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免费午餐”让孩子吃出幸福感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123456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孩子“吃一顿热乎午餐”
   珍珠肉丸、辣椒炒腐竹、西红柿蛋汤……9月7日12时10分,距离邵东城区50多公里的堡面前中心小学响起了清脆的下课铃声。500余名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序排队进入食堂就餐。干净锃亮的餐桌、美味营养的饭菜、灿烂淳朴的笑容让校园温馨而欢乐。
   堡面前中心小学80%以上是留守儿童,学生的“中饭难题”在该校十分普遍。该校校长张立华告诉记者,以前,为孩子送饭的家长队伍、孩子们蹲在校门口吃饭的场景,十分令人心酸。
   “我们这边年轻人几乎都外出打工,年纪大的就留在村里务农。”四年级学生周茹的爷爷周国强说,农忙时自己喝口水都难,所以孩子吃上热乎中饭的时候不多。
   曾雅晴姐弟三人在该校读书,因为家离校路途较远,中饭只能由58岁的奶奶送到校门口。“来回要走一个多小时,日子久了,奶奶腿总是痛。”说到这里,曾雅晴心疼地哭了起来,“我们只能让在广东打工的爸爸妈妈回来照顾奶奶、给我们送饭了。”
   面对偏远乡村学校留守儿童中餐吃不好的问题,邵东教育主管部门打心底着急。“不能让‘吃一顿热乎午餐’成为乡村娃的奢望!”邵东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罗中安表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做好国家助学项目的同时,还要争取更多社会爱心机构、爱心人士的资助,主动为乡村孩子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邵东不属于国家营养餐覆盖区域,所以引进社会爱心资金和项目便成了我们工作的重点。”邵东市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主任李剑雄介绍,2016年,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免费午餐”项目落地邵东。该基金会为“免费午餐”学校提供厨房设备、原料采購、厨师补助等资金,开餐学校则需要每天通过微博,将收支、余额进行公示,展示孩子用餐情况等。
  挑最好的食材,做最好的饭菜
   自“免费午餐”进校园后,邵东教育部门投入资金新建、改造学生食堂,实现“明厨亮灶”乡村小学全覆盖。
   2016年9月12日,作为该市第一所“免费午餐”学校的九龙岭镇高桥学校正式开餐。“原材料我都要见过,才会放心!”为了让孩子们吃得好、吃得安全,该校校长和厨师在食材采购上花了很多心思,他们宁愿每天多走五里多路到集市上挑选价更优、质更好的食材。
   与此同时,学生资助中心还组织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走访偏远乡镇,了解学生午餐需求情况,指导符合条件的学校申请“免费午餐”,让更多乡村孩子感受到“免费午餐”带来的关爱与温暖。
   2018年9月,堡面前中心小学学生吃上了“免费午餐”,告别了学生饿肚子、家长排队送饭的历史。为让学生既吃得好又吃得均衡营养,该校通过厨师厨艺比拼,择优录用;成立采购小组,根据学生就餐情况和喜好程度,及时调整菜谱,尽可能地做到品种多样,符合膳食营养标准。“学生们通过‘免费午餐’懂得了用餐礼仪,也养成了文明就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张立华说。
   “我喜欢辣椒炒肉”“我喜欢紫菜蛋汤”……吃过饭,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和记者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午餐。“学校的春笋炒鸡蛋和奶奶做的一样好吃。”曾雅晴幸福满满地说,“现在奶奶不用辛苦送午饭,爸爸妈妈也可以安心在外挣钱了。”
  学生开心,家长放心
   “冬天冷饭,夏天馊饭。”魏家桥镇报公铺小学的学生主要来自周边8个村落,许多学生中午只能就着从家里带来的饭菜,草草对付一顿。为此,邵东市教育局主动对接该校,配合“免费午餐”项目完成前期审核。2018年全校师生吃上了热气腾腾的美味菜肴。
   猪肉6斤、木耳0.5斤……记者在学校黑板上看到了当日采购、用餐信息公示。“都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我们的学生实实在在吃上了,而且还是荤素搭配、一周五天不重样的营养餐。”该校总务主任陈志芳说,“第一次看见食堂里的免费午餐时,激动得差点儿掉下眼泪。”
   “今天又加鸡腿啦!”“好吃。”9月8日中饭时间,记者在报公铺小学食堂看见学生正在开心地用餐,一些孩子吃完一碗后,看到桌上可口的菜肴,忍不住又添了一碗饭。
   “吃得好才能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未来才有更多的可能性。”该校校长李群国说,“去年,学生们在全镇田径运动会上捧回30多个奖项。三年来,学校服务范围内不仅无一名学生外流、无一名学生失学,而且还出现了生源回流现象——学生人数从原来的110余名变成了现在的160多名。”
   学生吃得开心营养,家长省心放心。“免费午餐真不错。”周官桥乡桥口小学学生赵艺铮的爷爷说:“小孩在家吃饭挑食,在学校食堂吃饭不挑食了,个子长得快。”
   曾经,“在学校吃一顿热乎午餐”是邵东许多乡村孩子的梦想。现在,盛满温度和爱意的“免费午餐”项目已在邵东78所中小学校落地生根,每年的爱心资助超过1500万元,1.2万名师生受惠,极大地保障了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身体上的健康。
其他文献
