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肆清寂的泼墨人生

来源 :中国中小学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diwu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渭是中国历史上卓越的诗人、画家、书法家及军事家、戏曲家、历史學家。然而,他亦是杀人犯、精神病患者。他才华横溢,有着强烈的功名事业心和报国愿望,却连举人也不曾考取,中年又因杀妻入狱七载。他开创了中国大写意画派,是中国美术史上一座无法逾越的丰碑。他画的小品、随笔都成为今天艺术市场的宠儿,动辄上百万、上千万,而当年他靠卖字画度日,却不能糊口,终于潦倒而死,临终时除了陪伴他的一只狗外,连一铺席子都没有。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和书画人生,代代流传。他的故居——青藤书屋,历经四百余年的人世沧桑,还依然保存在他的故乡绍兴,维系着后人对这位笔墨纵肆、生命清寂的文学艺术家的恒久敬仰。
  一、出生官宦却地位卑微
  徐渭(1521—1593),明代画家,字文长,又号青藤老人、天池山人、田水月等,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他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曾在贵阳当过县令,又做过四川夔州府的同知。但徐渭早年的生活并不愉快,因为他的生母是个婢女,地位低下。这就必然导致了他在这个家中的地位低下,特别是在他刚刚出生百日后,其父亲就死去,更使他从小就遭到家中他人与外人的冷眼。其父夫人苗氏倒是将他当作亲骨肉抚养,但也只是想把他占为己有。在徐渭10岁那年,苗夫人就把他的生母逐出了家门。幼年夺母,给徐渭的心理造成了抹不去的阴影。他的两位同父异母的哥哥大他20岁,更是不把他放在眼里。徐渭由苗夫人抚养到14岁,苗氏死了,他只好随兄长生活。21岁那年,与潘姓女子成亲,因他无钱娶妻,故只好入赘潘家。上门女婿的日子当然不那么自在,一个聪明敏感的人处处受着压抑。26岁时,潘氏也死了,他没法再在岳父家待下去,就主动搬了出来。在绍兴的街面上,徐渭租了几间小屋,招几个小孩,想以教书糊口,但却朝不保夕。没办法,他又去了杭州,为几个富家子弟做伴读,过着寄人篱下、无着落的生活。他后来孤独、执拗、偏激、多疑的性格,应当与他的成长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心灵上的阴影越积越厚。
  徐渭生来极为聪慧。他6岁读书,9岁便能作文,当地的绅士们称他为神童。20岁时他与越中名士相交往,被列为“越中十子”之一。据说在一次聚会上,有人想为难徐渭,指着一件小东西请他作首诗,但却给他捧上丈余长的纸卷。徐渭凝思片刻,握笔如有神助,满纸云烟,潇潇洒洒,一蹴而就,惊倒了满座的人。绍兴自古出入才,自幼以才名著称乡里的徐渭,对仕途自然也是非常向往的,总想能建功立业,做出一番大事来.但在科举道路上命途多舛。
  二、旷世奇才却屡第不试
  徐渭自幼便博览群书,天资超群,但他讨厌八股文字。成年后虽满腹经纶,但他所喜欢的并不适合当时的科考制度。他不喜欢写规行矩步、阴沉死板的八股文,就像是极度偏科的高中生,高考屡遭挫折,总分总也过不了分数线。虽然他20岁那年,考中了秀才,但此后一次又一次参加乡试,直到41岁,共考了8次,却始终未能中举。
  徐渭虽考场失意,但他才名远扬,受到当时抗倭名将胡宗宪的赏识,将他奉为上宾。在抗倭战事上,他给胡宗宪出谋划策,展露出了惊人的军事天赋。他替胡宗宪起草了大量的表文和往来文书,使胡宗宪博得了明世宗的欢喜,也取得了严嵩的信任。徐溜在此深受器重,胡宗宪为使他安于幕僚工作,还为徐渭聘定张氏为继室。徐渭有了家和稳定的收入,每天除了工作便喝酒唱歌、撒网捕鱼,日子过得好不惬意。这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可惜好景不长,严嵩倒台,胡宗宪作为严嵩党羽被捕,死于狱中。
  士为知己者死,胡宗宪的知遇之恩,他想以性命相报。他九次自杀却求死不得,经常在深夜呼喊哭叫,极度压抑。最终,他精神错乱,在与妻子张氏的一次争吵中,竟失手打死了妻子。他成了一个被判了死刑的杀人犯。他身戴镣铐枷锁,饥寒交迫,在狱中等死,七年后恰遇新皇大赦天下,才得出狱。此时,徐渭已经53岁了。
  三、远离政治,纵情笔墨
  经历了如此多的磨难,徐渭已不再有什么政治上的雄心。出狱后,无亲无故又穷困潦倒的他,开始大量作画。徐渭继承梁楷减笔和林良、沈周等写意花卉的画法,把满腔抱负、一世激情诉诸笔端,开创了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成为“青藤画派”鼻祖。
