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是艺术的语言,同样,题画诗在充实画面美感的同时具有抒情言志的功能。萧云从是明末清初姑孰画派的领军人物,在诗书画方面均有着卓越的成就,相应的,其题画诗数量众多,风格雅致,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萧云从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
【关键词】:萧云从;题画诗;创作内容;艺术风格;创作取向
萧云从(一五九六—一六七三),字尺木,号无闷道人,又号于湖渔人、梅石道人,安徽当涂人,是明末清初姑熟画派创始人。其传世的版画作品有人物画《离骚图》64幅与山水画《太平山水图》43幅。他曾著《梅花堂遗稿》,但已遗佚。沙鸥先生辑注的《萧云从诗文辑注》中收录了一百九十余首诗歌,其中就涵盖了从各地名画拍卖会上搜集的萧氏题画诗共一百一十六首。
就体裁而言,萧云从的题画诗以五言居多,七言次之;就诗歌内容而言,绝大多数是山水风景题材。萧云从的题画诗数量众多,从整体上反映了他的价值取向。
一、萧云从题画诗的创作内容
诗歌与绘画具有互补的功用,正如宋代诗人吴龙翰在为画家杨公远的《野趣有声画》所题的序中所言“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只能描绘刹那的时间和有限的空间,而诗歌却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来;画的寓意往往比较模糊,难以具体化,而诗歌却可以所作家的心愿来准确表达心中所托。除赠答诗之外,萧云从题画诗的创作内容主要有以下两点:
其一,常常是对画面的生动描绘与有益补充,这一类题画诗具有生动的画面感,让人读来如见其画,如入其景。如其诗《题雨过桃李图》,读来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大雨过后,河塘的水漫过堤岸,群山下的小路一片狼藉,然而在这惨淡的景象之中,却有几株绽放的桃李蓦然映入眼帘,在一片青青草的包围之下,煞是喜人。而《题冬日拱门画图》则是补充了画作里看不到的细节,诗说亭前的梅花“香透檐牙自惬怀”,这香,单单看画是闻不到的,只有结合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才能感受到冬日里丹洁的梅香。
其二,会在诗中介绍作画的由来或记述作画的过程。其诗《题春溪轻舟图》的首联就简明地交代了这幅溪山图的由来,乃是应住荆溪的周隐士之邀而作。在《题烟鬟秋色图》中,作者首先介绍了眼前这个秋山的形成过程,然后记叙了自己作画的过程:“牵连数丈纸,厥兴逾难删。十日兼五日,袅袅出烟鬟。”摊开几丈长的画纸,兴致一来,就会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作画,辛苦数日之后,这幅巨型画作才显出云雾萦绕的袅袅峰峦。
二、萧云从题画诗的艺术风格
“形象是诗词艺术也是所有艺术的特征,没有形象,也就不存在艺术……形象是情感的附体……没有形象的情感苍白无力。”[1]萧云从的题画诗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特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色彩绚丽,具有生动的画面感。萧云从的诗画关系密切,诗是画的缩影,画是诗的诠释。因此它的题画诗显示出鲜活的画面感。“风花春烂漫,藓雨石斑斓”(《题春溪轻舟图》),万花齐放的春天的颜色是紫色、黄色、白色、深红、浅红、桃红的,所以说“春烂漫”;不同种类的“藓”的颜色不同,分别有有翠绿色、深棕色、灰白色或浅绿色等,所以说“藓雨石斑斓”。这样的语句,读起来仿佛眼前就是艳丽的春,路边就有那初晴雨后的藓石,形象得很。“榕荫溪水绿,山寄白云边”(《题溪山寻径图》),溪水的绿来自倒映浓绿的榕树,青色的山与天上白色的云相连,这样明丽的色彩与他的话相得益彰。
