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义与利之外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36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总是围绕着义利二字打转。可是,假如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呢?
  曾经有过一个人皆君子言必称义的时代,当时或许有过大义灭利的真君子,但更常见的是借义逐利的伪君子和假义真情的迂君子。那个时代过去了。曾几何时,世风剧变,义的信誉一落千丈,真君子销声匿迹,伪君子真相毕露,迂君子豁然开窍,都一窝蜂奔利而去。
  据说观念更新,义利之辩有了新解,原来利并非小人的专利,倒是做人的天经地义。
  “时间就是金钱!”这是当今的一句时髦口号。企业家以之鞭策生产,本无可非议。但世人把它奉为指导人生的座右铭,用商业精神取代人生智慧,结果就使自己的人生成了一种企业,使人际关系成了一个市场。
  我曾经嘲笑廉价的人情味,如今,连人情味也变得昂贵而罕见了。试问,不花钱你可能买到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丁点儿恻隐之心?
  不过,无须怀旧。想靠形形色色的义的说教来匡正时弊,拯救世风人心,事实上无济于事。在义利之外,还有别样的人生态度。在君子小人之外,还有别样的人格。套孔子的句式,不妨说:“至人喻以情。”
  义和利,貌似相反,实则相通。“义”要求人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利”驱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两者都无视人的心灵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义”教人奉献,“利”诱人占有,前者把人生变成一次义务的履行,后者把人生变成一场权利的争夺。殊不知,人生的真价值是超乎义务和权利之外的。义和利都脱不开计较,所以,无论义师讨伐叛臣,还是利欲支配众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紧张。
  如果说“义”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那么,我所说的“情”便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它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你不是你所信奉的教义,也不是你所占有的物品,你之为你仅在于你的真实“自我”。生命的意义不在奉献或占有,而在创造,创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积极展开,是人在实现其本质力量时所获得的情感上的满足。创造不同于奉献,奉献只是完成外在的责任,创造却是实现真实的“自我”。至于创造和占有,其差别更是一目了然,譬如写作,占有注重的是作品所带来的名利地位,创造注重的只是创作本身的快乐。有真性情的人,与人相处惟求情感的沟通,与物相触独钟情趣的品味。更为可贵的是,在世人匆忙逐利又为利所逐的时代,他待人接物有一种闲适之情。我不是指中国士大夫式的闲情逸致,也不是指小农式的知足保守,而是指一种不为利驱、不为物役的淡泊的生活情怀。仍以写作为例,我想不通,一个人何必要著作等身呢?倘想流芳千古,一首不朽的小诗足矣。倘无此奢求,则只要活得自在即可,写作也不过是这活得自在的一种方式罢了。
  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曾经深以为然,并且佩服他把人生的可悲境遇表述得如此轻松俏皮。但仔细玩味,发现这话的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当然,人生总有其不可消除的痛苦,而重情轻利的人所体味到的辛酸悲哀,更为逐利之辈所梦想不到。但是,摆脱了占有欲,至少可以使人免除许多琐屑的烦恼和渺小的痛苦,活得有气度些。我无意以审美之情为救世良策,而只是表达了一个信念:在义与利之外,还有一种更值得一过的人生。这个信念将支撑我度过未来吉凶难卜的岁月。
  【解 读】
  周国平是深受当代青少年读者喜爱的著名作家、哲学家。大学校园里盛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他的诗文作品,深蕴哲理,文采飞扬,集哲学和文学于一身,融理性和感情为一体,贯穿着对人生重大问题的严肃思考和对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密切关注。《在义与利之外》就是这样一篇精美的哲理散文。
  欲六根清净的佛门弟子,苦苦修炼,无嗔无喜,无欲无求,不计较义利、得失、荣辱、沉浮……似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其实,他们活得也累,过禁锢,太压抑。晨钟暮鼓,唱诗诵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便“匆匆”而逝了。稍做调查,却发现,皈依我佛的得道高僧,如弘一大师李叔同者,毕竟少数。更多的僧人,落发之前,或看破红尘,或心如止水,或命乖运蹇,或大恶大奸;遁入空门,为的是寻求解脱,不得已而为之。到头来,终因熬不下去而还俗的,也大有人在:此非“义”“利”所驱,惟“情”使然也!
