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比照赛义德《东方主义》,浅析霍米巴巴提出的“矛盾状态”与“模拟”理论,透过其对殖民话语的创新分析,剖析殖民话语和文化殖民侵略。
关键词:殖民话语创新 矛盾状态 模拟策略文 化霸权
赛义德、斯皮瓦克、霍米巴巴被称为后殖民批评理论的”三剑客”。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带给了后殖民理论新的活力,作为后起之秀,霍米巴巴以其极具冲击力的理论主张和犀利的批判风格成为后殖民甚至西方文艺批评界的新星。笔者认为霍米巴巴在殖民话语分析方面的独特性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殖民主体与被殖民者之间关系的分析上。
早期的赛义德几乎完全是在关注殖民者,而他在针对东方主义的研究中也存在着对政治权利进行批判的倾向。在整个世界的话语权力和结构中,明显存在着宗主国政治、文化、经济、观念与边缘政治文化的二元对立性。该种权利话语模式突显对立性,在宗主国发展下,边缘国往往扮演了陪衬角色,对于边缘国而言,宗主国就像一个强大的神话,其中体现出边缘国在霸权中的自我贬损。而霍米巴巴对于殖民话语的分析重点在于殖民者与被殖民者在心理、文化、身份诸方面的复杂关系。霍米巴巴认为,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关系要要比赛义德暗示的要更复杂、更细致。赛义德的东方主义论述既没有涉及西方内部的反殖传统,其中东方内部反殖传统。正因如此,该论述并没有得到学术界认可。霍米巴巴所提出内容恰恰与赛义德所提出的论述相反,他提出了赛义德的问题并非论述不足,而是根本没有对殖民者、被殖民者等视角进行分析,同时也没有从自我、他者关系的角度来进行论述。德里克也指出,《东方主义》最大的问题在于他只是从我、他;主体、客体;二元对立的角度看待东、西方,将东方看做是沉默的他者,而没有从东、西方交流的角度看待东方主义,没有看到二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赛义德的论述中,阐述了殖民者、被殖民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立关系:要么拥有全部权力,要么手无寸权。他完全是站在西方单一主体和文化的角度下进行论述,其中无法看清其中语言、象征、历史差异系统中殖民话语构成所突显的复杂,也无法看到反殖民话语衍生的一种可能。赛义德通过研究后提出,东方主义区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全在的、本质的,而另一种是历史的、先在的。霍米巴巴通过研究后并不认同该种说法,同时并认为该种分类对话语概念存在效果存在破坏特性。从这一角度分析,赛义德所提出的东方主义,所表现的并非错误的东方本质。但是他在引入福柯话语概念时,并没有对其中存在的知识、权利进行分析。
据此,霍米巴巴提出了“矛盾状态”这一概念。英文单词“ambivalence” 在词典中,关于矛盾状态的诠释为:对某人、物体或实践存在矛盾心理。在精神分析中,矛盾状态可谓一种专业术语,主要用于对事物与其那个要对立面之间的持续摇摆状态或态度,再或者是个体或行为产生一种吸引时,也存在一种排斥。该诠释随后被霍米巴巴所引用,引入到殖民话语理论,主要用于对殖民者、被殖民者之间的关系予以描述。
霍米巴巴指出,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是既吸引又排拒的。
首先,殖民话语表述的形式往往是霸权式,但该种表述形式存在一定缺陷。一开始在本土表现明显程度偏低,随后当它来到殖民地时缺陷便越发突显。殖民者的目的是要制造出某种意义上的恭顺的臣民,因此,殖民主体将被殖民者定性为一个完全可知却否定了的“他者”。在崇拜物的影响下,或许被认同,但该认同必然是在掌握与护卫均掌握的状态下。在对其差异予以否认或肯定时,它的信念必然是处于矛盾、多样化状态。另一方面,被殖民主体并不是完全接受或者完全抵制的,而是处于一种摇摆的处境中。与此同时,殖民者的种种问题都被了解,很多时候殖民者均会作出存在误差的判断,而被殖民者又并非完全处于劣势地位,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存在着移动矛盾状态,相互之间存在依赖性。
