和空白,都是引导学生进行“换位”的良好契机。把这些空白处择要地让学生凭借语境展开换位想象,进行填补,既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丰富、发展和超越,又能促使学生在“换位”的过程中,和文本进行心灵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和文本实现相互交融,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
  例如:《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下课时脸色惨白,对同学们说 “我——我——”时哽住了,没有说下去。于是,我引导学生思考“此刻,假如你就是韩麦尔先生,你会想对你的学生们说些什么?”这种“换位”既会让学生感受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之情,又会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空白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美感。又如,在教授《故乡》一课时,同学们发现,作者在刻画中年闰土时,特别注重人物的语言描写,而且运用了许多省略号。于是我鼓励学生把自己“换位”成此时的中年闰土,大胆想象省略的内容与情境,这种“换位”为学生理解人物、把握主题起到了关键作用。
  运用“换位”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再造想象,让学生们愉悦地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去认识,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更极大地有利于学生领悟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更准确地解读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思想。
  
  二、换位对话,超越文本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深刻地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阅读鉴赏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不免会以自己的思想认识、情绪态度、兴趣爱好来评价和赏析,学生的这种极具个性的阅读,有时会超越课文说明的道理,产生“超越文本”的效果,使自己的认识得到理性的领悟和情感的升华。为了帮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我想到了让学生以文本中主角的身份来说话。
  例如:《羚羊木雕》这篇文章所写的故事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理解,也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因此,我决定对此文不作过多分析,把更大的自由和阅读的快乐留给学生,让学生换位到文中的主人公来展开自由辩论。我首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熟悉文中的主要人物,理清本文的矛盾焦点所在,为下一步角色替换打下铺垫。接下来,我让学生以主人公的身份,就文中的矛盾展开自由辩论,并根据自己所换位的人物身份,把握好说话的分寸,要注意摆事实,讲道理。学生们兴致一下高涨了起来,分配到角色的几个同学各抒己见,针锋相对,“爸爸”有爸爸的威严,“我”有我的委屈,学生们思绪万千,灵感的火花不断闪现,其中有“生命诚可贵,友情价更高”的呐喊,有“小孩必须听父母的”家长式的霸道,有做人“需以诚信为本”的呼声……
  一番激烈的唇枪舌战后,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各个人物不同的态度及理由,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这场“角色互换”的辩论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换位对话”使学生思维的闸门完全被打开了,激活了,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课堂。
  