  泱泱华夏,是否出现过“人皆君子,言必称义的时代”,不得而知。《韩非子·五蠹》云:“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古传天下而不足多也。”古之天子无利可图,仅为履“义”,送个皇帝给别人当也无足称道。
  然而,《历史研究》杂志社编审王和先生考证:
  后代的史家之所以用“禅让”这一后代的政治概念来说明尧舜禹之间的权力转移,正因为“禅让”的意义即在于指“最高政治权力的和平交接”。
  但是历史文献还有另外一种迥然不同的记载……“《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战国以后的文献中,记载的情况就更加激烈了。例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说:尧欲传天下于舜,鲧谏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传之匹夫乎?”尧不听。举兵而诛,杀鲧于羽山之郊。共工又谏曰:“孰以天下而传之匹夫乎?”尧不听,又举兵而诛共工于幽州之都。
  ——《尧舜禹时代再认识——关于中国国家起源问题的几点思考》
  这就奇怪了。帝舜至德至圣,为中华道德始祖,人所共知。何以為践帝位而大开杀戒?难道仅为蹈大“义”而不顾,丝毫也没有营“利”的因子?
  看来,无论圣人贤达,还是凡夫俗子,无论是“大义灭利的真君子”,还是“借义逐利的伪君子和假义真情的迂君子”,都可能因“利”而忘“义”。惟其如此,“在义与利之外”的“真性情”,才值得弘扬光大。   何谓“真性情”?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灾难,亿万中华儿女闻风而动,用各种方式支援灾区人民,其大爱大美,感天动地;以“白菜青盐苋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伴随一生的郑板桥(1693~1765),官品、人品、文品俱高,名闻天下;日本电影《远山的呼唤》有个细节,一对青年夫妇从城市来到山乡,面对蓝天白云、田畴原野,兴奋得狂呼大叫,忘情的滚作一团,释放着融入大自然的愉悦和淳真……这些人,情商(EQ)明显高于常人,既能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又能释放主观体验的情性。无论是群居独处,从政治学,都能“率性而行,适情而止”;同甘共苦皆可友,举手投足总关情。
  史书记载,宋代儒者开始注重义利之辩,他们明确地以义利观参悟“和而不同”。认为君子“和”,是“义”的结果;小人“同”,是“利”的诱惑。这种思维定式一直延续到清末。清“扬州学派”杰出代表刘宝楠(1791~1855)《论语正义》,由“和而不同”推导出另一个格式:“和因义起,同由利生。”与宋儒观点一脉相承。孔子的本意是否如此,是否认同刘宝楠的解释,当然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今时代,阐析“君子和而不同”,似应规避“义”“利”,而上升至思想方法和历史哲学的高度。
  很显然,刘宝楠的命题失之客观:诸多情境下,“义”“利”不一定是对立关系。“和”可因“义”而起,也可因“利”而起。即使仅为求“利”,也须有“和”做背景和前提;否则,难以言“义”达“利”。另一方面,“义”可生“和”,“利”也能致“和”,结果是相同的,动机却迥乎不同:前者自觉主动达“和”,后者消极被动入“和”。
  事实上,无论圣人贤君,还是凡夫俗子,无论是大义灭利的真君子,还是借义逐利的伪君子,抑或假义真情的迂君子,都可能因“利”忘“义”,迷失自我;此刻,差不多每个人都会想,“义”“利”之外,应該还有另一个因子左右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当今社会,和谐稳定,国泰民安。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理念都已发生质的变化,对司空见惯的社会问题会重新思考。比如界定“义”“利”,人们也许更愿意接受周国平《在义与利之外》提出的全新命题:
  如果说“义”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那么,我所说的“情”便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事实上,许多问题,仅用“义”“利”是不能解决的,而以“情”致“和”,却事半功倍。“义”“利”“情”三者既能奇妙的相互并列、关联,但同时又相互排斥、对立。诚如周国平所言:“义和利,貌似相反,实则相通。‘义’要求人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利’驱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两者都无视人的心灵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而当选择和甄别陷入“二难”时,唯有“情”,能使人彰显自我,回归本心,跳出“义”“利”之外,使其心灵世界得以净化,进而渐入“和合”之境。
  一言以蔽之:无论什么人,一旦拥有“在义利之外”的“情”,无论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还是已经“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都同样心满意足,乐而忘忧——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愉悦,一种“更值得一过的人生”。
  [作者通联: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
其他文献
