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纠正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60例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y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徒手纠正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的效果。方法:对产程进入活跃期的枕后位、枕横位60例,经加强产力、改变体位等仍不能转为枕前位,对产程阻滞的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给予徒手纠正。结果:徒手纠正持续性枕后位和持续性枕横位,可改善胎头俯屈,减少难产发生,成功率76.7%,效果明显。结论:及早纠正持续性枕后位和持续性枕横位,能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
  关键词 持续性枕后位 持续性枕横位 徒手纠正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2005年6月分娩中选择产程进入活跃期后出现持续性枕后位及持续性枕横位60例为对象,初产妇54例,经产妇6例。宫口开大3~5cm22例,6~8cm34例,开全4例。胎头在-1~2者28例,0~+1者26例,+2以下者6例。持续性枕后位19例,持续性枕横位41例。徒手纠正指征:根据产前全面检查,估计头盆相称,能够经阴道分娩的产妇,胎膜已破,无胎儿宫内窘迫,胎头无产瘤,颅骨无重叠,进入活跃期后行阴道检查,诊断为持续性枕后位及持续性枕横位,经加强产力,改变体位等处理仍不能转为枕前位者。
  方法:密切观察产程,对精神紧张、疲乏无力者给予心理指导,鼓励产妇增强分娩信心,必要时镇静、补液,及时排空膀胱,适时破膜。宫颈水肿者2%利多卡因5ml局部涂抹。宫缩乏力者,静滴催产素加强宫缩。进入活跃期后经检查为持续性枕后位及持续性枕横位,常规外阴阴道消毒,于宫缩间隙,将右手伸入阴道内与矢状缝平行,食指与中指成30°夹角,指端位于小囟门处,在宫缩时缓慢旋转,同时嘱产妇向下屏气,以利胎头下降,防止胎头回转。右枕后位或右枕横位时顺时针旋转90°或45°。左枕后位或左枕横位时逆时针旋转90°或45°。术者感胎头下降并不再回转时将手抽出。旋转的同时,助手于产妇的腹部向胎儿肢体方向推送儿背至脊前方,旋转困难时可上推儿头使先露退至坐骨棘水平或以上。操作时用力要适度,切忌动作粗暴。
  判断标准:徒手纠正持续性枕后位及持续性枕横位,以转为枕前位为成功;否则,不能转为枕前位者为失败。
  
  结 果
  19例枕后位中纠正成功13例,41例枕横位中成功33例,共计成功46例,成功率76.7%。其中经阴自然分娩35例,经阴道手术助产10例,1例因严重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术。失败14例,失败率23.3%。失败原因为脐带缠绕8例,中骨盆轻度狭窄伴有胎儿偏大2例,骨盆倾斜度过大2例,复合先露1例,脐带过短1例。分娩方式:1例以枕横位自然娩出,胎儿较小,体重2600g,7例经阴道手术助产,6例剖宫产。
  
  讨 论
  徒手纠正持续性枕后位及持续性枕横位目的:在头位难产中,以持续性枕后位及持续性枕横位占首位。枕后位及枕横位多是由于儿头俯屈不良,有时略带仰身通过骨盆,各平面径线增大,造成胎头内旋转困难。徒手纠正可使胎头以最小径线通过骨盆,使胎儿顺利娩出,可降低头位难产率及剖宫产率,是缩短产程、减少母婴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徒手纠正时机:胎头内旋转动作的完成是伴随着儿头下降来完成的。宫口开大<3cm之前,胎头处于下降的潜伏期,胎头位置较高且多不固定,此时纠正容易回转,且宫口开得较小给操作带来一定困难,所以纠正异常胎头位置宜在宫口开大>3cm、儿头在-2以下,不必过早干预。而过迟纠正则因胎头位置过低而嵌于阴道内致使旋转困难,且由于儿头受压过久,增加胎儿窘迫或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所以对宫口开大3~4cm产程停滞者,若发现枕后位及枕横位宜及早纠正,不必等到宫口开全,较早期的手法纠正会取得良好效果。
  提高成功率的方法:术前认真评估头盆关系,参考B超有无脐带缠绕,产妇疲乏无力者给予精神安慰,补充营养,必要时静脉补充能量,宫缩乏力者给予静滴催产素加强宫缩,胎儿电子监护,估计胎儿的储备能力。旋转过程中如发现胎头位置较低,可将儿头上推至坐骨棘水平或以上再进行旋转,术中如发现有一过性胎心改变,可吸氧纠正,一次不成功者可再次旋转。对不能转为枕前位的枕后位,也可转为枕横位再行阴道助产。
  本组结果表明,徒手纠正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母婴损伤小,能够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痛苦,降低难产率及剖宫产率。
其他文献
资料与方法  1996年8月~2006年7月收治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患者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48~74岁,平均61岁。原发疾病:胃窦癌4例,胃体癌3例,胃溃疡3例,十二指肠溃疡2例,结肠癌2例,急性重型胰腺炎1例,门脉高压症1例。术式:胃大部切除(或远端胃癌根治术)BillrothⅠ式吻合4例,BillrothⅡ式吻合7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胰腺坏死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1年至今共行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43~78岁,ASA1~3级。均有腹痛、高热、黄疸、神志淡漠或不清、血压低、心动过速等休克症状。  方法:手术前充分了解感染性休克的程度及治疗情况,积极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术前肌注阿托品0.5mg、维生素K120~50mg。 入室后监测ECG、NIBP、SPO2、MAP、CVP, 行
