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高中各个学科相关教学均进行了较为深层的变革,其中对学科核心素质的培养改革力度最大。因此,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发生了重要变化,由以往的只重视知识的掌握,到现在重视生物学科对学生今后学习与人生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之下,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实际问题,对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科 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240-02
由于受到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影响,高中生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并不重视,他们更关心的是考试分数,长久以来的后果是学生只能浅显地理解生物学的知识,并不能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体系。新课改要求知识的深层理解和学科体系框架的建立,强调“以人为本”,因此,必须重视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质的培养,这不仅能够帮助高中生建立科学的自然观,还能让高中生深入理解和消化所学专业知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构建的成功与否,决定着高中生对生物学的认识深度,影响着生物学方面的栋梁之才的培养,更影响着生物学的发展。
1.目前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育模式落后
我们国家的教师和学生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师单方面授课,学生只能被动听课,二者之间缺少交流与沟通。其次,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单纯的采用上课听讲课下做题、考前背重点的学习方式。其实生物学科并不是一个死板的学科,其中很多原理知识都是抽象的,所以此种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生物学的学习。落后的教育模式沒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很难形成学科的知识框架,很难真正理解生物学的抽象概念,更不能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1.2学校教学设备不完善
生物学科的学习单单只靠课本是很难真正理解的,由于这一学科的特殊性,往往需要借助实验设备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有关知识的概念。高中生物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需要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若能通过生物实验来介绍一些现象、知识和概念,学生可以更容易理解这门抽象的学科,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该实验原理、过程和结果的理解、记忆。但是有些学校由于资金缺乏,教学设备并不完善,实验过程只能通过课本的叙述和老师的讲解来完成,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亲眼看到、亲手操作实验过程,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2.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设计
2.1丰富的课堂形式
课堂形式的多彩多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真正地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办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本节内容,创设相关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现在很多教师都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这样就使得授课方式变得丰富起来。例如教师可以在DNA与RNA这一章节授课前,首先播放一段视频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在视频播放结束后进行提问。
2.2小组讨论
教师可以在提出问题后,鼓励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例如在我们平时吃的水果中,各个部位都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学生通过老师抛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得出小组成员每个人的想法。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课件,将图片与文字结合,来对同学们的答案进行纠正。或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亲自进行实验,来探究他们答案的正确与否。这样,在讨论或者实践中,收获了知识,也增进了师生和同学之间的友情。
2.3结合新闻事件导入新课
生物是一门紧跟时代的学科,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仅仅拘泥于课本知识的讲授,也应该在导入新课时结合新闻事件,紧跟社会步伐。在讲授课本知识时,教师可以将生物学科最近发生的时事新闻做成课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生物是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例如在讲授“克隆”章节时,教师可以导入有关克隆生物、克隆人最近方面的发展状况,让同学们在学习时要尊重道德、法律、自然和人性。
3.总结
21世纪最稀缺的是高素质人才,所以各学科的核心素养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为学生日后成为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将核心素养列入教学计划,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师对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是符合社会对人才的定义的。高中生物作为基础学科,更应该注重核心素养,真正让学生在生物学习中获得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王海凤.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J].考试周刊,2018(18):76.
[2]蒋桂林.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生物学科素养的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5(10):9-10.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科 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240-02
由于受到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影响,高中生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并不重视,他们更关心的是考试分数,长久以来的后果是学生只能浅显地理解生物学的知识,并不能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体系。新课改要求知识的深层理解和学科体系框架的建立,强调“以人为本”,因此,必须重视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质的培养,这不仅能够帮助高中生建立科学的自然观,还能让高中生深入理解和消化所学专业知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构建的成功与否,决定着高中生对生物学的认识深度,影响着生物学方面的栋梁之才的培养,更影响着生物学的发展。
1.目前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育模式落后
我们国家的教师和学生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师单方面授课,学生只能被动听课,二者之间缺少交流与沟通。其次,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单纯的采用上课听讲课下做题、考前背重点的学习方式。其实生物学科并不是一个死板的学科,其中很多原理知识都是抽象的,所以此种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并不适用于生物学的学习。落后的教育模式沒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很难形成学科的知识框架,很难真正理解生物学的抽象概念,更不能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1.2学校教学设备不完善
生物学科的学习单单只靠课本是很难真正理解的,由于这一学科的特殊性,往往需要借助实验设备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有关知识的概念。高中生物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需要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若能通过生物实验来介绍一些现象、知识和概念,学生可以更容易理解这门抽象的学科,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该实验原理、过程和结果的理解、记忆。但是有些学校由于资金缺乏,教学设备并不完善,实验过程只能通过课本的叙述和老师的讲解来完成,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亲眼看到、亲手操作实验过程,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2.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设计
2.1丰富的课堂形式
课堂形式的多彩多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真正地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办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本节内容,创设相关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现在很多教师都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这样就使得授课方式变得丰富起来。例如教师可以在DNA与RNA这一章节授课前,首先播放一段视频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在视频播放结束后进行提问。
2.2小组讨论
教师可以在提出问题后,鼓励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例如在我们平时吃的水果中,各个部位都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学生通过老师抛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得出小组成员每个人的想法。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课件,将图片与文字结合,来对同学们的答案进行纠正。或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亲自进行实验,来探究他们答案的正确与否。这样,在讨论或者实践中,收获了知识,也增进了师生和同学之间的友情。
2.3结合新闻事件导入新课
生物是一门紧跟时代的学科,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应该仅仅拘泥于课本知识的讲授,也应该在导入新课时结合新闻事件,紧跟社会步伐。在讲授课本知识时,教师可以将生物学科最近发生的时事新闻做成课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生物是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例如在讲授“克隆”章节时,教师可以导入有关克隆生物、克隆人最近方面的发展状况,让同学们在学习时要尊重道德、法律、自然和人性。
3.总结
21世纪最稀缺的是高素质人才,所以各学科的核心素养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为学生日后成为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将核心素养列入教学计划,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师对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是符合社会对人才的定义的。高中生物作为基础学科,更应该注重核心素养,真正让学生在生物学习中获得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王海凤.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J].考试周刊,2018(18):76.
[2]蒋桂林.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生物学科素养的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5(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