  先说徐渭的画。他的花鸟画兼收各家之长而不为所限,大胆变革,极具创造力。无论是花卉还是虫鸟,皆一挥而就,一切尽在似与不似之间,对笔下的四时花木,画家运用勾、点、泼、皴等多种笔墨形态,将《水墨牡丹图》牡丹之雍容、紫薇之隽秀,《竹石图》竹之萧疏,《菊竹图》霜菊之孤傲,《扶筇寻梅图》寒梅之高洁的神韵,刻画得入木三分。大笔泼洒的梧桐和芭蕉,延展铺陈,直冲画外,不见首尾,经常与晶莹珠润的葡萄、虬如蟠龙的藤蔓同处一个画面,构成巨大的张力,充溢在画面中的纵横之气和豪放境界前所未有。
  徐溜用笔放纵,画残菊败荷,水墨淋漓,氤氲含蓄,别有风致。他笔下的墨竹,枝淡叶浓,逸笔草草,竹枝气势劲健,竹叶俯垂含情。他一改常规画《牡丹蕉石图》,无一色彩只用墨,但墨分五色,依然能表现出牡丹的雍容华贵和色彩绚烂。他画《墨葡萄》,笔法更趋奔放、简练,干笔、湿笔、破笔兼用,风格清新,恣情汪洋,葡萄晶莹欲滴。他还在画上题了一首诗: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诗作是他心酸人生历程的写照,他自己的一生不正是“笔底明珠无处卖”吗?
  再说说徐渭的书法。他的书法初学苏轼与米芾,后独成一家。徐渭的书法风格和明代早期书坛沉闷的气氛对比显得格外突出,开启和引领了晚明“尚态”书风,把明代书法引向了新的高峰。他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面目之奇异,用笔之大胆,在中国书法史上可谓绝无仅有。他的书法远以魏晋为筑基,近宋明大家。传世的作
  品,多以草书为主,老笔纷披,点画狼藉,笔画忽粗忽细,笔触忽干忽湿,字距行距密无空隙,满眼望去,如疾风暴雨,铺张席卷,摄人心魄。字里行间没有出规入矩的法度,只有徐渭叛世逆俗、疏狂孤傲的宣泄。他融劲健的笔法于画中,书与画相得益彰,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徐渭对自己的书法极为喜欢,自认为“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
  四、中国美术史上的不老“青藤”
  晚年的徐渭一直生活在老家绍兴。他经济上日益贫困,精神上也时常癫狂发作,日子过得非常凄惨。到了最后,只能靠变卖各种东西来度日了:朋友赠的皮大衣,他卖了;他最满意的画卖了;他心爱的书也不得不卖掉一些。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身患多种疾病,画也不能常作,生活更为贫苦。《徐文长文集》中有《卖貂》《卖磬》《卖画》《卖书》诸诗,显示出这位大艺术家凄凉的晚境。1593年,徐渭在长期的折磨中,死在他铺满杂草的茅屋里,终年73岁。
  徐渭将人生苦难和癫狂性情迸发出的巨大能量,倾注在笔端,成为诗、书、画、文等并举的“有明一代才子”。也许天妒英才,从出生一直到他年老病死,命运都在不停地捉弄他。徐渭形容自己:“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入。”但悲剧的一生却造就了艺术的奇迹:徐渭的存在使得明代画坛生出了耀眼的光彩,徐渭的存在使得中国的水墨花鸟大写意画派得以真正确立。他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后世的郑板桥极其仰慕徐渭,他刻有一方“青藤门下走狗”的闲章,道出了对徐溜的敬仰之情。齐白石也是对徐渭崇拜至极,他的一首诗如下:“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这两位在书画历史上占有显赫地位的人物,都愿屈尊在徐渭门下为走狗,可见后世人们对于徐渭艺术造诣的叹服和崇敬。
  徐渭的一生是纵肆的,又是清寂的,是绚烂的,亦是苍凉的。这些都在他身上达到极致,四百余年仍被后人敬仰,演绎着中国美术史上不老“青藤”的传说。
其他文献
学习目标  感受米罗绘画的画面美感,提高学生对抽象绘画的感受能力,启发学生构建自己的评价观点及表达能力。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叙述、表现等体验活动中,走近画家,了解作品,形成开放的现代审美观念,逐步形成自己的审美个性,并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审美判断。  教学评价  水平(教学年级:五年级) 质量描述  一、能够简单表述对画家米罗的了解,用美术语言描述其作品特点。能够识别米罗作品。  二、能用简单的美术术
期刊
【摘要】总结一例低血糖症患者的抢救与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指导,是能帮助其改变不良行为,维持良好的健康行为。  【关键词】低血糖症护理健康教育    A nursing of low blood sugar disease  Yao Xiao Ping  【Abstract】summary a low blood sugar disease the salvage of the suff
期刊
