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方法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命题,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学法教育的内容主要三全方面:即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掌握常规学习方法,注重开拓学生思维。围绕这些内容,本文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开设学法指导课及专题讲座,指导学生观察、记忆、思考、判断的方法,是学法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学法教育 内容 途径
一、学法教育,一个古老而崭新的世纪命题
我国的基础教育正面临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历史性变革。所谓素质教育,应该是遵循教育规律,采用科学的手段、方法,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文化知识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教育和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在教学教学活动中,正确健康的人生观的培养和科学方法论的掌握,是素质教育这个庞大工程中基础。学法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学习,则是这个基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中在“21世纪的教育哲学”的标题下向人们提出了新的教育观:“学会怎样学习,促进学习的爱好以便为终身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可见,学法教育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核心课题。
然而,目前我们在谈论素质教育时,往往侧重于课堂结构的组建、教材内容的变化以及教学方法的研讨,其核心内容表现在“怎样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及“尽可能向学生传授更多‘有用’的知识”这样两个层面。我认为这是一种舍本而逐末的做法,是一种局部的改良而不是深刻的变革。实际上,古今中外优秀的教育理论家,无不是将学法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的之一来加以重视的。布卢姆说:“一个学生如果不知道如何学习,他就会处于不利的地位。”巴班斯基强调,学生“如果不会独立学习,那么,不管教师教学安排得如何出色,讲解得如何生动直观,都无济于事。”中国古代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思想。近代杰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中指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会学生学。”他还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信息的急剧增长,知识更新的频率日益加快,造成了日益增长的知识信息量与有限的学习之间的矛盾,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也日益加重,学法教育更加显出其重要性。如果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没能很好地学会如何学习,这种先天的素质缺陷将直接对其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造成极大的困难和障碍,对他们今后从事的工作的效益和质量将产生负面的影响。可以说,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加重要。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找到了书山学海跋涉的路途,找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学法教育,已成为一个崭新世纪命题。
二、学法教育的内容及途径
学法教育的侧重点是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其直接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笔者在多年教学过程中体会到,要让学生自觉学习。
首先必须帮助学生构建学习的动力系统。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协助其制订与之相适应的学习目标,让他们每一次都能体会自己的进步,这样才能增强学生主体的自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信是成功的心理基石,有了这两点,何愁学生学不好?
其次,学法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掌握常规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运用、这些方面,前人乃至今人积累了许多心得体会经验,教师要尽量将那些行之有效的常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
第三,学法教育要注重开拓学生的思维,传授学生观察问题、判断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在智力培养当中,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判断力的培养是其主要内容。
围绕着学法教育的三个主要内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借鉴他人经验,并通过自己的摸索,探究总结出一些学法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抛砖引玉,以就教于方家。
(一)找准“闪光点”,培养自信心。
不可否认,即便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由于本人智力兴趣乃至家庭教育、学前教育的不同,所有学生并不是站在同样的趣跑线上。传统的应试教育因为兴注意优等生而忽略差生,或用优等生的标准要求一般生或差生,这就会造成逆反,一般生或差生会因为跟不上而失去学习兴趣,对自己丧失信心。而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让所有的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就应该让所有学生扬其所长,克其所短。笔者在一年级的课堂上曾有针对性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你们平时都喜欢干什么呢?”在学生回答时,尤其注意表现平常的学生和差生的回答。一般来说,除了先天性的缺陷之外,正常的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都有自己的长处,做老师的就是要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加以张扬,以培养其自尊和自信,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教会学生学会使用和利用工具书。
工具书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否使用和利用工具书,是自学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笔者在小学一年级教学时,让学生掌握《新华字典》的使用方法,要他们利用字典找出不认识的字并给他们注上汉语拼音,利用字典找同音字,或者写出一句话或一段小故事。试想,一个一年级的学生能自己独立去识字,既增加词量,又培养了学习兴趣,其效果怎样则不言而喻了。然而,笔者同样也了解到,在小学高年级甚至初高中学生当中,相当部分的人没有必备的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英语词典》之类,这就势必造成对教师、同学的依赖,不利于自学能力及习惯的培养。
(三)开设学法指导课或学法专题讲座。
方法之一是科任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学法指导,二是通过名人传授治学之道,三是组织学习经验交流,召开学习方法研讨会。事实上,许多所谓的“差生”都是由于缺乏兴趣,贪玩和不懂学习方法所致。因此,通过学法课或学法讲座等形式,让有效的学法成为学生的共同财富,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指导学生掌握观察、记忆、思考、判断的方法。
观察力是智力的眼睛。观察力的培养在于让学生掌握观察顺序。比如让学生写作〈校园美景〉作文,我让每个学生观察早、中、晚、不同的景色变化,观察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物特点,在具体某个时段又要学生注意由人及物或由物及人、观察景物时注意上下左右前后的顺序。观察的顺序清楚,思维随之开阔。思维力是智力的翅膀。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我们往往只注意让学生垂直思考而不是水平思考,这是因为应试教育唯教材和考题马首是瞻,素质教育必须开拓学生的思维。比如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将许多风马牛不相及的词语连缀成文,以培养学生的联想力。通过《东施效颦何罪之有?》、《班门也要弄斧》等对传统说法的逆向思考,培养学生逆向分析、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思维习惯。素质教育培养的不是应声虫,而是能独立思考的智力型人才。
