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起坐旋转木马的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am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蒋话认识的具体场景我已经忘了,朋友应该就是这样,人生不一定如初见,但是总感觉天天在见。反正已经认识了很多年。
  蒋话作为一名推理作家,给我的印象是,帅和聪明。
  某一天晚上,我和蒋话去了一家杭州玩狼人杀的地方,一进去诸位长三角地区的文学青年才俊齐聚一堂,那桌子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的中圈那么大。文学青年们开始玩起了狼人杀。我一脸懵逼地进去,一脸懵逼地出来。蒋话却逻辑缜密、条理清晰,轻松面对各种局面。我这种游戏结束了游戏规则还没搞明白的人一直觉得,这哥们这么神奇,是不是偷看了?
  蒋话还给我推荐过多款网络游戏,堪称世纪大作,我起初也自认为在线斗地主、四人军棋玩得还可以,结果他说的游戏我连名字都记不住。我一直觉得玩游戏需要具备非常敏捷的反应能力和极高的游戏智商,我这种玩吃鸡一进去就死的人确实跟不上蒋话的节奏。
  那天凌晨,狼人杀结束。我们晃到了西湖。深夜西湖,空无一人,我们浅谈人生、理想,深耕笑话、段子。那时候我才发现,蒋话竟然西装配着运动鞋。我说,有型啊。蒋话说,白天刚开完一个重要会议就赶过来,来不及脱。
  这种一半是他,另一半也是他的人,就是蒋话。
  逛完西湖,我们就去了南山路上的酒吧。那个时候已经是两三点了,酒吧已经快要打烊了,但我们执意进去,点了冰球威士忌,坐了半天,聊了些有的没的,就被老板赶出来了。于是我们继续在南山路上晃荡,聊聊各自的心事……那时候,天都快亮了,好像我们也还没睡觉,而是赶着去吃烧烤……
  在杭州的时候,我和蒋话睡一个房间,我们能聊到忘了躺下来是要睡觉的,聊着聊着我就说,外面路灯太亮,睡不着了。蒋话告诉我,天已经亮了。
  一个以擅长写严谨推理小说、挺帅又挺聪明的人,能和你这么吃吃喝喝谈谈人生,肆意妄为,来去自由,逍遥洒脱,这说明什么?
  大概用他自己的话可以解释,他说,我叫蒋话,我喜欢莫言。
  我们每次见面基本都是安排得满满当当,不管是在上海、杭州还是宁波,只要想见个面,蒋话再忙都会赶过来。有时候我们在杭州见面,半途,蒋话会出去办点事,过了会儿问他来了没?蒋话会说,我在上海了,不过马上回来,等我。蒋话就是这样,在杭州聊着聊着,中途去了一趟上海,晚上吃饭又回来了。末了,还问我什么时候回宁波,我们商量着在宁波聚聚。
  我们总是借着文学的名义,吃喝玩乐。杭州西湖边的某一处KTV(量贩式的)是我们的“定点单位”。蒋话刚拿起麦克风,风格以民谣为主,尤为清新,那种十八岁的感觉扑面而来,但是唱久了你会发现,这哥们能驾驭各种风格。朋克摇滚农业重金属,你能想到的他都会唱。最后时间到了,伴奏关闭,他会一本正经地对着话筒来一句,少林足球好哎……
  那种源自周星驰电影的冷幽默,让人打开包厢门的时候,不禁又返回,他妈的来来来,继续唱。
  所以,蒋话不仅仅是一位长相英俊才思敏捷的推理作家,这只是他比较令人注意的一点而已。和蒋话相处久了,你会发现这哥们不仅会写推理小说、会玩游戏,还看了很多书。在娱乐至上的年代,真正看书的人总令人感动。比如,蒋话对于某些历史的了解,我听了总觉得他可以上百家讲坛(我只能这样形容他渊博的历史知识)。对于某些现当代作家作品的看法和理解,他总能轻描淡写地一语中的。那时候的场景可能我们正在酒吧里喝酒,你会猛然发现,靠,这哥们,我一点都看不出来他竟然对于这些这么了解。
