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真的能使人改变吗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一提起旅行,好像到访过的国家数量与偏僻程度,自然形成了一条“鄙视链”:欧美游的瞧不上东南亚游的,喝南极冰块浸威士忌的瞧不上在米其林餐厅里“咔咔咔”拍菜的。
  但是旅行者们都认为:旅行使他们成为更美好的人。
  他们集体挥毫泼墨,写下了诸如《再穷也要去旅行》《不顾一切去旅行》《死在路上也不错》《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等极具煽动性的文章,来告诉还在原地的人们:饭吃不上不要紧,旅行是人生头等大事。你们再不远行就老了!
  周作人《雨天的书》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百余年前,有一位精通茶道的艺术家,在一次旅行中,每到驿站必取出茶具,悠然地点茶啜饮。有人劝他说,行旅中何必如此?他答得妙:“行旅中难道不是生活吗?”
  旅行难道不是生活吗?旅行只是生活的一个片段,而非生活的对立面。
  在当下的流行语境中,旅行是困顿人生的解药—“最好的时光在路上”“有些事你现在不做就永远也不会做了”“不去会死”“三步两步就是天堂”“旅行改变人生”……
  无比漫长的人生中,如果一年几次十天半月的旅行真的能让你从一个有各种缺陷的人变成更完美的人,那还要心理学、教育学干吗?全都出门晃上一个星期,回来病全好了。普通人一年旅行60天,那生命中余下的300多天,难道都是虚度吗?


  我身边的朋友们都是旅行圈的行家,为旅行杂志撰稿,出版游记,上旅游节目,编写《孤独星球》,去世界的犄角旮旯,比一般的旅行爱好者花费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在旅途中。你说旅行爽不爽?当然爽,但对人的本质产生了多大的改变?我暂时存疑。因为即便不旅行,他们依然是那样的人。或者说,人对世界抱有的理念不同,从而呈现出不同的旅行经历。
  我上周接待了一个远道而来的“驴友”,他正在环游世界的途中。吃饭的两个小时里,他兴高采烈地描述着自己在各地的见闻。
  “坎昆的海真好啊,在那里潜水的感觉完全不是东南亚可以比的。
  “因纽特人捕鲸你还没见过吧?鲸鱼肉太腥了,我不喜欢。
  “阿拉斯加的极光,跟照片拍出来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他感叹,在国外,他临时要去一个山顶露营直播日出,便跑去一家户外用品店里买了顶帐篷过夜,用完之后,拿着小票回去退了,一分钱没花。而在国内时,他就是饭局必到、嘴里豪爽、从不埋单,还酷爱攒别人的发票报销的人。告别时,我微笑着看着他,说:“你风餐露宿几万公里,倒是一点儿没变啊。”
  一个生活中爱占小便宜的人,不可能在旅行后突然拥有豪爽气;一个习惯每日把计划表精确到分的人,不会选择来段闭眼撞大运的旅行;一个生活中极端追求品质的人,也不可能看上0元购物团的“免费”旅游;一个在生活中戾气、怨气重的人,出了几次国门突然就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他们依然背负着自己的习气东奔西走,囚犯逃到世界尽头也会随身携带他的小监狱,把生活搞得一团糟的人在哪里都是颠沛流离。每到一地,安放好身上的重壳,嘈杂仿佛远去,有重获新生的错觉,然后呢?如果在旅行地待上一年,你猜从前遇到的难题会不会卷土重来?从旅行地回来的兴奋与顿悟,不过是生活的又一针鸡血。


  大多数人的人生,是在童年的时候拥有了一个自我的内核,往后的人生经历,无非是一层层按着那个内核的形状包浆。旅行便是这包浆中的一层,也許看上去更光滑圆润,但核一直在那里。仅有极少数人,能对自己从前的人生毫无眷恋,拥有打碎重来的决绝之心。我相信,这样的人即便从不旅行,依然会在别的机缘下自我进化。
  有时我们应分清“想要”和“需要”的区别。如果旅行是你的需要,像吃饭、睡觉一样重要,那么就去享受旅行,无须赋予它过重的期望与意义。
  如果你想通过旅行去解决生活里的难题,去寻找所谓的安全感、梦想、勇气,甚至用它来逃避现实生活,那么你一定会失望—它就是生活本身,那扇没有推开的门终究还是会矗立在你面前。
  《旅行的艺术》一书中,阿兰·德波顿说:“让我们在前往远方之前,先关注一下我们已经看到的东西。”也许你会发现,只要保持着对生活的好奇心,你所在城市里从未踏足过的地方,也像世界尽头的乌斯怀亚一样令人心动。
  改变你的并不是几次旅行,而是你幸而拥有一颗愿意对世界敞开的柔软的心。
其他文献
在大学画上的句号,其实只是个小句号,你们真正的人生起点在前头。不要放弃自己的信念,应该坚持学习;不单要有志气,还要争气;不单要有热情,更要有激情!  —钟南山  肩负硬核担当,勇敢担当,始终秉持“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信守硬核道理,崇尚科学,严守规则,务求精细;拥有硬核心态,大气包容,感恩秉善,阳光自信。硬核担当塑造出彩人生,硬核道理助力成功人生
