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做妈妈就好,“手”不要伸太长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ei81331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工作的缘故,小编认识了Jerry妈妈。但每次见面,都是先不谈工作,聊上半天孩子过把瘾。每次聊,她都是波澜不惊,似乎孩子的任何事都不曾惊扰她内心的宁静。这种状态,是像小编这种咋咋呼呼、动不动就惊慌焦虑、孩子一有点事天就要塌了的人所不敢奢望的。我说要跟她取取经,她连忙摆手:我没什么经验,孩子不优秀,成绩中不溜,没当过班干部……可她养孩子的那份淡定多么令人着迷啊!她说这简单,只做妈妈就好,不要把手伸太长。
  教孩子自己管自己,当妈妈的不就省事儿了
  Jerry是过敏性体质,对20多种东西,比如尘螨、海鲜、肉等都过敏。为了少打针、少吃西药,Jerry打小就得经常喝苦苦的中药。Jerry妈拿出一颗糖,告诉他这是一个星期的量,让他自由支配。他可以每次只咬一点,这样每次喝完药就能有点甜头;也可以一次吃完,那剩下的几天就只有苦苦的中药。Jerry点点头,喝完药拿出棒棒糖舔两口,再认真包起来,下次喝药再吃。有次,忍不住咬下一点点,又自言自语道:我好像咬多了。
  一旁的Jerry妈听着有点小心酸,但她也没说什么:自己管理自己,是一个人要具备的能力。学会自我约束,自然是要接受约束所带来的那点不舒服,那时的Jerry只有四五岁。
  别人见了Jerry都夸他乖巧听话。但在Jerry妈眼里,Jerry并不仅仅是因为对妈妈的依恋而顺从,他是“懂理”。去朋友家玩时,经常有人往他手里塞糖,他都说“我不吃”。对方说“没事,你妈妈看不见”,他也坚持不要,说:我不吃,吃了会咳嗽。


  还有一次,Jerry妈有事,就把Jerry交给朋友帮忙带。朋友家也有个孩子,朋友家的小孩要钢笔,朋友带他去买,想顺便也给Jerry买一个,他坚决不要。后来,又去买吃的他也不要,坚持不过就挑了个最便宜的。朋友回头跟Jerry妈说:你儿子真会过。Jerry妈知道,他不是“会过”,而是因为之前她曾跟儿子说过,如果看中了什么东西回来跟妈妈说,只要是合理的,就给他买,不管是吃的、用的还是玩具。如果别人非要给买,就选个便宜点的,这样让对方舒服,也不会太破费。
  学什么无所谓,别荒废了时间就行
  Jerry的周末也挺忙活的。英语培训班、数学培优班、钢琴……但因为这些都是他自己选的,学得还挺带劲。
  当初Jerry妈把招生简章带回来,只撂下一句话:周末只要不荒废了时光就好,学点什么都行,哪怕只是去少年宫唱唱歌,也行。
  Jerry选了钢琴,Jerry妈也没想要他考到多少级,当个消遣好了。快期末考试了,钢琴该放放了吧?他却弹得更来劲,作为排忧解难的好朋友,这个时候怎么能离了它呢?
  Jerry选了数学班。Jerry妈去送他,有时有事放下就走,有时就陪着。这对孩子来说,也是精神上的莫大支持吧?Jerry下课了,Jerry妈走上前:你怎么样?老师讲的还听得懂么?
