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主义发展过程中片面强调社会生产力的绝对作用,过多的追求社会的物质化生产,从而忽视自然生态的破坏,造成了人类传统文化的毁灭。而后现代主义,企图摆脱在日益技术化和商品化的社会,追求对人性的更大的自由和彻底解放,把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表达在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中去,反对现代主义设计中片面追求功能和冷酷的理性主义的设计。通过对国内外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研究,生态建筑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推动是很大的。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人性化;生态建筑
一、绪论
后现代主义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特别有一种现代主义纯理性的逆反心理。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所谓的现代主义衰落的情况下,也逐渐形成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受60年代兴起的大众艺术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中纯理性主义倾向的批判,后现代主义强调建筑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是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探索创新造型手法,讲究人情味。
发展至今,后现代主义体现在建筑设计中的特征是人性化和自由化、体现个性和文化内涵、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复杂性和多元化。从1976年美国俄亥俄州建成的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与旧馆相连,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水立方、鸟巢等建筑的完成,后现代主义在国内外历史前进的路上已迈出了一大步。
二、后现代主义的概述
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与主张,他抛弃了现代主义的一元性和排他性,强调人们的不同需求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到20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强烈。对于这种倾向,就叫后现代主义,它更多的描述一种乐于吸收各种历史建筑元素、运用讽喻手法的折衷风格。文丘里提出的保持传统的做法是“利用传统部件和适当的引进新部件组成独特的总体。”实际上,这就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基本创作方法。
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旨在超越现代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它反对设计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的多样性;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将建筑的功能与人的生理、心里以及社会、历史相结合;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设计的人性化、绿色和环保。
三、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流派
(一)解构主义建筑
解构主义是缘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对现代主义正统原则和标准批判地加以继承,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总体统一而创造出支离破碎和不确定感。
最显著的代表是丹尼尔·利伯斯金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称得上是“浓缩着生命痛苦和烦恼的稀释作品”。这幢建筑是欧洲最大的犹太人历史博物馆,其目的是要记录与展示犹太人在德国前后共约两千年的历史,包括德国纳粹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历史,展览重点是后者。柏林犹太人博物馆非理性的设计原型来源于以色列国旗、被压扁的六角星、未完成的歌剧、遇难者的原址;外观设计源自于德国的闪电战,由博物馆的锯齿状形态可联想到。整个建筑表达了两个集合线形,一个多样化的片段组成的直线和一个趋于无穷的折线相互交织,但各自有方向,表达了空间的联系和序列的破碎。
(二)非线性建筑
非线性建筑探索是在上世纪60年代发生的非线性科学理论在建筑设计上的反映。非线性建筑是一种连续流动状的形体,这种形体作为结果来自于对建筑性能及周边环境因素的分析,建筑的设计过程即是对各种影响建筑因素的研究。在这个世界中,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的折叠、展开和再折叠而形成,物体是由内向外及由外向内的双向折叠中形成的,因此,物体本质上没有内外之分,从而展开了一个动态运动中时空共存的流动世界。
非线性建筑的代表作是日本横滨国际客运中心码头,由FOA(外国办公室建筑事务所)设计。其形态好似延绵起伏的海浪,或是地壳运动而褶皱的地表,以一种自然拟态的方式融入漫无边际的大海之中。在此设计中,大量的折线和曲线、网状的护栏、斜向的人字支撑,都是不规则的,表现出混沌、随意、奔放、热情的态度。在平台下有两个大厅,每个大厅的入口都是通过平台上的大斜坡进去。墙面即屋顶,屋顶即花园,建筑界面不停地转换使得建筑空间与外部环境呈现出似是而非的关系,建筑体成为城市的“地毯”,与外部环境取得和谐统一的效果。
