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师:诗人·商人·善人

来源 :大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s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人安老师,她的名字叫安娟英。
  她没有做过老师,但是大家都称呼安老师,因为熟悉她的人都赞赏她的才华,尊敬她的人格,感佩她矢志不渝的商胆诗心,成为很多同辈后学心目中值得学习的楷模。老师的称号,是对她这辈子最好的诠释。
  安老师小时生活在无锡边缘的小镇——安镇。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安镇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江南农村,重复着两千多年贫穷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却有一颗渺小但不卑微的心在跳动,无人觉察。
  安老师在镇上上了小学,上了中学,由于家中成份不好,在那个年代备受歧视。虽然安老师读书不错,性格活跃,爱好文艺,颇得老师同学街坊邻居的夸奖,但是身在农村的环境,注定一辈子还要重蹈先人的生命轨迹,安老师不甘心。
  安老师在学校是个文艺骨干,唱唱跳跳、写写画画样样来事,出板报写文章卓尔不群,作文简直就是个小明星,这个爱好最终成了她一辈子割舍不断、魂牵梦绕的追求。可是“文革”十年的浩劫,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梦想往往是不切实际的。农民就是农民,命运一辈子将被禁锢在土地上,几乎不可能改变,等待她的是结婚生子,生老病死。真的如此吗?认命吗?不!她暗下决心,她要离开这个祖祖辈辈男耕女织的土地,她要离开这个贫穷困顿的环境,她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她不能选择生在何处,但一定要选择生命的方式。
  转眼中学毕业了,回家务农,没有选择。农村的习俗是早早的准备婚嫁,早日成家,早生贵子,但是安老师心里有着自己的小九九,她要跳出命在农村的魔咒,想到城里去发展。
  七十年代的农村,经济几乎是濒临破产的边缘,吃饭都是问题。父亲虽然是老党员、公社社长,但“文革”中被错划为“五·一六”走资派,挂着大黑板弯腰九十度挨批挨斗,每天向人民群众低头认罪。父亲至死也不明白,一辈子憨厚老实时时刻刻心系百姓的自己,到底要向父老乡亲认什么罪。母亲为了能让家里的生活有一点改善,偷偷摸摸做点小生意,那也就是交换点东西那么原始,还被揭发为堕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打成投机倒把的坏分子、四类分子,剪了头发游街,跪在碎瓷片上示众。现在看来简直是笑话,可当时那个牛鬼蛇神横扫一切的大形势下,提心吊胆,风声鹤唳,一点让人笑不出来。家中尚有两个年幼的小弟弟,安老师稚嫩的双肩担负起了半个家长的责任。由于极端贫困,他们有时只能靠亲友接济为生,饿得睡倒在农田里,吃南瓜花,啃山芋藤,那是常有的事。
  听说城里有配给,生活比较稳定,满大街的工人阶级各个根正苗红,年轻人的前途一片光明。安老师心向往之,想要改变命运,唯有一条途径,嫁到城里去!要知道上个世纪中国人民的户籍是很难转移的,除非嫁到城里别无他途,要不永远钉死在土地上,做一辈子农民。二十岁看到六十岁,没有任何悬念。
  农村的风俗,十七八岁就要开始张罗提亲介绍对象,安家也不例外。例外的是安老师好像一点都不着急,有出身好的,有家境好的,有长相好的,有性格好的,安老师一个都没看中。人家都以为小姑娘长得漂亮眼界高傲气,却没人知道农民的命运是安老师所不想要的。家里的亲友为她的婚事没少忙活,可是就不见安老师松口。
