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写过这样一首小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人类就是在不断地面对生存问题,不断地探究、尝试、发明解决这些问题方法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者普遍认识到:教育的价值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儿童情感态度、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新纲要》明确指出,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因此我在班上开展了“我是小问号”活动,注重从几个方面培养幼儿多思好问的习惯。
一、满足幼儿天性,保护好奇心
好奇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喜欢去探索新的事物。良好的师幼关系、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是幼儿主动探索的前提。作为老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天性。努力满足他们的需要,特别是被尊重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爱的需要,从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每天,当他们向老师提出问题时,无论多忙,自己是不是知道答案,我都会给幼儿积极的反馈。我常常会把幼儿的提问在班上进行讨论,还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方式去寻找答案。同时,我深深地知道,我们的教育对象是生理和心理都尚未成熟的幼儿,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错。我认为,出错是孩子的权利,也是孩子主动探索的表现。有一次,班上的成成小朋友一直躲在盥洗室不出来,我进去一看,发现他正把花片玩具一个接一个往水池的下水管子里扔。看见我进来,他马上问我:“老师,这里面有多深呀?我要用多少花片才能把这个洞塞满?”面对他不同寻常的举动,面对他天真的眼神,我没有任何理由责怪他,而是鼓励他用更好的方法来寻找答案。于是,我们和小朋友一起用小棒、绳子进行了测量,成成十分开心。老师的宽容,让他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在一日生活中,如果我们能耐心倾听和接纳幼儿的真实想法,真正走进他们的童心世界,你会发现,幼儿的世界是多么的奇妙,他们的天性会因为你的宽容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提供支持性的环境,引发幼儿提问
众所周知,环境对与幼儿来说,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我注重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环境,引发幼儿的积极思考和提问。在实践中,我根据活动主题的内容,与幼儿共同布置主题墙。每当有新的内容出现时,总会吸引幼儿好奇的目光,他们围看着,谈论着,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问题。我还注重在活动区域内提供有意义的操作材料,与幼儿一起开展科学小实验。例如在自然角里,我与幼儿一起把种子种在泥土里、沙石里、木屑里、水里等。“种子会发芽吗?”这一问题促使幼儿不断关注自然角。在连续观察的过程中,幼儿又会产生新的疑惑:“种子发芽不是需要水吗?为什么水里的种子不会发芽?”“为什么自然角里的那个姜没有水也会发芽?”“种子种在石头下面也会发芽吗?”……幼儿的一系列问题来源于师幼共同参与创设的环境。
三、开展“每日一问”活动,发挥幼儿间的相互作用
一些研究人类解决问题的心理学家指出:在许多方面,孩子比大人更善于解决问题。因为孩子比较愿意承认错误、放弃不正确的想法,不停地问问题,无论是聪明的问题还是“傻问题”,一直到获得正确答案为止,这正是孩子的可贵之处。
在一日生活中,我很重视幼儿的提问。例如每天当活动结束时,我都会这样问幼儿:“你还有什么问题?”鼓励幼儿质疑。当他们提出问题后,就请全班小朋友共同讨论,如果一时回答不出来,老师就会用笔把问题记录下来,与幼儿一起收集相关资料,寻找问题答案。我还在班上开展了“每日一问”活动,每天利用晨间讨论的时间引导幼儿轮流提问,共同讨论。这项活动受到了幼儿的喜爱和家长的大力支持。现在,幼儿都自觉地从电视和图书上寻找感兴趣的问题,拿到幼儿园与小朋友讨论。而每周评选的“班级小问号”更是激发了幼儿的多思好问,他们对周围事物越来越关注,提出的问题越来越丰富,“小问号”也越来越多了。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了解幼儿,关注幼儿,接纳、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每一个问题,就一定能给他们留下一个乐观的思考空间。幼儿养成多思好问的习惯,也一定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作者单位:214200 江苏省宜兴市蓓蕾幼儿园)
一、满足幼儿天性,保护好奇心
好奇好动是幼儿的天性,他们喜欢去探索新的事物。良好的师幼关系、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是幼儿主动探索的前提。作为老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天性。努力满足他们的需要,特别是被尊重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爱的需要,从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每天,当他们向老师提出问题时,无论多忙,自己是不是知道答案,我都会给幼儿积极的反馈。我常常会把幼儿的提问在班上进行讨论,还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方式去寻找答案。同时,我深深地知道,我们的教育对象是生理和心理都尚未成熟的幼儿,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错。我认为,出错是孩子的权利,也是孩子主动探索的表现。有一次,班上的成成小朋友一直躲在盥洗室不出来,我进去一看,发现他正把花片玩具一个接一个往水池的下水管子里扔。看见我进来,他马上问我:“老师,这里面有多深呀?我要用多少花片才能把这个洞塞满?”面对他不同寻常的举动,面对他天真的眼神,我没有任何理由责怪他,而是鼓励他用更好的方法来寻找答案。于是,我们和小朋友一起用小棒、绳子进行了测量,成成十分开心。老师的宽容,让他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在一日生活中,如果我们能耐心倾听和接纳幼儿的真实想法,真正走进他们的童心世界,你会发现,幼儿的世界是多么的奇妙,他们的天性会因为你的宽容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提供支持性的环境,引发幼儿提问
众所周知,环境对与幼儿来说,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我注重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环境,引发幼儿的积极思考和提问。在实践中,我根据活动主题的内容,与幼儿共同布置主题墙。每当有新的内容出现时,总会吸引幼儿好奇的目光,他们围看着,谈论着,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问题。我还注重在活动区域内提供有意义的操作材料,与幼儿一起开展科学小实验。例如在自然角里,我与幼儿一起把种子种在泥土里、沙石里、木屑里、水里等。“种子会发芽吗?”这一问题促使幼儿不断关注自然角。在连续观察的过程中,幼儿又会产生新的疑惑:“种子发芽不是需要水吗?为什么水里的种子不会发芽?”“为什么自然角里的那个姜没有水也会发芽?”“种子种在石头下面也会发芽吗?”……幼儿的一系列问题来源于师幼共同参与创设的环境。
三、开展“每日一问”活动,发挥幼儿间的相互作用
一些研究人类解决问题的心理学家指出:在许多方面,孩子比大人更善于解决问题。因为孩子比较愿意承认错误、放弃不正确的想法,不停地问问题,无论是聪明的问题还是“傻问题”,一直到获得正确答案为止,这正是孩子的可贵之处。
在一日生活中,我很重视幼儿的提问。例如每天当活动结束时,我都会这样问幼儿:“你还有什么问题?”鼓励幼儿质疑。当他们提出问题后,就请全班小朋友共同讨论,如果一时回答不出来,老师就会用笔把问题记录下来,与幼儿一起收集相关资料,寻找问题答案。我还在班上开展了“每日一问”活动,每天利用晨间讨论的时间引导幼儿轮流提问,共同讨论。这项活动受到了幼儿的喜爱和家长的大力支持。现在,幼儿都自觉地从电视和图书上寻找感兴趣的问题,拿到幼儿园与小朋友讨论。而每周评选的“班级小问号”更是激发了幼儿的多思好问,他们对周围事物越来越关注,提出的问题越来越丰富,“小问号”也越来越多了。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了解幼儿,关注幼儿,接纳、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每一个问题,就一定能给他们留下一个乐观的思考空间。幼儿养成多思好问的习惯,也一定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作者单位:214200 江苏省宜兴市蓓蕾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