  三、多角度换位,加深感悟
  
  “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不用的角度去解读文章,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发现。因此,语文阅读中的“换位”应该是多角度,全方位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探究阅读,因文而异,适当地切换阅读视角。包括与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与作者、与文中的一草一木之间等等各个角度的换位。这样学生才能全方位探究文章内涵,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甚至通过课文这扇窗户发现更广阔的天地。
  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在讲授《蚊子和狮子》一课时,就曾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换位:
  师:假如你是寓言中的一个角色,你该怎样向大家讲述这则故事?
  生:讨论并在小组内讲述。
  师:假如你是教育局局长,让你选一个人物当你的助手,你选谁?
  生:选蚊子……
  生:选狮子……
  宁老师精思巧授,创造性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换位思考,为学生们提供了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肥沃土壤。
  又如,教授《老王》一课时,在学生了解课文故事前提下,我设计了这样几个角度的“换位”:
  (1)与主要人物换位。一篇文章的主人公是作者思想感情倾注的主要对象,也是文章主旨集中体现的地方,我首先引导学生与主人公老王进行换位。文中老王送东西给“我们家”表达谢意,本“不是要钱”的,却在“我”的坚持下收了钱,“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针对这一情节,我顺势提出:假如你是老王,你在转身离开作者家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心情?
  (2)与次要人物换位。次要人物在文章中是主人公的陪衬,同时也起着突出文章主旨的作用。因此,与次要人物进行换位思考,也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种次要人物可以是文中存在的,也可以是教师根据课文情节临时虚设的。于是我设计了以下的换位角度:假如你是老王的邻居或一个熟识的人,面对老王的遗像,你心里好受吗?你有什么话要对老王说吗?
  这种多角度的换位思考不仅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老王的善良和作者“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之情。
  “换位法”在阅读一些以人物活动为线索的文章中运用效果比较好,如:《背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的叔叔于勒》等篇目。学生也都比较喜欢以这样的形式去阅读、去感受文本中人物的言行和思想。这样的“换位”给了学生适度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代替文中的人物来思考或是对话,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致的阅读,从而得到新的阅读体会。
  总之,只有参与才能引起互动,学生们在一个个文本的角色的互换中,对课文有了更进一步的感悟,有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正是由于学生有了自身的体验,才使课堂走向真实、走向生成、走向实用,能让学生有感受、有体验的课堂,才是完整的、成功的、有收获的课堂。■
其他文献
“色彩是构成形象的重要因素”,“没有色彩就没有艺术”,刘白羽的散文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非常注重色彩描写。《长江三日》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它描绘了长江的无限风光,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浓墨重彩,是刘白羽散文色彩描写的重要特色,交错运用各种色调,使画面富有变化,产生一种五彩缤纷而又和谐统一的美感。船过“瞿塘峡”,作者用工笔细雕的笔法进行描绘:“白银”色光亮的“云”,“红”色的“雾”,“绛紫”色衬托下的山峰
期刊
新课改条件下,高中语文教学已不再是以识记为重点,而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为主。鉴文字,悟其理,感其情,赏其美。因而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亦随之转变为以下步骤:了解时代,明确背景,感知作者,鉴赏文本,融己于文。高中语文进行修订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
期刊
“自古逢秋悲寂寥。”自宋玉《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荡而变衰”,沿此而下,历代的许多文人写了不少咏叹秋色的诗文。或凭秋色以托怨情,或借秋风以兴别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一诗虽意境开阔,然而苍凉悲壮,抒发了诗人历经沧桑、壮志未酬的感慨。“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气凛冽,砭人股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北宋欧阳修对山川寂寥,草木寥落的暮秋萧条之景更是极
期刊
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学生一遇到作文,就愁眉苦脸,无话可说。学生作文水平难提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怎样破解这个瓶颈,把学生从枯燥的作文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关注社会,把写作看成是放飞心灵的需要,乐于表达,文从字顺?下面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学生生活等方面就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谈几点浅见,欢迎同行斧正。    一、课堂教学中要习得写作的知识和方法    1.语文学习中让学生感受遣词造句的妙处。兴趣是最
期刊
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中,常常遇到学生面对诗歌阅读、赏析中有关艺术手法的题目一头雾水,无从下手的情形。其实,许多学生是由于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阅读常识不够丰富,从而处于答题中无法辨别试题考点的困境。为此我将诗歌艺术手法及诗歌答题技巧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以期对他们有所帮助。    一、熟练掌握常用术语,辨明试题的考点及问法    这样,力争胸有成竹,有备而战,方能胜券在握。诗歌赏析有关艺术手法的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在科技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谋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所以要提倡素质教育就必须倡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老师就要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去引导学生,真正地去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平时课堂实践的摸索和对其他老师教育教学方法的观摩,我认为要真正地让学生自
期刊
近些日子,认真拜读了王荣生教授的《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一书,对我帮助最大、也是最让我感动的是:作为语文教师,无论是观课评教还是进行课堂教学,都应该从教学内容角度出发,分析和研究语文教学,即语文教师应该关注“教什么”而不是“用什么去教”这一重要理念。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每天辛苦备课上课,学生却兴趣索然,收效甚微,达不成相应的教学目标。这样的现状使我无所适从,越来越感觉语文课究竟不知该怎么上
期刊
济宁市教育学院附属小学座落在被誉为“大蒜之乡”、“诚信之乡”的山东省金乡县中心街东段,是英雄王杰的母校,依古塔,傍星湖,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先后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绿色学校、省级教学工作示范单位、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更是当地首屈一指的明星学校,最突出的是这所学校的各科教学成绩,特别是语文教学,在全市乃至全省都非常
期刊
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潦倒不幸,他的无题诗因年代久远,加上诗意蒙眬,往往成为意旨难明,千古揭不破的诗谜,有些注释虽已成定论,甚至编入教科书,但细细推敲起来,却又似是而非。  在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1(《唐诗宋词元曲选读》)中选入了李商隐的《无题二首》(昨夜星辰昨夜风)。本人在教学中发现,教材下面的注释和教学参考中的诠释有一些令人费解之处。经过查阅各种资料和长期思索,对于诗中“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
期刊
摘 要:当今的语文教学在提高课堂效率方面出现了一些误区。通过分析这些现象,探究原委,提出追求高效课堂的切实方法。  关键词:课堂高效率 误区 探究    高效的课堂教育自古以来就是教师一直追求的教育目标。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如今的语文课堂,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开放,教学手段趋于先进多样,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呈现出来百花齐放的景象。这些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率。然而在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