其次,景物常出现入画的人物形象。萧氏的山水画,时有“人在画中游”的情节,同时在题画诗中少不了这些入画的人物形象。《春丽百奇》中的诗句“水楼红艳佳人丽,醉依凭栏日已斜”,便是在一片大好春光里,从桃红柳绿的斜阳的余晖之中徐徐捧出了一为醉倚水楼的红艳丽人;“茅屋挂深泉,清藏高士踪”(《题深山茅屋图》)也是很典型的画中人形象;“风来声入户,云到影为衣”(《山居》)表达了一种自然而然,随遇而安的思想;“倚槛平澜静,破窗见远山”(《姑溪九日》)通过“倚槛”“破窗”两个动作将人带入画面,使得那平静的水波,以及静谧的远山与人之间产生互动,人赏景,人入画,营造出了静谧的、生动的画面感。寓意遥深。《题秋林野水明图》 中在一片碧天无际雨初晴的海阔天空之下,有白云,有野水,有松荫,有茶烟,其间夹杂着一句“独有幽人茅屋里”,末了还说“柳外叩门人不见,一溪微雨湿松花”,别有一番韵味。
三、萧云从题画诗的创作取向
“文如其人”的观念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 [2],虽说萧云从极少在诗中论及政治,或直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我们却从其诗歌中偶尔的抒情慨叹获知他大致的创作取向。总的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万方多难无人济”的忧国思想。中国古代的文人肩上扛着“国家安危以系之”的重任,作为儒家文化的传承者,萧云从在诗歌之中,也同样体现了这样一种忧时伤世的特点。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不安,战争不断,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出现了激烈的朋党之争。当时萧云从正当中年,本该顶天立地,大有作为,却不得不收起豪情壮志,寄情山水,献身于悠游自在的艺术生涯。
其次,是“畏世妄尘迹”隐居思想。在朝廷腐败,政局动荡的背景之下,萧云从怀着一腔热血,致力科考多年不仕,直到四十多岁才中了两次乡试副榜,这个事实使得他很有挫败感,也逐渐地对安身立命有了另外的看法,就是投身大自然,在诗歌中表现出隐居的思想。“畏世妄尘迹,山穷鸟寂稀”(《山居》),表达了对尘世与官场的畏惧,与对无忧无虑的山林生活的享受。
正如诗句“不知人世间,有此悠闲意”(《题古木参天图》)所言,萧云从常能从所居住的大自然中发现美景与惊喜,这使得他的隐居生活非常惬意。这类诗中比较典型的是《题松荫茅屋图》。诗人会一整天都坐在空阔山林的松荫下,看的是古香古色的好书,品的是泉水冲泡的好茶,耳听风吹茅屋,书卷哗啦作响,依稀还有不远处的琴声来相和。可见,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诗人忘却了世俗的烦恼,从而获得了淡泊的心境,与崇高的艺术文化修养。
萧云从的隐居生活与琴棋书画密不可分,他的诗画兴致是随性而发,自由抒发的,这一点从诗句“琴罢不因事,屣移不趁闲”(《仿古论书山水册页题诗七首·其四》)便可以看出。从“惜墨如惜金”(《题江山胜览》)看出萧氏对纸墨的无比爱惜;“此中复何似,石上一横琴”(《仿古山水题诗十二首·其八》)表达了诗人对于鸣琴的喜好;从“呵冰写素真,用作迎春帖”(《题梅石水仙图》)可见诗人作诗不会拘泥于固定的形式,而是自由自在,随感而发。
再次,是“寒泉愧颂惊魂梦”的思亲之情。萧云从是看重亲情的人,从他流传下来的有限的诗歌中,有一首《母寄棉线子有感》表达了深深的反哺之情。诗句“棉缕遥传怀子意,斑衣谁戏悦亲怡”,传达了一针一线遥寄彩衣的浓浓母爱,而“寒泉愧颂惊魂梦”则道出了子女情深难报的无限愧疚之情。《扫亲墓》则讲述了在鸟儿成群、荆棘丛生的亲人墓地,儿女小心翼翼将墓石上的苍苔扫尽,默默思念着亲人生前的音容笑貌的哀伤、崇敬之情。
注释:
[1] 古典诗词艺术与写作.周汉申.西安:山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2010.9:125
[2] 元代题画诗研究/王韶华著.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2:89.