  终于有一天,无锡城里的亲戚来说和婚事了,对方是工人,家庭清白,虽然普普通通,但是老实本分,正是安老师中意的。小伙子一点都没有嫌弃安老师的家庭出身,安老师终于答应了,缘分到了。按老的传统,婚姻基本上是先结婚后恋爱,只要双方同意,父母都满意,两人就登记结婚了。
  那个时代结婚很简单,简直是简陋,安老师浑然不在意,高高兴兴开始了城里的生活,一个单纯的女孩子终于跳出了祖祖辈辈的生命轮回,她很满意。
  安老师住的街道是那种老的里弄,街巷狭窄,住户比邻,老式的平房鳞次栉比,两层小楼都是稀罕物。虽然居住条件比较差,但是安老师对物质倒是没有任何挑剔,她更在乎的是别人对她的看法和评价。
  安老师自小就是个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左邻右舍都不拿她当外人,她也把那些叔叔阿姨大爷大妈当亲人。每天早上去买早饭,安老师总是帮那些年老多病腿脚不便的街坊邻居带早饭,一买就是好多年,风雨无阻。有时多得手里都拿不下,家里人不免要埋怨,可安老师却一点都没有嫌烦过。街道上有五位孤寡老人没有人照料,安老师主动帮他们买菜、洗衣、做饭,准备年货,忙得连自家的年夜饭都来不及好好安排。安老师就是这么个热心人,数年如一日,不求回报,毫无怨言。安老师虽是从农村出来的,却是一副古道热肠,家长里短有点困难的,她都乐意伸出手去帮一把。只要说起安老师,邻居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人缘,就是这么好!安老师就像一滴泉水,终于汇到了无锡这条古运河里,她很适应,适应城市的节奏。
  老天终于开眼了,好人终得好报。安老师的一言一行,当地街道的领导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终于有一天街道书记沈大姐问她愿不愿意发挥她的特长,到当地文化站去当一名编外的宣传队员。当然愿意,这个岗位虽然待遇不高,但安老师觉得荣誉很高,她特别乐意,从此干得像一头快活的小鹿,不知疲倦。她写宣传栏、组织宣传队、建图书馆、建活动中心,忙得不可开交。
  文化站的图书室原本就没有几本书,再加上常年没有经费,起不到任何阅读的作用。领导为了这事打报告、跑上级,急得团团转,一点音讯都没有。安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知道怎么帮上这个忙。有一天她突然想到,每个单位不都要清理旧书吗,跟他们去化点缘可不可以呢?她第一个就想到了市图书馆,他们那里不但图书品质好,档次高,周转还快,淘汰掉的书籍杂志一点都不过时,请他们支援一下区级文化站说不定有可能。想到就干,第二天安老师就冒冒失失地跑到市图书馆,找到有关领导说明来意,真是心想事成,图书馆的领导居然爽快答应了,还不带任何条件。这下可把安老师乐开了花,赶紧跑回跟文化站的领导报喜,大家都夸安老师能干,为站里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安老师的心里自然也是美滋滋的,能为单位出力,能给领导分忧,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没有任何私心杂念,那个时代的普通人,就是这么单纯,安老师也不例外。安老师亲自带了人到市图书馆,搬了两大车图书回来,一分钱都没花,文化站顿时改了模样。没有书,文化站哪里像个文化场所啊,安老师立下一大功,令人刮目相看。   文化站由于设施简陋,好多年了,都是徒有虚名,大家根本就没有兴趣来活动。安老师虽然不是什么领导,甚至连个正式的编制都没有,可是她心系工作,想着地区上的老百姓文化生活的贫乏,她比谁都急。在她的建议和组织下,文化站终于将群众活动室布置一新,邀请周边街道上的老百姓来学习、来娱乐、来交流,甚至还邀请适龄男女青年来相亲,把文化站真正建设成了群众之家。
