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阑槛钩窗到美人靠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_m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为宋人赵伯骕的《风檐展卷图》中,一位士人于一敞厅内半卧半坐于凉床上。厅正面完全敞开,床后置一山水屏风。士人左侧的枕屏,暗示了这可能是其夏梦方醒的午后。枕屏与画题中的“风檐”,以及扇面右下角的水上曲桥共鸣了夏日里些许的清凉,并提示了此时此刻展卷赏画可能遇到的困难:檐下既有风,画卷便不免被来回吹动而不便观赏。顺着士人的视线方向看去,可在挂于屋侧枋下的两幅立轴的以下,隐约看到位于立轴后的落地格子门。在敞厅的另外一侧,则有另外两扇的“格子门”置于坐槛上,保证了敞厅左右两侧风的不对流,成全了士人在风檐下展卷的惬意。
  而这种位于槛坐上的“格子门”,在宋代建筑专书《营造法式》中有个专门的名字:阑槛钩窗。
  这个名词有可能是由勾阑与槛窗二词合并得来的。勾阑也载于《营造法式》中,即指普通的栏杆,多置于楼阁亭榭的平座及室内的胡梯上;而槛窗则一般指置于“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窗台上的格子窗。然而,《营造法式》对阑槛钩窗的“槛”的高度有着特殊的规定:“槛面高一尺八寸至二尺”,大约与人的坐高相当,低于一般窗台的高度。
  同时,阑槛钩窗在外观上确实也是勾阑、坐槛与窗的三合一。《风檐展卷图》中敞厅的正面,即展示了当格子窗被完全卸下,剩下的坐槛与勾阑的组合状态,它们很像是附着在建筑主体上的不可移动座椅。在这种组合方式中,勾阑的寻杖部分充当了普通座椅的靠背的功能。而当装上格子窗的时候,槛则失去了坐具的功能,寻杖只能是人在户外经过窗下时偶尔用到。从建筑内部向外看,出了尺度上的差别,阑槛钩窗与一般槛窗无异。
  如何使用这一建筑家具,随着格子窗的装与卸,或者说风向、阳光的变化,以及建筑所临景致的变化而随时调整。
  阑槛钩窗被记载于《营造法式》中,说明了在此书成书之前,这种窗应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大约同时期的《清明上河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窗在船上的应用以及类似的勾阑在二层楼阁的平座上的应用。
  在较《法式》与《清明上河图》更早的郭忠恕
  (?~977)所绘《雪霁江行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阑槛钩窗在船上的应用。此图所绘阑槛钩窗与《营造法式》中的图样极为近似:槛座上同为格子门,勾阑同用卷云状的鹅颈柱,上承三福云,再承寻杖。略有不同的是,《雪霁江行图》中的格子门外另设有不透空的“支摘窗”,其支撑点刚落在槛面上。这对于雨雪风大天气时的船体防水防风隔热起到了双重防护,画面中支摘窗的开启刚好呼应了画名中的“雪霁”。槛面以下的部分,法式中为障水板,不作透空,可以有效地防止雨天地面溅水到室内;而这里则用了格子。虽然不知图中所绘的格子内侧是否还有不透空的另一层障水板,但从大量江南民居中的实例可以推知,即便有,也应当是可以拆卸的。这对于空间比较狭小的船体来讲,对通风也许更有好处;在船体遭遇进水的情况时,透空的障水板部分也能更迅速地将水排出。
  潘谷西先生曾在《营造法式解读》中提到:“《法式》所述钩窗每间分作三扇,中设心柱两根,窗扇偏大,使用上也不够理想,似乎还没有和格子门的理念完全合拍。实际上,如果每间也分作四扇,则可取消心柱,窗幅也可适当减窄,使用上,构造上都更合宜。”但寻杖与格子门的位置关系,限制了格子门的向外“推开”,格子门的打开,应当是以卸下隔扇部分实现的。从这种阑槛钩窗在描绘园林生活的绘画中的频频出现来看,法式特意规定将其分作三扇置于两柱之间,因其中部的留空,实际上比之将柱间的部分分作偶数的四扇、六扇在框景上更具备优越性。窗扇的偏大也许也和框景的需求有关系。