参考文献:
[1]萧云从诗文辑注/(清)萧云从撰;沙鸥辑注.合肥:黄山书社,2010.4
[2]元代题画诗研究/王韶华著.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2
[3]古典诗词艺术与写作.周汉申.西安:山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2010.9
【关键词】:萧云从;题画诗;创作内容;艺术风格;创作取向
萧云从(一五九六—一六七三),字尺木,号无闷道人,又号于湖渔人、梅石道人,安徽当涂人,是明末清初姑熟画派创始人。其传世的版画作品有人物画《离骚图》64幅与山水画《太平山水图》43幅。他曾著《梅花堂遗稿》,但已遗佚。沙鸥先生辑注的《萧云从诗文辑注》中收录了一百九十余首诗歌,其中就涵盖了从各地名画拍卖会上搜集的萧氏题画诗共一百一十六首。
就体裁而言,萧云从的题画诗以五言居多,七言次之;就诗歌内容而言,绝大多数是山水风景题材。萧云从的题画诗数量众多,从整体上反映了他的价值取向。
一、萧云从题画诗的创作内容
诗歌与绘画具有互补的功用,正如宋代诗人吴龙翰在为画家杨公远的《野趣有声画》所题的序中所言“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只能描绘刹那的时间和有限的空间,而诗歌却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来;画的寓意往往比较模糊,难以具体化,而诗歌却可以所作家的心愿来准确表达心中所托。除赠答诗之外,萧云从题画诗的创作内容主要有以下两点:
其一,常常是对画面的生动描绘与有益补充,这一类题画诗具有生动的画面感,让人读来如见其画,如入其景。如其诗《题雨过桃李图》,读来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大雨过后,河塘的水漫过堤岸,群山下的小路一片狼藉,然而在这惨淡的景象之中,却有几株绽放的桃李蓦然映入眼帘,在一片青青草的包围之下,煞是喜人。而《题冬日拱门画图》则是补充了画作里看不到的细节,诗说亭前的梅花“香透檐牙自惬怀”,这香,单单看画是闻不到的,只有结合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才能感受到冬日里丹洁的梅香。
其二,会在诗中介绍作画的由来或记述作画的过程。其诗《题春溪轻舟图》的首联就简明地交代了这幅溪山图的由来,乃是应住荆溪的周隐士之邀而作。在《题烟鬟秋色图》中,作者首先介绍了眼前这个秋山的形成过程,然后记叙了自己作画的过程:“牵连数丈纸,厥兴逾难删。十日兼五日,袅袅出烟鬟。”摊开几丈长的画纸,兴致一来,就会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作画,辛苦数日之后,这幅巨型画作才显出云雾萦绕的袅袅峰峦。
二、萧云从题画诗的艺术风格
“形象是诗词艺术也是所有艺术的特征,没有形象,也就不存在艺术……形象是情感的附体……没有形象的情感苍白无力。”[1]萧云从的题画诗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特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色彩绚丽,具有生动的画面感。萧云从的诗画关系密切,诗是画的缩影,画是诗的诠释。因此它的题画诗显示出鲜活的画面感。“风花春烂漫,藓雨石斑斓”(《题春溪轻舟图》),万花齐放的春天的颜色是紫色、黄色、白色、深红、浅红、桃红的,所以说“春烂漫”;不同种类的“藓”的颜色不同,分别有有翠绿色、深棕色、灰白色或浅绿色等,所以说“藓雨石斑斓”。这样的语句,读起来仿佛眼前就是艳丽的春,路边就有那初晴雨后的藓石,形象得很。“榕荫溪水绿,山寄白云边”(《题溪山寻径图》),溪水的绿来自倒映浓绿的榕树,青色的山与天上白色的云相连,这样明丽的色彩与他的话相得益彰。