期刊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来的广告。  一个少年从小就有篮球梦,但他身材瘦小,天分不高,比赛中总是坐冷板凳。只要他有比赛,他的父亲每次都会去看。面对自己屡投不中的瘦弱儿子,这个父亲没有讽刺他“看你那个小身板儿,练什么篮球”,也没有说教“打不好球还不好好学习”,更没有呵斥“你怎么这么笨,一个球都投不进”。他总能看到儿子每一次微小的努力—上一次坐冷板凳,这次能上场,就是进步;投错了篮筐,但能投
期刊
一  除了写作,我更喜欢画画。童年的记忆里,我总是在信手涂鸦—给我一沓纸、一支笔,我就能安安静静稳坐一隅大半天。但因为画画容易受工具等因素的限制,而且也总被家长骂“玩物丧志”,上初中后,我逐渐转向更便捷隐秘的文字表达。我没日没夜地写小说,很快,成绩一落千丈,中考之后,被迫去了一所名不见经传的高中。  那是我生命中格外压抑、灰暗的一段时光。在手忙脚乱地与忙碌的学业磨合之际,我逐渐发现,或许只有握紧手
期刊
一  午休时分,我靠在躺椅上,拿着手机,随意点开一个视频。视频里,孩子们排着队很有秩序地离开校园,他们穿着校服,背着书包,有的把书本和试卷抱在怀中,边走边大声喊口号:“21班,铸就辉煌!”“少年立志,15最强!”……  也许是配乐煽情的缘故,也许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高三孩子的妈妈,我的眼泪哗地就涌出来了。视频短,觉得仓促,我点开又看,刚刚抹干的眼泪,又飞速冒出来。  孩子们这一次离开校园,回来是什么
期刊
坐大姐的車,一路聊天,说到中年人的困境:不开空调嫌热,开了空调关节又隐隐作痛。大姐抱怨:“我现在在空调房都得穿羽绒护膝。”不免回忆起过去那些40℃的日子,我们都是干挨过去的,有个吊扇都得念“谢天谢地”—还老停电。后来终于装上空调,我们的心情就跟龙须沟人民得解放似的。那时家里就一间房有空调,全家人都聚在里面,每晚关门关窗,冷空气清冽得似有禅意;我们三姐妹吵吵闹闹,像挤在一个窝里的小鼹鼠,热闹得像卡通
期刊
如果你渐渐看到了世界的本来面目,那说明你长高了—很多事物你不再需要仰视,而是平视甚至俯视。  到了初中以后,慢慢会有一些学生意识到:老师可能不喜欢自己。  一位初中生的来信中这样写道:“我的科学成绩在班级中一直处于前列,但一次测试,我考砸了,只得了84分。最后一道填空题,全班只有两个同学算对了,我就是其中之一,但我忘了写单位,被扣了分。老师讲解试卷的时候,在全班同学面前很大声地说:‘某某,你是怎么
期刊
莎莎约我在北京东四地铁站旁的一家咖啡馆里见面。  莎莎是我表妹的同学,大学学中文,本科毕业3年,来北京1年,目前在一家电商网站做文案工作。  我知道,莎莎不会平白无故约我。果然,当我们入座,聊起彼此的近况,莎莎很快将谈话带入正题。她问我:“特特姐,听说你现在全职在家写作,怎么样,还好吗?”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莎莎紧接着说:“我想把工作辞了,学你做自由职业者,全心全意写小说。你觉得我能行吗?”  
期刊
我来自西安,爸爸是名公务员,妈妈是名军医,他们都是温柔和蔼的人。填报高考志愿时,我妈说别走远了,我就填了西安本地的学校。  大学里我最要好的同学叫小涵,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临毕业时,小涵说:“房璐,和我一起去北京吧,你这辈子都没离开过西安,也该出去看看了。”我犹豫了,我舍不得小涵,也舍不得爸妈。小涵说:“等你混好了可以把他们接到北京去住,混不好大不了你再回西安呗。”  我回去找爸妈商量,我妈当然不
期刊
柿子树是种古老的果木,梁文帝说,柿子“悬霜照采,凌冬挺润,甘清玉露,味重金液”。他的儿子武帝“疾久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遂崩”。他若是有个柿子吃,必慰病怀,死前可能不会“荷荷”叹息了。  柿树都要嫁接。有一种叫软枣的树,总是成为它的母身,虽然一体,不过界限分明。软枣的学名叫“君迁子”,自己也结果,跟枣没关系,就是柿子的小样儿,涩得无法下口,等到秋冬成了果干,才有甜味。  “桃栗三年柿八年
期刊
狸狸:去年冬天,是我成为老师的第一个冬天。那天午休结束后,走在去学校的路上,发现好多老师都在看我,还有老师急匆匆地说:“杨老师,你快点去,你们班的学生到处找你呢!”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有学生打架,于是我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焦急地朝办公室走去。刚走到楼梯口,我发现学生们整整齐齐排成一排,带头的学生笑嘻嘻地说:“杨老师,生日快乐!我们不知道你的生日具体是什么时候,但听你说过生日是在冬天。今天天气很好,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