从以上内容中可以了解到,殖民地话语相对暧昧,因为他并非完全处于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复制品。霍米巴巴再次举例传教士格润特(CharlesGrant)的例子:自进入1792年,格润特有意要在印度地区面向当地人民传播基督教,但也担心他们会为争取只有而闹起来。最终格润特所落实的问题解决方案为基础进行交易。印度本地分离性的种姓实践混合起来,促使改革逐步实现。在一系列研究后,霍米巴巴对外提出了下列结论:殖民关系由于是矛盾的、复杂的,实际上这也是为自己种下毁约种子。该种矛盾状态理论发下,对帝国主义话语权转败为胜起到一定提示作用。
霍米巴巴对于殖民话语创新分析的第二个方面表现在对被殖民者抵抗行为的认识上。
吉尔伯特认为,就赛义德来说,问题不在于是否同情地认同东方文化,而是存在着这样的事实,即所有西方有关东方的的话语都是由统治东方领地和民族的意愿决定的,在赛义德看来,通过殖民自治寻求只是不可能“公正无私”,首先是因为要依靠的文化间的关系式不平等的,其次是因为这些知识不管是被殖民地区的语言、风俗还是宗教都一直为殖民当局多利用。赛义德甚至认为,自进入十八世纪晚期,动画主义话语变化便开始逐步趋于平穩,哑口无言的东方形象在国际上日益突显,在此环境下,东方人、西方人之间的交往也深受限制,显得压抑,在东方主义的舞台上,东方人声音也逐渐变得稀少、甚至难以听到。悲观的福柯的思想却不时使赛义德提出一种殖民政治关系的模式,即所有的权利都在殖民者手中,也就是说,赛义德眼中的殖民话语是一种从西向东的单向流动的、静止的权力话语。
霍米巴巴认为赛义德“在不断暗示就在东方主义的正中心就有不同的的极或划分”,在这一点上他称赛义德的分析“不成熟”,他相信《东方主义》中说到的殖民关系的紧张最终由赛义德的提出的作为实施权利意愿的殖民话语的单向性和目的性来解决并使之一致。这重建了赛义德在殖民话语中曾深感遗憾的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天壤之别。然而事实上,集体构成的“差异”并非一定像赛义德描述的东方主义情形那样是静态的或二分的。一种文化对另外一种文化的接受不仅仅依靠外力的作用就可以实现的,文化霸权的形成还有赖于东方在对西方文化的接受心态上的“主动权”,这种“主动权”衍生了后来霍米巴巴关于被殖民者的“模拟”的策略。 模拟可说是提供了一种面对殖民主体与被殖民者的矛盾态度的方法。殖民者鼓励被殖民者对殖民文化进行模仿,但往往被殖民者所处的模仿往往相对模糊、粗略,所体现的再生产也相对简单,这对于殖民话语无疑存在一种威胁。因此霍米巴巴巴巴将其转化为一种抵抗策略。他解释说,关于殖民者,在模拟方面,一般都是在帝国主义政策推行下展开模拟,对于帝国而言,这是一项政策性目标。 殖民者会对被殖民者作出要求,要求被殖民者接受殖民者的内在价值与外在形式。从某层意义上分析,被殖民者的模拟行为,往往是对殖民者的文化进行拷贝或复制,从而实现对被殖民者的教化。一般情况下,模拟均是在情感领域、意识形态领域中出现存在,因此可了解到,模拟与暴政存在显著不同,模拟的产生,是形成巴巴所述的关键,其中所述内容主要为殖民权利与知识的把握程度相对较难,也是最为有效的一种策略。他还指出,模拟实质上就是一种讽刺性妥协的改良,是对他者识别的欲望,其中所述的他者是形成差异的主体,可导致完全相同,但有可能不完全相同。出于试图让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保持差异,让臣民统治的意圖得以保持,促使它永不可能成功。
另一方面,对第二种意义为应对存在的矛盾结果正确理解。这具体体现在殖民者在施行殖民话语的时候是带有防范意识的。通过调查分析可了解到,他们对自由主体的态度是为了建立起自由观念、民主的观点,而这些观念均是西方文明步入文艺复兴阶段直至后期启蒙运动的推行的精华所在。可帝国殖民者如何将民族自由观念在各个殖民地中施行的问题,是当前殖民者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若正如以上所述,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存在平等关系,犹如兄弟姐妹一般,谁又会视殖民者臣呢,谁又会为他们劳作呢?若完全趋于自由主义的环境下,那么民族独立是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由此推及被殖民者,霍米巴巴认为,在某情形下、某意义层面下,他们可谓殖民者,殖民者所提出的文化差异,实际上是他们对自身种族文化差异存在的见解,对殖殖民权威存在一定威胁,但对他而言,多被殖民者差异声音被打断,实际上是对被殖民者追求的自由作出干预。
