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V: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新探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o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盛行“唯分数论”,学校把考试成绩看成是评判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通常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讲授,就事论事,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教师“满堂灌”、“填鸭式”,师生互动少,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所以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少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常听一些学生说“历史课枯燥无味”、“历史都是过去的事,学习有什么用”等让人很痛心的话。《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所以在丰富历史教育的时代内涵的同时,要充分结合现代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把知识性和趣味性、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而通过运用HTV教学,扩大学生与历史事实的接触面、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甚至是触觉等感觉器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掌握好历史基础知识,而且,还大大有利于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一般的认识规律,促使学生的认识活动由感性上升为理性,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
  
  一、什么是HTV
  
  现在,一提历史,立即会冒出许许多多“戏说”历史的电视、电影及越来越大部头的文艺书刊。历史一经戏说,其严肃性立即被消解,变成了似是而非的调侃和谐趣。历史题材已成为近年来国产电视剧的首选和热点。拍摄最多的是历史剧,最受观众关注的也是历史剧。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现代教学理论和设备的进步,在历史课堂上使学生感受到历史课的乐趣,不再是难事了。比如说历史影片,它就可以比较真实地再现历史情境,使学生比较易于理解过去尤其是数千年前的陈年旧事,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
  笔者认为,历史教学可以大胆地借鉴音乐电视(MTV)的做法,即将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历史电视,我们姑且把它称为HTV(HistovyTelevision)。
  
  二、中学历史教学运用HTV教学的思考
  
  由于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因此把中学历史教科书上的内容制作成HTV,那就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1.HTV教学内容要短小精悍
  新版历史教科书的每一章节内容都是以专题式的形式出现,它们具有一定的情节性。为了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寓乐于学,有时教者不得不对某些情节进行渲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天,以历史题材为主的影视剧得以风靡的重要原因也是因为它的不少情节有了不同程度的渲染。大家可以看到,从商周到明清,历代有名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差不多都被搬上了银屏。如《封神榜》、《秦始皇》、《西楚霸王》、《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水浒传》、《朱元璋》、《戏说乾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对于这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是学生了解历史知识的较好途径,但是由于这些电视剧中情节虚实混杂,而学生无法正确分辨,因此如果把这些娱乐大众的影视剧作为一种正确无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显然是不行的。而且这些历史影视剧特别是电视连续剧往往是长篇大作、恢宏巨制。比如一部《三国演义》就长达80多集,如果全部都给学生学习,那么何年何月才能学完历史教材上的内容?再者,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只注重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对历史的其他方面如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普通民众则关心不够。仅讲伟人、能人、名人,忽视众人、凡人,也不合乎“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主人”这一伟大论断。所以,照搬现有的有关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来进行教学的辅助手段,显然是行不通的。
  那么作为教学所用的HTV,首先就必须是短小精悍型的。也就是说,在介绍历史人物、讲述故事情节时要借鉴历史剧制作的方法,但又要讲究精炼、注意必须与史实相吻合。具体说来,要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内容不宜过多,以教材中所述为主,不宜作更多的发挥,否则便难免有重蹈历史剧覆辙之嫌;时间也不宜过长,要有一定的空余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同时老师也可作适当的归纳和分析。
  2.运用HTV教学具有直观和形象性
  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特征,使我们只能凭借前人遗留下来的历史材料去间接认识历史。但前人遗留下来的历史材料是极其珍贵和繁杂的,中学生不可能全面地接触到这些材料。我们考古已经发掘的遗址、化石或留存下来的遗迹为HTV的制作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制作HTV不仅需要通过人物表演使故事形象化,也更加需要把相关的遗迹、遗址、化石拍摄下来,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这样做的话,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时,脑海中就有了直观的印象,可以贴近现实,感受历史,不必等到课程内容早已结束时再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更何况我们中国如此之大,历史遗迹如此之多,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分布,单要组织学生参观完整个广东省的历史遗迹、遗物等都是一个不小的工程,而HTV就能较理想地解决这个现实中的难题,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更加系统、完善,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加深印象。
  3.HTV教学符合历史新课标教学的要求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由于种种原因成为“死记硬背”的代名词,人们的印象是:与现实联系不大,是无用之学。教师、学生在教与学中越来越感到无益又无味,失去学习的兴趣。今后历史教学的出路在哪里呢?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再现历史知识,使学生了解“昨天”,认识“今天”,预测“明天”,正所谓“知古鉴今”,既学到了正确的历史知识,又获得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思考等理性思维能力。学生在观看HTV的过程中,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在旁加以引导、分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这样,师生关系不再是“权威”和“接受”,而是“导演”和“演员”、“指导”和“参与”的关系,HTV教学模式让历史课堂动起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师生双方都可以在愉快的教学过程中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1)实例论证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试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必修一第一课《夏商周朝的政治制度》。该节主要讲述以下三个问题: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周朝的分封制以及周朝的宗法制。本人在考虑如何将这些内容制作成HTV时,曾经觉得有点困难,毕竟这是高一的第一堂历史课,必须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觉得学习历史是耐人寻味的,不同于他们传统认识中历史是无用的,是死的东西,那么如何把死的东西活现化,这可能是HTV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另外又觉得只有一些夏商周朝的遗迹可以用作素材,这使我感到困难很大。可是,后来经过慢慢分析,发现其实素材不只是如此简单,还可以运用其他现代教育技术,最后,我的设计是这样的,通过flash软件制作大禹治水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引出大禹的儿子启,再打入一段历史神话故事启与伯益之争,点出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然后通过商朝的人殉和人祭的遗址来点出商朝是一个神权色彩的国家,通过一幅自画的内外服图作为区别商朝内外服区域上的不同;通过一段叙述周朝分封制的历史介绍片来介绍周朝的分封制,再通过一个flash展示出周朝的大小宗的关系图和周朝出土的铜鼎配上一段文字说明来介绍周朝的宗法制;另外,剪切了一段《封神榜》中的周文王拜见商纣王的情节,让学生讨论这个情节里边包括了我们这节课的哪些知识点?(提示: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2)HTV与教学课件的区别
  这里有人可能有疑问,这样一种HTV模式,不就是类似于我们平时做的课件嘛?这里需要大家清楚,HTV模式,不等同于课件,它是教师要经过多层筛选,通过flash、图片、记录片,甚至是将学生自己的表演拍摄下来,一次性让学生观看。通过在观看中,老师不断地进行点拨,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分析、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观看HTV的内容,巩固知识的同时,启发他们思考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三、运用HTV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最好动机是对所学习的东西的兴趣。”经研究表明,利用HTV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因为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优美的音乐等使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大多数学生由以前不喜欢、较不喜欢上历史课,变为很喜欢上历史课。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動性。HTV教学具有优化教学内容,整合课本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优化知识结构;展示的内容多,信息量大;通过丰富的材料,再现历史的真实,获得感性认识,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具有较强的互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反应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概括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特点。HTV教学模式正适应素质教育特点和新课改的理念。通过这种方式,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课本知识,还了解了很多课外知识,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由此可见,这是一种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
  