  Jerry抓耳挠腮,Jerry妈就告诉他:有问题的地方标注一下,最后一个走,问问老师。
  有时Jerry和难题死磕上了,她会劝他先放一放,把他从思维的漩涡中带出来。
  起码有书这个朋友
  Jerry妈有空会带Jerry去书店。有时,Jerry一下子挑很多本,Jerry妈就让他选两三本。不是买不起,是想让他一直保有渴望,下次还惦记着来,让逛书店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家里有三张书桌,每人一张。书桌就是一种仪式,代表着书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个位置。
  有些书似乎有点枯燥,Jerry放下不爱看了。Jerry妈就捡起来,放在自己的书桌上。Jerry发现了,问:妈妈你看什么呀?Jerry妈说:你别动啊,那是我的书,你看你的去,别给我弄坏了。小孩子就这样,你越不让他动,他就越想一探究竟,有时候这些曾被嫌弃的书就又变成了他的床头物。
  Jerry读的书,Jerry妈一般不亲自读,倒让Jerry讲给她听。讲讲故事内容,讲讲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有时,娘俩也会对“不同的做法得到了不同的结局”讨论一番,这就是间接的人生经验了,不用自己碰得头破血流就能有所体悟。这样大的便宜,除了书,还能到哪里捡呢?
  抓小放大
  对Jerry将来干什么,Jerry妈没啥期望也没啥要求,反而会为一些生活小事较真。比如:不能把米粒弄得到处都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能随意“葛优瘫”;不能对着人咳嗽,要把脸别到一边去;喝汤的时候不要把汤水洒到外面……孩子将来是注定要走到远方的,这种小的生活习惯是展现素养最好的窗口。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值!
  Jerry也正朝暖男方向发展。有天早晨,Jerry妈如厕中(哈哈,生活气息太浓郁?!),他在外面猛敲卫生间的门:“你看看卷纸是不是不好啊,好像洗澡淋湿了!”打开纸盒,果然有一卷湿了又干、皱皱巴巴的纸。门内无语,门外无声。一分钟之后,门又敲响:“开门!我来给你送新纸!”
  跟小女生练琴,Jerry会接过女孩手中用过的纸巾,让女孩落座,他去找垃圾桶丢掉;还有许多次,Jerry妈空着手大摇大摆,看他费力地把又大又沉的箱子搬上没有电梯的五楼……
  不拼孩子拼自己
  Jerry妈常跟Jerry说: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她更看重人内在的成长:专业知识的增长、与生活的和解、过好每一天……
  Jerry妈很少看电视,在家随手拿起书来就读,思索自己人生的各种处境,变着花儿地让日子过得有趣一点、丰富一点。把生活过得热气腾腾,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用不着孩子往自个儿脸上贴金,要贴自个儿贴。“孩子的好与孬,那是他自个儿的事,我就只是个妈。”
其他文献
我生姗姗的时候是临时决定的剖宫产。  由于早就打算好,要在老段(我老公)就职的医院生孩子,所以相当大意。也不建档,也不按时产检,甚至都没有做糖筛(万万不可效仿)……  已经过了预产期四天了,我们心大,并不着急,我只是偶尔觉得心慌气短,需要大口呼气。早晨,段医生去上班的时候,顺便带我到产科门诊做胎心监测。  只见医生看着我的监测报告皱了皱眉。胎心已降至60,胎动也很乱。医生叫来了主任、副主任以及其他
期刊
当为娘我大包小包提着菜肉米蛋正发愁为啥不多长一只手的时候,三土嘴里蹦出来的“妈妈抱”三个字就像个魔咒,让我小心脏为之一紧。  无论你给她讲你有多辛苦,如何没办法长出第三只手抱她,都没什么效果。还好还好,除了张良计,咱们还有过墙梯:  ﹡踩影子  阳光下的影子如此夺目,何不跟三土玩个互踩影子的游戏?不过不能“乱玩”,需要我主导方向,引领三土一边踩影子,一边往回家的路上走。  ﹡耶,我挡住你了  当三
期刊