正像艾勒克说的那样,就像殖民度本土人皮肤永远不可能与白人皮肤一样,所以他们对殖民者行为的模仿,往往是一种反抗形式。他们取来白人的语言,稍加改动,就可以为自己说话。即,对白人形象的重复实际上是对权威表征的置换。在这里,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能看到的模仿,一般都不是简单的复制,更多的是创新,是一种不易被察觉、又能够对殖民者原有文化或价值予以超越。模仿者将殖民者严重的世界形象扭曲,然后再将扭曲后的模仿结果还给殖民者,让他对世界分类的认识完全趋于模糊化。被殖民者虽然使用殖民者的声音,同时对他们的话语认同表以压迫,促使被殖民者极容易将主宰意识相混合,甚至是翻转。所以他们对殖民主义关于自我的界说,既是一种依附,而同时又是一种疏离。”促使模拟实际上看似是对殖民者话语的一种敬畏、认可,事实上是对知名者的权威进行反抗。而殖民话语也不再趋于可持续,也不再重充满自信,在混合的现有模式下,变得充满矛盾、充满忧虑。
模拟能够促使殖民度话语从一开始的绝对权威逐步演变为先混乱,继而逐渐发展出一套与原本话语具有较高相似性,但有属于独创的变体,此时殖民权威、帝国主义统治力量均受到负面影响从而逐步降低。
霍米巴巴曾经提出,模拟能够通过差异、欲望两者将殖民者应有的权威性降低,而改现象可谓殖民性发展过程。同时还提出殖民性定位过程可谓一种差异知识,其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话语类别的差异。霍米巴巴在关于模拟的阐述,仅仅是一种伪装,并非真正的模拟,更多体现出的一种创新,是反抗。通过复制、部分翻转,继而实现颠倒式模仿,对殖民主体稳定性存在极大的威胁。赛义德提出殖民控制、历史反抗两者设立二元地对立关系,模拟代表一种妥协,但该种妥协往往具有讽刺风味。
霍米巴巴关于殖民话语的创新性分析,即“矛盾状态”和“模拟”的理论为我们撕下了殖民者的伪善面具,并对其进行彻底的解剖,曝露出了殖民话语本身的矛盾与脆弱。他的后殖民批评策略是通过一种介于游戏性和模拟性之间的独立方式削弱西方帝国的文化霸权,也就是表面上是针对西方国家的话语进行模仿,实际上,通过此种模仿能够将西方思维所具有的整体性、一贯性降低。既然西方可以打着友好交流的幌子对东方做以文化殖民侵略,我们又何尝不能以戏谑的姿态讽刺、抨击他们所回避所遮掩的丑恶?要从内部摧毁欧洲中心主义的堡垒,而策略,便是从内部首先使其失去本真性,变得混杂、变形,使其固有的权威性被消解,进而摆脱长期以来所处的“失语”状态。就像霍米巴巴指出的:对于帝国话语而言,东方属于他者的情况下,那么它与后者之间应存在一定关联性,如果后者不存在,这个“他者”也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殖民与后殖民文学》艾勒克博埃默 [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2]《后殖民理论---语境实践政治》巴特穆尔吉尔伯特 [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后殖民理论》 赵稀方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罗钢刘象愚 [M]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 王岳川 [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6]《后现代主义之后》王宁 [M] .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
[7]《反思与质疑:赛义德和赛义德东方主义》 赵淳 [J] . 《外国文学》2007,3 p23-24.
[8]《对赛义德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 徐亚杰 [J] .《东北师大学报》2007,2 p19.