  四、结束语
  
  新课程实施,为我们进行探究性教学开拓了广阔天地,同时也对我们历史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种仅靠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参、一支粉笔教学的时代真的是一去不复返了。笔者将借课改之机,学习诸位同仁的先进观念与教法,争取在今后的历史探究性教学中有所进步,有所成就,以不辜负时代对我辈的希望与重托。
其他文献
摘要:不同学段学习内容不同,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水平不同,初高中地理教学应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初高中地理学习有效衔接,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人地协调观;初高中地理;有效衔接;教学策略  以“聚落”为例,中图版教材分别在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地方文化特色”、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聚落”、高中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必修二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必
所谓“初高中衔接”,是指保持和强化学生已有的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进一步发展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习惯,最终建立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规律的学习机制。南宁市初中课改自2001年起已进行了7年,新课标理念逐步转化为了教育教学行为,初中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情况,跟以前有很大差异;但高中课改目前仍未进行,初高中教与学如何衔接这一难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初高中语文衔
近三年来,重视能力考查,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已真正成为中考(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英语命题的价值取向,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表格题这种新题型近年来受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    一、题型分析    听力测试中的表格题是一种表格补充题,这种听对话或短文填表的题型是近年来英语听力测试的一种新题型,要求考生听一段对话或独白,根据题目要求,从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素质教育要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因为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那么,中学历史教学应该怎样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有没有素质高的历史教师。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养者。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使其发挥良好的育人作用,没有高素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先接触的、出现最多的修辞格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用具体的、形象的、熟悉的事物去说明描写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用比喻修辞格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用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的思想感情。明喻爽朗、明快;暗喻灵活自如;借喻形象含蓄。任何事物形象的特征,都可以通过恰当的比喻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    一、感受比喻句的形象
探究是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及进行的各种活动。     1 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意义。①探究需要做观察,需要提出问题,需要设计调研方案,需要用实验来检验人们已知的东西,发现人们未知的东西,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来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需要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需要把研究成果告诉他人。   ②探究是能动的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中学生的不良品德是指中学生经常违反行为规范的行为。造成中学生不良品德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主、客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的原因有: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旧思想意识的影响,不良的家庭影响,以及家庭、学校教育工作上的失误等。主观方面的原因有:学生的主观要求与客观条件之间的矛盾,学生在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上的矛盾,以及学生内部心理结构的矛盾等。正是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着这样的一些矛盾,因而当客观外界没
新课改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亲密的学习伙伴。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只是教师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如何改变课堂上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现象,如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如何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等能力。我认为,首先必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出境游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并成为全球旅游业增长的新机遇。  世界旅游组织预计,到2020年,中国入境旅游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出境旅游继美国、德国和日本之后为世界第四大出境国,然而,在2002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就超过了日本,2007年超德国,2010年便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大国。  面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及对各行业的影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当前面临的问题是突出的,学生的错位性认识便是其中之一。  现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一种突出现象,即由于已经受到或正在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其中也包括来自学生家庭生活境遇的影响,学生们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许多“先入为主”的观念。结果出现了一些片面的、似是而非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乃至表现出对教学的“逆反心理”。表面上看这些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