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四个方面提升教学效能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t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强调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展语文思维,增强阅读学习的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质,但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着“慢、差、费”的现象。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之下,学生跟在教师的后面亦步亦趋,学生的语文思维并没有获得发展,整个教学状态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疲惫。面对这样的现状,该如何进行改变,提升教学效能呢?笔者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作肤浅的探究。
  一、搭建沟通平台,强化互动交流
  语文阅读课堂是一个师生互动交流的课堂,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给学生搭建沟通平台,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文《范进中举》时,笔者课前设计了完整的导学案,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预习,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展开讨论。在学习完课文生字词、梳理文章结构之后,针对课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笔者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范进会疯掉?谁逼疯了他?中举前后,你从中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之后,展开小组交流,经过讨论后认为,范进是被残酷的封建科举制度给逼疯的。他多年来为了考取功名,不惜拼上自己的一生时间,连头发胡子都白了,这种执著的精神看似可敬,实则是一种迂腐,是被封建社会的“考而优则仕”的观念所毒害的。再结合范进中举前后邻人的不同表现,胡屠户的前倨后恭的不同表现,以及结合范进中举前后他本人的不同表现,让学生从中能够深刻体验到当时社会背景下人性的扭曲。这些都充分表现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危害。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范进疯了更好,这样就足以证明科举制度的可悲性;但也有人认为范进中举之后,之所以又让他恢复神智,其目的是为了更深刻地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性。
  以上环节,在讨论和交流中,学生展开了有效的合作学习,课堂氛围融洽,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呈现一派生机和活力。
  二、调动情感元素,强化情境设置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元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一篇课文都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关键词语,从中找到突破口,设置有效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带领学生解读文本的情感密码,感受文本带给自己的心灵冲击,由此提升语文赏鉴能力。
  例如,苏教版语文八年级课文《孔乙己》,在结尾有这样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里的“大约”和“的确”从逻辑上来讲,是一对矛盾的词语,根本不应该放在一起。但鲁迅先生仍然这样组合,有何深意呢?为此,笔者让学生从文本中发现蛛丝马迹:为什么“大约”死了?你怎么理解孔乙己的未来命运?为什么又是“的确”死了,你认为孔乙己会死吗?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语境分析,认为孔乙己的最终结局只能是悲凉地死去,这也是他唯一的出路,也是必然的命运。因为他虽然活着,但没有人支持他,他连基本的尊严都没有,更别说有人关心他了。更可悲的是,他连活着的勇气都没有,不敢面对现实,又找不到出路,只有这样麻木地活着,因而死对于他来说,其实是个解脱。这也就表明了鲁迅先生的态度,死亡是孔乙己的人生宿命,所以孔乙己是“的确”死了的。但为什么还要用大约呢?这个问题是对现实状况下孔乙己的死的一种表象的含糊说明,因为实际上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没有人获得确切的消息,所以这是一种猜测。从这两个关键词中,可以看到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最终审判。由此,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解读,不但理解词语在课文语境中的特定意义,而且由此找到了理解课文的突破口,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
  三、紧扣关键词句,强化语境赏析
  在一篇文章中,能够体现其主旨的就是关键词句。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紧扣关键字词进行品析赏鉴,由此便能够理解这一特定语境,体会其中的深刻意涵。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八年级课文《背影》一文时,文中有一段话:“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学生初读时,不太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因为这里的聪明是个关键词语。这个词语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含义,能够有效把握课文的中心意旨,理解作者的情感。为此笔者让学生多读几遍这句话,并深入思考聪明词语的内涵:作者是想要说什么?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显然,这个“聪明”并非能干聪慧的意思,而是作者对自己的一种嘲笑,学生如果从本义来理解,那就势必会造成很深的误解。经过反复引读,学生认为,这个“聪明”既是对父亲的深深思念,也表明了自己内心的悔悟,责怪自己当时自以为是,居然都不理解父亲的一片深情。
  四、联系生活实际,强化文本拓展
  每一篇课文都来自生活,但同时也是作者经过思考对生活的整理和加工,将远远高于生活所具有的烦琐和平淡。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课文的艺术性和日常生活建立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超越平淡的生活,与课文中的艺术境界产生心理共鸣,从而实现对文本的有效拓展,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精神滋养,这是语文学习的本质所在。教师由此也能够发挥自己的职责,给学生搭建一个文本和生活链接的桥梁。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文《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这首诗歌的含义,笔者带领学生联系生活现实,展开了课堂拓展。首先让学生找到课文的中心议题,即作为一棵树有哪些品质?一棵树代表了什么?这表明了作者的什么理想?这个问题是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文本的关键,这个问题如果不联系个人实际情况,是没法得到突破的。为此,让学生从自己的个人感受出发,谈谈自己对一棵树的认知。有学生认为,一棵树每天都要承受不可捉摸的变化,不管是什么样的人生境遇,都必须要快乐地承受,它能代表的是坚韧,是永不放弃的勇气和意志力;也有学生认为,树代表永不低头的意志力和对理想的坚持。正如文中所写的那样:“即便死去,也要平静地倒下”。通过引导,学生由此感受到了文本中洋溢的生命热情,这种动力给了每个人极大的信心,从而有了自我觉醒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学生透过这首诗,发现了自己的性格缺点,并以此进行自省,决定要改变自己性格的弱势,学习一棵树的精神,过好自己的中学时代。这就凸显了语文教学的教育功效,尤其是在诗歌教学中,教师更要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打开一扇看自己看世界的窗户,这样他们的进步会更快更好。