作者简介:倪娜(1985.10—)女。陕西西安人。民族:汉。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那朝霞(1982.11—)女。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民族:土族。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殖民话语创新 矛盾状态 模拟策略文 化霸权
赛义德、斯皮瓦克、霍米巴巴被称为后殖民批评理论的”三剑客”。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带给了后殖民理论新的活力,作为后起之秀,霍米巴巴以其极具冲击力的理论主张和犀利的批判风格成为后殖民甚至西方文艺批评界的新星。笔者认为霍米巴巴在殖民话语分析方面的独特性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殖民主体与被殖民者之间关系的分析上。
早期的赛义德几乎完全是在关注殖民者,而他在针对东方主义的研究中也存在着对政治权利进行批判的倾向。在整个世界的话语权力和结构中,明显存在着宗主国政治、文化、经济、观念与边缘政治文化的二元对立性。该种权利话语模式突显对立性,在宗主国发展下,边缘国往往扮演了陪衬角色,对于边缘国而言,宗主国就像一个强大的神话,其中体现出边缘国在霸权中的自我贬损。而霍米巴巴对于殖民话语的分析重点在于殖民者与被殖民者在心理、文化、身份诸方面的复杂关系。霍米巴巴认为,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关系要要比赛义德暗示的要更复杂、更细致。赛义德的东方主义论述既没有涉及西方内部的反殖传统,其中东方内部反殖传统。正因如此,该论述并没有得到学术界认可。霍米巴巴所提出内容恰恰与赛义德所提出的论述相反,他提出了赛义德的问题并非论述不足,而是根本没有对殖民者、被殖民者等视角进行分析,同时也没有从自我、他者关系的角度来进行论述。德里克也指出,《东方主义》最大的问题在于他只是从我、他;主体、客体;二元对立的角度看待东、西方,将东方看做是沉默的他者,而没有从东、西方交流的角度看待东方主义,没有看到二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赛义德的论述中,阐述了殖民者、被殖民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立关系:要么拥有全部权力,要么手无寸权。他完全是站在西方单一主体和文化的角度下进行论述,其中无法看清其中语言、象征、历史差异系统中殖民话语构成所突显的复杂,也无法看到反殖民话语衍生的一种可能。赛义德通过研究后提出,东方主义区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全在的、本质的,而另一种是历史的、先在的。霍米巴巴通过研究后并不认同该种说法,同时并认为该种分类对话语概念存在效果存在破坏特性。从这一角度分析,赛义德所提出的东方主义,所表现的并非错误的东方本质。但是他在引入福柯话语概念时,并没有对其中存在的知识、权利进行分析。
据此,霍米巴巴提出了“矛盾状态”这一概念。英文单词“ambivalence” 在词典中,关于矛盾状态的诠释为:对某人、物体或实践存在矛盾心理。在精神分析中,矛盾状态可谓一种专业术语,主要用于对事物与其那个要对立面之间的持续摇摆状态或态度,再或者是个体或行为产生一种吸引时,也存在一种排斥。该诠释随后被霍米巴巴所引用,引入到殖民话语理论,主要用于对殖民者、被殖民者之间的关系予以描述。
霍米巴巴指出,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是既吸引又排拒的。
首先,殖民话语表述的形式往往是霸权式,但该种表述形式存在一定缺陷。一开始在本土表现明显程度偏低,随后当它来到殖民地时缺陷便越发突显。殖民者的目的是要制造出某种意义上的恭顺的臣民,因此,殖民主体将被殖民者定性为一个完全可知却否定了的“他者”。在崇拜物的影响下,或许被认同,但该认同必然是在掌握与护卫均掌握的状态下。在对其差异予以否认或肯定时,它的信念必然是处于矛盾、多样化状态。另一方面,被殖民主体并不是完全接受或者完全抵制的,而是处于一种摇摆的处境中。与此同时,殖民者的种种问题都被了解,很多时候殖民者均会作出存在误差的判断,而被殖民者又并非完全处于劣势地位,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存在着移动矛盾状态,相互之间存在依赖性。