期刊
摘 要 目的:总结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46例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使用美国Bard公司的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对46例各类腹股沟疝病人进行无张力修补治疗;观察手术方法及时间、手术指征、术后病人自主能力的恢复、术后伤口疼痛、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与传统疝修补手术相比,具有方法简便、手术指征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结论:这是一项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和疝的病理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我院微创介入科8年来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268节,其中男121例,女79例,男∶女=1.5∶1;年龄22~72岁,平均47岁。  突出的部位和节数:根据临床表现和CT或MRI检查确诊病例, L4~565例, L5~S133例,L3~4、L4~526 例, L4~5、L5S165 例,L3~4、L4~5、L5~S111例,其中腰椎间盘膨出症190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游离3 例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结肠憩室的临床特点,提高结肠憩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1例结肠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60岁21例(67.7%),60岁组左半结肠憩室发生率(71.4%)显著高于60岁组左半结肠憩室出血和穿孔发生率(93.3%和20%)均显著高于右半结肠(分别为33.3%和0%),P60岁者21例(67.7%),年龄60岁组左半结肠憩室发生率(71.4%)显著高于60岁组左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究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改良手术的优点。方法:392例病人在骶管麻醉或低位蛛网膜下腔麻醉下,针对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不同类型,分别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根治术、挂线引流根治术、放射状多切口引流根治术。结果:改良手术一次性治愈率为99.5%,肛瘘形成2例,行二次手术治疗而愈。结论:改良手术治疗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一次性治愈率高,病人痛苦小,缩短了病程,费用低。  关键词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改良手术治疗
期刊
摘 要 目的:评价吉妮GyneFixIUD用于紧急避孕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接受性。方法:以100例无保护性生活后120小时内放置GyneFixIUD者为IUD组,术前行尿妊娠试验检查,排除已有妊娠;另110例无保护性生活后72小时内口服左炔诺孕酮(LNG)0.75mg,12小时后再口服0.75mg者为LNG组,服药前行尿妊娠试验排除已有妊娠。结果:IUD组经产妇比例高于LNG组(P>0.05),紧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干预性措施阻断HBsAg阳性孕妇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以提高HBsAg阳性孕妇母婴阻断率。方法:对36例无症状HBsAg阳性孕妇进行干预;对照组34例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对两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采取干预措施的HBsAg阳性孕妇,其婴儿HBsAg阳性率为8.3%,对照组孕妇所生婴儿HBsAg感染率61.7%。结论:对HBsAg阳性孕妇采取干预性措施可降低婴儿感染率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年轻宫颈癌患者的发病趋势、发病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法:对2000年2月~2005年4月收治的≤35岁宫颈癌患者45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①≤35岁宫颈癌占同期收治病例的22%。宫颈癌年轻化的原因,可能与性生活年龄过早及多个性伙伴、早婚、早育、多孕多产等因素及病毒感染有关。②全部患者均经过手术治疗,9例宫颈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的5年生存率为100%。结论:宫颈癌患者发病呈明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2005年7月在我院分娩总数为1821例,其中羊水过少51例,发生率2.8%;年龄20~41岁,平均27.2岁。初产妇43例,经产妇8例,孕周<37周1例,37~39+6周23例,40~41+6周26例,≥42周1例,均为单胎。  诊断标准:B超检查显示羊水最大垂直径(MCP )≤3.0cm,或羊水指数(AFI)≤8.0cm,作为诊断羊水过少的临界值。临床检查扪及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