  我仔细阅读过蒋话的一组作品。前面一篇是古典推理小說,一贯地好读吸引人又严谨缜密。后面一篇文风大变,写的是半自传性质的江南小镇少年的故事,那种往事悠然,岁月恬静,又隐含着淡淡哀愁的感觉,令人惊奇。这就如蒋话的人一样,逻辑缜密的同时拥有一颗细腻温暖的心。
  蒋话写的推理小说吸引了一大波粉丝,但是除了类型文学以外,在纯文学期刊上,蒋话也是笔耕不辍。而且,我始终认为,蒋话的推理小说其实和所谓的纯文学界限并不是很分明,就像史蒂芬·金的作品,在赢得市场的同时,你能认为他不是纯文学吗?显然不是。
  文风的变化,就如在KTV的蒋话,你以为他是一个民谣歌手,半小时后,他就变成了张国荣,当你在为他张国荣的一面鼓掌的时候,他又变成了林肯公园。
  当然,其实都是一个人,蒋话。这大概是一种出色的驾驭能力。一个好作家,他能驾驭各种风格和题材。他能给你意外和惊喜。在你们唱五月天口水歌的时候,他很认真地和你分析西方现当代作家对于中国作家的影响。那是一种丝毫不做作、很自然的交谈,就像西装配着运动鞋在蒋话身上显得和谐自然一样。
  我住在宁波,蒋话有时候也会来宁波找我。我们就去吃宁波的海鲜夜排档,吃完就蹲在大街上吹风看美女。我们一本正经地讨论长三角地区哪个城市的姑娘最好看,聊到大街上再也看不见一个姑娘了,我们最终达成一致,我们聊文学聊得真开心呀。
  然后约定,下次一定要选个更好的地方好好地聊文学。
  我和蒋话在厦门的时候,他说我玩着玩着就失踪了,然后大家发现我在玩旋转木马。其实他还没有讲完,后面的故事是,我玩着玩着,他也和我一起玩了起来,乐此不疲。我记得那是在厦门海边的一个游乐场里,夕阳西下,海风轻拂。
  如果我是一个少年,那他也一定是,毕竟,我们都在同一个旋转木马上。
其他文献
我的家乡在粤桂交界的北流。我和梁晓阳是同县的乡党。著名作家林白也是我的乡党。我县的地理像一片柳叶,我在柳叶尾(也称南部)出生长大,而梁晓阳的家乡在柳叶中部。县城在柳叶的头部,也叫北部,林白是在县城长大的。梁晓阳家乡有座山叫天堂山。他經常自称天堂山人。我在北流高中上高一时,看到梁晓阳在县文联刊物《勾漏》发表作品,引为同道,便主动约见他。那时候,他衣着比我得体,梳着二分头,也许是寡言的缘故,我以为是傲
期刊
1989年秋天,在县重点高中,朱山坡读高一,我读高二。我在北流文联的内刊《勾漏》发了一首诗,样刊和稿费被人送到了语文科,语文科组长把一个写有“好消息”的小黑板挂在了门口,引来了一群围观者,朱山坡后来说他是其中之一。其实他已经在上一期的《勾漏》发表了诗歌,不过笔名不是朱山坡,而是叫“白路”。他就是用这个笔名,给我写了一封信。我们近在咫尺,我在楼上,他在楼下,他竟然给我写了一封信,而且笔迹秀丽,在信里
期刊
“批评家做批评吧,我觉得首先要跟批评对象之间有联结。”  傅小平:谈完创作,我们再来谈谈批评,就从《文学创作要“上天入地”》这篇文章开始谈起吧。虽然从形式上看,这是长篇演讲,但我是一开始就把它当批评文章来读的。当然联系到你作家的身份,我们可以称它为作家批评,融汇其间的那种文学性的表达,在批评家的文章里是不怎么见到的,要从批评视角上看,它又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广角批评,虽然主旨有关文学创作,但里面融入
期刊