(三)生态建筑在我设计的博物馆中体现
生态建筑通过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使建筑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
生态建筑的代表作是杨经文设计的马来西亚米那亚大厦,这是一幢高15层的办公楼,选择最适宜的植物重建了原有的生态系统,绿色植物沿坡道攀沿,跨越纵向空间,整个建筑底部街道至楼顶花园都披上了绿装;通过植物调节气候,通过活动的遮阳板以及主导风向平行的风墙把凉风引入空中庭院和室内空间,而使空调使用降至最小程度,太阳能光板系统使用减小了对城市电网的依赖。
1、设计的灵感来源
博物馆展览的历史文物是用以警戒与教导后人,更重要的是后者,对历史起到承接、育人的目的。叶子是活力、生命的象征。博物馆的前后两面墙使用钢和玻璃幕墙,主要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后现代主义在建筑结构上,各种金属、塑料制品、玻璃、木材、陶瓷等材料的应用。此次设计的博物馆,可以更加直接的体现后现代主义。
2、设计手段
(1)我设计的是“叶子”博物馆,由两层构成,共8米高。博物馆的建筑最底层是两层台阶,此处设计的目的是抬高建筑物,使建筑物更雄伟、高大。
(2)此建筑物为中国传统的坐北朝南样式,正面、背面由曲面的玻璃幕墙围合而成。根据我国日照及吸收热量的不同区域,青藏高原日照吸收热量较多,玻璃幕墙可以最大限度的去吸收热量,以此提高室内温度,减少人工取暖。
(3)玻璃幕墙的构造细部有通风过滤器,从而使室内不必完全被封闭。
3、材料技术手段
(1)蓝色的透明玻璃与银灰色的屋顶形成鲜明对比。蓝色的玻璃会吸收太阳光来增加室内温度,与银灰色屋顶之间的空气过滤器会增加空气的流动,不会使室内空气污浊。
(2)透明的玻璃墙可以提供天光照明,双面照明和人工照明将在实际使用中更加节省电能。
四、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手法及在设计中的应用
(一)适应矛盾:即容忍与妥协,指建筑中的多种元素在形式和功能上互相迁就、接近和辅助;这个在材料运用可以体现出来,玻璃与钢的结合使用,一个透明易碎,另一种坚硬难摧。
(二)总体的统一和“折射”:玻璃幕墙上附着的粗细不等的钢构件,将所有的部件和片段与总体结合起来产生一种连续性,使片段和部件具有超出本身的丰富意义,可以采用严格的等级关系和统一连结或是采用均等组合(重叠与对称等)来实现。
结语
能源愈来愈紧张的今天,后现代主义中人性化、绿色化也愈被人们所接受。城市化下的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维护生态发展的状况。用玻璃幕墙和 钢构件建造的“叶子”博物馆,不仅运用了新型材料,还在取暖和电能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节约。后现代主义中的生态建筑,无论对社会还是生态的发展,都是起到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L.本奈沃洛、邹德侬、西方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尹国均、后现代城市:重组建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鲁英男、高技术生态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6]周浩明、生态建筑—面向未来的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人性化;生态建筑
一、绪论
后现代主义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特别有一种现代主义纯理性的逆反心理。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所谓的现代主义衰落的情况下,也逐渐形成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受60年代兴起的大众艺术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中纯理性主义倾向的批判,后现代主义强调建筑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是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探索创新造型手法,讲究人情味。
发展至今,后现代主义体现在建筑设计中的特征是人性化和自由化、体现个性和文化内涵、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复杂性和多元化。从1976年美国俄亥俄州建成的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与旧馆相连,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水立方、鸟巢等建筑的完成,后现代主义在国内外历史前进的路上已迈出了一大步。
二、后现代主义的概述
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与主张,他抛弃了现代主义的一元性和排他性,强调人们的不同需求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到20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强烈。对于这种倾向,就叫后现代主义,它更多的描述一种乐于吸收各种历史建筑元素、运用讽喻手法的折衷风格。文丘里提出的保持传统的做法是“利用传统部件和适当的引进新部件组成独特的总体。”实际上,这就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基本创作方法。
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旨在超越现代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它反对设计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的多样性;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将建筑的功能与人的生理、心里以及社会、历史相结合;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设计的人性化、绿色和环保。