其次,景物常出现入画的人物形象。萧氏的山水画,时有“人在画中游”的情节,同时在题画诗中少不了这些入画的人物形象。《春丽百奇》中的诗句“水楼红艳佳人丽,醉依凭栏日已斜”,便是在一片大好春光里,从桃红柳绿的斜阳的余晖之中徐徐捧出了一为醉倚水楼的红艳丽人;“茅屋挂深泉,清藏高士踪”(《题深山茅屋图》)也是很典型的画中人形象;“风来声入户,云到影为衣”(《山居》)表达了一种自然而然,随遇而安的思想;“倚槛平澜静,破窗见远山”(《姑溪九日》)通过“倚槛”“破窗”两个动作将人带入画面,使得那平静的水波,以及静谧的远山与人之间产生互动,人赏景,人入画,营造出了静谧的、生动的画面感。寓意遥深。《题秋林野水明图》 中在一片碧天无际雨初晴的海阔天空之下,有白云,有野水,有松荫,有茶烟,其间夹杂着一句“独有幽人茅屋里”,末了还说“柳外叩门人不见,一溪微雨湿松花”,别有一番韵味。
三、萧云从题画诗的创作取向
“文如其人”的观念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 [2],虽说萧云从极少在诗中论及政治,或直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我们却从其诗歌中偶尔的抒情慨叹获知他大致的创作取向。总的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万方多难无人济”的忧国思想。中国古代的文人肩上扛着“国家安危以系之”的重任,作为儒家文化的传承者,萧云从在诗歌之中,也同样体现了这样一种忧时伤世的特点。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不安,战争不断,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出现了激烈的朋党之争。当时萧云从正当中年,本该顶天立地,大有作为,却不得不收起豪情壮志,寄情山水,献身于悠游自在的艺术生涯。
其次,是“畏世妄尘迹”隐居思想。在朝廷腐败,政局动荡的背景之下,萧云从怀着一腔热血,致力科考多年不仕,直到四十多岁才中了两次乡试副榜,这个事实使得他很有挫败感,也逐渐地对安身立命有了另外的看法,就是投身大自然,在诗歌中表现出隐居的思想。“畏世妄尘迹,山穷鸟寂稀”(《山居》),表达了对尘世与官场的畏惧,与对无忧无虑的山林生活的享受。
正如诗句“不知人世间,有此悠闲意”(《题古木参天图》)所言,萧云从常能从所居住的大自然中发现美景与惊喜,这使得他的隐居生活非常惬意。这类诗中比较典型的是《题松荫茅屋图》。诗人会一整天都坐在空阔山林的松荫下,看的是古香古色的好书,品的是泉水冲泡的好茶,耳听风吹茅屋,书卷哗啦作响,依稀还有不远处的琴声来相和。可见,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诗人忘却了世俗的烦恼,从而获得了淡泊的心境,与崇高的艺术文化修养。
萧云从的隐居生活与琴棋书画密不可分,他的诗画兴致是随性而发,自由抒发的,这一点从诗句“琴罢不因事,屣移不趁闲”(《仿古论书山水册页题诗七首·其四》)便可以看出。从“惜墨如惜金”(《题江山胜览》)看出萧氏对纸墨的无比爱惜;“此中复何似,石上一横琴”(《仿古山水题诗十二首·其八》)表达了诗人对于鸣琴的喜好;从“呵冰写素真,用作迎春帖”(《题梅石水仙图》)可见诗人作诗不会拘泥于固定的形式,而是自由自在,随感而发。
再次,是“寒泉愧颂惊魂梦”的思亲之情。萧云从是看重亲情的人,从他流传下来的有限的诗歌中,有一首《母寄棉线子有感》表达了深深的反哺之情。诗句“棉缕遥传怀子意,斑衣谁戏悦亲怡”,传达了一针一线遥寄彩衣的浓浓母爱,而“寒泉愧颂惊魂梦”则道出了子女情深难报的无限愧疚之情。《扫亲墓》则讲述了在鸟儿成群、荆棘丛生的亲人墓地,儿女小心翼翼将墓石上的苍苔扫尽,默默思念着亲人生前的音容笑貌的哀伤、崇敬之情。
注释:
[1] 古典诗词艺术与写作.周汉申.西安:山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2010.9:125
[2] 元代题画诗研究/王韶华著.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2:89.
参考文献:
[1]萧云从诗文辑注/(清)萧云从撰;沙鸥辑注.合肥:黄山书社,2010.4
[2]元代题画诗研究/王韶华著.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2
[3]古典诗词艺术与写作.周汉申.西安:山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2010.9