学法教育涉及的面相当广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素质教育工程的全面启动,对学法教育的研究必将更为全面和深广。
[关键词]:学法教育 内容 途径
一、学法教育,一个古老而崭新的世纪命题
我国的基础教育正面临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历史性变革。所谓素质教育,应该是遵循教育规律,采用科学的手段、方法,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文化知识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教育和培养。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在教学教学活动中,正确健康的人生观的培养和科学方法论的掌握,是素质教育这个庞大工程中基础。学法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学习,则是这个基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中在“21世纪的教育哲学”的标题下向人们提出了新的教育观:“学会怎样学习,促进学习的爱好以便为终身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可见,学法教育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核心课题。
然而,目前我们在谈论素质教育时,往往侧重于课堂结构的组建、教材内容的变化以及教学方法的研讨,其核心内容表现在“怎样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及“尽可能向学生传授更多‘有用’的知识”这样两个层面。我认为这是一种舍本而逐末的做法,是一种局部的改良而不是深刻的变革。实际上,古今中外优秀的教育理论家,无不是将学法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的之一来加以重视的。布卢姆说:“一个学生如果不知道如何学习,他就会处于不利的地位。”巴班斯基强调,学生“如果不会独立学习,那么,不管教师教学安排得如何出色,讲解得如何生动直观,都无济于事。”中国古代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思想。近代杰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中指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会学生学。”他还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信息的急剧增长,知识更新的频率日益加快,造成了日益增长的知识信息量与有限的学习之间的矛盾,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也日益加重,学法教育更加显出其重要性。如果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没能很好地学会如何学习,这种先天的素质缺陷将直接对其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造成极大的困难和障碍,对他们今后从事的工作的效益和质量将产生负面的影响。可以说,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加重要。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找到了书山学海跋涉的路途,找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学法教育,已成为一个崭新世纪命题。
二、学法教育的内容及途径
学法教育的侧重点是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其直接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笔者在多年教学过程中体会到,要让学生自觉学习。
首先必须帮助学生构建学习的动力系统。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协助其制订与之相适应的学习目标,让他们每一次都能体会自己的进步,这样才能增强学生主体的自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信是成功的心理基石,有了这两点,何愁学生学不好?
其次,学法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掌握常规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运用、这些方面,前人乃至今人积累了许多心得体会经验,教师要尽量将那些行之有效的常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
第三,学法教育要注重开拓学生的思维,传授学生观察问题、判断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在智力培养当中,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判断力的培养是其主要内容。
围绕着学法教育的三个主要内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借鉴他人经验,并通过自己的摸索,探究总结出一些学法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抛砖引玉,以就教于方家。
(一)找准“闪光点”,培养自信心。
不可否认,即便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由于本人智力兴趣乃至家庭教育、学前教育的不同,所有学生并不是站在同样的趣跑线上。传统的应试教育因为兴注意优等生而忽略差生,或用优等生的标准要求一般生或差生,这就会造成逆反,一般生或差生会因为跟不上而失去学习兴趣,对自己丧失信心。而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让所有的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就应该让所有学生扬其所长,克其所短。笔者在一年级的课堂上曾有针对性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你们平时都喜欢干什么呢?”在学生回答时,尤其注意表现平常的学生和差生的回答。一般来说,除了先天性的缺陷之外,正常的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都有自己的长处,做老师的就是要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加以张扬,以培养其自尊和自信,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教会学生学会使用和利用工具书。
工具书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否使用和利用工具书,是自学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笔者在小学一年级教学时,让学生掌握《新华字典》的使用方法,要他们利用字典找出不认识的字并给他们注上汉语拼音,利用字典找同音字,或者写出一句话或一段小故事。试想,一个一年级的学生能自己独立去识字,既增加词量,又培养了学习兴趣,其效果怎样则不言而喻了。然而,笔者同样也了解到,在小学高年级甚至初高中学生当中,相当部分的人没有必备的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英语词典》之类,这就势必造成对教师、同学的依赖,不利于自学能力及习惯的培养。
(三)开设学法指导课或学法专题讲座。
方法之一是科任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学法指导,二是通过名人传授治学之道,三是组织学习经验交流,召开学习方法研讨会。事实上,许多所谓的“差生”都是由于缺乏兴趣,贪玩和不懂学习方法所致。因此,通过学法课或学法讲座等形式,让有效的学法成为学生的共同财富,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指导学生掌握观察、记忆、思考、判断的方法。
观察力是智力的眼睛。观察力的培养在于让学生掌握观察顺序。比如让学生写作〈校园美景〉作文,我让每个学生观察早、中、晚、不同的景色变化,观察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物特点,在具体某个时段又要学生注意由人及物或由物及人、观察景物时注意上下左右前后的顺序。观察的顺序清楚,思维随之开阔。思维力是智力的翅膀。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我们往往只注意让学生垂直思考而不是水平思考,这是因为应试教育唯教材和考题马首是瞻,素质教育必须开拓学生的思维。比如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将许多风马牛不相及的词语连缀成文,以培养学生的联想力。通过《东施效颦何罪之有?》、《班门也要弄斧》等对传统说法的逆向思考,培养学生逆向分析、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思维习惯。素质教育培养的不是应声虫,而是能独立思考的智力型人才。
学法教育涉及的面相当广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素质教育工程的全面启动,对学法教育的研究必将更为全面和深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