Q:我都在幼儿园陪了两个星期了,孩子跟所有老师、所有小朋友都认识了,怎么还是不适应啊?每天早晨还是哭着不肯进去呀?  A:陪园能帮助孩子熟悉陌生环境,并不能解决亲子分离的问题。解决亲子分离的问题,必须首先分离。所以,真正分离的时刻,才是挑战的开始,孩子哭闹是非常正常的情绪表现。  Q:当孩子抱着我的大腿哭喊:“妈妈我求求你,我好好吃饭,就是别送我上幼儿园,好不好?”看着她绝望的小眼神,我的心都要碎
期刊
我妈说,生下我不久,有一天她独自去医院做检查,看到一个刚刚丧子的女人在悲痛地哭诉着:“孩子那么小就没了,还没享过什么福,尽跟着我受苦了……”  我妈回忆,我还在襁褓中时,就天天生病。一出院就脐带发炎;脐带发炎刚好了,又得了肾盂肾炎;肾盂肾炎好了就经常发烧……由于我出生在冬天,家里没有暖气,生着炉子,炉子上从早到晚坐着水壶,潮湿阴冷,我还得了严重的湿疹……一个小小的婴儿,基本就没有平平稳稳地健康过几
期刊
接园,重新蓄杯的时刻  和孩子分离的时候,父母首先要平静和镇定。你应该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建议了。不过,分离仅仅是第一步,之后的重逢也十分重要。很多时候父母只记得“要放手”,但忽略了重逢时对亲密关系的修补和对伤痛的疗愈。  你也许会说:什么重逢?不就是到时候去接园吗?不,接园的重要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我们又见面了”。我们强调高质量的亲密重逢,更多是在情感层面与孩子的再次联结。因分离而缺失的能量和造
期刊
再强调!家长不要对孩子的画“指指点点”  毕业于天津美院的卞佳,工作之余一直在某火爆儿童美术机构代课。采访时我问她:现在世界这么发达,孩子艺术水平怎么样?她笑:孩子的水平就是大师的水平。  什么?  美术,本质是对世界的感知和呈现,岂能用“像”衡量?艺术圈里有个著名的U型理论,简单讲就是:儿童和艺术家的艺术峰值是持平的,而普通成年人的艺术峰值是最低的。但为什么儿童画的价格赶不上大师的?不是艺术峰值
期刊
幼儿园毕业、刚当上小学生的那段时间,儿子荷包忽然有了一个固执的迷思,就是“我非常帅”。开始我们都以为他在开玩笑,后来才知道,人家对“帅”这件事是特别认真、特别郑重的。  小学第一天放学回家,我俩有如下对话:  我:课间你干嘛了?  荷包:我和顺顺(一个小区的朋友)一起拉着手去尿尿了。  我:哦。  荷包:我和顺顺在厕所遇到了博文(小区的朋友),我们三个就一起拉着手去尿尿了。  我:哦。  荷包:我
期刊
每个具体的家庭都可能压抑孩子的自尊,当然也可能成为孩子发展的独特资源,这全看个人的觉知,而非是某类家庭更好更有利。  一个孩子对自己的认同,或者说把自己当作谁,最初都是依附在家庭外在形象和内在氛围上面的。  A  我们先说家庭形象。每个家庭在社会中都有自己的一个形象或者说“地位”,孩子潜移默化地以之认同自己。我叔叔是油田的一个基层干部,有一次我和他一起送我弟(叔叔的儿子)去美国读博,站在北京国际机
期刊
小区里有个2岁半的小女孩,平时遛弯的时候发现她除了叫“奶奶”几乎不开口。一开始还以为她比较内秀,后来听她奶奶说,她们家人也担心,还特意去医院检查了一下,孩子的听力和神经系统都没有问题,声带也发育正常。医生建议家人要多和孩子交流。  这也让我想起自己平时在微信里放一些我的孩子小小包说话聊天的小视频,好多妈妈都表示羡慕小小包的语言发展能力,对比一下自己家孩子却只会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连一句完
期刊
毛头突然发现,他最爱的变形金刚缺损了一个角,当他确认没办法修好的时候,伤心地哭了起来。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奶奶的声音就传过来:“你自己弄坏的,谁也不怪啊!有什么好哭的,一个男孩子,别总哭哭啼啼的!”  毛头本来哭得还比较克制,听到这些话之后突然号啕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大喊:“奶奶好狠心啊,我哭一下也不行嘛?”我把毛头搂在怀里安慰了好一阵,他才平静下来,但依然气呼呼的,半天没理奶奶。  这样的事已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