  由于安老师的工作太出色了,在前任站长调离的时候,站里的书记和职工一致推荐安老师代理文化站长的工作,大家觉得她完全能够胜任,比前任要优秀许多。一个农村户口的“农民工”,没有背景,没有学历,没有资历,没有编制,居然当上了文化站站长,成了无锡文化系统的一大奇闻。这在当年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从来没有先例啊。大家都很好奇,都想来认识一下这个多才多艺的奇女子。安老师更自信了,她再接再厉,倾尽心血,硬是把倒数第二的街道文化站打造成无锡位列第二的先进文化站,安老师本人也连续三年被评为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安老师不负众望,简直创造了奇迹。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社会上开始流行单位办三产,轰轰烈烈的全民经商运动拉开了帷幕,文化站也办了个多功能小商店,日用百货外加文化产品,也就是一些小文具再加上一些报刊杂志。其实很简单,但是由于体制问题,经营状况不是太理想。安老师就把小店承包下来,她就不信不能把这件事干好。果然,不长的时间小店就有了起色,安老师又有了新的想法,她想挑战一下自己——下海。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要证明,一个小女子,照样可以搏击时代的浪潮。
  八十年代的中国社会还是特别讲究铁饭碗、金饭碗的时代,一辈子多半只干一种职业,一个单位里基本干到退休,没有一点悬念。按部就班上班,论资排辈升迁,只要不出意外,平平安安一生,也是庸庸碌碌一生,这可不是安老师所想要的。就像少女时代的梦想,安老师又要尝试一种全新的生活,她已经暗下决心,毅然决然。
  三十年前,还是改革开放的初期,一切都要靠单位,铁饭碗对个人,对家庭,那是无比重要。自食其力,自主创业,自负盈亏简直是一桩不可想象的事,可安老师没有过多眷恋,终于离开了文化站,开起一家小书店。现在看来实在不起眼的小书店,却是全国第一家农民开的书店。八十年代,文化行业里,这简直是放卫星一样的新闻,当年就跻身“江苏省十佳新闻”,安老师一下子成了名人,她又创造了一个奇迹,为了实现自身价值,敢为天下人先的胆识,实在令人钦佩。也正是出于这种钦佩,安老师最为尊敬的良师益友、著名诗人、剧作家雁翼老先生,特地为她的书店题名“梁溪书林”,还为安老师起了一个非常诗意的笔名“梁溪安静”。每每安老师想起这些往事,都唏嘘不已。
  说到写诗,就不得不说安老师从小就表现出来的对文字的敏感。在农村,还是上学的时候,她在写作上就是一把好手,颇得老师的赞扬和同学们的羡慕。进城后,刚到文化站,安老师更是如饥似渴地读诗写诗,简直迷到了痴狂的地步。虽然那时安老师已经开始发表诗歌,但是永不满足的她,越来越感到知识上的不足,她主动要求去重新上学、去进修、去充电。她抽出业余时间上了太湖诗歌进修班,因为勤奋刻苦,才华横溢,安老师毫无争议地当选为班长。当时讲学的诗人祖德陶先生对她印象深刻,多年以后为她的诗集《花落无痕》写序言时,不禁满怀感慨地回忆起那段莘莘学子追求文学梦想的感人时光。读完太湖诗歌班,安老师并不满足,又一头扎进著名作家陆文夫先生创办的南京青春文学院学习,学业优异自不待言。同时,安老师还参加“星星”高级研修班和山西“青年文学”的学习,并且发表了一大批诗作,在《新华日报》《青春》《雨花》《白泉》《太湖》等。
  那一年,雁翼正好在无锡拍电影,读到安老师的诗作,非常欣赏,称赞她是“一支含苞待放的绿,一颗正在升起的星星。”名师出高徒,在雁翼先生的亲自指导下,安老师文学创作的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她经常不无感激地跟大家说,是雁翼恩师的启蒙,让她开阔了视野,提升了境界,是雁翼恩师多年的教导,让她成了一个女诗人与女强人。