从以上内容中可以了解到,殖民地话语相对暧昧,因为他并非完全处于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复制品。霍米巴巴再次举例传教士格润特(CharlesGrant)的例子:自进入1792年,格润特有意要在印度地区面向当地人民传播基督教,但也担心他们会为争取只有而闹起来。最终格润特所落实的问题解决方案为基础进行交易。印度本地分离性的种姓实践混合起来,促使改革逐步实现。在一系列研究后,霍米巴巴对外提出了下列结论:殖民关系由于是矛盾的、复杂的,实际上这也是为自己种下毁约种子。该种矛盾状态理论发下,对帝国主义话语权转败为胜起到一定提示作用。
霍米巴巴对于殖民话语创新分析的第二个方面表现在对被殖民者抵抗行为的认识上。
吉尔伯特认为,就赛义德来说,问题不在于是否同情地认同东方文化,而是存在着这样的事实,即所有西方有关东方的的话语都是由统治东方领地和民族的意愿决定的,在赛义德看来,通过殖民自治寻求只是不可能“公正无私”,首先是因为要依靠的文化间的关系式不平等的,其次是因为这些知识不管是被殖民地区的语言、风俗还是宗教都一直为殖民当局多利用。赛义德甚至认为,自进入十八世纪晚期,动画主义话语变化便开始逐步趋于平穩,哑口无言的东方形象在国际上日益突显,在此环境下,东方人、西方人之间的交往也深受限制,显得压抑,在东方主义的舞台上,东方人声音也逐渐变得稀少、甚至难以听到。悲观的福柯的思想却不时使赛义德提出一种殖民政治关系的模式,即所有的权利都在殖民者手中,也就是说,赛义德眼中的殖民话语是一种从西向东的单向流动的、静止的权力话语。
霍米巴巴认为赛义德“在不断暗示就在东方主义的正中心就有不同的的极或划分”,在这一点上他称赛义德的分析“不成熟”,他相信《东方主义》中说到的殖民关系的紧张最终由赛义德的提出的作为实施权利意愿的殖民话语的单向性和目的性来解决并使之一致。这重建了赛义德在殖民话语中曾深感遗憾的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天壤之别。然而事实上,集体构成的“差异”并非一定像赛义德描述的东方主义情形那样是静态的或二分的。一种文化对另外一种文化的接受不仅仅依靠外力的作用就可以实现的,文化霸权的形成还有赖于东方在对西方文化的接受心态上的“主动权”,这种“主动权”衍生了后来霍米巴巴关于被殖民者的“模拟”的策略。 模拟可说是提供了一种面对殖民主体与被殖民者的矛盾态度的方法。殖民者鼓励被殖民者对殖民文化进行模仿,但往往被殖民者所处的模仿往往相对模糊、粗略,所体现的再生产也相对简单,这对于殖民话语无疑存在一种威胁。因此霍米巴巴巴巴将其转化为一种抵抗策略。他解释说,关于殖民者,在模拟方面,一般都是在帝国主义政策推行下展开模拟,对于帝国而言,这是一项政策性目标。 殖民者会对被殖民者作出要求,要求被殖民者接受殖民者的内在价值与外在形式。从某层意义上分析,被殖民者的模拟行为,往往是对殖民者的文化进行拷贝或复制,从而实现对被殖民者的教化。一般情况下,模拟均是在情感领域、意识形态领域中出现存在,因此可了解到,模拟与暴政存在显著不同,模拟的产生,是形成巴巴所述的关键,其中所述内容主要为殖民权利与知识的把握程度相对较难,也是最为有效的一种策略。他还指出,模拟实质上就是一种讽刺性妥协的改良,是对他者识别的欲望,其中所述的他者是形成差异的主体,可导致完全相同,但有可能不完全相同。出于试图让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保持差异,让臣民统治的意圖得以保持,促使它永不可能成功。
另一方面,对第二种意义为应对存在的矛盾结果正确理解。这具体体现在殖民者在施行殖民话语的时候是带有防范意识的。通过调查分析可了解到,他们对自由主体的态度是为了建立起自由观念、民主的观点,而这些观念均是西方文明步入文艺复兴阶段直至后期启蒙运动的推行的精华所在。可帝国殖民者如何将民族自由观念在各个殖民地中施行的问题,是当前殖民者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若正如以上所述,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存在平等关系,犹如兄弟姐妹一般,谁又会视殖民者臣呢,谁又会为他们劳作呢?若完全趋于自由主义的环境下,那么民族独立是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由此推及被殖民者,霍米巴巴认为,在某情形下、某意义层面下,他们可谓殖民者,殖民者所提出的文化差异,实际上是他们对自身种族文化差异存在的见解,对殖殖民权威存在一定威胁,但对他而言,多被殖民者差异声音被打断,实际上是对被殖民者追求的自由作出干预。