三、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流派
(一)解构主义建筑
解构主义是缘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对现代主义正统原则和标准批判地加以继承,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总体统一而创造出支离破碎和不确定感。
最显著的代表是丹尼尔·利伯斯金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称得上是“浓缩着生命痛苦和烦恼的稀释作品”。这幢建筑是欧洲最大的犹太人历史博物馆,其目的是要记录与展示犹太人在德国前后共约两千年的历史,包括德国纳粹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历史,展览重点是后者。柏林犹太人博物馆非理性的设计原型来源于以色列国旗、被压扁的六角星、未完成的歌剧、遇难者的原址;外观设计源自于德国的闪电战,由博物馆的锯齿状形态可联想到。整个建筑表达了两个集合线形,一个多样化的片段组成的直线和一个趋于无穷的折线相互交织,但各自有方向,表达了空间的联系和序列的破碎。
(二)非线性建筑
非线性建筑探索是在上世纪60年代发生的非线性科学理论在建筑设计上的反映。非线性建筑是一种连续流动状的形体,这种形体作为结果来自于对建筑性能及周边环境因素的分析,建筑的设计过程即是对各种影响建筑因素的研究。在这个世界中,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的折叠、展开和再折叠而形成,物体是由内向外及由外向内的双向折叠中形成的,因此,物体本质上没有内外之分,从而展开了一个动态运动中时空共存的流动世界。
非线性建筑的代表作是日本横滨国际客运中心码头,由FOA(外国办公室建筑事务所)设计。其形态好似延绵起伏的海浪,或是地壳运动而褶皱的地表,以一种自然拟态的方式融入漫无边际的大海之中。在此设计中,大量的折线和曲线、网状的护栏、斜向的人字支撑,都是不规则的,表现出混沌、随意、奔放、热情的态度。在平台下有两个大厅,每个大厅的入口都是通过平台上的大斜坡进去。墙面即屋顶,屋顶即花园,建筑界面不停地转换使得建筑空间与外部环境呈现出似是而非的关系,建筑体成为城市的“地毯”,与外部环境取得和谐统一的效果。
(三)生态建筑在我设计的博物馆中体现
生态建筑通过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使建筑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
生态建筑的代表作是杨经文设计的马来西亚米那亚大厦,这是一幢高15层的办公楼,选择最适宜的植物重建了原有的生态系统,绿色植物沿坡道攀沿,跨越纵向空间,整个建筑底部街道至楼顶花园都披上了绿装;通过植物调节气候,通过活动的遮阳板以及主导风向平行的风墙把凉风引入空中庭院和室内空间,而使空调使用降至最小程度,太阳能光板系统使用减小了对城市电网的依赖。
1、设计的灵感来源
博物馆展览的历史文物是用以警戒与教导后人,更重要的是后者,对历史起到承接、育人的目的。叶子是活力、生命的象征。博物馆的前后两面墙使用钢和玻璃幕墙,主要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后现代主义在建筑结构上,各种金属、塑料制品、玻璃、木材、陶瓷等材料的应用。此次设计的博物馆,可以更加直接的体现后现代主义。
2、设计手段
(1)我设计的是“叶子”博物馆,由两层构成,共8米高。博物馆的建筑最底层是两层台阶,此处设计的目的是抬高建筑物,使建筑物更雄伟、高大。
(2)此建筑物为中国传统的坐北朝南样式,正面、背面由曲面的玻璃幕墙围合而成。根据我国日照及吸收热量的不同区域,青藏高原日照吸收热量较多,玻璃幕墙可以最大限度的去吸收热量,以此提高室内温度,减少人工取暖。
(3)玻璃幕墙的构造细部有通风过滤器,从而使室内不必完全被封闭。
3、材料技术手段
(1)蓝色的透明玻璃与银灰色的屋顶形成鲜明对比。蓝色的玻璃会吸收太阳光来增加室内温度,与银灰色屋顶之间的空气过滤器会增加空气的流动,不会使室内空气污浊。
(2)透明的玻璃墙可以提供天光照明,双面照明和人工照明将在实际使用中更加节省电能。
四、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手法及在设计中的应用
(一)适应矛盾:即容忍与妥协,指建筑中的多种元素在形式和功能上互相迁就、接近和辅助;这个在材料运用可以体现出来,玻璃与钢的结合使用,一个透明易碎,另一种坚硬难摧。
(二)总体的统一和“折射”:玻璃幕墙上附着的粗细不等的钢构件,将所有的部件和片段与总体结合起来产生一种连续性,使片段和部件具有超出本身的丰富意义,可以采用严格的等级关系和统一连结或是采用均等组合(重叠与对称等)来实现。
结语
能源愈来愈紧张的今天,后现代主义中人性化、绿色化也愈被人们所接受。城市化下的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维护生态发展的状况。用玻璃幕墙和 钢构件建造的“叶子”博物馆,不仅运用了新型材料,还在取暖和电能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节约。后现代主义中的生态建筑,无论对社会还是生态的发展,都是起到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L.本奈沃洛、邹德侬、西方现代建筑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尹国均、后现代城市:重组建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王向荣、林菁、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鲁英男、高技术生态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6]周浩明、生态建筑—面向未来的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