  安老师在文学田地里的辛勤耕耘,终于赢来了诗神缪斯的青睐。八十年代初,安老师在《太湖》上发表了处女作《纱巾,哦,我的纱巾》《别了,黄山炮台》,紧接着又在《百泉》上发表了《青春》等诗作。《窗口》《我是装卸工》一起被刊载在当时的《新华日报》上,获得了广泛好评和影响力。短短数年,安老师五十多首诗歌登上了全国各地的文学刊物。在无锡市诗歌比赛中两度荣获一等奖,在中国首届“屈原杯”诗歌大奖赛中荣获桂冠诗人称号。安老师俨然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诗坛新星,但是命运捉弄人,安老师的文学道路突然遭受到毁灭性打击,戛然而止。
  怎么回事?安老师不是在无錫风景区惠山开了家轰动一时的书店“梁溪书林”吗?因为当时文化市场刚刚放开,老百姓的精神生活非常贫乏,买书看书蔚然成风,安老师的书店经营的相当红火。经常有全国的文化名人光临书店,再送上点他们的名作和挂历给这小小的书店,于是“梁溪书林”在华东地区知名度越来越大,远远超过了某些新华书店。其中诗人雁翼和在《诗刊》任编辑的诗人雷霆等,曾多次光顾过这家农民进城开的个体书店。那时的“梁溪书林”虽小,全国最高档位的《诗刊》却每期可销售三百本,更是吸引了一大批驻锡部队的诗歌爱好者。
  据说当时只要挂个小黑板写上新书预告,订单就像雪片一样飞来。安老师南下广州、北上北京、去南京、去武汉、去长沙……去全国各地跑货源,与各大出版社及书刊批发市场建立联系,忙得不亦乐乎。安老师没有帮手,一个人既是店长,又是店员,既是营销员,又是采购员,为了盘库,往往忙到深夜。为了收货发货及时,她通宵打包,亲自一趟趟跑火车站、汽车站,不厌其烦。几年辛苦,安老师终于在这行干出了名堂,被省级刊物《当代妇女》聘为发行主任,并且在南京又创办一个“文艺书店”,跟全国的书店、图书市场、出版社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事业蒸蒸日上。
  也许安老师的图书事业做得太红火的缘故吧,不少同行竞争的对手有点坐不住了,想方设法要把安老师的生意压制下去。可是安老师凭借自己的吃苦耐劳,将对手抛得越来越远。本来是自由经济里的公平竞争,却演变为背后使枪的阴谋诡计。终于有一天,中宣部的信箱里投进了一封神秘的检举信,告发的内容是经营非法出版物,涉及反政府言论……关押在收容所整整十个月的安老师拖着疲惫、消瘦的身体,沉重地跨出了看守所的大门,一缕金色的阳光重新又照射到安老师的身上,暖暖的。回到家中,安老师蒙受这不白之冤,还无法跟人解释清楚,街坊邻居往往投来异样的眼光。安老师最受不了这样的“关心”,倔强的性格重又呼唤起生活的热情,安老师决定重新开始,继续自己未尽的事业。
其他文献
韩再芬主演的黄梅戏《徽州往事》,一炮走红,风靡全国,力挽戏曲颓势,提振了民族文化的信心,成为时下文化界热议的新话题。笔者看罢《徽州往事》,感奋之余曾提笔写道:“横空出世风骚领,一枝独秀万木春。曙光初显孚众望,江潮先于海潮音。”  《徽州往事》彰显与时俱进的创作理念。该剧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全面发挥声、光、电的科技性能,打造舞台背景、人物服饰和表演道具的美感特色,成功营造出全方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效果
期刊
祖国在我生命之上  我的祖国,一亩三分地的耕耘  就是我为祖国的耕耘  早出晚归 风雨无阻 寒来暑往  为的是不让懒惰荒芜祖国  为的是不让杂草干扰祖国  为的是不让病虫伤害祖国  我的祖国,我最富有的是汗水  我流汗就是为祖国流汗  忠诚的汗 执著的汗 卖力的汗  汗水滋润祖国的地  汗水滴灌祖国的绿  汗水汇进祖国的河  我的祖国,我的爱实在有限  有限的爱就是爱祖国  刚正 无私 纯粹  爱
期刊
这般望月,已是隔了许久。  非是佳兴忽来对月小酌,眼前融融璧盘,耳边淡淡清风。无奈夜长人难寐,寂寥无事,聊窥一星明。  似乎暑气汗气蒸腾时候,难以将息的不仅仅是人。清瘦的月,孤零零地靠在天幕上,瑟瑟难受。从我这个角度看上去,透过一层略显模糊的玻璃,她像极了一片切坏的橙子。连着果皮的地方,是厚厚的一层果肉,愈向下,愈薄,愈轻,切至三分之二处突然断开,留下整齐的一条刀口。丰盈的汁水就顺着刀口往下流,在