正像艾勒克说的那样,就像殖民度本土人皮肤永远不可能与白人皮肤一样,所以他们对殖民者行为的模仿,往往是一种反抗形式。他们取来白人的语言,稍加改动,就可以为自己说话。即,对白人形象的重复实际上是对权威表征的置换。在这里,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能看到的模仿,一般都不是简单的复制,更多的是创新,是一种不易被察觉、又能够对殖民者原有文化或价值予以超越。模仿者将殖民者严重的世界形象扭曲,然后再将扭曲后的模仿结果还给殖民者,让他对世界分类的认识完全趋于模糊化。被殖民者虽然使用殖民者的声音,同时对他们的话语认同表以压迫,促使被殖民者极容易将主宰意识相混合,甚至是翻转。所以他们对殖民主义关于自我的界说,既是一种依附,而同时又是一种疏离。”促使模拟实际上看似是对殖民者话语的一种敬畏、认可,事实上是对知名者的权威进行反抗。而殖民话语也不再趋于可持续,也不再重充满自信,在混合的现有模式下,变得充满矛盾、充满忧虑。
模拟能够促使殖民度话语从一开始的绝对权威逐步演变为先混乱,继而逐渐发展出一套与原本话语具有较高相似性,但有属于独创的变体,此时殖民权威、帝国主义统治力量均受到负面影响从而逐步降低。
霍米巴巴曾经提出,模拟能够通过差异、欲望两者将殖民者应有的权威性降低,而改现象可谓殖民性发展过程。同时还提出殖民性定位过程可谓一种差异知识,其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话语类别的差异。霍米巴巴在关于模拟的阐述,仅仅是一种伪装,并非真正的模拟,更多体现出的一种创新,是反抗。通过复制、部分翻转,继而实现颠倒式模仿,对殖民主体稳定性存在极大的威胁。赛义德提出殖民控制、历史反抗两者设立二元地对立关系,模拟代表一种妥协,但该种妥协往往具有讽刺风味。
霍米巴巴关于殖民话语的创新性分析,即“矛盾状态”和“模拟”的理论为我们撕下了殖民者的伪善面具,并对其进行彻底的解剖,曝露出了殖民话语本身的矛盾与脆弱。他的后殖民批评策略是通过一种介于游戏性和模拟性之间的独立方式削弱西方帝国的文化霸权,也就是表面上是针对西方国家的话语进行模仿,实际上,通过此种模仿能够将西方思维所具有的整体性、一贯性降低。既然西方可以打着友好交流的幌子对东方做以文化殖民侵略,我们又何尝不能以戏谑的姿态讽刺、抨击他们所回避所遮掩的丑恶?要从内部摧毁欧洲中心主义的堡垒,而策略,便是从内部首先使其失去本真性,变得混杂、变形,使其固有的权威性被消解,进而摆脱长期以来所处的“失语”状态。就像霍米巴巴指出的:对于帝国话语而言,东方属于他者的情况下,那么它与后者之间应存在一定关联性,如果后者不存在,这个“他者”也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殖民与后殖民文学》艾勒克博埃默 [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2]《后殖民理论---语境实践政治》巴特穆尔吉尔伯特 [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后殖民理论》 赵稀方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罗钢刘象愚 [M]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 王岳川 [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6]《后现代主义之后》王宁 [M] .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
[7]《反思与质疑:赛义德和赛义德东方主义》 赵淳 [J] . 《外国文学》2007,3 p23-24.
[8]《对赛义德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 徐亚杰 [J] .《东北师大学报》2007,2 p19.
作者简介:倪娜(1985.10—)女。陕西西安人。民族:汉。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那朝霞(1982.11—)女。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民族:土族。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