  书中转引了“钩窗”是“钓窗”之误的提法。无论此说是否反映了史实,这一称谓似乎暗示了阑槛钩窗与水的密切关系。《雪霁江行图》中的例子出现相对较早,可能提示了我们这种窗的设计最初是在船上实现的。想必在随波摇摆的船上,降低一般建筑中槛墙的高度而设置座椅是很自然的事情。如今在扬州汪氏小苑和苏州怡园的“旱舫”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这种只有坐高的槛面,上承室内外截隔的窗扇,惟不见了勾阑的部分。船上阑槛钩窗的设计,这一方面给人提供了降低了重心的家具,一方面,原先不同种类小木作的合并,也许也出自于针对船上狭小空间的特殊设计。
  在《宋代园林及其生活文化》一书中,作者特别提到了宋人登阁望远的喜好。而高阁之上,凭栏时降低重心一方面可能出于安全的考虑,一方面,将格子门直接设置在槛座上则有效地扩大了室内空间。
  针对登高远眺与行船这两种与行游山、水密切相关的行为,在“城市山林难两兼”的困难驱动下,阑槛钩窗的产生似乎给提供单纯的行游的船与高阁纳入了提供坐卧的可居品质。
  扬之水先生在《宋人居室的冬与夏》中,发表了一个对于宋代建筑小木作装修的发现:在外檐柱轴线之外,往往还另设一层可随气候变化拆卸的格子门。本文文首提到的《风檐展卷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层被除去了格子门的框架。而在南宋赵大亨的《荔院闲眠图》中,我们已经看不到这最外一层的格子门,檐柱与台基外沿的之间已经没有了很多高阁平座上的檐柱外的可以绕行的空间。
  至元代的《荷亭对弈图》,我们可以看到阑槛钩窗的做法依然沿用。图中卧于榻上的那位士人的头的一侧,钩窗的窗扇恰好充当了枕屏,为他挡住了头顶方向的来风。那周边一圈的槛墙,如不是只有坐高,那么卧于床上的视线则难免有阻塞之感。
  到了明清,不论从绘画还是现存的园林,我们依然能看到阑槛钩窗的勾阑做法,只是不见了置于槛座上的格子窗,通常被称为美人靠。这大概一定程度上与明清小木作的兴趣已经逐步转移到花窗的取景上有关:从中部空透周边富于装饰的花窗中欣赏裁得的窗外景物,需要人坐在室内并离开窗有一定的观赏距离。为了得到那些倍花心思的窗框,花窗自然不能也不必时时开启了。而宋人往往于真山水中的卧游,当格子窗卸下,真景即可扑面而来,这种明清时期常用的短距离截得片石当山的花窗自没有形成的土壤。宋代的格子窗多承担了采光和屏风的作用,并没有对取景起到很大帮助。而到了明清,勾阑的部分与花窗分离,多作为美人靠单独用于临水建筑的檐下,宋代勾阑上相互间隔较大的鹅颈柱遂也成为了连成一片的小木作格子,式样繁多,甚至还有在槛面上设小桌同时供人搁臂的。
  当美人倚靠在美人靠上向外部的景色看去时,其自然形成的拧身与颔首低眉的姿态,若从远处观望,再伴随着水中的倒影,会自然形成一种临水自顾的情态。而正如李渔所言,在其发明的扇形船窗内,船中人也便成为了一道被看的景致。
其他文献
文学更多地供大众消遣,而不是让每个人的阅读都上升到哲学高度。严肃的作品有人看,但人数不多,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客观表现。  近日,《收获》杂志再度捧回“上海市著名商标”大匾,这已是该杂志连续四届获此殊荣。作为一本纯文学杂志,《收获》在市场上的求生可谓步步艰辛,它的发展轨迹折射了我国当前纯文学期刊的艰难处境。  如今不是文学期刊的黄金年代。读者越来越少,印数越来越少,市场越来越少,谁都看得出来,《收获》
期刊
这一章,老子描述了“道”的存在和运行,这是《道德经》里很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有物混成”,用以说明“道”是浑朴状态的,它是圆满和谐的整体,并非由不同因素组合而成的。道无声无形,先天地而存在,循环运行不息,是产生天地万物之母。道是一个绝对体,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相对而存在的,而唯有道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道是“独立而不改”的。在本章里,老子提出“道”“人”“天”“地”这四个存在,道不会随着变动运转而消失
期刊
“画境中水榭亭台,那是梦里老家;现房版水泥钢筋,这是此刻我家;建筑越长越高大,我失去立足的地方;何时让我重回那古国梦乡:青砖、红瓦、石桥、曲水、木屋、石板、亭台、假山、游鱼、闺房、茶香、晨钟、暮鼓、炊烟、竹林还有曲径通幽的后花园呢?”  建筑是凝固的文化,建筑是厚重历史的诉说,建筑是人类的家园。无论建筑如何变幻,说到底,建筑还是回归安放身心的地方。让身心自在、让建筑与人和谐,让建筑与自然统一,是所