在小学阶段的美术课上,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主要指标是:学生在面对美术学习主题时,能够初步建立起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等能力。  课堂上学生们面对米罗作品所发生的图像识读、审美判断和初步的文化理解的过程,是伴随着学生们美术欣赏学习的特殊“跑道”行进的。在学生已经拥有观看美术作品的基本视觉感悟及经验的前提下,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不能采用强行灌输作品及相关知识点的方式。美术教师
期刊
城市与我们的工作方式都在改变。未来的智慧城市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实践,也可能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本文关注城市正在发生的变化,以及标准如何为创造未来城市贡献力量。  科幻小说喜欢用悲观的影像展示反乌托邦未来的方式,使人们产生恐慌。过去几年,电影工作者似乎尤其喜欢用影像诠释未来灾难。在激发电影工作者的丰富想象力方面,没有什么比像荷兰画家希罗尼穆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这样,将对未
期刊
反流性食管炎(RE)系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主要是酸性胃液或胃液加胆汁反流至食管所引起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2006年3月-2008年5月,笔者采用四磨汤口服液合奥美拉唑胶囊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116例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①有典型的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如明显烧心、胸骨后灼痛、反酸、嗳气等。②胃镜诊断及分级
期刊
编者按:  面对中小学美术教师队伍的师资贫乏、专兼职比例严重失调的困境,我们该如何促进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确保新课改顺利进行?朱敬东教授在长期教学实践及研究教学案例的基础上,主张以乡镇教师的专业提升为节点,实现美术教师团队在学习中链动发展。  乡村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词是乡情,乡情是链动乡村美术教师团队发展的节点。理解乡情、感悟乡情、追寻乡情,能够让乡村教师真正热爱美术教育,落脚于儿童未来发展的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讨思维导图对小学五年级儿童绘画内容表现的影响,并依此设计与实施相关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前后测的作品探讨绘画内容表现的差异,并凭借学生的思维导图学习意见了解学生对于课程的反应,由此提出研究结果与建议。研究目的如下:一、探讨思维导图对绘画内容表现能力的影响。二、探讨学生对于思维导图应用于绘画内容表现的学习意见。通过作品评价、学生自评和学习意见调查所得的量化资料统计,以及学习心得的质性分析,
期刊
根据安德列-布雷东的说法,西班牙画家霍安-米罗( Joan Miro)“或许是我们当中最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米罗抛弃了以自身作为终极的现实,而是用之启发创作的灵感,以产生唤起诗意的作品。布雷东说过,他的艺术“证明了从未被超越的纯真和自由”。  米罗(1893年1983年)出生于巴塞罗那。1920年,他第一次来到巴黎,向往成为巴黎先锋艺术界的一员。从1918年到1923年,他以一种极其精致的风格创
期刊
在多年对乡村老一辈传承人群田野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了传统生活中“非遗”传习的“童子功”现象。许多“非遗”类型的传习实践都是在七岁至十七岁这个年龄段完成的,在乡村过去的生活习俗中,少年时期正是接受民间文化启蒙熏陶和技艺传习实践的最佳时期。少年时期对不同地域文化的认知实践会影响其一生的文化选择与文化气质。实际上, “非遗”作为一种生存行为或日常生活的手艺,也成为传统生活中儿童、少年时期的女孩必学的生
期刊
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件还提出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将其落实到整个教育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