星期天我正在为杂志赶写一篇稿子,突然接到小萌的电话。两天前,我参加杂志社组织的采风活动,去一个叫阜平的地方待了两天,吃也吃了,玩也玩了,归来为人家写篇稿子是题中应有之义。我写的文章,题目叫《我看到……》,就写我在阜平之所见。比如:  我看到一个细雨中的村庄,像水墨画一样意境幽远,人们一点也不慌张,从容干着各自的活计,街上有游人,游人也不打伞,从容地逛着,享受着山村的闲适和恬静,还有细雨的润泽…… 
期刊
蒋在,英美文学硕士。诗歌见于《人民文学》、《诗刊》等。小说见于《十月》、《钟山》、《上海文学》等。出版小说集《街区那头》、诗集《又一个春天》。曾获《山花》“小说双年奖”新人奖与牛津大学“罗德学者”提名。  一  那年秋天,你给我打来电话,问我们是否能再试一次。飞往上海的机票是下周四,希望我能去浦东机场T2航站楼接你。你表示去哪儿都行,去那些我没有去过的城市,只要和我在一起。  再试一次。确切地说,
期刊
能在《西湖》杂志的“新锐”栏目发表作品我始料未及。这两个短篇算是我的小说处女作。虽然是小说界的新手,但我却是诗歌领域的旧人,诗歌写作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诗人,涉入小说写作,我会思考这两种文体的区别。如果存在一种称之为“诗性”的东西,那么一定也有“小说性”这种中心概念。正是这两者的各自存在,才让一个诗人的小说创作具有意义。  但在区分诗性和小说性之前,它们作为文学的共性也许同样值得
期刊
只有一颗忧伤的心才能看见与向我们转述这个为忧伤所充盈的人世。这是我读完,也是第一次读到诗人楼河的小说《告别》与《“笑对人生”》时想到的。  楼河是我认识了近二十年的诗友与兄弟,虽然我们在过去的近二十年中见面的次数并不多。他在大学毕业后曾在杭州边上的一个小县城工作过两年,那正是一个诗歌论坛风起云涌的时代。也是在那时,我们有了最初的相见。第一次见面大约是一个年轻诗人的聚会上,好像是一个小饭馆里热气腾腾
期刊
房地产中介给我介绍的那个男人站在江边。浮标从鱼竿垂下,浮在水面上。男人旁边有一个破旧的渔具包和已经喝空的烧酒瓶。没有下酒菜就喝光了所有烧酒,这令我对这个男人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可能是因为还没有钓到鱼,网兜里一条鱼也没有,不过男人似乎并不在意。  房地产中介向男人简单说明了一下我的情况。“没有押金”、“来自首尔”、“没有说好住多久”,无非也就是这个程度。说不定还说了看我的打扮像是犯事之后逃窜过来
期刊
1  我需要一个临时藏身之所。  和成公寓每栋楼有五层,每层由一条过道贯穿首尾,没有电梯,也不供水电,因为被划为拆迁区域已有一年之久,居民们早就搬走了。这期间,施工公司换了两次,不但拆迁计划中途搁浅,未能如约获得补偿的原住民当中还有人曾经焚身自杀。现在的和成公寓就像是衰落的游乐场里的幽灵之家,无人问津。  以上就是我所知道的全部信息,K说着递给我一张和成公寓的拍立得照片。  “这里有足够生活一个月
期刊
宴  ——给奶奶  砍柴  杀鸡  给灶神上香  晚风如酒  我点燃柴火  把死亡留下的空隙  烧得噼啪作响  搭台唱戏,锣鼓喧天  相识与不相识的人都已到来  如果离别是场无尽的宴席  那么  就请门前的野草   拐弯的河道  草里的蟋蟀  也进门饮一杯吧  春雷  走进三月,走入它期期艾艾的眼眶  新草啃噬墓碑  又一次,死事古老而新鲜  世界经历阵痛,等待分娩  我们正穿过傍晚的无边和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