期刊
在我们已经习惯了用电脑“写字”的时代,绝大多数高校的高考录取通知书都是用电脑打印出来的,而陕西师范大学却回归传统,由学校的老教授用毛笔,一笔一画地给学生填写录取通知书。这饱蘸浓墨、别出心裁的录取通知书也成了近日网友热议的话题。  因为关注度高,“陕西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等相关字样已经自动生成为搜索关键字,并在一夜之间迅速上升为热门话题排行榜首位。以“手写录取通知书”为议题的讨论吸引了300多万网友
期刊
世界上的好多民族都对数目“三”有着特别的好感。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还很难证明这种偏好是从一个源头传播出去的,它们各自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生长的土壤。  拿中华文化来说,作为传统文化支柱之一的《易经》八卦,就是由三画组成的。这是迄今所知的以三为一体的最早图形。为什么八卦偏是三画,而不是两画或者四画,便是一个很不容易说得清楚的难题。有人认为作为宇宙原始的“太极元气”,便是“函三为一”的,就是说,它是
期刊
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及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中国古建筑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六十七点一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
期刊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清晰描述古国都城的小桥流水、亭台水榭、飞檐走壁、庭院深深、精巧建筑、曲径通幽的中国唐宋时期建筑之美。中国的建筑是写意的、抒情的、自然的,它不追求雄伟、高大,但追求意境和艺术;它不执着单体建筑的体型,但追求整体建筑的和谐。中国的建筑从来不是一栋房子,而是一种生活。  东方建筑是整体的。中国人在建筑时,考虑最多的是整体布局,思考的是系统的和谐。突兀的建筑在中国是少见的,建筑成为整
期刊
◎敬天法祖首郊祀  《左传》里面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和军事,一直与国运息息相关。  康熙六十一年冬天,年届七旬的玄烨在南苑行围打猎期间,感受风寒,便返回畅春园斋戒静养,一切看起来都很平常。  此时,康熙皇帝仰重的皇十四子胤祯还在抚远大将军任上,在取得对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的一系列军事胜利后,重新确立了大清在西藏的统治。另一位重要角色,胤祯同母兄长皇四子胤禛,则受病中的康熙委派,代皇帝赴天坛郊
期刊
杜牧在《阿房宫赋》里形容秦宫殿,『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何其巍峨何其大气!柳永以《望海潮》赞杭州盛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何其华美,何其繁荣!王勃弱冠之年才华横溢,挥笔写就《滕王阁序》『层峦耸翠,上出重
期刊
中国古典建筑一般指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建筑,从原始的木结构开始,到奴隶社会的宫殿、民居、祠堂、庙宇等砖木混合结构,经过长期的发展,到封建社会中期逐渐成熟,发展成为世界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建筑是凝固的生命,流动的历史;作为人类的文明创造物,建筑物也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建筑的形制和设计,无处不是人类文化理念和观念心理的投射、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以调和共生的和谐为核心命题,体现在建筑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