  总之,要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能,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既要抓好课堂沟通,加强交流,又要强化课堂情境的设置,让学生有深刻的情感体验。与此同时,还要把握课文的关键词句,从中挖掘文本的内在情感,使学生在探究中体验知识,习得技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藕渠中学(215500)
其他文献
《幽径悲剧》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带有悲情色彩的凄美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北大随园中的一棵古藤的命运,折射出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时代悲剧、社会悲剧,表达作者永不放弃揭露假恶丑、维护真善美的决心。《紫藤萝瀑布》是散文家宗璞的一篇内涵丰富、借物抒情的优美散文。作者通过描述紫藤萝,由物及人,从紫藤萝的命运联想到人的命运、生命的价值,引发生命的思考。将《幽径悲剧》与《紫藤萝瀑布》两篇文章比较阅读,可以得到很多收获。
期刊
朱光潜说过:“一切纯文学作品,多少都有几分诗的素质。”可见诗歌在语文中的重要性,在倡导诵读国学经典的大背景下,古诗词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初中生古诗词基础不够深厚,组织诗词教学便成为一个难题。随着中考对审美和鉴赏能力提高要求,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式显然无法满足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积极营造有诗意的教学情境,用开放且富有活力的氛围提高诗歌教学的效果。  一、情境设在“诗外”,激发
期刊
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原因很多,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不对头是重要原因。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往往大搞题海演练,书声琅琅的课堂被繁琐的分析取代,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变成枯燥乏味的技术训练。语文课上常常出现“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场景。  “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是读书的基本方法。“吟哦讽诵”,就是要放声读,读得正确、流畅,沉浸其中,读出文章的味道。“得”是说读了文章后,能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作者的
期刊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设问对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在课堂上,做“智者”进行“巧”的设问,对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如何投一石以激千浪,进行有效设问,优化课堂结构呢?  一、有效设问,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独立思考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
期刊
《林黛玉进贾府》是一篇经典课文,教学中一般从人物和环境两个角度切入,从中又派生出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出场比较、环境描写艺术、环境与人物的关系等多种教学目标。由于课文内容丰富,主旨深遂,在教学方式上一般采用教师主讲、师生共同探讨的模式。今年笔者任教班级学生的语文素养较好,因而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以人物形象分析为突破点,自主完成这篇经典课文的学习。  一、课堂描述  用两节课完
期刊
王国维《人间词话》里有这么一段话:“自然中之物,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这段话虽然指的是古典诗词里写景状物的虚构,但推演出去,以之解释小说艺术中的虚构艺术,同样说得通。  虚构不是绝对自由的,“必从自然法则”,否则便不可信。这“自然法则”,在小说艺术
期刊
《斑羚飞渡》被选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主题单元——写动物的五篇文章之中。单元导言有这样几句话值得推敲:“在今天这个日益拥挤的地球村里,动物与人应该享有同样的生存空间……还可以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由于编者的诱导,本课教学设计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镜头一,开始导入:斑羚形貌图片,配有介绍斑羚的文字,如它的体型、跳跃能力、羚角的药效……  镜头二,创新训练: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请你设计一则有创
期刊
《幽径悲剧》是文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这篇文章本身犹如一条幽径,语言通俗而又雅致,内涵丰富而又深邃,体现了一个智者的思想光芒。所以,要求初二学生对这样一篇意蕴深刻的文章进行深度解读,确有难度,超越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如何将学生带领到这条“幽径”上,一方面需要老师课前对课堂教学有所“预设”,另一方面需要教师要极富教学机智,掌控课堂“生成”。笔者借助《幽径悲剧》的课例,来反思教学过程
期刊
文言文知识的教学,如果一味地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势必束缚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由于文言文本身的特点,像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用法、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现象、句式特点、文化风俗等文言知识,刚接触时,教师若不点拨,学生是难以弄懂的。鉴于此,笔者凭着多年的教学体会,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逐步地把这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讨论中来。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纵观作文课堂教学,有的让学生作文添加名言警句,每一篇都需要,说是作文的亮点;有的大讲特讲文章格式、模板,规定作文的内容、体裁、段落、开头、结尾的方法,甚至点题的次数等等,大都忽视了文章写作如何有效表达真情实感。  教育家于漪说:“作文不只是一种写作技巧,而且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手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