“深刻”是作文“发展等级”中的一个基本要求,是高考评价学生作文的一个重要标准。“深刻”主要是针对文章的思想而言的,指文章“立意深远、见解深刻、说理透彻”,这点在议论文体现得更明显。一篇好的议论文,往往是因为做到分析入木三分,见解高瞻远瞩,能见前人所不能见,发前人所不能发。引用一句话来说,“深刻”就是要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才可以让人“一览众山小”。我们以一则故事类材料作文为例,谈谈如何将这类作文
期刊
作家写作,必须抒写自己的内心,否则,作品就没有独特的个性;作家写作,也必将感动自己,进而感动读者。作品要有独特的魅力,你必须坚持自己的想法;作品要感动读者,你的心中必須装着读者。  每个人都要面对生活,每个人都是创造生活的“作家”,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我的回答是:坚守自我,感动“读者”。  坚守自我,就是做好自己,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
期刊
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我想这是一个普遍真理。如果一位作家他老是想着去倾听读者的呼声,那成千上万、各不相同的声音,你听谁的呢?你听得过来吗?每一部作品都因其独特,才具有了存在的价值。所以,一个真正的、好的作家只为自己“写作”。  从广泛的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是作家,创造着生活这个“作品”。许多人将生活视为一次写作,困惑于“写作”该多听听读者的想法,按他们的意见去生活,还是应
期刊
秋,一年四季中的“老三”。秋是丰收的季节,硕果垂枝,五谷丰登;秋是繁忙的季节,秋收、秋耕连秋播,辛勤劳作;秋是美丽的季节,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光十色;秋是惬意的季节,暑热消退,神清气爽。  秋,人生中的中年。秋之“中年”,沉稳成熟,繁茂鼎盛;既不像春之“少年”的稚嫩青涩;也少了夏之“青年”的生猛狂放;更没有冬之“晚年”的迟暮萧瑟。  秋,意境曼妙而深邃。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留下咏秋的佳句。杜甫的“
期刊
我们是一名用“生活”写作的作家,虽然完稿部分不长,但已收获不少读者。读者中有关心爱护之人,亦有批评指责之士。身为作家,不应独处象牙之塔,而应俯身倾听读者,却仍坚持书写“有我”之书。两种方式并不矛盾,均是对读者的尊重。  一定要俯身倾听读者呼声。我不是看透世事的仙人道者,不是文学写作规则的制定者,只是一位初出茅庐的青年作家。年轻,因而缺少生活的经验。而身边的读者中不乏年长于我之人。正如韩愈所言“生乎
期刊
“黄尘清水三山下,变更千年如走马。”在这卷帙浩繁与纷杂琐碎的世间,有的人选择坚持自己的想法方度日月长,有的人选择坚持自己顺应潮流,与时俱进。这两种选择并无是非对错,只不过是以不同的方式去通往星辰大海。  毕淑敏曾说过:“所谓初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诚如所言,不少的作家将此秉为终生信念。阎连科在经历金钱名誉的诱惑后选择回到原点,摒铜臭之扰,弃地位之争,不在读者的追捧中迷失自我,以一部《日光流年
期刊
生活是一部“作品”,我們每个人都是创造生活的“作家”,而那些穿行于我们生活的人则是我们的读者。那么,应当怎样对待这些读者的“呼声”呢?我认为,应当“善则听之,恶则弃之”。  有许多孤介自守的人,自以为才智过人,对自己读者的“呼声”一概不听。比如自比太阳的尼采,抛却周围一切星辰,最终自取灭亡;又比如晚年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固执己见,最终再无发明。那么,全盘接受自己读者的“呼声”就是正确的选择吗?这
期刊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只有一次机会,不能返回、不能后悔。每一个人刚来到这个世界时都是一条全新的生命,是空白的,没有受到过污染的。在之后要如何在这张白纸上添加色彩,决定权都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每个人的一生都像是一本书、一部作品,假如我是创造生活的作家,那我一定会按照我自己想做的来做,不会被外界的任何声音所干扰。而这些来自他人对自身的评价也可以说是“读者”对我们这部“作品”的看法。  坚定自己,相信自己。来自
期刊
“推开那扇狭小坏朽的门,∕我一个人在花园里徜徉。∕早晨的阳光甜美,明亮,∕露水闪烁,把花朵滋润。∥一切如旧,仿佛时光停止:∕葡萄藤缠绕的棚架和熟悉的∕藤椅……喷泉仍喃喃低语,∕老杨树的声音也依然悲戚。∥玫瑰颤动,恍若昔日;恍若∕昔日,骄傲的百合随风摇曳;∕每只往来的云雀都是我故知。∥甚至,残破的薇莉达雕像∕也仍在走道尽头,消瘦的∕身影,在木犀草的微香中。”(魏尔伦《三年后》)  魏尔伦(1844~
期刊
敦煌,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历来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以敦煌石窟及敦煌壁画而闻名天下,是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及阳关的所在地。“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不少文人来到这里,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写下许多精美的诗文。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