空气里飘着几丝薄凉的气息,阳光柔和了不少,蝉也悄悄停止了歌唱。转眼,秋已来临,故乡的秋意也一点点浓起来。   故乡的秋,是饱满成熟的。田野里,玉米脱去了綠衣,金黄的棒子奋力地向外张望,露出了金灿灿的笑脸。圆滚滚的黄豆豆、绿豆豆、红豆豆在阳光下噼里啪啦爆裂开来,人们小心地将它们收进麻袋中。挺拔的高粱也被秋日的阳光晒红了脸,害羞地低头深思。沉甸甸的谷穗弯腰向人们行大礼,那是丰收的叩拜。   故乡的秋,
期刊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嘹亮的歌声在耳畔飘荡,我仿佛又回到了军训的那段时光。五天全封闭式军训有苦,有泪,有汗水,收获的却是欢笑。   “稍息!立正!”天空万里无云,骄阳似火,教官的施令铿锵有力振奋人心,他炯炯有神的眼睛透过黑色镜框闪烁着坚毅的目光。火辣辣的阳光炙烤着我们,豆大的汗珠从脸颊顺着下巴滚落,湿了一地。这时,有个胖墩墩的男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擦了一下汗,只听到教官厉
期刊
灯火通明的闹市里,一盏灯的存在,多么渺小;狭窄无人的胡同里,一盏灯就能带来无穷的安全感,而我们的人生中,往往也有一盏明亮的灯。   那是暑假的一个晚上,我因为一点小事和妈妈闹了点矛盾,就想出去走走,当时很生气,门关得很用力,我隐约听到父亲说了一句:“快走,快走,走了以后就不要回来了。”   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晚上格外地冷,可我就坐在那里,想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偷偷回家。凌晨两三
期刊
“生態城步,魅力苗乡”是家乡最真实的写照,在这里,绿水潺潺,古树参天,在这里,山歌缭绕,舞姿翩翩。   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邀你来看看我们苗家的吊脚楼。苗家居住在山区,山高坡陡修建房屋无法像平地上一样打地基,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房底层地气很重,不宜居住,因而,智慧的苗族人修建了这种通风性极好的干爽木楼。吊脚楼通常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居住,下层多用于摆放农具,楼外还有我喜欢的长廊座椅,苗语叫
期刊
“真诚地感谢双清区教育局的关怀与帮助,我会将感恩之情化为学习动力,用优异成绩回报社会,传递爱心。”9月11日,邵阳市双清区石桥办事处株木村学生小雷拿着助学金感动地说道。   近年来,双清区共资助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贫困学生7208人次,总金额828.7万余元。近两年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共499人次,金额426万元。本次滋惠计划初步预计资助人数为11人,总资助金额为7000元,资助人数和金额
期刊
“你知道吗?爸爸有很多时候都不想坚持下去了,但是一想到你八岁那年,我刚打完混凝土回来,浑身上下都是灰白的水泥点子,坐在家门口的长凳上喝水,你主动过来把我头发上、脸上的水泥点子一点点地抠下来,就又有了动力。”   “那我再给您抠一次吧,想想也好久没给您抠水泥点子了。”說完我就起身去给爸爸抠水泥点子。“唉!”我不禁在心里暗暗叹了一声,3年时间,爸爸的白头发愈发多了起来。爸爸不过40来岁,但有一次“六·
期刊
本报讯(通讯员 刘遵炳 刘雨诗)为增强全校教职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对火灾防范和抗御能力,9月13日,隆回縣司门前镇中学举行了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学校聘请隆回县消防教官陈灿辉结合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利用视频、图片、PPT为全体教师讲解了防火的重要性和严峻性,重点介绍了日常用火与用电方面的安全防火知识,以及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技能。
期刊
我总觉得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常常想起小时候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听父亲读书的情景:父亲捧起一本书,抑扬顿挫地朗读,我、哥哥和妈妈围坐在一起静静地聆听。遇到我们听不懂的地方,父亲便停下来,耐心地给我们讲解,直到我们都听懂为止。   父亲是乡村教师,书是他的最爱。我从小便熏陶在书香里。20世纪80年代,在农村,屋子里能摆放书架的家庭凤毛麟角,而我的家里便有一个书架。那是木匠给家里做家具,用边角料做的。书
期刊
“刘校长,这是我们学农基地产的豆角、辣椒,请您尝尝鲜!”前不久,南谷中学校长吴思琦提了一塑料袋蔬菜送到我办公室。   “这么快就有收获了?真好!”我从他手中接过了还带着晶莹剔透露珠的新鲜蔬菜,十分愉快地和他一起分享了劳动的喜悦。   今年第一缕春风吹来的季节,吴校长推开了我办公室的门,说学校有一大片长满杂草的空坪隙地,他准备开垦出来,作为学生的学农基地,问我可不可以。我二话没说表示支持,临出门时,
期刊
“农村教育需要更多的老师扎根于此,我希望能当一束微光,照亮农村孩子的夜空。”9月10日,新邵县坪上镇中學2021级毕业生谢乐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今年夏天,她成功考上了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免费师范生,5年后,她将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身份,回到家乡为当地教育奉献力量。   自2006年开始,新邵县不断加强公费师范生培养力度,积极探索农村教师队伍培养机制,鼓励和吸引优秀的初中或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