期刊
蔓 延  枯木心里住着一株藤萝  藤萝爱掩藏  枯木听枯  一泓泉的眼神青涩  哪一片叶子没有脉络  枯木的梦里都是火  有一滴水逃出生天  映着藤萝的歌  歌里没有荒漠  没有月光、萤火和童谣  有芦苇  清风嫁给了芦苇  湖水见证  没有谁说话  一滴水却听得清楚  芦苇划过初秋的脸颊  歌就停泊在岸边等自己枯萎  其实她是一首歌  灵魂是一株藤萝  水边的歌  一株秘密  梦借着风做梦  芦
期刊
“餐桌上,看得到政治的精髓。”语出法国美食家布里耶·沙瓦朗。  诚然,刚刚过去的新中国65周年国庆盛宴上的“三菜一汤”,透露着中央贯彻“八项规定”的决心,再次掀起全国上下厉行节约的浪潮。  同时,再次在国宴亮相,并被定义为国宴基准的“淮扬菜”,一时间也引起国人的关注。  带您一起走进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透过舌尖的美味和历史的长廊,解读国宴背后的故事,品咂淮扬菜独有的韵味。  “软兜长鱼”是如何成
期刊
一  拾着甘甜的露草,在温润的阳光下晒出脆嫩的味道,搅拌上初成熟的野浆果子,喂那匹名叫爱的饿马,看它在成长,看它的毛鬃渐渐发亮。它载我,上梦寐的前程,我看它奔腾,无边原野。椰草阳光,带给我想要的美,充满温馨的味道,充满疾驰的轻快。  二  又把此时光景作光影,又把彼时光月作光阴。最是景中身姿娆,最是月下面容娇;更是四月好景天,日月微星,落得满地浮光。丛鸟溪鱼,翠声滑动,撩得人儿心疲惫,捂着心扉,疼
期刊
初冬是个过度季节,早晚气温温差大,那么做为上班族的白领人群,要更加注重养生,该怎么样养生呢?吃哪些食物能够帮助大家调理身体呢?  1.要早上起床就光脚丫子  脚每天要承受我们全部的体重,所以每天都会有部分组织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这些伤害都需要通过夜间的休息来加以恢复。如果早上起来光脚丫子的话,脚后跟会负担过重,夜间恢复的组织也会再次遭到严重伤害。  2.不要长时间穿着过紧的衣服  身的衣服穿多了容
期刊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用刀刻在龟骨和兽骨上的文字,也叫“契文”、“卜辞”、“殷虚文字”等。是殷商王朝占卜吉凶的内容的古汉字。在1899年河南安小屯村被发现的。最早研究和发现是清末王懿荣,而最早的以甲骨文入印的是简经纶。“简氏以甲骨文入古玺,以章草治侧款,实是民国印坛开先河……(孙洵《民国篆刻史》)”。后有王雪民。易大厂、杨仲子等人。甲骨文可认识的字很少,姚孝遂等编制的《甲骨文字形总表》,收入的总字数只有
期刊
宽帽檐  宽沿帽下的目光困倦了  只能看着地面  阴影一片通亮  渐渐斑驳  当孩子开始奔跑  乌云也在坏笑  雨线也在追逐  宽沿帽下的梦困倦着  展开,旋转,奔腾  水汽蒸腾出仙境  亘古不变  亮堂堂的骨架  白晃晃的血液  “柔软的梦里,  还可以做梦”  粗心的主人  帽沿打落下来  披头散发地笑着  眼前如积木般坍塌  梦幻如流水般蒸腾  再次堆积,还会落下  相逢是一场盛宴  夕阳,
期刊
风云万里入霜蹄  ——名家点评王正禄画马艺术  “师法自然,以真马为师,非常好。徐悲鸿以画马著称于世,他所画马的姿态,我们都很熟悉。王先生的马,动态抓得非常好,非常生动,更有活力,更有新意,给人印象非常深刻,相当不错。”  ——著名画家喻继高  王正禄先生的作品特点有三:一是深刻的文化内涵;二是强烈的时代精神。无论是行空的天马、并驾齐驱的双骏,还是争先恐后的群雄,无不体现出积极向上,一往无前的时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